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

就這個問題提出的前一分鐘,我還在知乎看到另外一個就關於虐待動物的回答。

答主描述了自己作為一個從小農村留守兒童,童年時期虐待動物的事。並認為長大後自己仍長成了正常人。

詳細不再多述,畢竟我對回答開頭的描述異常厭惡,不希望因此複述有失客觀。

該答主認為作為一個未受過良好教育的農村男孩,這是人的狩獵本性展現。

我由此產生疑惑。我從小的教育從未明確講過虐待動物不好,自有記憶起從未虐待過動物,我雖然城市長大,但教育並不是很理想,生活也並不富有。

不僅是小貓小狗,我拒絕吃野生的任何動物,拒絕觀看一切殺死動物的行為(殺魚也不行),並不食素,也很難理解有豬牛羊雞外漸漸流行的吃狗肉兔肉,很難看下去紀錄片的捕食場景,至於虐殺動物場景。。。基本對於我就是一場酷刑。對於人類共情普通甚至趨於冷漠,但對於動物(甚至植物)有異常強大的共情。

值得說一下,我還未成年,喜歡看書,但不是特別喜歡甜膩的言情和文藝書籍。

童年家庭並不順利,但也不是特別不順利,小時候也基本沒有養過小動物。

如何解釋這樣一個異常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在同齡人玩弄蟲子時避而遠之?

聲明一下,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說我聖母請離開。

奉行「不同意,請敬而遠之」


我們反對的其實不是虐待動物,而是無意義虐待動物,無意義虐待動物就是傷害無辜者,而傷害無辜者是最惡劣,最破壞規範,最反社會的事,我們厭惡這種行為,是因為這種行為的價值觀從根本上與社會建構相抵觸。

任何有痛苦和思維的生靈都不該被無意義的虐待。

關於動物,

『馬克思認為動物是沒有聯繫考慮的,而人是有聯繫考慮的(大概這個意思)』,

由此可推出人是對動物有單向的聯繫考慮的,而既然有了聯繫考慮,動物保護這就不是一個非人的問題了,畢竟人的聯繫考慮才是人得以成人的本質,我們要考慮到和動物的聯繫,動物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這種對動物的聯繫考慮的相關思潮,往往也會影響到其他問題的處理思潮,因為聯繫考慮的邏輯都是有關聯的,如果我們在流浪動物的聯繫考慮面前做出不尊重的想法,那麼其他的聯繫考慮也會受到影響,「懶道德,懶思潮」一但泛化,那就是整個社會的災難,不要因為這只是動物問題就漠視他,應該把動物問題當成其他所有的社會問題一樣尊重,畢竟這也是聯繫考慮的一部分,要把動物問題和其他問題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待。


同理心泛濫,我的更嚴重,家裡一件死物放久了,我也不敢丟,怕它在外面過得不好


這個很正常,

我和 你也有許多共同之處

比如連殺魚我都不忍看

但我又吃肉

當然,也因為如此,我會盡量減少肉食範圍

比如貓狗肉肯定不吃,兔子肉不吃,牛羊肉不吃,

長的像蛇的都不吃,比如鰻魚,黃鱔,泥鰍。

烏龜,甲魚,黑魚都不吃,

蛙類都不吃,包括牛蛙。

野生動物當然更不吃了

我覺得沒什麼奇怪的,也不用因此多想什麼。

每個人習慣愛好都不一樣,

有時候我也會勸身邊人,不要吃這個不要吃那個,

但這個和誰是否聖母沒關係

這世界本來就不是大同的


同理心的產生來源於被愛


普通人而已,題主這些特質我也有,當然區別還是存在的。我能理解日常肉食以外的狗肉兔肉之類的需求,對於小孩子基於好奇心模仿力或者發泄情緒吸引關注而產生的虐待小動物行為也能理解。這種心理的根本是教育的本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體表現,這些構建了大多數人的基本三觀


這種心理產生大概是: 從小不缺乏關愛,並且生活在城市,見多了寵物貓狗、倉鼠之類,而少見各種昆蟲、蠍子、蝸牛等等,更沒有見過屠宰等場面

對一般人來說,小時候同情心泛濫是常見的,避而遠之,不忍心看到就避開也是合理的選擇

題主年紀還小,這些都很正常。如果成年人看到宰魚還會因殘忍而看不下去,對植物還有強烈共情就是心理問題了,不加干預甚至可能會對正常生活產生影響


簡單來說,城市是對自然的隔絕,長期的城市生活讓你一出生就遠離自然,你的某些本能被抑制了。


正常人都不喜歡看到動物被虐待,不過我是喜歡兔肉的,因為更加細膩好吃,脂肪健康。你可能是因為好多人養狗和兔做寵物所以不能理解,這個問題不大,點菜的時候注意就好了。


這是出於對自身生存的渴望,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當人們身處饑荒之時,會把所有的憐憫拋之腦後,只要是活物能吃就行,吃飽了之後擦乾嘴邊的鮮血再談憐憫和善良。

這很正常,是個人都會這樣。

但我想不通為什麼現在有些人會愛動物甚至植物而超越了同類,就像題主問題表述中的那樣,對身邊的人反而失去了所謂的憐憫和善良。對強*和分*分外冷漠而看到有人給貓喂廉價貓糧就彷彿殺父之仇,這是真實存在的。

這不正常。


別說了,豈止小動物。我頭髮留久了都有感情了不捨得剪,我能跟頭髮共情。


阻止人類毀滅地球的唯一原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