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長的像你哥,你和你哥都像你爸。

你長的像你爸,你爸長的像你爺爺。

哪怕你哥長的像隔壁老王,也都是從你媽肚子里出來的。


問題引戰?

別人換套操作邏輯

是不是又要噴體驗差了?

保留你們習慣的操作邏輯有什麼問題?

有什麼問題?

哪個正常人自行車不是騎著往前走?

非得有公司做讓你倒著騎的自行車你才覺得這和別的公司不像才覺得好?

同類智障問題真是太多……

花做個系統,一個個噴

發個胖五,也有人拿著和spaceX比較著噴

但凡你們給這系統寫過一行代碼,

但凡你們給胖五別說造,擰過一個螺絲,

你們也張不開你們那嘴!

一個個的屁事沒有,恨不得戳碎鍵盤!

自己難道不是吃幾十年飯才長出個人樣兒,

是不是小時候看你弱不禁風,我TM就應該建議你爹直接把你摔死。

也不想想自己吃什麼飯長大的,

但凡知道自己吃的什麼,也不會吃著自己家的,舔著別人的門框,屁股歪到沒邊!

真是服了戳著鍵盤陰陽怪氣的,真是袁隆平讓你們吃太飽撐的!


到現在為止,全網都在大肆吹捧,但是關於這個系統基於什麼開發卻隻字不提。這個態度是很不老實的。獨立於安卓之外,基於Linux再開發個系統,不會這麼快。更有可能是收購了什麼系統改一下,比如Sailfish OS,前些年就有「國產自主研發操作系統」買的這個。


要兼容安卓,那就要實現很多安卓的api,同時系統和應用啟動流程也得一樣,所以就會很像。

就像華為手機和蘋果手機在硬體層面,他們的構成和原理幾乎一樣,都是arm架構CPU,都有內存,都有快閃記憶體,都有電池、攝像頭和屏幕,只是硬體的細節和總體外觀不同而已。

是不是由此可得一個結論: 蘋果手機很像華為手機的硬體架構?!


讓子彈飛一會—手機端鴻蒙OS 2.0 為什麼這麼像安卓

2020年12月16日,翹首期盼的鴻蒙os 2.0終於發布。在上班的路上我一直在刷手機,希望可以提前得知有關鴻蒙os 2.0的新特性。畢竟自從2019年華為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之後,鴻蒙這個詞在過去的一年半的時間內就一直縈繞縈繞在我們耳邊。知乎,B站,抖音,主流媒體,營銷號甚至油管,中文,英文,我們處處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有唱衰的,有看好的,當然這都是一些新聞媒體為博人眼球而撰寫的文章。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處於觀望的狀態,畢竟在真實的產品拿出手來之前,說什麼都是沒有意義的。

雖然說2019年8月,2020年9月華為分別在自己的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鴻蒙os 1.0與2.0。但這在當時僅僅只是面向可穿戴設備,車機與智慧大屏的。華為多次強調鴻蒙不僅僅只是一個手機系統,她是一個面向所有智能設備的分散式開源操作系統。這也是未來操作系統的發展方向,我們看到谷歌也正在做類似的fuchsia OS企圖替代掉安卓。

但是,說實話,我是一名智能手機愛好者,我對之前的那些針對智能穿戴設備的系統不太感興趣,我一直期待著面向手機端的鴻蒙OS。終於在下班的時候我看到了有關手機端鴻蒙OS的消息。說實話,看到演示視頻的時候我是有一點失望的。剛剛發布的手機端鴻蒙OS 2.0 beta版不僅在外觀上和自家基於安卓版EMUI 11沒有設么區別,就連內核上也保留了安卓源內核。不過靜下心來仔細想想,這樣做是當前形勢下的無奈之舉,但也恰恰證明了華為想要把鴻蒙做下去的決心。

強如微軟,在手機系統領域也沒能取得成功。總結微軟失敗的原因,首先就是入局比較晚了,在推出自己的手機系統時,業界的IOS與安卓已經相對成熟。剩下的原因可能就是沒有和用戶,開發商搞好關係了。

