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一件事就是古代的帝王是怎麼掌管軍隊的,將士為什麼不管對錯都那麼忠心耿耿,皇帝的權利來源於兵權,那麼掌管兵權將士們憑啥聽他的?


三個方法:

精神洗腦

控制補給

綁架家屬


舉個很長很長的栗子。

假設在某朝某代末年,有個農民叫劉三,在十里八鄉頗有威望,很有一些年輕人願意聽他的話,劉三覺得賦稅太重,朝廷腐敗,乾等著只能餓死,決定把桌子掀了,起來造他娘的反。

作為起步,劉三從村子和附近召集了二十個年輕人,這些年輕人服從他的命令,願意跟他一起造反,推舉劉三做頭領,二十個人,劉三一個人可以管理的過來,但有些時候需要分頭行動——比如說朱八你帶兩個人去堵後門,趙老三你帶兩個去放風的時候,劉三就會把人分成一個個臨時的小組,讓自己信得過的人和自己的親戚負責帶隊。

劉三威望5,兵力+20,採用直屬管理。

劉三打出了旗號「誅暴×,平天下」,並自稱斬殺了一條白鯉魚,是受命於天,於是十里八鄉的青年人紛紛來投靠他,劉三兵力+80。

有了100兵力的劉三膨脹了,他決定把鎮子打下來,作為根據地,但現在100個人太多,他一個人管不過來,而且打鎮子要分頭行動,於是劉三決定把以前臨時分的小組固定下來,一組15-20個人,交給李二趙老二朱八金大,然後把在哪做大鍋飯誰送飯給大夥之類的破事丟給了自己本家的侄子劉小秀,就帶著100兵力出門了。

鎮子不大,幾隊人,有的望風守住鎮子出口,有的負責先頭踩點,剩下的一窩蜂的衝上去,鎮子的衙門就下來了,劉三很高興,並嘉獎了沖在最前面的朱八,當眾分了他好幾擔大米,朱八很高興,大家看到很嫉妒,紛紛爭著下一次打仗自己的隊要在前面。

劉三佔領鎮子,劉三威望+10,劉三兵力+200。

人變多了,朱八趙老二都表示一個隊三四十個人管不過來,劉三就讓他們也分隊,選自己信任的親信管理小隊,劉小秀又過來說人口多,糧食不夠,錢財也很混亂。

劉三有點頭禿,劉三決定把自己老婆呂大妹叫過來,幫忙管錢,叫小舅子呂不行帶一些同宗或者呂姓的親友過來,專門下鄉收稅,錢和糧食都給老婆呂大妹管理,呂大妹再發給劉小秀趙老三李二等人,並且規定打仗得到的糧倉歸公管理。

管住了錢和糧食,劉三就不怕手下人不聽話了。

劉三後勤+3,財政+3。

附近鄉鎮的青年人聽到了劉三打下鎮子,都過來依附他。

劉三兵力+300。

隔壁鎮的一個土匪頭子,手底下有150兵力的鐵二憨派人來說,想跟劉三合作,攻打縣城。

劉三手上的糧食已經不夠吃,縣城有糧倉,於是劉三和鐵二憨拜了把子,鐵二憨做弟弟,和劉三平起平坐,合兵一處。

劉三兵力+150,合計威望15,兵力750,財政3,後勤3。

縣城的縣令聽說了,決定發兵前來剿滅叛匪,縣令向上級發出了公文,上級給予回復,允許出兵。

縣令派出兵力200,前來剿滅劉三。

劉三採用老辦法分頭行動,搞了個埋伏,縣令大敗,劉三兵力-50,劉三獲得俘虜,劉三兵力+100。

劉三趁機襲擊縣城,成功攻打下了衙門和糧倉。

劉三佔領縣城,劉三佔領糧倉,劉三威望+30,兵力+1000。

鐵二憨分了贓,決定回隔壁鎮繼續做土匪,劉三攔不住,鐵二憨離開隊伍,兵力-500。

此時劉三兵力合計1300,有很多新來的兵對劉三非常陌生,朱八趙老二幾人手底下的編隊再一次擴張,人多眼雜,經常鬧得縣城雞飛狗跳,劉三決定把那些俘虜和新加入的兵力打散,混合編成五人小隊,五個小隊作為一個中隊,五個中隊作為一個大隊,小隊採取連坐制度,一個逃跑其他人都要受罰,並且抽了一些老兵和劉三的親信組建了一支督察隊,負責監管。

