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假如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世界最終有沒可能成為三分天下?

我有個設想,假如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而是向蘇聯進軍,美國會繼續隔岸觀火,最終蘇聯大勢已去,日德開始夾擊中國,美國此時感覺再去反法西斯可能損失太大,便見風使舵選擇加入法西斯,而當時美洲也有不少反法西斯國家,就藉機宣戰,最終統一美洲,世界最終被美日德三國三分天下,理論上來說是否有可能?


謝邀。

如果是架空歷史,那麼怎麼設想都可以,比如我就設想過小鬍子是大鬍子失散多年做了變性手術的妹妹,最終兄妹二人戰場相認聯手橫掃六合宇宙大同。

當然小鬍子最終成為真——戰場女武神。

好了不胡扯了,圍繞題主的問題回答。

第一,我們要說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日本偷襲珍珠港,就是日本要對美,澳,荷,比,英等西方主要國家進入戰爭狀態。

為了打敗這些敵人,所以要打敗其中一隻(注意是其中一隻)敵軍。

那麼為什麼日本要進攻美國呢,因為美國逼得。

很多時候,國家和政黨只所以這麼干,不見得是他們喜歡這樣,而是不這樣不行。

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對日本的行動由暗地縱容改為限制。

也就是用貿易來限制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完全不能自給自足。

尤其是石油鋼鐵,之前一直依靠美國貿易。

美國給日本划了個條件,那就是退到七七事變前的狀態去,而且偽滿洲國的地位,可能也要商量一下。

而日本已經連南京都佔了,這怎麼能吐得出來呢?

別得不說,陸軍馬鹿們就不答應。

所以日本面臨一道選擇題,要麼聽美國的,退回去,現在取得的東西大部分都丟了。

要麼不聽美國的,美國切斷貿易供應,日本就餓死。

最後日本選擇了不聽美國的,跟美國拼了。

美國對於日本的壓力,可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比如珍珠港的美軍太平洋艦隊,原來的駐紮地是聖地亞哥,那他為什麼要駐紮到珍珠港來呢?就是為了對日本進行軍事壓制。

從兵力上講,太平洋艦隊戰艦九艘(包括優他號,其實已經退役)航母三艘(大型)。

英國計劃弄一個航母三艘,戰艦六艘的艦隊,到戰爭爆發時,到位戰艦兩艘(戰巡和戰艦各一,我沒那麼嚴謹,就這樣混說了)。

其餘各國,輕重巡洋艦和驅逐艦一共也有幾十艘,和一部分潛艇,戰爭開始後組成了聯合艦隊同日軍作戰。

上述這些戰艦,除珍珠港得以外,基本全被被日本海軍消滅,日本海軍還到印度洋擊沉了英軍的一艘航母。

而日本海軍呢,戰艦十艘,航母十艘,雖然當時航母不是海軍主力,但是也應該說明,日本的十艘航母中,不少是小型的,比如龍驤號,還不到一萬噸,比日本的很多巡洋艦都小。

所以從總兵力對比上看,軍事壓力和經濟制裁相結合,美國認為日本會屈服也不是沒根據得,只是沒想到珍珠港被打成那樣,這屬於戰術問題,跟戰略規劃不是一回事。

所以第一個總結是,珍珠港是日本的選擇,他做這個選擇是當時也沒什麼好選擇了,不是他想不選就不選的,如果有別的辦法,中國問題都解決不了,幹嗎又要開一個新戰場呢。

第二個問題,如果日本不打珍珠港,而是夾擊蘇聯,是不是能把熊幹掉,從而跟德國瓜分蘇聯呢?

要說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沒有的話,似乎也有點過。

但是關特演之後,日本自己的結論是干不過。

這個資料就多的很了,結論是關東軍自己下的,關特演是關東軍兵力最強的時候,他們自己都說干不過,其餘得也就沒法說了。

當時關特演,其實就是陸軍對進攻毛熊的一個總測試,測試的結果是,要真能達到對毛熊致命打擊的程度,最少還需增加四成的兵力,而戰車和航空兵的比例還要特別增加。

這樣一來,日本就沒法達到必須的兵力,戰車和飛機別說沒法增加那麼多,即使彈藥的補充,都很困難,當時日本一共只有二十四個師會戰份彈藥。

也就是說,軍隊自己認為,要幹掉毛熊,跟德國會師,兵力不足,沒把握達到目標。

我個人認為,部分日軍將領的想法,進攻印度,同德國在伊朗會師,還是有可能的,這樣起碼能弄到石油,而戰鬥難度和需要的資源則小的多,英國也比毛子好對付。

實際上,毛熊從來對日本就沒放過心,即使在莫斯科保衛戰最困難的時候,毛熊在遠東任然保持有強大的兵力。

如果「北進」的話,雖然會取得一些進展,佔領一些土地,但是急速的資源,比如石油,鋼鐵,橡膠等等,基本弄不到,而蘇聯也不會因為遠東丟掉一些土地就垮了,戰線確會拉得更開,這些對日本來講不僅是得不償失的問題,甚至是致命的。

