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問題已加入圓桌「向世界介紹中國」,更多留學故事,請關注圓桌&>&>&>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歡迎國外的知友們分享自己異鄉過節的故事~


哈哈哈哈這題我太有感觸了!

在國際機構,身邊的同事基本都是外國人,19年的春節前我讓爺爺給我寫了很多春聯,然後帶回曼谷送給同事們,結果真的完全出乎我意料,所有人都超級喜歡!

春聯有各種內容:龍馬精神、身強力健、財源廣進等等,每個人拿到春聯後都拉著我讓我解釋到底是什麼意思,知道了含義後那個開心的喲嘴都合不攏,彷彿就真的能實現春聯上的寓意一般。不到半天我們組所有人的辦公室、辦公桌就變得喜氣洋洋一片了。

別的機構的中國小夥伴聽說我有春聯,找我拿了一些,很快他們的辦公室也被紅色包圍。

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們看不懂中文,面對四個字的還能大概看出字體走向從而判斷貼法,面對「福」字就根本判斷不出來了,導致貼法真五花八門。大概兩個月前,我的舊鄰居美國小哥哥跟我在樓裏碰面了,他說一年前我送他的春聯還在家裡貼著,問我今年春節能不能給他新的。我不相信他會保存那麼久,就讓他拍下來給我看,然後便有了以下的對話:

(這是當初剛送給他的時候,他迫不及待跑去買了透明膠貼上拍給我看)

(以下是兩個月前發生的對話)

小哥哥真的笑死我了!!!他之前就一直說他今年整個人都很喪,然後他知道自己福字沒貼好後彷彿找到了理由,一直反反覆復提。

後來跟他們交流多了,我慢慢發現很多西方人對於東方文化元素是真的喜歡,而且他們喜歡的幾乎都是他們存在於自己印象中的經典的甚至可以說略帶「刻板印象」的傳統文化元素,比如提起中國的話就是紅色、中國文字、水墨、旗袍、茶和熊貓。

也難怪他們那麼喜歡春聯了,既有紅色又有中文,還帶著跟捕夢網一樣的玄學寓意。


我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會過中國的節日。身邊的中國同學也會過。我們系的中國學生會,會組織大家一起包餃子,包湯圓之類的。其他國家的學生也會過來一起玩,學著包餃子。應該是好喫好玩的活動吸引他們來的,能讓他們感到「有趣」談不上。

我記得修一門統計課的時候,有一天上課正好是中國新年(不記得是除夕還是大年初一了)。教授是摩門教徒,娶了一個中國夫人。上課那天他特地提到今天是中國的新年之類的,我聽了心裡還挺暖的。當時他對著一屋子的學生感嘆,說:你們能想像嗎?在這麼一個重要的節日——就像感恩節,聖誕節那麼重要的節日,中國的留學生們卻離家千里,到這裡來求學。大概是這個意思。總之當時聽到這話,鼻子就酸了。身邊的白人同學沒有什麼反應,當然了,如果有啥想法也表達不出來吧。那個統計學教授,好像是我印象裏,第一個白人表現出對中國新年的興趣,而且還能理解到我們中國留學生的心情的人。

中國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過年了。我在國外,每個新年都會和同學朋友們一起喫飯,有時候是大家各自做菜分享,有時候喫火鍋。只有一年春晚沒看,就是在本科大四的那一年。被學業還是申請研究院搞得暈頭轉向,那一年最沒有「年味」了哈哈哈。其他時候都是一大早起來(中國時間除夕夜),打開電腦看春晚網路直播,樂呵呵地觀看~這時候窗外一般都是皚皚白雪飄啊飄,很有些小時候年味的感覺~

再比如冬至這樣的節日,一般就會忘記去過。有一年很湊巧的,我在冬至那天煮了速凍水餃喫,喫完了去微博逛了逛,才知道今天是冬至。而我喫餃子,純屬因為,冰箱裏只有餃子。。。

