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心的感觉是怎样的,修行的时候如何区别和对治贪爱之心,长养慈悲之心呢


舍利子。

此眼等譬如泡沫不可撮摩。于泡沫中 无我无人。无众生 无寿者。无补特伽罗。无意生 无儒童。无作者 亦无受者。如是了知诸法不生。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譬如阳焰。一切烦恼贪爱集生。前际后际 无我无人 无众生 无寿者 无补特伽罗 无意生 无儒童 无作者亦无受者。如是了知诸行不转。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譬如芭蕉。体不实故。于芭蕉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譬如幻化。颠倒集生 此幻化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犹如梦中。见诸色相非真实故。于此梦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犹如谷响。由缘生故。于谷响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犹如影像。随诸业惑之所显现。此影像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譬如浮云。聚散无定 体非究竟。此浮云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譬如电光。刹那变灭。此电光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犹如虚空。离我我所。于空法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犹如愚聋。无所觉知。又如草木 墙壁 瓦砾 诸非情物 无所觉知。而此愚聋非情法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犹如诸行。皆流转故。亦如风鸢假缘和合。此诸行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皆是虚假。一切不净之所积聚。此虚假法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如镜中像。随物显现 旋有旋无。是破坏法。此镜像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犹如苦井。老病死苦 四蛇二鼠 交相侵迫。此苦井中 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此眼等无实边际。浮尘之根 死法所侵。乃见边际。此边际中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补特伽罗。无意生无儒童无作者亦无受者。如是了知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

舍利子。蕴处界法 亦复如是

若菩萨摩诃萨。内心坚固真实相应。永不堕于贪爱法中。若堕贪爱。无有是处。于贪爱法真实厌离


以上是真佛教。

附录快速识别假佛教的方法(假佛教应该会陆续到来的吧,所以随时追加特征词句)。

当一个回答中出现以下句子时,当知道是假佛教,应立即屏蔽!

例1:「佛教教导要以慈悲来对待一切人」。

例2:「包含占有欲」。

例3:「慈悲的起点,一般是有一定修为境界的人。」


贪爱是占有,慈悲乃奉献。


无我。

有我。


据说是这样的。

出发地不一样。

慈悲的起点,一般是有一定修为境界的人。

贪爱的起点,一般是普通的凡夫。

目的地不一样。

慈悲,最终目标是解脱涅槃,离苦得乐,永断贪嗔痴。

贪爱,多数以世俗价值观为标准,衣食无忧,无病无灾等。

路径不一样,

慈悲,除了好,可能还会设置障碍,制造失败,让别人醒悟。

贪爱,为了你好,为了我好,为了大家好。怎么算好?以「我」三观为标准。

预期不一样,反馈不一样。

慈悲,没有预期,不需要反馈。

贪爱,多数有预期,需要反馈。


从概念和体验两方面,分享个人所知和理解,有错误请指正。

一,佛教经典的概念解释:

南传《清净道论》解释了慈悲喜舍四无量的含义,这里仅摘录慈、悲(觉音 造, 叶均 译,《清净道论》中文版,p. 319,网上应该不难找到):

先当说爱而为「慈」,即慈爱之义。或者对友人的态度及关于友谊的行动故名为「慈」。他人苦时,令诸善人的心震动(同情)为「悲」;或者拔除杀灭他人之苦为「悲」。或者「悲」乃散布于苦者以遍满而扩展之。……

并且强调了慈悲喜舍相应的近敌(易混淆的概念),指出慈爱的近敌为爱著,悲悯的近敌为忧扰(悲伤?),出处同上:

取来有情的利益为味(作用),恼害的调伏为现起(现状),见有情的可爱为足处(近因),瞋恚的止息为(慈的)成就,产生爱著为(慈的)失败。「悲」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为相,不堪忍他人之苦为味,不害为现起,见为苦所迫者的无所依怙为足处,害的止息为(悲的)成就,生忧则为(悲者)失败。

另外我记得《清净道论》有将「悲」和「喜」列为单独的心所,而慈则是「无恚即慈「,即没有愤怒就可以算慈。这里不多罗列,有兴趣的可以去查。

二,个人对概念的理解:

经典强调了慈悲和贪爱要加以区别,但我手头没有特别权威的具体对比的解说,欢迎补充。如果说我的个人理解的话,我认为慈悲的要点是(1)纯粹利他的、(2)无条件的、(3)不带执著的善。

(1)纯粹利他的,简单的比喻:你为一朵花浇水希望它健康成长叫慈,你把花摘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叫贪爱。自利和利他的区别么,这很容易区分。

这点感谢 @Barry谢丹 在评论区的指正,我说「纯粹利他」是最简单的理解。如果站在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立场,主张利用慈悲超越人我差别,那当然纯粹利「他」就站不住脚了。另外心理学也有self-compassion的概念,这个东西也可以指向自我。

(2)无条件的,算是纯粹利他的更深层的表现吧:学界很强调慈是「无条件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或善,不因为对方是谁而不同,不因为对方做了什么而改变(哪怕对方有不好的行为,你也依然带著善意,希望这个人变好)。如果结合现代生活,还可以额外强调,尊重对方的利益和选择,而不是出于你的角度或喜好,希望对方怎样。这种「无条件」,究其本质,还是因为慈爱没有我执,纯粹利他,所以无所谓亲疏,也不因为利益冲突而改变对他人的爱。

(3)不带执著的,也可以说是带著智慧的:慈悲是一种美好的意愿,但是你不会因为这个意愿无法实现而产生忧扰,这点恰如《清净道论》对悲的解释。

三,感受的差别:

除了概念,主观感受的差别我觉得很有意思,说下个人感受与耳闻。

一般认为佛教是追求安宁,而不是执迷于兴奋或爽快。因此一个明显的感受上的差别就是:慈爱是偏于宁静的、静谧的美好感受;相反,贪爱因为有很强的欲望或对结果的渴望,可能会有兴奋、激动、患得患失等不安稳的感觉——我在教授简单的慈心禅练习时,也建议用这种主观感受,去区分练习者是在产生善意的祝福,还是像求保佑一样,陷入了对结果的贪爱。

另外有哪位禅师在书中提到,慈心禅的深度修行会让人感觉有点清爽甚至「凉」,不过我没修行到那种境界所以没体会过,且这点可能和深度的冥想本身有关,未必是和慈爱本身直接有关。

===========

提前澄清一下:我只是个心理学研究者,研究、自己练习、也简单教授慈悲冥想而已;我不是研究佛教的,也不是什么修行者或权威;我没有宗教信仰,也不参与佛教流派之间的争论

如果想了解上面提到的慈悲冥想,这里有个学术角度的介绍(注意只是世俗的、科学研究角度的介绍

曾祥龙:慈悲冥想及其实证研究简介?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