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的東徵是文藝復興的核心,因為古希臘文化是通過東徵傳播到東方,然後纔有機會在文藝復興時傳回西方。當時對應的時期是我們的秦漢時代,秦漢有大量的考古發現,不但是帝王墓,而是在整個帝國區域都有,直接證明瞭帝國的統治,請問在亞歷山大帝國,比如印度有任何考古發現支持亞歷山大大帝的統治嗎?


額,我從一個稍微特別的角度來談談,雖然不是關於亞歷山大帝國的直接證據。

這是一個蒙古景教徒的墓碑,上面的敘利亞語碑文翻譯過來是

He depart and go out from this world

George, a christian, in year of

1677

這裡的紀年法被稱為「亞歷山大紀年法」,又叫「塞琉古紀年法」或「希臘人紀年法」,元年是塞琉古返回巴比倫那一年,這種紀年法在西亞曾有很大影響力,此外也一直被東方的基督徒使用。

這塊兒碑出土於泉州,墓主人是一位自元代遷居泉州經商的高昌回鶻人,碑文第一行是敘利亞語,後面十行是用敘利亞字母拼寫的回鶻語。碑文第三行中更是明確提到了「亞歷山大帝王紀元1613年」。

印象中類似的東西在牛汝極先生的《十字蓮花》中還有不少,感興趣的可以去慢慢翻咯。關於塞琉古紀元是怎麼在中亞被廣泛使用並最終傳給回鶻人、蒙古人我在英語學術界還沒找到啥靠譜的解釋,牛汝極先生引過一篇法語文章,可惜我還暫時看不懂。


南博的金色阿富汗展出讓人印象深刻,也直觀的證明瞭亞歷山大帝國遠徵的足跡,至少深入了阿富汗深處,甚至在當地建立起了名為巴克特里亞的希臘化王國。我們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這次遠徵,阿富汗會獨立的產生極其類似同時期希臘的語言文字和藝術風格。

下圖是發掘於遺址北側的希臘語銘文碑座

右側五行即為德爾斐神諭,意為: 童年時,聽話;青年時,自律;成年時,正義;老年時,智慧;死去時,安詳。

德爾斐」這個名字據說來自於海豚(δελφι? / delphis):在荷馬的詩歌中,阿波羅為了在這個地方創建教派,曾經以這種動物的形象吸引克里特的航海者前來作為最早的祭司。

出土了大量形形色色的希臘式器具和雕塑

發掘於蒂拉丘地的貴霜式阿芙洛狄忒像

飾件中帶翼的維納斯坐在王座上,左邊的柱頭上站著她的兒子厄洛斯(即丘比特)。

因在巴基斯坦的貴霜遺址中發現了同類型金像,故稱其為「貴霜式阿芙洛狄忒像」。與發現於歐洲的阿芙洛狄忒像相比,貴霜式的人物形象更具中亞特徵。

著名的「牧羊少年」神話故事,不多講。

發掘於蒂拉丘地的雅典娜戒指

戒指 上的銘文明確的說明瞭女神的身份,而發掘地說明瞭希臘文化在阿富汗的持續性影響。

在阿富汗許多希臘事物都變得本土化了,但其希臘特徵依舊鮮明如下例

銀飾板描繪了古希臘自然女神西布莉和勝利女神妮可乘坐獅拉戰車的畫面。畫面是多元文明在巴克特里亞碰撞的典型物件。戰車上的西布莉女神和妮可女神源自希臘文明;祭司撐傘遮日、赤腳祭祀源自兩河文明;巨輪高扶手戰車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式戰車的典型特徵;多級高階梯祭臺是敘利亞和伊朗地區的祭颱風格。這裡的妮可女神(nike)還有一個更讓大家耳熟能詳的翻譯:耐克,沒錯這個品牌名也源於希臘的勝利女神。

令人印象的深刻的是這個海豚 在後來的本土化中漸漸變成了一條魚 ,因為大部分阿富汗人生活中幾乎從未見過海豚 。

騎魚的厄洛斯扣飾

希臘神話中的厄洛斯即羅馬神話中的丘比特,其形象常為長著翅膀的孩童騎著海豚。中亞地區不臨海,亦無海豚,故海豚形象即被想像成魚的樣子。在犍陀羅佛教藝術中丘比特被轉化成有翼天使的形象。

發掘於阿伊哈努姆城址的面具型噴水口

這個 噴水口源自古希臘喜劇角色,競技場附近的一個噴泉上,同時出土的還有獅子形和海豚形噴水口。尤其是海豚 形噴水口,在一個四處皆山的內陸國是很難想像的。

以下雕像都發掘於貝格拉姆遺址。公元1世紀中期,月氏人中的貴霜翕侯統一各部,建立了貴霜帝國。貝格拉姆即為第四任貴霜王迦膩色伽(公元127—140年在位)的夏都。此時的貴霜王朝處於東西方貿易中心,疆域遼闊,國力鼎盛。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發源於印度的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從亞歷山大帝國至今已有數百年,但仍然依稀可見希臘人帶來的影響。