在和用戶關係方面,微軟推出Windows phone 8系統後並不支持Windows phone 7設備升級。荒唐的是微軟在發布windows phone 8系統前一個月才剛剛發布了搭載windows phone 7系統了旗艦手機Lumia 900。我花四五千買一個手機卻不能用官方最新的系統。這事發生在誰身上估計都不好受。除非鐵粉,其他一大部分用戶被坑之後可能不會在考慮Windows Phone了。回到鴻蒙OS,不僅今年的P40,Mate40系列可以升級,去年的華為旗艦系列,Nova系列,就連剛剛分離出去的榮耀系列近兩年發布的大部分機型都可以使用鴻蒙OS,這無形中加大了用戶對華為這個品牌的好感度與使用粘性。大量的設備升級到鴻蒙OS,也會將華為本身自有的用戶直接從安卓用戶跳轉到鴻蒙用戶。華為近兩年的銷量一直位於世界前二,甚至還在今年第二季度登頂銷量冠軍。這麼大數量的用戶,我不相信軟體開發者不重視鴻蒙OS。華為的用戶多位職場人士。拿我自身舉例,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就已經夠累的,如果還要晚上回來再重新學習一套手機的交互邏輯,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老子在職場里受氣受累,回來用個手機都不順心,或者一氣之下就把手機換了。第一版面向手機的鴻蒙系統,儘可能多的保留安卓特性與交互邏輯,可以說是最保險的方法將自己的手機用戶過渡到鴻蒙系統。畢竟這是一個新鮮事物,並很有可能決定自身公司未來移動互聯方向的走向與命運。保留安卓特性甚至安卓內核,可能是華為所能做的最保險的方法了,甚至可以說在用EMUI 11為鴻蒙護航。

說到這裡就來到軟體方面了,還是先拿Windows Phone舉例,微軟與IOS和安卓的交互體驗方式相差太多,又不能和安卓軟體相兼容。這意味著,軟體開發商必須得為Windows Phone手機重新編寫軟體以適應windows phone在當時獨特的交互方式,這無疑大大加大了開發商的工作量 。考慮到windows phone初期少量的用戶,對比其他平台,開發商為此開發的軟體所獲的利潤要小的許多。這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消減了開發者對於開發此平台軟體的熱情。想當年,我在使用Windows Phone 時相同軟體里的安卓上的新功能半年後能在Windows Phone平台上出現我就謝天謝地了。軟體質量差,又會反過來影響用戶數量,自此陷入了惡性循環。這裡並沒有說Windows Phone 系統不好,我就很喜歡簡潔流暢的Windows 系統,並且他和IOS一樣為閉源系統,安全性比安卓要高不少。最近IOS 14的系統里就能看到Windows Phone系統的很多影子。可能是Windows Phone系統設計的太超前了,並且微軟在進入手機系統領域時姿態擺得太高了。作為一個新生系統,在兩位大哥的土地上搶地盤兒,姿態肯定要低一些,並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適當改變。分析完微軟失敗的原因,可見鴻蒙在一開始的設計推廣上吸取了當年微軟不少失敗的教訓。首先系統的交互邏輯與安卓先保持一致,那麼軟體的交互邏輯肯定不需要改變,其次華為還推出了一些列的開發工具,開發教程,來盡量幫助開發者,減少開發者轉移軟體所帶來的不便。如果一些軟體的開發者不願意為鴻蒙開發軟體呢,沒關係,我手機上還有安卓內核呢,直接拿過來用就可以了。

可見目前鴻蒙在手機上的初代系統與安卓系統的相似是華為為了降低各種群體轉移到鴻蒙所需要門檻。我相信以華為的能力,創造出一套新的交互邏輯並不是什麼難事,或許內部已經有一套新穎的成熟的交互邏輯了。畢竟這是一場華為不能輸的戰役,所以華為每一步走的都很小心。與安卓的差異化,肯定是有的,讓子彈飛一會,等鴻蒙的用戶與開發者穩定併產生粘性之後,相信到時,華為可以放開手腳,把自己的理解與想法盡情的施展的鴻蒙系統里了。讓我們期待那時的鴻蒙系統。