因為日本的石油等物資只能用一年到一年半,把這些物資用完了,要是弄不回來補充,那軍隊回到冷兵器時代,國民也沒飯吃了,自己就得垮了。

所以,日本只能選擇「南進」,或者向美國低頭,自己承認是孫子。

當然,現在網路上所傳的,什麼諾門坎戰役日本把毛子打的哭,三百名日軍一個刺刀突擊,就乾的毛子幾個師完蛋,喜歡過這種癮得列印下來自己看好了,真相信的話我只能佩服你一萬次。

日耳曼人干不過毛子,但是日本人能,芬蘭人也能。

那他么的幹嗎德美日聯盟統治世界呢,直接日本芬蘭聯盟,大小鬍子一起拍,歐洲傳檄而定,直接達到巔峰不就行了嗎。

綜上總結,日本同德美結盟,幹掉毛子三分天下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又一個只應該在HOI4里被提出的問題………

題主想得挺不錯了,如果美國沒有在攻打秘魯時陣亡三百萬,此計必成。

記得用僕從國運輸船誘敵,一開戰就讓范德格里夫特率領6個練好的馬潤師衝進百慕大要塞。


日本打蘇聯,實在是沒忍住笑出了聲

就算日本車翻了遠東蘇軍,但是蘇軍一撤退,鐵路一鏟,日本人是準備走到莫斯科嗎


觀念是最頑固的,一旦認定,就很難改變了。這個問題的思考方向有三個出發點:

第一是進攻路線的可行性,即後勤問題能否解決。向蘇聯遠東進攻,日本能否解決大兵團後勤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推薦一本書和一個視頻。

書的名字是《戰爭與後勤》;視頻的名字是NHK 《太平洋戰爭》第四集,沒有責任的戰場。這兩個東西都不涉及遠東戰場而涉及後勤問題,基於對後勤的認識,題主可自行判斷。

《戰爭與後勤》?

www.warstudy.com

【紀錄片】:太平洋戰爭紀實(日語中字)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

第二是戰爭的目的性?即戰爭對日本經濟生產的影響。日本戰時經濟最大的破綻是資源不足,所以戰爭的發展一定是與資源的掠奪相關的,日本需要的資源是橡膠,石油,稻米,廢鋼。那麼向蘇聯遠東進攻,能否解決這一資源掠奪問題呢?

第三,針對本題目,美日德三分天下的假設,日本是否有足夠的生產力?這個問題推薦閱讀藤原彰《日本近現代史 第三卷》 序章 戰爭前夕的日本。生產力當然不是全部,但如果缺乏生產力,那什麼也談不了的。

根據以上三個出發點,問題大致方向是可以判斷的。而無論再宏達的戰略規劃,其出發點都必須是基礎的,通過對基礎的分析和計算也能得出戰略規劃是否可行。以日本的平板車運輸能力計算,一輛單馬平板車運力125公斤,日行50公里,1人1馬每日糧食6公斤,在遠離出發地250公里的距離上,每車僅能運達前線60公斤物資。蘇聯遠東廣大地區又不產量,日軍在進攻途中並不能就地徵發。只要戰線遠離鐵路末端250公里就會使日軍後勤發生極大困難。隨著日軍向遠東腹地進軍,對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依賴會變得更大,保護鐵路線會變地更困難。這條鐵路並非是網狀的,而是單一的,一旦將其切斷,那麼整個入侵日軍補給會中斷, 為保衛鐵路線日軍不得不使用一半以上的兵力,使得前線兵力不足。最終,這些會演變成災難的開始。


不愛回答這類問題了,一回答系統就建議修改,二戰的事兒,過去七十多年了,不知道觸到了誰的G點。。。

只能說沒有可能。

先解一下題,這個題就是日本不「南進」改為「北上」唄。

德國不用想了,四戰之地的國家幾乎挑戰所有能挑戰的大國了,必輸無疑。德國先後惹了英國和蘇聯,兩線作戰同時對付海權陸權兩大強國,巴巴羅薩一開始,基本上它的慘敗結局就已經定了。

