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一件事就是古代的帝王是怎么掌管军队的,将士为什么不管对错都那么忠心耿耿,皇帝的权利来源于兵权,那么掌管兵权将士们凭啥听他的?


三个方法:

精神洗脑

控制补给

绑架家属


举个很长很长的栗子。

假设在某朝某代末年,有个农民叫刘三,在十里八乡颇有威望,很有一些年轻人愿意听他的话,刘三觉得赋税太重,朝廷腐败,干等著只能饿死,决定把桌子掀了,起来造他娘的反。

作为起步,刘三从村子和附近召集了二十个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服从他的命令,愿意跟他一起造反,推举刘三做头领,二十个人,刘三一个人可以管理的过来,但有些时候需要分头行动——比如说朱八你带两个人去堵后门,赵老三你带两个去放风的时候,刘三就会把人分成一个个临时的小组,让自己信得过的人和自己的亲戚负责带队。

刘三威望5,兵力+20,采用直属管理。

刘三打出了旗号「诛暴×,平天下」,并自称斩杀了一条白鲤鱼,是受命于天,于是十里八乡的青年人纷纷来投靠他,刘三兵力+80。

有了100兵力的刘三膨胀了,他决定把镇子打下来,作为根据地,但现在100个人太多,他一个人管不过来,而且打镇子要分头行动,于是刘三决定把以前临时分的小组固定下来,一组15-20个人,交给李二赵老二朱八金大,然后把在哪做大锅饭谁送饭给大伙之类的破事丢给了自己本家的侄子刘小秀,就带著100兵力出门了。

镇子不大,几队人,有的望风守住镇子出口,有的负责先头踩点,剩下的一窝蜂的冲上去,镇子的衙门就下来了,刘三很高兴,并嘉奖了冲在最前面的朱八,当众分了他好几担大米,朱八很高兴,大家看到很嫉妒,纷纷争著下一次打仗自己的队要在前面。

刘三占领镇子,刘三威望+10,刘三兵力+200。

人变多了,朱八赵老二都表示一个队三四十个人管不过来,刘三就让他们也分队,选自己信任的亲信管理小队,刘小秀又过来说人口多,粮食不够,钱财也很混乱。

刘三有点头秃,刘三决定把自己老婆吕大妹叫过来,帮忙管钱,叫小舅子吕不行带一些同宗或者吕姓的亲友过来,专门下乡收税,钱和粮食都给老婆吕大妹管理,吕大妹再发给刘小秀赵老三李二等人,并且规定打仗得到的粮仓归公管理。

管住了钱和粮食,刘三就不怕手下人不听话了。

刘三后勤+3,财政+3。

附近乡镇的青年人听到了刘三打下镇子,都过来依附他。

刘三兵力+300。

隔壁镇的一个土匪头子,手底下有150兵力的铁二憨派人来说,想跟刘三合作,攻打县城。

刘三手上的粮食已经不够吃,县城有粮仓,于是刘三和铁二憨拜了把子,铁二憨做弟弟,和刘三平起平坐,合兵一处。

刘三兵力+150,合计威望15,兵力750,财政3,后勤3。

县城的县令听说了,决定发兵前来剿灭叛匪,县令向上级发出了公文,上级给予回复,允许出兵。

县令派出兵力200,前来剿灭刘三。

刘三采用老办法分头行动,搞了个埋伏,县令大败,刘三兵力-50,刘三获得俘虏,刘三兵力+100。

刘三趁机袭击县城,成功攻打下了衙门和粮仓。

刘三占领县城,刘三占领粮仓,刘三威望+30,兵力+1000。

铁二憨分了赃,决定回隔壁镇继续做土匪,刘三拦不住,铁二憨离开队伍,兵力-500。

此时刘三兵力合计1300,有很多新来的兵对刘三非常陌生,朱八赵老二几人手底下的编队再一次扩张,人多眼杂,经常闹得县城鸡飞狗跳,刘三决定把那些俘虏和新加入的兵力打散,混合编成五人小队,五个小队作为一个中队,五个中队作为一个大队,小队采取连坐制度,一个逃跑其他人都要受罚,并且抽了一些老兵和刘三的亲信组建了一支督察队,负责监管。

