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對於家長來說就是荒廢學業,就可以天天玩遊戲什麼的,,怎麼樣才能讓家長正確的認識到電子競技這個行業(怎麼樣才能說服家長讓自己去上電子競技學院呢?)


利益相關,不過本文大綱還是偏負面的,所以問題不大。

先上結論:電子競技就是荒廢學業,甚至荒廢自己的人生。

大多數人認為電子競技就是打職業,打職業就是要看天賦,沒有天賦就是浪費時間,實際上這番話只對了三成。

首先,電子競技並非僅僅只有打職業,電競相關的媒體、教育、管理、技術、賽事、商務等等均由許多的從業價值和就業機會。但是就連資深從業者也未必能摸清局勢、前景,以及對於自己的規劃,這種現狀下,年輕人又有多少能清楚認識到這個行業的情況並且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所以答案很簡單:如果不具備足夠試錯成本,也沒有對行業有著足夠深遠的了解(有靠譜的前輩指點最好,我當年也是厚著臉皮找到我早已出名的老師),那麼草草選擇這個行業十有八九要毀。

媒體:

好比我家附近曾經的遊戲風雲和現在的香蕉遊戲傳媒,就是我這個媒體出生的人心目中最佳的養老單位,我也確實有一些朋友在裡邊做做比賽OB養養老。而依託網站、社區、微博等進行運作的自媒體不在少數,流量也很客觀。

教育:

近年也接觸到一些地方政府扶持、學校專業增設、公司商業培訓等性質的教育產業,我的老搭檔肉魚就曾回湖南電競協會從事教育工作,現在已經在這個行業里自立門戶運作。也有一些學校在尋求更多的電競教師人才,教材撰寫者。而做電競人才的培養方面更是許多年前就有很多公司在躍躍欲試的項目。

3月7號的時候飛去廣州參加一個關於cnow的閉門會議和今年oc的發布會。正好閑暇時,曾經我帶過的一個孩子找我做了個就業諮詢,他有兩個選擇:1、本地大專電競專業教師;2、七煌電競學院。我去廣州前就告訴他,去七煌好些,不容易和一線脫軌太多,並且有更多的機會提升人脈、能力,也有上升、跳槽空間。而見面之後他告訴我,他家裡認為明年開始教師證就很難考了,所以他決定去本地的大專,我也無能為力,該囑咐的我已經說完了。結果沒幾天他就發現了不妥之處,詳見下圖。

管理:

去除職業俱樂部管理不說,電競媒體等公司的管理體系和細節也有各自講究之處,由於精英人才稀缺,這方面有很大的競爭空間。

技術:

像職業俱樂部一線競技,賽事方面策劃、舉辦,媒體方面文案、外宣三者相關的技術我都算略知一二,其他方面也有的是鑽研空間。

賽事:

PLU算是最早專精電競賽事、媒體的公司了,過去的星際爭霸賽事,後來的英雄聯盟賽事,都在那兒起步。在那兒聽說過一句話:線下賽就是,無論準備多充足,總是會有突發意外要去解決。裡邊所需的經驗很多,策劃、技術、協作、運營也大有講究。

商務:

合作與盈利,任何團隊、任何項目都避不開的一方面,我也在學習、嘗試階段,任何一個公司或者團隊都需要有足夠的商業頭腦和擅長交際打理人脈才能長久運作下去。

無需耗費太多篇幅來講述每個方面或者每種公司需求哪些職位,職能又是什麼。我只說三點。

1、好的地方僧多粥少,差的地方不如搬磚(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2、你的職業規劃是嘗試打職業,失敗了怎麼辦?還是缺少從業經驗就直接當個十年的划水教師?現在既有的職位很多都是曾經眾多一線電競人被淘汰了一批後留下來的,他們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可以說能夠勝任幾乎所有職位,而年輕人很難說在一個慢節奏的學校里能夠完善的學習到這些。

3、我也想像不出有什麼理由不從事其他已經有系統的專業再從事電競,比如媒體、分析師、解說(播音主持)、管理(俱樂部教練、公司高管,現在的OWL就是往NBA那塊看齊)等等,均有自己成熟的學習體系,無非就是之後應用到電競上,現在電競圈也缺乏這樣接受系統教育的精英人才。

若是解決單個人的疑問給予一定的建議,或許我偶爾抽點時間能幫上點小忙。但是面對眾多一腔熱血卻實則前途未卜的年輕人,我無法輕易一併告訴他們如何去選擇自己的人生,在此希望諸位能深思熟慮後再下決定,最好多問問比較熱心的資深從業者,聽取意見。

至於我,我當時沒的選,原因如下。

1、我就擅長干這行。

2、我就只會幹這行。

3、我特喜歡干這行。

4、我沒有女朋友。

最後給點小鼓勵:喜歡就去追,人生沒有夢想(偷懶)跟鹹魚有什麼區別。就像我常說的,「冒險——兒時是夢想,如今是愚昧」。我回不去昨天,而你們還擁有今天。

暫時收工,不一定會給太多回復,最近知乎答的越來越少了。


醒醒吧,電競項目就是荒廢學業一無是處。以國內的狀況來說。絕大多數選手來自單親家庭,來自貧苦家庭。這不是歧視,而是這些人大多沒有受過良好教育,電競項目對於他們來說是相對底層打工,待業無業的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體育管理即便在國外都是冷門專業,何況國內。國內的競技體育水平很差,主要體現在各種團體項目上,團體項目是非常考驗競技項目的管理髮展水平,個人項目更多是個人努力。在這種情況下你確定你把寶貴的高中大學時光花在這上面不是浪費青春虛度年華?