劉三紀律+20。

劉三依舊把錢交給老婆呂大妹管,大隊的人要用錢都從她這裡走賬,把糧倉交給了劉小秀,並讓小舅子呂不行負責帶人收稅,又叫大舅子呂不成帶來更多同宗子弟,組了一支額外的小隊,專門負責保護劉三和劉三的老婆兒女。

侄子劉小秀負責糧食,劉小秀和自己的老婆娘家兄弟們組了隊伍,專門保護糧倉。

劉三財政+30,後勤+30。

劉三的威望在本縣和州里越來越大,很多自己起事的人帶著隊伍來投奔他,實力小的隊伍打散編進了劉三的軍隊,實力強的和劉三結盟拜把子,劉三許諾和對方分贓的時候四六開,對方的隊伍依舊自己帶,劉三獲得了隊友曹阿孟,劉莫得,孫大堅,趙小勾,阿咕咕,司四四……

劉三威望+100,兵力+2000。

劉三決定攻打州城,劉三和州里其他三伙造反隊伍——朱熱,王茫茫,李小成聯合,一起進攻州府,劉三損失了很多兵力,但獲得了州城,大家決定推他做首領,封王建國。

很多讀書人也來投奔他,劉三決定建國小漢,用州府做臨時都城。

劉三建國,威望+300,兵力+10000。

劉三的地盤很大,人很多,他一個人已經管不過來,老婆呂大妹也說錢太複雜,她管不過來了,在讀書人的建議下,劉三決定建了幾個部門,管錢的,管兵的,管民的,管法的,負責督察的。

因為兜里沒錢,劉三允許部下各屬的軍隊可以自己在當地獲取補給,並請了很多文人進來,去軍隊里做文書,或者在朝廷里當官,管錢管糧,也管督察,劉三自己的親衛隊也擴張了,哪也不去就負責守衛州城,劉三給他們起了個名號叫太平軍。

劉三的實力越來越大,劉三擊敗了朝廷,劉三攻佔了京城,劉三獲得玉璽×1,劉三成為皇帝。

劉三威望max,兵力max。

劉三把老夥計們都叫過來,杯酒賞了趙老二,砍了朱八,把金大趕到深山老林里挖人蔘,李二覺得不行,跳起來造反,蹲在門後面偷空一箭射死了劉三,上位成功。

李二威望+700,兵力max。

李二覺得屁股下的位置有點懸,很多和劉三結盟的老夥計並不服他管,而且劉三把很多人分封出去建國,成了土皇帝,李二覺得不行,李二發起了削藩。

諸侯發起了叛亂,諸侯被擊敗,李二威望+200。

李二趁機收回了很多封國,把那些軍隊都打散分派去各個地方,從民間招募青壯年當兵,下命令把軍隊的財政權都上交給了國家,後勤軍餉統一由國家負責,軍隊不準私自經商,並且每隔幾年都換防,軍隊官員的晉陞需要經過中央政府管軍部的審查和許可,並定時派遣督察隊下去巡查監視(理想狀態)

李二治國很成功,李二威望max,兵力max,李二死了。

以下出現支線劇情。

支線一:

李小三繼位。

李小三認為國家這麼大,軍隊每隔幾年就走來走去太浪費錢了,而且那麼多人還要國家千里迢迢的送錢過去,實在是太不人道,李小三下令,軍隊可以在地方屯兵屯田,擁有自主財政權,允許繼承,又給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

節度使。

節度使們坐擁軍田財民,看著李小三,覺得他似乎有點多餘了。

節度使向李小三發起了攻擊。

李小三打出了GG。

支線二:

李小四繼位。

李小四因為長在皇宮生在京城,幾乎沒有接觸過軍隊,很害怕當兵的只聽將官命令,起兵造反,於是搞了一套超級複雜的程序。

「樞密院有調兵之權,卻不掌管軍隊;三衙掌管軍隊,卻無調兵之權;遇有戰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領兵出征,從而實現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重」的分離。」

