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心的感覺是怎樣的,修行的時候如何區別和對治貪愛之心,長養慈悲之心呢


舍利子。

此眼等譬如泡沫不可撮摩。於泡沫中 無我無人。無眾生 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 無儒童。無作者 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法不生。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陽焰。一切煩惱貪愛集生。前際後際 無我無人 無眾生 無壽者 無補特伽羅 無意生 無儒童 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行不轉。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芭蕉。體不實故。於芭蕉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幻化。顛倒集生 此幻化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夢中。見諸色相非真實故。於此夢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谷響。由緣生故。於谷響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影像。隨諸業惑之所顯現。此影像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浮雲。聚散無定 體非究竟。此浮雲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譬如電光。剎那變滅。此電光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虛空。離我我所。於空法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愚聾。無所覺知。又如草木 牆壁 瓦礫 諸非情物 無所覺知。而此愚聾非情法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諸行。皆流轉故。亦如風鳶假緣和合。此諸行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皆是虛假。一切不凈之所積聚。此虛假法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如鏡中像。隨物顯現 旋有旋無。是破壞法。此鏡像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猶如苦井。老病死苦 四蛇二鼠 交相侵迫。此苦井中 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此眼等無實邊際。浮塵之根 死法所侵。乃見邊際。此邊際中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舍利子。蘊處界法 亦復如是

若菩薩摩訶薩。內心堅固真實相應。永不墮於貪愛法中。若墮貪愛。無有是處。於貪愛法真實厭離


以上是真佛教。

附錄快速識別假佛教的方法(假佛教應該會陸續到來的吧,所以隨時追加特徵詞句)。

當一個回答中出現以下句子時,當知道是假佛教,應立即屏蔽!

例1:「佛教教導要以慈悲來對待一切人」。

例2:「包含佔有慾」。

例3:「慈悲的起點,一般是有一定修為境界的人。」


貪愛是佔有,慈悲乃奉獻。


無我。

有我。


據說是這樣的。

出發地不一樣。

慈悲的起點,一般是有一定修為境界的人。

貪愛的起點,一般是普通的凡夫。

目的地不一樣。

慈悲,最終目標是解脫涅槃,離苦得樂,永斷貪嗔癡。

貪愛,多數以世俗價值觀為標準,衣食無憂,無病無災等。

路徑不一樣,

慈悲,除了好,可能還會設置障礙,製造失敗,讓別人醒悟。

貪愛,為了你好,為了我好,為了大家好。怎麼算好?以「我」三觀為標準。

預期不一樣,反饋不一樣。

慈悲,沒有預期,不需要反饋。

貪愛,多數有預期,需要反饋。


從概念和體驗兩方面,分享個人所知和理解,有錯誤請指正。

一,佛教經典的概念解釋:

南傳《清凈道論》解釋了慈悲喜捨四無量的含義,這裡僅摘錄慈、悲(覺音 造, 葉均 譯,《清凈道論》中文版,p. 319,網上應該不難找到):

先當說愛而為「慈」,即慈愛之義。或者對友人的態度及關於友誼的行動故名為「慈」。他人苦時,令諸善人的心震動(同情)為「悲」;或者拔除殺滅他人之苦為「悲」。或者「悲」乃散佈於苦者以遍滿而擴展之。……

並且強調了慈悲喜捨相應的近敵(易混淆的概念),指出慈愛的近敵為愛著,悲憫的近敵為憂擾(悲傷?),出處同上:

取來有情的利益為味(作用),惱害的調伏為現起(現狀),見有情的可愛為足處(近因),瞋恚的止息為(慈的)成就,產生愛著為(慈的)失敗。「悲」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為相,不堪忍他人之苦為味,不害為現起,見為苦所迫者的無所依怙為足處,害的止息為(悲的)成就,生憂則為(悲者)失敗。

另外我記得《清凈道論》有將「悲」和「喜」列為單獨的心所,而慈則是「無恚即慈「,即沒有憤怒就可以算慈。這裡不多羅列,有興趣的可以去查。

二,個人對概念的理解:

經典強調了慈悲和貪愛要加以區別,但我手頭沒有特別權威的具體對比的解說,歡迎補充。如果說我的個人理解的話,我認為慈悲的要點是(1)純粹利他的、(2)無條件的、(3)不帶執著的善。

(1)純粹利他的,簡單的比喻:你為一朵花澆水希望它健康成長叫慈,你把花摘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就叫貪愛。自利和利他的區別麼,這很容易區分。

這點感謝 @Barry謝丹 在評論區的指正,我說「純粹利他」是最簡單的理解。如果站在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的立場,主張利用慈悲超越人我差別,那當然純粹利「他」就站不住腳了。另外心理學也有self-compassion的概念,這個東西也可以指向自我。

(2)無條件的,算是純粹利他的更深層的表現吧:學界很強調慈是「無條件的愛」,這種無條件的愛或善,不因為對方是誰而不同,不因為對方做了什麼而改變(哪怕對方有不好的行為,你也依然帶著善意,希望這個人變好)。如果結合現代生活,還可以額外強調,尊重對方的利益和選擇,而不是出於你的角度或喜好,希望對方怎樣。這種「無條件」,究其本質,還是因為慈愛沒有我執,純粹利他,所以無所謂親疏,也不因為利益衝突而改變對他人的愛。

(3)不帶執著的,也可以說是帶著智慧的:慈悲是一種美好的意願,但是你不會因為這個意願無法實現而產生憂擾,這點恰如《清凈道論》對悲的解釋。

三,感受的差別:

除了概念,主觀感受的差別我覺得很有意思,說下個人感受與耳聞。

一般認為佛教是追求安寧,而不是執迷於興奮或爽快。因此一個明顯的感受上的差別就是:慈愛是偏於寧靜的、靜謐的美好感受;相反,貪愛因為有很強的慾望或對結果的渴望,可能會有興奮、激動、患得患失等不安穩的感覺——我在教授簡單的慈心禪練習時,也建議用這種主觀感受,去區分練習者是在產生善意的祝福,還是像求保佑一樣,陷入了對結果的貪愛。

另外有哪位禪師在書中提到,慈心禪的深度修行會讓人感覺有點清爽甚至「涼」,不過我沒修行到那種境界所以沒體會過,且這點可能和深度的冥想本身有關,未必是和慈愛本身直接有關。

===========

提前澄清一下:我只是個心理學研究者,研究、自己練習、也簡單教授慈悲冥想而已;我不是研究佛教的,也不是什麼修行者或權威;我沒有宗教信仰,也不參與佛教流派之間的爭論

如果想了解上面提到的慈悲冥想,這裡有個學術角度的介紹(注意只是世俗的、科學研究角度的介紹

曾祥龍:慈悲冥想及其實證研究簡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