謝邀。

先問是不是,再說怎麼辦。

家長目前對電子競技的理解並沒有錯。

電子競技仍然是一個拿青春賭明天的行業,電競職業院校目前更是毫無「成績」可言,讓家長們怎麼對電子競技放心?

電子競技的整體產業前途無限,但對於一個即將就業的個體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總體來說,家長們「歧視」電競,其實才是對電競的正確認知。我不建議任何學生就讀於所謂的「電競專業」。

你想畢業後做電競這一行,不需要讀電競專業,也能做。

如果很執著的想要走這條路,我可以再補充。


emmm根深蒂固的思想希望改變,過程不容易吧。

但是,如果想說服父母的話,其實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首先是認清點自己競技這個專業,其實電子競技專業,如果真正去學習的話,是和遊戲有很大區別的。

2016年9月6日,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該名錄增補了13個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該專業屬於「體育類」,有資質的學校可以從2017年開始正式招生。(圖片來自於網路)

圖片來自於《前言產業研究》

其實不難發現,這個專業中的「管理」二字是體育類管理方向的,並不是專門訓練選手,天天去研究遊戲的。未來其實是涉及遊戲開發、遊戲運營策劃、賽事運營策劃、俱樂部運營管理等等等(其實我具體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前一陣讀過一個文章就是說,「電子競技」這個大的專業希望發展起來的話,例如說解說要在解說行業找電子競技方向,管理要找管理專業發展電子競技方向,等等等,每個方向都一步一步地發展成熟,最後合併形成的電子競技專業才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電子競技專業,雖然這個現階段的「電子競技與管理」專業不同,但是預想出,這個專業一定不是天天去打遊戲,玩物尚志的一個專業),這這個專業擁有無數個有學問的方向,其實根本就不是單純去用上學的時間打遊戲。

其次就是,電子競技的正名問題,電子競技其實不是遊戲,遊戲具有娛樂性,而電子競技其實是一項競技體育,題主自己心中應該就把這兩項分清楚,也才可以從本質上勸說父母。2003年電子競技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承認的第99個正式體育項目,2004年第一屆中國電子競技運動會正式發布,是受國家體育總局支持,2007月10日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包括電子競技運動項目,2008年成都第十一屆運動會引入電子競技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等等等,無論是國家的政策還是運動會的舉辦,都說明了電子競技是一項體育項目,是智力的比拼,電子競技也有助於青少年的智力發育,所以是一項體育項目而非遊戲。

第三,就是從事電子競技行業的未來的回報性吧,既然不是去學打遊戲的,那就看一下這個行業的發展性問題。2017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是2036.1億元,中國遊戲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5.83億人。中國電子競技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了730.5億元,同比增長44.8%。把這個數字擺在爸媽的面前說我報的這個專業不是為了打遊戲,而是因為這個行業有前景,有錢賺,態度溫和、誠懇,好好勸勸父母,父母也會結合你的愛好,並結合你的未來認真思考的。

最後的最後,題主要是報考的話,就是19年的新生了,究竟電子競技學院學的是什麼可以諮詢一下學校的老師,學校的師兄師姐,從他們的介紹中更直觀的了解一下這個行業。其實,可能題主覺得自己的父母的思想是落後十年、二十年或者更多,但是父母都是期望孩子好的,那麼既然他們不同意,就一定是這個專業存在一些問題讓他們心中無法放心,那麼題主應該靜下心來認真地做一下這個專業的功課,看看這個剛開設兩年的專業是否靠譜,合理地跟父母溝通,他們心中的疑慮到底在哪裡,然後逐個擊破。不過,還是要認真思考清楚,別有逆反情緒,就是父母不讓選自己非要選,而衝動了。專業好,結合自身情況,適合自己,確實可以選擇,但是因為衝動選擇了確實是坑害了自己。另外,和父母合理的討論,有什麼解釋不明白的可以慢慢來哈,注意態度


你首先要給自己定位你要做啥,是成為職業選手,還是成為電競工作者。如果是前者,直接拿實力拿獎金說服你爸媽就好,後者的話大可不必要專門報考電競學院,現在電競教育只是各大公司和高校的噱頭,實際意義遠遠不如你真正學一門技術。拿導播專業來說,你考上好一點的學校一樣可以畢業出來做電競導播,甚至路子還更廣。

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將來幾年電競行業缺口最大的不是職業選手,而是雙語人才,賽事管理,後期視頻製作,主播經濟等等人才,你如果熱愛這個行業,在大部分學校都能學到相關知識,而且還不用冒著風險去說服你爸媽認識什麼鬼電競行業。你就老老實實選一個爸媽眼中的「學校」,然後等你畢業了去工作,自己賺錢了,這才是最實際的事情。


謝邀。

如果是題主自己要去的話,幾點必備1,自己擁有對【電子競技】的正確認知2,和家人溝通,得到他們,至少是近親的了解認可3,展現出你的能力。不是潛力,不是潛力,不是潛力!

1是大前提,沒有1別談23。

在你基於深刻認知、詳細了解的基礎上

慎重地做出的決定 才有實際意義。

至於1怎麼得到…我覺得…

如果你第一反應不是1的答案是什麼 而是1該怎麼得到,那你就可以放棄這種想法了。最後,一定慎重。電競這條路難走,成為打出位的職業選手概率不比考上清北簡單。
為了賺錢的話沒必要選擇電子競技。選擇電子競技至少技術要頂尖,大概就是LOL可以上S級比賽。DOTA2可以上Ti。其他遊戲可以上WCG。我個人覺得這樣才算是在電子競技領域獲得成就。而不是拿電子競技糊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