李小四達成成就——將不識兵兵不識將。

阿咕咕向李小四發起了攻擊,李小四調兵不及,李小四依靠地緣buff殘血反殺,李小四和阿咕咕戰成一團。

鐵二憨向阿咕咕和李小四發起攻擊,阿咕咕打出GG,李小四打出GG。

支線三:

李小五喜歡整齊和均衡,於是制定製度,把種田的當兵的掌勺的都規定下來,一代傳一代,不許亂改行,爹是當兵的,兒子就不準去賣包子。

李小五頒布命令,祖傳當兵的人家必須有人去當兵,在內地的衛所兼職種田,邊境的兵由中央管理,又在京城附近搞了五個大營,拱衛京城。

李小五覺得自己的布置完美無瑕,作為後手,他還派了很多很多的太監去監軍。

李小五獲得天災buff+1,流民buff+1,李小五正在損失血量。

李小成向李小五發起了攻擊,金大向李小五發起了攻擊。

李小五磕紅葯不及,打出了GG。

支線四:

李小六從來只相信親情是可靠的,血脈是斬不斷的,李小六把自己同族的人編成了八種旗,編了綠色的營,規定只有旗人可以當兵,而且生下來國家就發糧米,除了當兵以外啥都不準干,軍隊財政權通通上交。

李小六把旗兵派到了各地的重要城市,建了旗人專用的聚居點,編成了一張蜘蛛網,李小六覺得很夠用。

李小六受到了不明境外單位襲擊,李小六受到了感染。

免疫單位洪全全向李小六發動攻擊,李小六兵力不足,李小六召喚支援單位「曾胖胖」,曾胖胖開啟特殊buff「湘軍」,獲得地域buff+1,宗族buff+1,紀律+500,戰鬥力+2000。

曾胖胖召喚了支援單位「李紅紅」「左糖糖」「曾小胖」,曾胖胖攻擊力max,曾小胖向洪全全發動攻擊,洪全全打出了GG。

曾胖胖,李紅紅,左糖糖,曾小胖進入冷卻時間。

孫三三向李小六發動攻擊,李小六的軍隊進入深度腐敗狀態,獲得攻擊力降低buff+1,李小六的軍隊陷入僵局。

孫三三擊敗了李小六。

以上。


謝邀

士兵們不一定忠心耿耿,中國有李隆基馬嵬坡墮淚,羅馬有禁衛軍賣帝位。

這個問題很大,類似於「權力的來源」這種問題,水平太低不好展開只能瞎假設了。

我們假設在很多年以前在華北平原有這麼一群原始人,過著打獵和採集為生的日子。其中有個原始人叫做昊,他個體較其他原始人更強壯,腦子更聰明。因此昊獲取了更多獵物,糧食更豐盛了。某個女原始人,叫做娓為了吃飽肚子而嫁給昊當了老婆。有其他原始人為了同樣的原因甘心給昊當奴僕,這樣昊就具備了統治他人,讓他人聽命於自己的權力。

昊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力,通過暴力手段殺死了其他原始人里的反對者,成功的成為了這群原始人的首領。但是其他原始人並不是從心裡服從昊的統治,昊於是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教會其他原始人打獵的技巧,指揮他們進行圍獵,原始人們獲得了比以前更多的食物。同時娓發現了某種穀物顆粒可以種植,來年可以收穫更多穀物顆粒。

原始人們獲得了大量而穩定的食物,並且武力上無法和昊以及昊的手下抗衡,心悅誠服的接受了昊的統治。後來昊把這一行為擴大,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部落/國家。

昊的權力來源於什麼?強大的身體,代表著強大的武力,可以把反對者腦殼打開花,在他擁有手下後這種實力擴大了,往往開國皇帝都是馬上皇帝武力過人,通過武力獲得他人的信任。

更多的食物,代表著更多的資源,人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獲取更多的資源,就比如農民要種地就必須購買種子化肥等。皇帝或者其他統治者可以調動更多的土地錢糧,使得士兵為自己賣命。

再就是領導能力,昊通過帶領原始人打獵獲得更多食物,原始人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如果脫離昊就會回到以前餓肚子的日子,因此大家都心悅誠服的服從昊的領導,昊因此豎立了權威。同理,封建社會的老百姓,在皇帝的統治下,過得安寧的日子。這樣的老百姓是沒法造反的,但是如果皇帝橫徵暴斂濫發徭役,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會起來造反。

皇帝通過威嚴來駕馭士兵,士兵以被統治的習慣來聽從指揮,一旦這兩者有一個錯了,那皇帝就危險了。


陛下何故造反?