刘三纪律+20。

刘三依旧把钱交给老婆吕大妹管,大队的人要用钱都从她这里走账,把粮仓交给了刘小秀,并让小舅子吕不行负责带人收税,又叫大舅子吕不成带来更多同宗子弟,组了一支额外的小队,专门负责保护刘三和刘三的老婆儿女。

侄子刘小秀负责粮食,刘小秀和自己的老婆娘家兄弟们组了队伍,专门保护粮仓。

刘三财政+30,后勤+30。

刘三的威望在本县和州里越来越大,很多自己起事的人带著队伍来投奔他,实力小的队伍打散编进了刘三的军队,实力强的和刘三结盟拜把子,刘三许诺和对方分赃的时候四六开,对方的队伍依旧自己带,刘三获得了队友曹阿孟,刘莫得,孙大坚,赵小勾,阿咕咕,司四四……

刘三威望+100,兵力+2000。

刘三决定攻打州城,刘三和州里其他三伙造反队伍——朱热,王茫茫,李小成联合,一起进攻州府,刘三损失了很多兵力,但获得了州城,大家决定推他做首领,封王建国。

很多读书人也来投奔他,刘三决定建国小汉,用州府做临时都城。

刘三建国,威望+300,兵力+10000。

刘三的地盘很大,人很多,他一个人已经管不过来,老婆吕大妹也说钱太复杂,她管不过来了,在读书人的建议下,刘三决定建了几个部门,管钱的,管兵的,管民的,管法的,负责督察的。

因为兜里没钱,刘三允许部下各属的军队可以自己在当地获取补给,并请了很多文人进来,去军队里做文书,或者在朝廷里当官,管钱管粮,也管督察,刘三自己的亲卫队也扩张了,哪也不去就负责守卫州城,刘三给他们起了个名号叫太平军。

刘三的实力越来越大,刘三击败了朝廷,刘三攻占了京城,刘三获得玉玺×1,刘三成为皇帝。

刘三威望max,兵力max。

刘三把老伙计们都叫过来,杯酒赏了赵老二,砍了朱八,把金大赶到深山老林里挖人参,李二觉得不行,跳起来造反,蹲在门后面偷空一箭射死了刘三,上位成功。

李二威望+700,兵力max。

李二觉得屁股下的位置有点悬,很多和刘三结盟的老伙计并不服他管,而且刘三把很多人分封出去建国,成了土皇帝,李二觉得不行,李二发起了削藩。

诸侯发起了叛乱,诸侯被击败,李二威望+200。

李二趁机收回了很多封国,把那些军队都打散分派去各个地方,从民间招募青壮年当兵,下命令把军队的财政权都上交给了国家,后勤军饷统一由国家负责,军队不准私自经商,并且每隔几年都换防,军队官员的晋升需要经过中央政府管军部的审查和许可,并定时派遣督察队下去巡查监视(理想状态)

李二治国很成功,李二威望max,兵力max,李二死了。

以下出现支线剧情。

支线一:

李小三继位。

李小三认为国家这么大,军队每隔几年就走来走去太浪费钱了,而且那么多人还要国家千里迢迢的送钱过去,实在是太不人道,李小三下令,军队可以在地方屯兵屯田,拥有自主财政权,允许继承,又给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节度使。

节度使们坐拥军田财民,看著李小三,觉得他似乎有点多余了。

节度使向李小三发起了攻击。

李小三打出了GG。

支线二:

李小四继位。

李小四因为长在皇宫生在京城,几乎没有接触过军队,很害怕当兵的只听将官命令,起兵造反,于是搞了一套超级复杂的程序。

「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遇有战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领兵出征,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的分离。」

