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衡量標準是可證偽性原則,那哲學呢?


衡量的標準,就是學術共同體對你的研究成果的認可。就這麼簡單。

試圖否定這一點的,並講出一堆大道理的,幾乎都是民哲。


1、我用一個帶有邏輯意味的單詞/定義definitions/回答這問題;

2、哲學所說的話,只能yes不能絲毫的no,全都可以有明確的定義。

3、也就是說,哲學化繁為簡,經得起人們的挑剔,這就是衡量哲學的標準。


感覺是可能性吧。

哲學就是思維遊戲,就是聯想和抽象的能力,某種觀點是不是可能的應該是其能否劃歸哲學的標準。

比如世界有沒有可能有神存在?

人活著會不會是為了宇宙意志的某種目的,所有經濟社會文化道德法律國家政治都是假象?

邏輯有沒有可能是不存在的,也許只是受限於大腦機能,我們只能用邏輯去理解世界,其實還有許多無法想像的方式,就像人眼只能看到三原色,說破天也只能把紅外線以三原色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我們完全無法想像紅外線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解釋力。

人文社科理論的生命即解釋力。


「這」意味著哲學什麼是哲學?如果不是教科書式的回答,每當問到這個問題,人們總會有一頭霧水的感覺。為什麼?且不說生活中「抽象」「概念」之類的說法容易讓人生厭,只是一句「玄而又玄」,就足以使人天旋地轉了。認真地想一想,其實,哲學離人的生活又是那樣的近,就像陽光和空氣,近得難以感到它的存在。不是嗎?哲學屬於理論思維,理論思維的特點是運用概念進行抽象思維。什麼是抽象思維?就是把普通生活用語通過「定義」變成概念,使概念與概念發生邏輯關係的思維活動。想像一下原始人,當他們面對一個人或者一隻狼,不用「寬鼻孔、紅皮膚的人」或者「黑背、吊眉的狼」指代,而是用「這個人」,「這隻狼」來表達的時候,這時的「這」已經是一種抽象。 抽象意味著理論思維,理論思維也意味著哲學思維。在抽象的意義上,哲學思維會變得很寬泛:用「1」計數「一個蘋果」,「1」是抽象,意味著數學理論思維,也意味著哲學思維。用「善」褒獎「張三幫助了李四」的行為,「善」是抽象,意味著道德倫理思維,也意味著哲學思維。用「美」讚歎維納斯雕像,「美」是抽象,意味著美學思維,也意味著哲學思維。此時,自然科學理論、道德倫理理論、美學理論與哲學理論一樣,都具有抽象思維的特徵。當然,哲學思維又不僅僅是抽象的理論思維,還具有一般理論思維不具有的特徵,哲學面對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自然科學、道德倫理學、美學面對客觀事物,用本學科固有的概念和邏輯,來表達「數」的規律是怎樣的,如何做可以至「善」、至「美」,都離不開對抽象概念的運用,所以他們屬於理論思維。但是,在回答什麼是「數」?什麼是「善」?什麼是「美」之類的終極問題時,自然科學、道德學、美學層次的理論思維就顯得無能為力了。回答這些問題,要涉及到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就需要進入到哲學的層次。從這一關係入手,研究和回答「真善美」的問題,是從自然科學、道德倫理學、美學進到哲學,也就是:科學哲學、道德哲學、美學哲學的領域。也因此之故,以純粹「思維與存在的關係」為研究對象的哲學理論,便成為「純粹」的哲學理論,這種哲學理論又被人稱為「哲學之哲學」或者「哲學學」。比如:「善」是什麼?如果從人的情感、意志、習慣,時代、民族、文化、利益等方面進行抽象的理論思維,以形成符合邏輯的概念表述體系,涉及思維與存在的關係,這時「善」就變成了哲學性的問題,屬於道德哲學。而對於人來說,「善」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可不可變,如何變?可不可知,如何知?則屬於純粹的哲學問題。 可見,從「寬鼻孔、紅皮膚的人」到「這個人」,從具體的「道德規範」到「善」的抽象,從「善」的抽象到「善」的哲學思辨,……其實,人們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哲學。


提供 認知模型


標準就是沒有標準,什麼是標準,一個櫃子,站在正面看的人說是長方形的,那麼長方形就是標準,在上面的人俯視說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就是標準,那麼他們兩誰是標準,誰都是標準


這個標準因人而異的。水很深的,如果標準都一樣,就是和諧社會了。


也許是:

最好能證明。

如果不能證明的話,則是無矛盾,符合直覺,添加某些預設可以推出需要的結論,而這些預設最好讓人感覺肯定沒問題,至少比它(們)的對立面看起來更像是真的。。。。


哲學的衡量標準是晦澀,越晦澀越高明,不明覺厲。


科學原本是哲學下面的一個分支,是基於經驗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

牛頓寫過一本書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裡面的「自然哲學」就是科學。

科學從哲學中分裂、獨立出去之後,哲學就只剩下了非經驗認識世界的方法。

自然科學是怎樣從哲學中分出來的??

