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和母親一起生活,經常產生矛盾。母親個性很強,從不反思。而我一日三省。遂有此問。


謝邀。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反思的習慣既可以源自先天,也可以後天習得,並都可能持續或喪失。

部分人的人格特質偏自省,一般內向者居多。

通常人們認為的「反思使人進步」需建立在合理反思的基礎上,比如過度反思容易鑽牛角尖,不當的反思和歸因甚至可能造成心理疾病。

我認為合理的反思是「事實唯真」的。我們客觀的分析一件事,但不要只停留在分清對錯的基礎上,而是要在以後遇到同樣的事時把問題解決的更好。

比如題主提到自己和母親經常鬧矛盾,並反思歸因於母親性格強勢和不知反省。不妨更進一步,看看再遇到類似的情形,如何解決。

這時我們來看第一題,看起來題主有一點鑽了牛角尖,很希望證明自己的反思是有意義的,母親是不對的。

可是事實上,內心強大與否和反不反思並無直接關聯。

有的人在職場上刀槍不入,所向披靡,回到家依舊有可能處理不好親密關係。

您需要的不是糾結於內心強大與否,是非對錯在誰,尤其當面對的人是您的親人的時候,您更應該找到具體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去解決它。

總結和歸類你們頻繁發生矛盾的場景、原因,試著去理解發生這些矛盾時母親的感受,然後學習採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與母親交流,體諒她內心的想法與感受,同時讓她明白您的想法與感受,化解你們的矛盾。

您的母親,她的年齡,她的時代帶給她的思維上、行為上的局限性有太多,她的可塑性並不及您,她所受的教育也可能使她的思想境界也不及您。所以有時候不妨放下是非對錯,多一點包容,找到一種舒服的相處方式。

我個人感覺呢,經常反思的人心理可能會是更強大的,因為他感覺直面自己的問題和現實狀態。但是在某一角度來講呢,從不反思的人會不會是因為他有別的目標或他認為已經達到目的呢?這都看你如何去理解反思了


經常反思的人倒不是說內心更強大,可能是更細膩些,或者說就是對某些事很在意。「不常反思,覺得自己是對的」跟「經常反思,覺得自己有理有據」,其實結果是一樣的。這跟遺傳沒啥關係,主要是個人習慣,不喜歡思考的人因為從小培養了好的習慣就善於思考。


反思是一種對事物認識,反應,決策的一種形成的固定的習慣,習性,模式。每個人都可以有,只是有的人就很薄弱。它的形成可能包含小時候的認知塑造,經歷。而且如同性格一樣,一旦形成,很難改變。


我覺得毋庸置疑人是天生有反思能力的,或者說是思考能力。你的媽媽不是不反思,而是已經習慣於不把反思出來的當回事。自我,且不願意聽勸吧。


我個人覺得和強大與否無關吧

經常反思會變強大 是因為修復了很多的問題 促進了認知建模精細化

從不反思會變強大 是因為不斷習慣於同一種處事方式因而產生學習效應 而且 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所帶來的優勢 某種意義上可以彌補一部分認知不夠精細的劣勢

但作為他人來說 與一個人合作 還是更喜歡經常反思的人

而且經常反思的人上限也比較高

經常反思的人也可以活得很自我 不同的是 那是一種有所選擇 有所比較之後 選擇無視他人眼光 的一種更複雜的自我

反思的習慣可以同時從先天和後天獲得

但後天習得的人應該佔大多數吧 因為我們有這個文

其實很少有絕對的先天和後天 也許記事以前和記事以後相比 前者那個時期的環境影響就是更先天的 青少年的環境影響和成年後相比 也是相對先天一些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