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已收錄至知乎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工作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圓桌「心理諮詢師的進階之路,更多「心理諮詢」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題目中的高危,我理解指的是傷害自身或傷害他人的嚴重危險,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自殺的危險,篩查高危個案的途徑有這樣幾條:

一、新生測評

這部分有效性取決於(1)所用量表的有效性;(2)做答率。

常用的量表比如貝克抑鬱量表(BDI,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總分反映抑鬱程度,並且第9題可直接獲知受測者的自殺危險程度:

  • 我沒有任何想弄死自己的想法
  • 我有自殺的想法,但我不會去做
  • 我想自殺
  • 如果有機會我就自殺

如果選擇後面兩項,那麼危險評估等級會很高。

關於做答率,需要盡量保證新生全部參加測評,因為往往在不願意參加測評的學生中,發生危機的比例更高。

在測評中篩查出的危險等級高的同學,需要由學校心理諮詢師進行進一步的當面評估。

二、院系關注

院系負責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學工老師、班主任、輔導員、班級幹部等,日常關注了解同學的異常狀態和行為,這個途徑的有效性取決於工作執行的細緻和完善程度。

三、學校心理諮詢

學校心理諮詢對每位前來諮詢的學生進行危機評估。

對於有危機風險的學生,了解其有無自殺的具體實施計劃,是否已做好準備,比如是否備好足量致死性藥物,繩索刀具,是否選好跳樓投水地點並勘查,等等。以及保護因素情況如何,是什麼讓Ta活到現在,有哪些社會支持,內在資源,有沒有想完成的心愿和責任。這部分的有效性取決於諮詢師的危機評估意識和能力。心理諮詢機構一般有定期的工作督導,報備和討論高危個案。

四、其他根據學校情況可以使用的途徑:學校危機熱線、學校BBS相關版面、樹洞郵箱,等等。

總的來說,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是動態變化的過程,即使入學起初還比較穩定,仍然有可能在學業、人際等遭受較強的應激事件時發生危機,這決定了高危個案的篩查和管理並不是一勞永逸,而是持續、動態和全方位的。院系學工和學校心理諮詢機構可定期溝通商討,建立並持續更新高危學生名單,將學生危機程度劃分級別,實時掌握相關情況。


途徑分為以下三條:

1.新生入學?心理測試?根據結果篩選出高危?給每個人測試結果,但篩選出的高危以隨機為由進行回訪?再次進行測試?以第二次結果為導向進行疏導或轉診並建檔?召集輔導員進行重點關注。

2.開展講座培訓輔導員、一線心理委員、院級心理組織成員?班上成員發現並告知培訓過的人員?向上反饋?危機干預。

3.通過講座等強制形式「宣傳」正確的心理諮詢觀,心理疾病觀讓更多學生了解學校有這樣的機構能夠提供服務幫助並且並不丟人?系統培訓學生助理作為接待?提供多渠道預約方式讓學生自己通過現場、網路、電話等形式進行網路預約至中心進行諮詢。

別的學校不太清楚,自己學校在後期進行危機干預、自殺、轉診等情況的大多數(具體數據保密)均為大一測試篩選出的重點建檔人群,可看出很多問題均不是在大學期間才開始出現,有相當一部分是大學之前就已經埋下了種子。篩選的效力我認為是沒有太大的問題,重點是後期的處理。因為主客觀條件的各種限制,比如現在大學輔導員以一對百甚至上千的情況,以及心理教育的匱乏,導致輔導員無暇顧及學生心理狀況、一線心理工作的學生或者組織很多像擺設、因羞恥等原因不願意自己主動尋求幫助、轉診手續複雜、報銷困難或者費用過高、對心理諮詢嗤之以鼻、因為高校諮詢服務為免費而不珍惜、不堅持諮詢中途放棄等等認知上的缺乏等,使得篩選不難,處理難的狀況尤為突出。
除了大部分人說的那種,還有一個是通過班委反映。班委有一個職位是心理聯絡員,有男女兩名,他們每個月都得將反饋信息上交,信息就包括了身邊是否有危險人群,心理老師便會介入處理。

個案的發生是偶然!但是因為心理問題造成傷害性事件(他人或自己)的過程就不是偶然。如果你留心觀察,很快就會發現在組織中,那些心理問題嚴重的人在言行上是可以區分開來的,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交障礙,有時候會有一些奇怪的言行!


