姐。


喵。


哇。這是嬰兒的哭聲。不假雕琢,老嫗能解,真摯動人,血脈通暢,磊落雄渾又不失婉轉委曲,氣象萬千,寄託深遠,高揭天人之際,無我之境。對照時尚審美,真是詩之極則,頂峯中的頂峯,一字蓋全球,一聲橫絕,竟為大文豪。


@龍貓 帶佬的簽名:人間如棹旅,到死一聲嚶


月。

不封閉(下面開口),能包容,又有底線。

和夥伴在一起,能讓雙方變好。

日+月=明。光明。智明。

月+月=朋。伐木丁丁,求其友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月+半=胖。心寬體胖。富潤屋,德潤身。

本身又是美好的象徵。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

北堂夜夜人如月。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是故鄉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有月的夜晚,總會有好詩好事發生。

月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入河蟾不沒,搗葯兔長生。

小兒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上青雲端。

還能講述大道理。

月盈則缺,月缺則盈。道德經曰: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而且還說明瞭人生真相。

鏡花水月。

簡直不能再有詩意。


@古來有之嗟我何言 因為您那個答案,瞎寫了點東西,我是個粗鄙的人,在翻閱您的回答後猜測您是對文字有信仰的,不知道這個調侃式的回答會不會讓您不滿,倘若有所冒犯,我會刪去這個答案。

所有的單字都是一個字的註解,一場暴雨的來臨往往會刻印在草木石礫上,記憶依附其上。我僅僅是個粗俗的人,莫名的寫下了一堆註腳,為了那個哇。

哇!

…………

注九十八:

肏。

這是生命的延續,流淌在意識裏的情緒,喬伊斯《尤利西斯》裏摩莉的意識流裏沒有正面提及卻無處不在的那個字眼,是象形文字的精華,上至帝王將相,下及販夫走卒在目睹這個字眼的同時無不產生如夢似幻的綺思。這一個字,如見磚瓦欲流,枯木逢春。在古今中外的文人騷客大費筆墨描寫卻難解其妙,試問,當你看見這個字眼時是否產生想法,無論它是在朦朧的霧中飛起的快樂還是暴虐的情緒都是人的表達。詩是情緒的表達,但這個單字也僅僅只是一個字的註腳。…………

一個字的詩意其實很難回答,每個人都自己的看法,當一切追溯回祖先的血液,「哇」的一聲,我不知所措,一字可冠絕人生古今,託爾斯泰言寫作是回到童年,在血液裏流淌的從開始確實是哇。我只好加了一個註腳,肏也是哇的一部分,當男人低沉的哇,女性慾拒還迎的哇,它是生命的流程,固化在一切。我覺得在哇出現以後,所有的單字都是它的註腳。

——烏攸《象形文字的起源或者記憶與倡妓》


翾。xuān。

兒時無事常亂翻字典,愛找各種生僻字,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字。

低空飛行,或是輕柔地(飛)。有一種羽毛或花瓣,漫無目的地飄去飄來的感覺。



若。

若有很多解釋。可解為「像」,「你」,「順從」等。然而,它最詩意的意思,或許還要屬「如若,假如」。

真的,一個「若」字,當解為「如若,假如」的時候,就會承載起不知多少人的幻想。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的這句詩,或許就是因為這一個「若」字而顯得唯美。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還如初見時的模樣該多好呀!若只是初見,一切美好都不會遺失。很多時候,初見,驚艷;驀然回首,卻已是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小小一個「若」字,蘊含的意味是無盡的。假如,可惜世上沒有假如。

雖然「若」字彷彿自帶一種悽涼的感覺,但其實它也有另一種含義。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本句出自王觀的《卜運算元》。這是一首送別詞,然而這首詞卻一掃一般送別詞的悲涼,反而是積極的,向上的。這裡的「若」,代表的則是對未來美好的期盼。

所以,「若」這個字,可悲慼,可唯美,也可積極。真的是非常詩意的一個字。


只因說到無言處,一聲"艹″,便引詩情到碧霄。


詩意談不上,個人很喜歡


總有那麼一些字,帶著過去的懷念,帶著未來的欣喜

我認為那個字是

黃粱一夢也會醒,未來一夢也可期,人生難得幾回夢,唯有夢裡最清明

夢長夢短皆是夢,浮生上下最難醒,白日長眠夢難成,夢裡佳人共話時

何時能見月圓時,何日能見功業成,可憐夢裡成偉績,現實骨感難有繼。

天空的上面還是天空,大海的下面還是大海,道路的後面永遠是道路,夢裡夢外永遠是你自己

喜歡就點個贊吧


戀,上半部分是變態的變,下半部分是變態的態。其中寓意應該很明瞭了。



最詩意的字再不過文言虛詞!

……

放在名字中也很美,比如

祖沖之 林平之 韓退之 胡適之

孫行者

張也

王語嫣 何加焉

知乎


謝 @Sputnicia 邀請。

毓。

毓,草木幼弱貌也,卻飽含生機,可以說是天道最為鍾情的存在。

毓,本生養之意。天有好生之德,凡生養之事,必得天地庇佑。

若人以此為名,往往能平安一世,福祚多有。


總有那麼一個字能引人遐想。那個字好像包含著無限的可能,既離我很遠,又離我很近。

我眼中所見之景,春花秋月,萬千之華,和我嘴中欲言之語,欲訴在腦海中構思琢磨的有關於美的種種,最後都變成了一個字——

你。



菊 花元稹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讚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鬥豔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裡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像。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詩人為什麼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讚美。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謝邀。

最詩意的一字應該是「晴/霽」吧。(霽是雨雪停止的意思)

晴可以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過後的晴天,空氣潤朗,綠草清香。

晴可以是「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闊達自得。

晴也是「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遼闊爽朗……

我極喜歡「晴」這個字,很大程度上和聯想有關,晴可以聯想到春天的小雨,彩虹;夏天荷葉尖尖角,蜻蜓;秋天自由的風和金黃的落葉;冬日暖陽的閃光。

「晴」從字形上也很好看,「日」+「青」讓人想到青色的天空和溫和的太陽。

所以我認為最詩意的一字是晴。

但是為什麼後頭還有一個括弧是霽呢,霽的意思和晴是一樣的,都有雨雪停止的意思,但是霽不太常用,通常是「雲銷雨霽」連用,如果有讀過《嶽陽樓記》應該知道這一句。

霽看字形是雨和齊,感覺很像下雨(尤其是小雨!大雨也齊不了鴨)的時候(不知道意思的時候我是以為描寫的「雨時」orz)很有畫面感,後來知道意思,便和晴放在一起啦。

就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