又想起來寫些。

一般休完暑假回學校,過的第一個節是中秋。當時我真的好喜歡喫雙黃蓮蓉月餅啊,能一口氣喫掉兩個(很大的那種月餅)。後來掉入了美心月餅的坑,流心奶黃太好喫了。可惜當時囊中羞澀,美心的冰皮月餅,在中國超市的冷櫃裏靜靜的躺著,標價60多刀的價格讓我忍不住說一句:打擾了。我就一直想著那冰皮月餅,今年中秋我終於想起來去買,發現並沒有想像的好喫。哈哈哈這是後話了。。


年齡大了,感覺過年過節,重要的不是喫喫喝喝放鞭炮寫對聯,而是跟親朋好友團聚。

然而這一點對在國外很難做到,所以過年過節也就是走個形式。

唯一的好處,大概是不用遭受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種靈魂拷問,以及和名字都叫不上來的遠房親戚瞎客套。


對於留學生來說,中國傳統節日,絕對是最最最最不能錯過的!我們過傳統節日的熱情甚至比國內的同齡人要高的多的多的多。

如果這個節日需要喫什麼標誌性的食物,那真的是挖空心思也要找到的。

最簡單也是最普遍的就是喫火鍋,留學生聚一聚在家張羅個火鍋幾乎是所有國家留學生乾的最多的一件事了。

然後就是包餃子,搓湯圓之類的了。雖然現在中國餐館遍地,速凍餃子哪都可以買到,學生的消費能力比過去強太多了,下館子不是大問題,但是當年大家一起聚在一起笨手笨腳的包餃子的經歷還是歷歷在目非常值得回味的。

突然想起來剛來悉尼的時候趕上中秋節,無意間跟女朋友說了一句杭州的榨菜鮮肉月餅(採芝齋的超好喫,比9月生活的都好喫),女朋友給我做了差不多塊50個,真把我的思鄉之情給喫出來的。(嗯沒錯差點就喫哭了)

但是大部分節日還是沒法好好過的,在美國春節基本上是不可能回家的,清明也沒戲,端午一般能回國了。中秋國慶肯定沒戲,一般就是下課了大家聚一起喫點好喫的,趕上週末喝頓大酒啥的。

記得11年的春節,聚在一個西安朋友房間裏喫火鍋,喫著喫著幾個女孩子不知誰嘟囔了一聲想家了,然後房間裏的聲音一瞬間就低下來了,都是18,9歲的小孩,第一次遠離他鄉,或多或少都有點堵。

然後不知道哪個人開了一瓶王致和的臭豆腐,那味道。。。

我記得RA後來敲門進來說了一句我至今難忘的話

Jesus Christ, somebody died??

那時候學校的中國學聯一般還會在春節和中秋搞個文藝匯演啥的,不知道這個傳統現在還在不在了。那些照片和回憶都留在校內上了,現在應該找不到了。

今年國慶閱兵的時候我在悉尼上班,用手機開著油管在看國慶閱兵的直播,還時不時的在朋友圈和朋友即時互動一下

零零落落的說了這麼多,中國傳統節日對於留學生來說就是和身後的家人和祖國割捨不斷的紐帶的象徵。何為文化,何為傳統,何為民族,何為故鄉。在這些節日裏,被放大了無數倍來回沖刷著每一顆海外學子的心。


坐標日本京都

因為日本人早就不過農曆了,所以日本人把七夕就索性定在了固定的每年7月7日。然後,這對於單身狗來說,就是雙重暴擊,因為一年七夕要過兩次...( T_T)\(^-^ )

然後每次過七夕,都想能有個中國妹子的小手拉一拉...

太慘了...太慘了...

以前旅行途中,在國外過的最多的是中秋,每次無非就是給外國人講講中秋節的故事,嫦娥啊、月兔啊、后羿射日啊什麼的,老外一般是一臉wtf的表情如癡如醉,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我旅行也都是單獨旅行的...

太慘了...太慘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