李小四达成成就——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阿咕咕向李小四发起了攻击,李小四调兵不及,李小四依靠地缘buff残血反杀,李小四和阿咕咕战成一团。

铁二憨向阿咕咕和李小四发起攻击,阿咕咕打出GG,李小四打出GG。

支线三:

李小五喜欢整齐和均衡,于是制定制度,把种田的当兵的掌勺的都规定下来,一代传一代,不许乱改行,爹是当兵的,儿子就不准去卖包子。

李小五颁布命令,祖传当兵的人家必须有人去当兵,在内地的卫所兼职种田,边境的兵由中央管理,又在京城附近搞了五个大营,拱卫京城。

李小五觉得自己的布置完美无瑕,作为后手,他还派了很多很多的太监去监军。

李小五获得天灾buff+1,流民buff+1,李小五正在损失血量。

李小成向李小五发起了攻击,金大向李小五发起了攻击。

李小五磕红药不及,打出了GG。

支线四:

李小六从来只相信亲情是可靠的,血脉是斩不断的,李小六把自己同族的人编成了八种旗,编了绿色的营,规定只有旗人可以当兵,而且生下来国家就发粮米,除了当兵以外啥都不准干,军队财政权通通上交。

李小六把旗兵派到了各地的重要城市,建了旗人专用的聚居点,编成了一张蜘蛛网,李小六觉得很够用。

李小六受到了不明境外单位袭击,李小六受到了感染。

免疫单位洪全全向李小六发动攻击,李小六兵力不足,李小六召唤支援单位「曾胖胖」,曾胖胖开启特殊buff「湘军」,获得地域buff+1,宗族buff+1,纪律+500,战斗力+2000。

曾胖胖召唤了支援单位「李红红」「左糖糖」「曾小胖」,曾胖胖攻击力max,曾小胖向洪全全发动攻击,洪全全打出了GG。

曾胖胖,李红红,左糖糖,曾小胖进入冷却时间。

孙三三向李小六发动攻击,李小六的军队进入深度腐败状态,获得攻击力降低buff+1,李小六的军队陷入僵局。

孙三三击败了李小六。

以上。


谢邀

士兵们不一定忠心耿耿,中国有李隆基马嵬坡堕泪,罗马有禁卫军卖帝位。

这个问题很大,类似于「权力的来源」这种问题,水平太低不好展开只能瞎假设了。

我们假设在很多年以前在华北平原有这么一群原始人,过著打猎和采集为生的日子。其中有个原始人叫做昊,他个体较其他原始人更强壮,脑子更聪明。因此昊获取了更多猎物,粮食更丰盛了。某个女原始人,叫做娓为了吃饱肚子而嫁给昊当了老婆。有其他原始人为了同样的原因甘心给昊当奴仆,这样昊就具备了统治他人,让他人听命于自己的权力。

昊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通过暴力手段杀死了其他原始人里的反对者,成功的成为了这群原始人的首领。但是其他原始人并不是从心里服从昊的统治,昊于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教会其他原始人打猎的技巧,指挥他们进行围猎,原始人们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食物。同时娓发现了某种谷物颗粒可以种植,来年可以收获更多谷物颗粒。

原始人们获得了大量而稳定的食物,并且武力上无法和昊以及昊的手下抗衡,心悦诚服的接受了昊的统治。后来昊把这一行为扩大,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部落/国家。

昊的权力来源于什么?强大的身体,代表著强大的武力,可以把反对者脑壳打开花,在他拥有手下后这种实力扩大了,往往开国皇帝都是马上皇帝武力过人,通过武力获得他人的信任。

更多的食物,代表著更多的资源,人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获取更多的资源,就比如农民要种地就必须购买种子化肥等。皇帝或者其他统治者可以调动更多的土地钱粮,使得士兵为自己卖命。

再就是领导能力,昊通过带领原始人打猎获得更多食物,原始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如果脱离昊就会回到以前饿肚子的日子,因此大家都心悦诚服的服从昊的领导,昊因此竖立了权威。同理,封建社会的老百姓,在皇帝的统治下,过得安宁的日子。这样的老百姓是没法造反的,但是如果皇帝横征暴敛滥发徭役,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会起来造反。

皇帝通过威严来驾驭士兵,士兵以被统治的习惯来听从指挥,一旦这两者有一个错了,那皇帝就危险了。


陛下何故造反?