陛下何不深居宮中安享晚年?

陛下還是還政於太子的好。

陛下。。。

陛下。。。

忠心耿耿?不存在的。殺個皇帝而已,等閑事耳。

因為皇帝不過是個董事長,雖然他是統治階層里最大的股東,但和整個統治階層對抗,那叫自己找死。

但是為什麼殺個皇帝這事還沒到習以為常的程度呢?

因為皇帝是個董事長啊,他始終是統治階層的一部分,和統治階層有著共同的利益。背叛自己的人實在不多見。

所以掌管兵權將士們憑啥聽皇帝的?

因為有共同利益分享唄。


皇帝不需要掌管軍隊,只需要掌管軍隊長官就行了,也就是所謂的馭人之術,權謀之術,帝王之術,為什麼官有等級制度?就是因為人太多管不過來,一層管一層,那皇帝只要能管理好頂層的這幾十個人就基本保證皇權穩定了,如果每一個下級都能完美服從上級,那麼這就是個無敵的王朝

但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做到這樣,絕大部分皇帝都苦惱於與軍隊將領的權利鬥爭,除了開國皇帝,因為什麼人和你並肩作戰你才能服什麼人,趙匡胤不就黃袍加身么,所以後來他當皇帝害怕了,就不給兵權了

古代皇帝一般制衡這種大將軍的方法就是,除了你打仗的時候我讓你帶兵,其他時候封你個爵位,你就在京城呆著,我好看著你,這樣可以以防軍隊結黨營私,但是弊端就是將士無法達到最大限度的磨合,戰鬥力會有所下降

而打仗的話,有虎符,一直掌握在皇帝手中,在軍中虎符至上,皇帝的命令都比不上虎符,正所謂將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就是這個道理

虎符給你了,你可以出兵打仗了,但還有一個職位叫監軍,名義上是監督軍隊,怕有人臨陣逃脫,但更多的是監督大將軍有沒有謀反之心,一般這種監軍都有先斬後奏的權利,感覺你要謀反,直接殺你。

大概就這些了,其實有很多,說不完的


中外情況不同。

中國古代:皇帝不需要掌管軍隊,皇帝只需要掌管軍隊的錢糧

西方古代:皇帝不需要掌握軍隊,皇帝只需要掌管掌管軍隊的各級封建主


第一就是威望,一般都是開國皇帝。劉秀,李世民,成吉思汗等他們自己就猛將。所以將領們都佩服他們,願意服從他。將領駕馭手下和士兵也是這樣要讓手下人都服你。第二,制衡。一個國家不只有一隻軍隊的好不。皇宮有禁軍但是數量不多,這些人雖然可以殺了皇帝,可是首都還有城防軍,首都周邊也有軍隊的啊還有各地的藩王或者鎮守邊疆的將領。。除非這些將領都被一個人控制了。還有像北宋那樣平時文官掌管軍隊,文官不會打仗而武將又沒兵。。。第三,恩典。武將為什麼要造反呢?自己已經是高官厚祿了就算殺了皇帝自己也會被各路勤王的軍隊殺了,很多人都是皇帝親手提拔的,一般新皇帝都會用自己人擔任重要位置,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這個意識。除非新皇帝一上台就是傀儡連任命狀都沒權利發。


抓後勤,抓武官升調,給將士傳輸忠君思想,嚴刑峻法,造反的族誅。軍權不集中於一人,比如朱元璋設了五軍都督府。將軍非有事不統兵。出征的將軍或邊關將士,不得與家眷同行,就是以家眷做人質。將軍不是有幕府嗎?幕府的關鍵職位由皇帝任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