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 要看後期康復訓練 跟語言訓練 跟自身基礎條件有關。


不一定,關鍵看適用症、和自身的言語基礎都有關係,人工耳蝸一般多用於聽力損失非常嚴重,助聽器補償不上來的情況,如果能用助聽器的情況下還是建議用助聽器,人工耳蝸的技術雖然發展很快,但是費用和手術效果都是需要評估的,而且手術有風險,最好還是一步一步來,先評估下,能用助聽器就用助聽器,不行再考慮人工耳蝸。


對於極重度聽力損失來說耳蝸的補償效果要優於助聽器,但後期的語訓一定要跟上。


要看什麼樣的聽力損失,如果助聽器可以補償到位,再加後期的語音康復,就不一定比人工耳蝸差,做了人工耳蝸也是要做康復訓練的


1?臨床上對於無法恢復的神經性耳聾的主要治療方法就是配助聽器和植入人工耳蝸,助聽器幾乎能適用於所有聽力損失的人,但沒有一個助聽器的適應症明確標準,而人工耳蝸卻有明確的適應標準。

2?我國中華醫學會耳鼻喉耳科、聽力等方面的專業組織做過幾次統一指導標準,目前大體建議標準為:雙耳平均聽力損失超80dBhl(美國fda指導意見是70dBhl),揚揚格詞最大言語識別率小於75%,沒有手術禁忌症的人適合做人工耳蝸。

3?從上述指導標準來看,對於極重度(超過80dBhl)及更重一些的聽力損失來說,使用人工耳蝸效果好於助聽器的機會比較大。但對於極重度以下(比極重度更輕)的患者來說,使用助聽器可以獲得好的效果的可能性是更大的。

4?不同病因導致的聽力損失,有時候也不能單純用聽損程度來判斷,比如有一些聽神經譜系障礙的個體,其聽神經病發病部位位於耳蝸後的螺旋神經節,可能會出現言語識別率很差,但聽力損失程度並不是很重的情況,這些個體植入人工耳蝸也可能是會獲得好的聆聽效果的。

5?對於兒童來講,根據個人多年的整體經驗來看,如果聽力損失各個點都超出85-90dBhl(尤其是4khz超出),做人工耳蝸手術的效果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優於戴助聽器的,尤其是4khz頻率周圍,超出90dBhl,助聽器補償後聽力基本達不聽到sf等輔音的強度標準。聽力損失在80-90之間的,大多情況下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效果差異不大,小於80dBhl的,助聽器的效果會更有優勢。


不一定的, 要看後期康復訓練 ,跟自身的接受能力和語言訓練 等都有關係。


不一定,主要還是開機以後,看康復情況,語訓情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