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不可行。。但是想要詳細分析謝謝大佬


清朝兩百多年來,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國被凝結為一體。

清朝就是一個全國各個(非滿)民族人民的大監獄。

這個監獄,是字面意義上的監獄、


清朝兩百年間,實行了嚴重的「族群隔離」政策:

一、 劃分各族地界,隔離各族人民

1、各民族人口嚴禁流動:

在東北地區,有大家所熟知的「柳條邊」,嚴禁漢人越邊開墾,不僅如此,還在各處要道設立了卡倫、封堆等哨所,駐屯官兵。其嚴密程度,堪比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者的炮樓。

哨道之內,為封禁官荒;哨道以外,為公中間荒,向准旗丁耕種,而禁民戶入界私墾。

在蒙古地區,不僅限制漢人前往蒙地開墾,也限制蒙古人民前往漢地,更劃分盟旗,禁止蒙古各地區人民相互「串聯」;

在新疆地區,漢人被嚴禁進入南疆地區,即便是官府衙門也在封閉的堡壘中辦公;清政府在當地發行的貨幣,只刻有蒙文和滿文,不刻漢文;在西藏地區,清政府同樣禁止漢人前往,刻意保持當地的「純凈」;

在苗疆地區,修建「苗長城」,並以此為漢苗界限,禁止漢人進入苗界,也禁止苗人進入漢界。如果非要有事,就必須先行申請,還要預定日程,一旦過了期限沒有返回,就要嚴懲。做官的免職,沒有官位的「杖八十」。

《戶部則例》:民人無故擅入漢地,苗人無故擅入民地,均照越渡沿關邊寨治罪,失察各官議處。

在粵北地區,瑤族的待遇與苗族相似。

在台灣地區,清政府實行分界三番制度,沿海邊的平地由漢人居住,坪埔高山地區由「生番」居住,山與平原之間由「熟番」居住,三者嚴禁越界。

2、各民族官吏限制互往來

清代各民族土司往往聘請漢人為幕僚,或直接在一些較大的土司自治政府中擔任官員。對此清廷甚為不滿,規定:

凡土官延幕,將姓名年齡通知專轄州縣,確加查驗,人果端謹,實非流棍,加結通報,方准延入。土幕私就,傷令專轄州縣嚴加驅逐,如有教誘犯法,視其所犯之輕重,俱照匪徒教誘犯法加等例治罪。

新疆的王公(伯克)前去北京或承德朝拜清帝時,清廷規定,伯克們不能走便捷舒適的嘉峪關-漢地路線,必須去蒙古高原繞上一大圈,從關外抵達北京。此舉的目的正在與防止新疆王公們與漢地人民、漢地官吏接觸。

3、各民族商貿控制往來

在蒙古地區,清政府要 求漢族商人每年換領一次執照,除非特殊情況,禁止漢族商人在蒙古建造永久性房屋,無照商人則被逐出蒙古。

在新疆新疆,清政府限制內地商人進入哈密以西地區。

在西南地區,清政府規定漢族 人前往當地進行貿易活動時,需要向官府報告貨物清單、經商地點、經商時間,並有鄰居擔保,申請核准後方可成行。

在台灣地區,漢族居民在台灣少數民族地區私自墾荒者,或「依盜耕本律問擬」 或「依越渡關塞律問擬,田仍歸番」。

4、限制族群之間的交流

清朝歷代皇帝都強烈要求「清語騎射」,對八旗子弟「沾染漢習」痛罵不已。

此外,在蒙古地區,清政府還嚴禁蒙古族學習漢語,凡蒙古族的人名及訴訟公文等皆禁用漢文。

5、禁止族群之間通婚

滿漢、旗民不通婚這點已經是眾所周知了。此外,在蒙古,清政府禁止漢族商人與蒙古族通婚,甚至禁止漢族商人在蒙古 族居民的帳篷中過夜。在西南地區,也實行漢族與少數民族禁婚政策。

二、強化各民族的戶籍身份差異,區別待遇

清朝戶籍分為普通籍和特別籍。其中,滿洲(全為八旗)、蒙古(包含八旗與非八旗)及漢人(僅限八旗)都為特別籍,而廣大漢人及西南少數民族為普通籍,在身份籍貫登記時,明確各民族人民的身份為 「民戶(漢人)、苗戶、回戶、黎戶、瑤戶、番戶(台灣原住民)」之一。

不一樣的戶籍享有不一樣的特權。特別籍中的八旗部分由八旗傣餉處和內務府管理,蒙古藩戶由理藩院掌管,享有少殺少捕,罪刑從寬,待遇從優,提拔優先等特權;