一般通過點名及查寢來發現。如果某寢室出現反常的集體曠課事件的話就會安排人查寢,如果發現該寢室成員一人消失,其他人在柜子裡面或者床底下的話,就表明又找到了一個高危個案。

抑鬱症與邊緣形患者絕大部分並沒有危險性,因情緒崩潰而對他人產生攻擊性的可能微乎其微,這兩類患者會發生的傷害性行為一般是自殘或自殺。

而對社會真正產生危害的應該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他們不能理解別人的感情也不能對別人的感情和痛苦做出回應。可怕的是他們的犯罪是沒有預謀的,往往是事發突然、一時興起。有預謀的犯罪在嫌犯實施過程中一般有跡可尋,如不尋常的行為舉動,說話中不自然的表情,購買奇怪的物品,去平時不會去的地點。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就好比一人和你無仇無怨走在路上捅你一刀,猝不及防,莫名其妙,防不勝防。

比如這個思路――我要去買個東西――我走在大街上――我看到了一個戴著鴨舌帽的人――我艹那個人為什麼要戴鴨舌帽――我特么最討厭鴨舌帽――殺了他

是不是莫名其妙。

如果你所處的圈子有這樣的人應該不難發現,因為如果你多次接觸他會發現他的行為模式並不正常。但是在生活中,精神糟糕程度真正嚴重到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並不多,你所見到的一些言語或行為奇怪的人可能是具有反社會傾向,他們或許因為童年的悲慘遭遇如家暴、校園暴力、被侵犯等一系列悲劇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創傷,反社會是他們保護自我脆弱心理的外在表現。

我看到有些答主說到學校有個心理測試,我大一的時候也做過,雖然不知道大家做的是否一樣,但我做的那個有利答案非常明顯,只要有心,測試結果不難操作。我們班還設有心理委員,據我所知那個心理委員孤立宿舍室友並在外宣布其不實謠言,逼的室友不得不偷偷外出租房,她還揚言要告知輔導員,而她卻得了個優秀心理委員獎。希望這只是個例。

綜上,很難發現。高危自己不會說,人群大多很冷漠。你怎麼去找呢,不可控的環節太多。我上大學前沒有住過宿舍,後來一住就開了眼了,一個班的破事在宿舍里亂傳,真的假的亂七八糟――所以真有個行為古怪的高危,同班同學不知道宿舍內總知道吧。大學流血悲劇事件也常常發生在宿舍內吧。只是,為什麼知情者都默默的閉口不提?嗯,這真的很有趣。

學校――輔導員――班級――宿舍只要你想找,手段還是有的對吧。
方法主要 問卷測評、同學間反饋、輔導員觀察至於你說效果么 你看看大學校園裡還有木有人自殺就行了...真正要做到完全及時評估,心理介入以及危機干預還是有困難的

但是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和有過自殺案例且發生率較高的大學,可以說工作可能學生看上去就是表面工程,學校的心理教育老師還是比較認真的畢竟真要出事情了還是會有一定追責的


一個憂鬱的人會陷入死循環,學校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外乎輔導到勸退。至於怎麼發現全憑當事人所處的環境有沒有好心人咯。


你好!

學校心理諮詢一般從一下途徑:1.新生入學測評 每個新生進入大學後,都會由高校的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織一次心裡測評,從中篩選出高危個案,然後由專門人員通知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有效性因人而異2.因為個人需要聯繫學校 高校都設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而且會有專人宣傳,有需求的可以自己聯繫。這部分人群有效性會很好,自覺與被動的差異是那麼的明顯~3.他人的反映及學校的強制介入 因為某人的行為影響到了其他人,而其他人無法忍受而反饋到學校,若有必要和特殊,學校會由專業老師進行輔導和交流。效果也是因人而異

據我所知大概就這些,歡迎其他朋友補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