不是它像安卓,是因為目前生態還不夠完善,為了不讓用戶花時間去適應,再說像安卓說明它厲害,開了刀跟沒事一樣


不是像,而是為了兼容問題。下面我從兩個方面說一下。

用戶角度:手機端鴻蒙os2.0 採用EMUI+鴻蒙的組合,之前是在Android 基礎上EMUI。用戶接觸到的都是EMUI,就像MIUI一樣,都是在Android基礎上的。現在EMUI是在鴻蒙基礎上了,但用戶接觸的還是EMUI,所以用戶體驗感覺差不多,也降低了用戶使用的學習成本,如果鴻蒙是一套全新的操作體驗,應該要很長時間才會適應,相信很多人都不想使用了。這就像有些人買個蘋果電腦還是要裝個windows系統一下,因為他們不習慣蘋果那套系統,懶得去學習如何使用。

開發者角度:只是鴻蒙在api設計方面 確實有些和android 相識的東西。不過GUI 設計不就那些東西,常用控制項,事件處理等。之前剛學Android 那會還覺得和java swing有點像。鴻蒙這樣做為了方便Android開發者做的兼容,降低學習成本,讓Android 開發者更容易轉向鴻蒙開發。鴻蒙提供了和android 類似的xml寫布局的方式,然後根據id找到對應控制項,再根據一些方法修改界面。這種命令式的編程方式,感覺有點out了。現在前端框架基本上都是聲明式的,像新出來的Flutter也是聲明式。聲明式可以很好的降低開發的負擔。關於和現在Android也在搞一套聲明式框架Jetpack Compose。在鴻蒙中除了java UI框架外,還有一套JS UI框架,它就是聲明式的,我覺得如果要開發鴻蒙的話,還是建議學習這個JS UI框架的開發方式。


這是華為獨門黑科技。

這樣做,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

讓用戶在沒有絲毫察覺的情況下,就用上了哄蒙。

就像無痛人流一樣,把不適感降到最低。

是的,你的華為手機現在已經用上了哄蒙,安卓已經悄悄被掏空了。


那麼多專業的術語普通人也看不懂,是不是抄襲就看以後鴻蒙系統能不能國際市場上賣就完了


1、安卓與鴻蒙手機操作系統基本都是基於Linux開發的,但兩者的構架是不同的:

安卓系統是基於linux的宏內核設計:宏內核包含了操作系統絕大多數的功能和模塊,而且這些功能和模塊都具有最高的許可權,只要一個模塊出錯,整個系統就會崩潰,這也是安卓系統容易崩潰的原因。好處就是系統開發難度低。Android是用Java語言編寫的,很容易學習。但它有一個缺點:不能與系統底層直接進行通信活動,必須通過虛擬機來運行。說直接點就是虛擬機相當於傳遞者:首先Android應用程序安裝在虛擬機上,然後從虛擬機傳輸到機器的底部,如果虛擬機出了問題話的那系統就是卡住。而且鴻蒙系統中的方舟編譯器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任何由編譯器編譯的android軟體都可以直接與系統底層進行通信。

鴻蒙操作系統是微內核設計:微內核僅包括了操作系統必要的功能模塊(任務管理、內存分配等)處在核心地位具有最高許可權,其他模塊不具有最高許可權,也就是說其他模塊出現問題,對於整個系統的運行是沒有阻礙的。微內核的開發難度很大,但是系統的穩定性很高。根據目前華為公布的一些資料信息,我們可以推斷出鴻蒙系統是用C、C++語言編寫即直接使用機器語言編寫app,取消安卓系統的ART虛擬機,直接編譯為二進位機器碼,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需要中轉,執行速度快;但這樣的操作也有一些缺點就是必須要有大量的靜態方案且內存空間要求更高。

2、鴻蒙系統與安卓系統的使用範圍不同:

安卓系統更加適用於手機,而鴻蒙系統對設備兼容性更強,同時支持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電腦、電視等智能家居設備,形成一個無縫的、統一的操作系統,並且兼容所有的安卓應用,適應當下的5G和物聯網時代。

總的來看:像是像,但還是有區別的。鴻蒙開發者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Android開發的影子,有些架構的套用也是為了用戶更流暢的去體驗,對開發生態也有很好的保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