民戶和少數民族戶籍由戶部掌管,由於西南少數民族漢化程度高,時常將自己報為「民戶」,引發乾隆不滿:「所有漢苗一體查造之處籍速停止」,「止清客戶(漢人),不清夷戶」,以維持少數民族的數量。

三、在各地區建立不同的政治制度,區分內外

滿漢蒙回藏五地基本使用不同的制度。在滿洲的吉林黑龍江設立將軍府,盛京則為陪都,設立配套的六部並任命滿人為尚書;關內實行漢明舊制。

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新疆地區實行「伯克制」;西藏地區冊封班禪和達賴;這三地基本屬於封建制,除了在少量「點」駐屯少量軍隊,大權仍交給當地土司負責。

在中央政府也是如此,演習明制的六部,無權管理少數民族地區;平常的少數民族所有立法、行政、司法事務都由理藩院負責,其權力之大,直逼六部,可謂「另立中央」。

至於滿漢雙軌制,候補官員里的滿缺漢缺之分,滿人提拔方式多種多樣而漢人只能科舉,這都是耳熟能詳的事情了。


基本上大家也都看到了,一個國家內部,刻意劃分和強調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之間的區別,並限制他們交往,確保他們的隔離。

說白了,滿清的基本盤太小,不但比不上漢人,連蒙人、苗人都比不上。如果能夠像英帝國離岸平衡一樣,挑撥中國各個民族之間的矛盾,然後居中制衡,則尚有生存空間,蒙地亂則調漢兵,漢地亂則調蒙兵,以此維持其低合法性的統治。

這要是讓這些漢人、蒙人、苗人聚集在一起,那還得了?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兵變,就是因為各國軍隊里,來自全國各地的士兵們,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是內敵還是邊境,都蹲在同一個戰壕里,產生了共同的感情,最後團結一致,把槍口對準了王室貴族和資產階級。

這要是各地區的各族人民相互串聯,建立了友好的民族感情,這清王朝還怎麼混的下去?

這要是舉國一戰,各族人民在一個鍋子里攪勺,平常開開訴苦大會,你吐槽什麼出家做喇嘛的政策,我咒罵剃髮易服的仇怨,這槍口對準誰,還用說嗎?

所以,對於中國各民族,大清可以說是有矛盾要利用矛盾,沒有矛盾也要製造矛盾,彼此隔閡,死不往來,中國民族一體化如此緩慢,大清實屬首功。

重複一下,大清是各族人民的大監獄,你見過獄卒讓囚徒們相互串聯的嗎?

所以,如果有人提議韃清皇帝舉國一戰,很可能是這樣的:

「為擊敗東洋國,奴才懇請主子動員我大清四萬萬百姓,舉國一戰!」

「你這狗奴才!這四萬萬百姓,漢人幾何,滿人幾何?舉國?你是想害我大清嗎?來人,拖出去砍了!」

「冤枉!奴才冤枉啊主子!奴才一片赤心為大清啊……」


人家想的是愛斯覺羅和八旗貴胄們江山一統萬年青,洋人只要不動我們的榮華富貴什麼都好說。

在他們眼裡,經營海關的英國人、支持張勳復辟的德國人、扶持溥儀為滿洲國皇帝的日本人……可比自家家奴順眼多了。


在清末到一戰那個年代,各個國家走的都是全民動員,大量常備軍的道路,事實上清朝最後也搞了新軍,或者說就是因為新軍才滅亡的。新式常備軍起碼要接受一定的教育,這就很容易接受民族主義思想了,除非說清末三百万旗人人人化身高達,統統參軍,不然那是不可能不滅亡。

然後現實是清末旗人的新軍只拉出來兩個鎮。五萬人都不到,這夠幹嘛的,一個四億人口的國家,按照當時一戰的形勢,最終動員千萬人也不為過,常備軍起碼要百萬才能滿足國防需要。


清朝從武昌起義到丟失半壁只用了53天,從武昌起義到清政府垮台只用了125天。舉國一戰是沒啥指望了,舉國一叛看來是很有指望。


當然不可行,清朝政府內部腐敗,官員貪污受賄,貪婪權勢,在國家生存攸關時刻,他們選擇的是自己的利益,階級的局限性確定了他們不可能真正犧牲自己的利益而去放手一搏。其次,國家國防力量薄弱,已錯過最佳發展時期,軍事力量比不上列強。而且統治階級政策失誤,把握不住時機,領導能力有限。無法凝聚百姓的團結精神,一致對外。設想百姓又要抵擋對外侵略,又被清政府壓迫。這樣的政府有誰想真心維護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