赫拉克勒斯立像

塞拉匹斯式赫拉克勒斯立像

神像頭頂卡拉圖斯(calathus),是一種花瓶式果籃,右手杵一棍棒,左手託一球(3個球狀物)。該像是希臘—埃及合體神祇的典型代表:頭頂飾物象徵著尼羅河的豐饒,其他元素則屬於希臘典型的赫拉克勒斯(Heracles)造像。希臘人吸取埃及元素,創造出名叫塞拉比斯(Serapis)的新神。

沉默之神哈爾波克拉特斯

哈爾波克拉特斯是由希臘人從埃及兒童神荷魯斯(Horus)改編而來的。對古埃及人來說,荷魯斯代表了新生的太陽,而他的手指著嘴巴下面,是對「孩子」象形文字的實現。在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他們把埃及的孩童荷魯斯變成了希臘神話的哈爾波克拉特斯(沉默之神)。這種兼具了希臘和埃及兩種特色的神明,也是亞歷山大帝國的一個力證。

厄洛斯立像

羅馬神話叫他丘比特(Cupid,希臘神話稱厄洛斯Eros)是愛神維納斯和戰神瑪爾斯的兒子。他的形象常常是一個身披雙翼,手持弓箭的胖乎乎的小男孩或英俊少年。據說他有兩種箭,金箭能讓人產生愛情,鉛箭能撲滅愛情。

西勒諾斯面具

神像頭戴花飾,鬍鬚濃密,神情恬靜。西勒諾斯是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的老師和追隨者,通常以長鬍須、戴花冠、胖胖的快樂老人形象出現。他喜歡飲酒,而當飲酒之後也就有了預言才能,想要預知未來的凡人常常會因此抓他。

以下是印象模糊的內容,不做確定性定論

印象中上圖就是亞歷山大大帝本人的塑像。

前面兩件左起分別是智慧女神雅典娜與戰神阿瑞斯

後面右邊的是神使赫爾墨斯,即羅馬神話中的墨丘利。他是天神宙斯與邁亞的兒子,擔任諸神的使者和傳譯,是旅人、商人、盜賊的保護神,也是畜牧業保護神、體育競技保護神。

出土於蒂拉丘地的黃金腰帶,據說上面的塑像是酒神狄俄尼索斯

旅行後的感想參照我的這個答案

https://www.zhihu.com/answer/892115111

以上文字內容多出於「南京博物院」公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南京博物院公眾號搜索「希臘」或「阿富汗」解鎖更多姿勢。


僅舉一例

大夏,又叫巴克特里亞,是位於阿富汗一帶具有希臘文化特徵的政權,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從塞琉古王朝分裂出來。巴克特里亞留下了很多城市遺跡,其中阿姆河的阿伊·哈努姆古城遺址疑似是當年的阿姆河畔亞歷山大里亞。在城市的競技場北柱廊,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尊栩栩如生的赫爾墨斯像石柱。赫爾墨斯是希臘神話中體育競技之神。

足以證明當年亞歷山大帝國的影響一直到阿富汗一代。


亞歷山大大帝帝國時代不僅有考古支持,也一直鮮活地存在被征服地區的記憶中。

先說下,題主說亞歷山大大帝帝國相當於我國的秦漢時期,這是不對的,亞歷山大大帝帝國比秦朝早了100年,相當於我國戰國中期。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在16世紀的中亞統治者巴布爾(1483年-1530年)撰寫的回憶錄中,提到了亞歷山大大帝在中亞及阿富汗留下的影響力。巴布爾是中亞帖木兒帝國的最後一位統治者,也統治過阿富汗,更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開國君主。他撰寫的《巴布爾回憶錄》是研究16世紀中亞史、印度史的一手史料。

在這部回憶錄中可以看到,中亞人依舊記得,撒馬爾罕城為亞歷山大大帝所建。阿富汗有貴族領主自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這時距離亞歷山大大帝征服的時代已有1800年之遙,這時的中亞居民早已突厥化,伊斯蘭化,忘了自己的祖先,忘了自己祖先的語言,卻記得亞歷山大大帝。

也就是亞歷山大大帝並不是簡單的在地下需要考古才能發現,他鮮活地活在被征服地人民的心中。

《巴布爾回憶錄》費爾幹納部分

《巴布爾回憶錄》費爾幹納部分,巴達赫尚位於阿富汗

以上五張圖裡的文物都來自印度的貴霜帝國,圖片來自微博上的一個大佬—@飛觥醉月5577

這兩張是本人自己在大英博物館拍的,印度河流域的文物從壓力山大時期一直到貴霜帝國時期都有非常明顯的希臘風格,藝術水平非常高;但是再往後可能是工藝逐漸失傳又變回喜聞樂見的阿三風。

這個維納斯雕像出土自中亞地區,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巴克特里亞或者同時期希臘化塞種人國家的產物

在中國出土的漢代希臘文鉛餅,有會希臘語的大佬可以試著翻譯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