www.zhihu.com圖標

從那以後,哲學和科學就格格不入了。


因為經驗事實是單稱命題,科學理論是全稱命題,無論多少單稱命題都不能證實全稱命題,證偽全稱命題,只需一例。

所以科學理論只能被證偽而不能被證實。

非要說能證實什麼的話,只能堅持一種真理上的相對主義——通過「判決性實驗」,證實新的科學理論比舊的科學理論更好。新的科學理論向下兼容,既能解釋舊理論能解釋的簡單現象,又能解釋舊理論解釋不了的複雜現象。

例如廣義相對論既能解釋水星軌道近日點的進動,又能解釋牛頓力學可以解釋的日常應用,只不過廣相的計算結果與牛頓理論差別非常非常小(如果放大到天體運動這個尺度差異就變得明顯了),而牛頓理論計算起來比較簡單,所以我們日常應用範圍仍然使用牛頓理論(千萬不要誤以為廣相不適用日常範圍)。


經驗主義又是從唯名主義發展起來,唯名論認為,我們認識世界是從個別事物開始的。

舉個栗子:當我們看到一條抽象的理論不太明白的時候,舉個簡單栗子,就比較容易懂了。

所以科學是變著法的舉簡單的栗子讓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慄如《時間簡史》。


哲學與科學的方向是相反的,它不是從簡單的栗子開始......

《別鬧了,費曼先生》裡面就有一個費曼大鬧哲學課堂的栗子:

在普林斯頓研究院的餐廳裏喫飯、聊天時,大家總喜歡物以類聚地坐在一塊。開始時我也跟物理學家坐在一起,但不久我就想:看看世界其他人在做些什麼,一定也很好玩。因此,我輪流和其他小組的人一起用餐,每一二星期轉移陣地一次。

當我轉到哲學家的小組時,聽到他們很嚴肅地在討論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著《過程與實相》(Process and Reality)一書。他們的用語很奇怪,我不大聽得懂他們在說些什麼,但我不想打斷他們的談話,嘮嘮叨叨地要他們為我說明。其實有幾次當我真的問問題,而他們也試著解釋,我還是摸不著頭緒。最後他們乾脆邀請我去參加他們的研討會。他們的研討會很像在上課,每週固定一次,討論《過程與實相》的其中一章,方式是由某些人報告讀後心得,之後再進行討論。在參加這個研討會之前,我拚命提醒自己,我只不過是去旁聽,千萬別開口亂說話;因為我對他們的題目一無所知。研討會上所發生的事,卻是很典型的——難以置信的典型,但千真萬確地發生了。首先,我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一句話也沒說,這也是很難置信的事,但也是真的發生了。接著一位同學就討論的一個章節發表報告。在這一章內,懷海德不停使用「本質物體」這個名詞,用法很專門,也許他曾在書中對這個詞下過定義,但我完全搞不懂那是什麼東西。略為討論過「本質物體」的意義之後,主持研討會的指導教授講了一些話,意圖澄清觀念,又在黑板上畫了些像是閃電的東西。「費曼先生,」他說,「電子是不是一種『本質物體』呢?」於是,我又惹上麻煩了。我解釋說,由於我沒有讀過那本書,因此我壓根兒不曉得懷海德所指為何而且我只是來旁聽的。「不過,」我說,「如果你們先回答我一個問題,讓我多瞭解『本質物體』這個概念,我就可試試回答教授的問題了。請問磚塊算不算是一種『本質物體』呢?」我想弄明白的,是他們會不會將理論上的構想歸為本質物體。其實電子只不過是我們使用的一種理論,但對於幫助我們瞭解宇宙運作十分有用,有用到我們簡直認為電子是真實無訛的。而我當時是想用對比的方法,來說明「理論」這個概念。在磚塊的例子中,接下來我要問的是:「磚塊的內部又如何呢?」然後我會指出,從未沒有人看過磚的內部!每當你劈開一塊磚,你看到的只是另一個表面,「磚塊有內部」只不過是個可以協助我們瞭解事物的簡單理論。電子理論也有類似之處。因此我問:「磚塊算不算是一種『本質物體?』」答案傾巢而出。有人站起來說:「一塊磚就是單獨的、特別的磚。這就是懷海德所說的本質物體的意思。」

可是又有人說:「不,本質物體的意思並不是指個別的磚塊,而是指所有磚塊共有的普遍特性,換句話說,『磚性』纔是『本質物體。』」

另一個傢伙站起來說:「不對,重點不在磚的本身。『本質物體』指的是,當你想到磚塊時,內心形成的概念。」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起立發言,我發現這是我出生以來,第一次聽到那麼多關於磚的天才說法。後來,就像所有典型的哲學家一般,場面一片混亂。好笑的是,在先前那麼多次的討論中,他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究競像磚塊這類簡單物體是不是「本質物體」?更不要說電子了


和科學相反,哲學是可證真性!

哲學是講認識、講願景的,統一思想的,所以,只要你自圓其說,能使人相信,不管是馬列主義還是程朱理學,抑或是綠教,只要能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都是好學問!

而科學,實際上是科技,是追求實用性的,而實用性是講究工況條件的,所以纔要能證偽,簡單理解,就是應用的條件越苛刻的,技術就越先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