陛下何不深居宫中安享晚年?

陛下还是还政于太子的好。

陛下。。。

陛下。。。

忠心耿耿?不存在的。杀个皇帝而已,等闲事耳。

因为皇帝不过是个董事长,虽然他是统治阶层里最大的股东,但和整个统治阶层对抗,那叫自己找死。

但是为什么杀个皇帝这事还没到习以为常的程度呢?

因为皇帝是个董事长啊,他始终是统治阶层的一部分,和统治阶层有著共同的利益。背叛自己的人实在不多见。

所以掌管兵权将士们凭啥听皇帝的?

因为有共同利益分享呗。


皇帝不需要掌管军队,只需要掌管军队长官就行了,也就是所谓的驭人之术,权谋之术,帝王之术,为什么官有等级制度?就是因为人太多管不过来,一层管一层,那皇帝只要能管理好顶层的这几十个人就基本保证皇权稳定了,如果每一个下级都能完美服从上级,那么这就是个无敌的王朝

但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做到这样,绝大部分皇帝都苦恼于与军队将领的权利斗争,除了开国皇帝,因为什么人和你并肩作战你才能服什么人,赵匡胤不就黄袍加身么,所以后来他当皇帝害怕了,就不给兵权了

古代皇帝一般制衡这种大将军的方法就是,除了你打仗的时候我让你带兵,其他时候封你个爵位,你就在京城呆著,我好看著你,这样可以以防军队结党营私,但是弊端就是将士无法达到最大限度的磨合,战斗力会有所下降

而打仗的话,有虎符,一直掌握在皇帝手中,在军中虎符至上,皇帝的命令都比不上虎符,正所谓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

虎符给你了,你可以出兵打仗了,但还有一个职位叫监军,名义上是监督军队,怕有人临阵逃脱,但更多的是监督大将军有没有谋反之心,一般这种监军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利,感觉你要谋反,直接杀你。

大概就这些了,其实有很多,说不完的


中外情况不同。

中国古代:皇帝不需要掌管军队,皇帝只需要掌管军队的钱粮

西方古代:皇帝不需要掌握军队,皇帝只需要掌管掌管军队的各级封建主


第一就是威望,一般都是开国皇帝。刘秀,李世民,成吉思汗等他们自己就猛将。所以将领们都佩服他们,愿意服从他。将领驾驭手下和士兵也是这样要让手下人都服你。第二,制衡。一个国家不只有一只军队的好不。皇宫有禁军但是数量不多,这些人虽然可以杀了皇帝,可是首都还有城防军,首都周边也有军队的啊还有各地的藩王或者镇守边疆的将领。。除非这些将领都被一个人控制了。还有像北宋那样平时文官掌管军队,文官不会打仗而武将又没兵。。。第三,恩典。武将为什么要造反呢?自己已经是高官厚禄了就算杀了皇帝自己也会被各路勤王的军队杀了,很多人都是皇帝亲手提拔的,一般新皇帝都会用自己人担任重要位置,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这个意识。除非新皇帝一上台就是傀儡连任命状都没权利发。


抓后勤,抓武官升调,给将士传输忠君思想,严刑峻法,造反的族诛。军权不集中于一人,比如朱元璋设了五军都督府。将军非有事不统兵。出征的将军或边关将士,不得与家眷同行,就是以家眷做人质。将军不是有幕府吗?幕府的关键职位由皇帝任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