日本不打美國打蘇聯,在遠東配合德國侵略蘇聯,軍事上可行,經濟上不可行。因為日本的鋼鐵、石油幾乎都仰仗美國供j給。美國不用打日本,只需要切斷日本的石油和廢鋼鐵供給,日本還玩個啥啊?別說打蘇聯,在中國都寸步難行。以戰養戰行不通,過不了多久,日本經濟就得全線崩潰。

所以日本只能打東南亞,東南亞有石油和橡膠,俄遠東除了沼澤和森林幾乎啥也沒有。就這樣,日本打到後期還沒有金屬了,日佔區連老百姓的臉盆、門把手都搜走了。

再者,IJA根本不是蘇聯紅軍的對手,IJN很厲害,但是有勁兒使不上,因為日本是跟英國類型相似的本土面積很小的海島國家,多數資源優先分給海軍,陸軍要麼規模有限,要麼裝備落後。

美國加入法西斯是不可能的。美國作為一個在太平洋上有著巨大海洋利益的海權國家,是不會坐視日本吃掉蘇聯遠東和德國會師的。因為這樣,後果就是美國被德日聯手孤立,成為一個被邊緣化的二流國家,甚至有遭後者受侵略的危險。任何一個心智健全的美國政治家都不會坐視英國和蘇聯倒掉而無動於衷。此外,美國國內法西斯勢力並不強大,他們只能是非主流。

美國統一美洲?美洲就是在美國控制之下啊,即使奉行孤立主義,美國也是美洲老大,還需要走法西斯路線?

所以說,題目的設想完全沒有意義,希望題主多讀書,少空想。


美帝從拆散英日同盟開始就想著東亞,等到快要瓜熟蒂落的時候,你日本說不打就不打了?你當幾十年的布局和投入是玩呢啊?你是不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么?

你日本就是跟白蓮花一樣,我美帝一樣可以把你變成人盡可夫的婊子,更何況你日本壞事干盡、國緣敗光,收拾你還缺理由?

弱者是沒有選擇不被人打的!


你以為美國蘇聯英國法國都是憨憨?


日本進攻蘇聯所需要的鐵礦石 石油資源,誰來給?題主嗎?


《高堡奇人》寫的就是你所想的世界,有多恐怖可以去讀一讀。

回到問題。

日本在1940年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資源問題,那個時候的中國要啥沒啥,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連糧食都收不了多少。日本要繼續生存,必須解決石油、橡膠、鋼鐵等大宗資源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日本就必須擴張,蹲在中國會被耗死。

擴張就兩個方向,北上和蘇聯衝突,南下和英美衝突。

日本在20世紀和俄國人打過2場,日俄戰爭日本慘勝,諾門坎前後的日蘇衝突日本是大敗。而且蘇聯在1940年全國幾百萬陸軍,遠東一百多萬陸軍,不但數量不少於日軍,裝備還比日本好。

1940、1941年的英國幾乎不可能像遠東投送什麼力量,包括所謂的Z艦隊也就三艘船,象徵性的存在吧。這個時期的美國陸軍……不過50萬人……真的……就這麼差。

對,你說和美國打主要是海戰,所以就通過一次突襲消滅美國海軍就完了唄……反正造船又不會快。

所以,日本偷襲珍珠港有它的必然性,這是日本擴張的必然結果。

————————————————————

你說日本要北上夾擊蘇聯?首先西伯利亞那地方,荒涼、氣候環境差、運輸條件差,日本很難和德國相呼應;其次,諾門坎前後的幾次衝突,你說菜雞互啄也罷,什麼也罷,日本就是一個打不動;整個大草原就是個難守易攻,打得下來守不住沒有任何意義。

真的,二戰日本也就在東亞虐虐菜,見著歐洲國家就是打不動,沒辦法。


這個怕是紅警玩多了才以為能出一個昇陽帝國吧。

想要干翻自己幾乎獨佔一個大陸的美國,就必須在海上打敗美國。以40年代的背景下,想要在海上打贏美國,誰和誰結盟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的敵人裡面必須有英國。僅看現存艦船的話,英國是唯一能匹敵美國的;看整體持續造船能力的話英國也是最接近美國的。

所以任何國家想打美國不拉上英國是不可能打贏的,但是當時美英正聯手打德國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要麼向美英認慫,要麼就去珍珠港搏一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