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相機、手機相機已經很普遍了,超寫實的畫和照片比,照片不但簡單易得而且成本極低!寫實畫的意義何在呢


利用現代科技成果來創造藝術的還有70年代興起的「照相寫實主義」或稱「超寫實主義」(Super Realism),其主要特徵是利用攝影成果做客觀、逼真的描繪。這派認為藝術家應不含主觀感情,用大眾共同的眼睛(照相機)來觀察和反映,以為如此作品便能為更多的群眾所了解,傳達的範圍也就更普遍。照相寫實主義的作品常常予人以嚴峻和淡漠感,它多少反映了當代西方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遠、淡漠和無人情味;不過有些藝術家利用照相機拍攝照片作畫,在描繪充滿著光和運動的現代城市方面,也有其獨特的表現。

相對傳統寫實繪畫來說,超寫實繪畫的藝術性無疑有一定程度的減弱,因為缺少藝術的概括與取捨,削弱了筆觸的功能,但本質上仍屬於手工繪畫範疇,其逼真細膩程度同樣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技術層面的難度也可以說是高不可攀,一幅超寫實繪畫的完成會帶來巨大的成就感,在參賽或銷售方面也擁有相當的優勢,因為畫的好的人很少。

參考文獻: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編著.《外國美術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超寫實就是畫的像照片那種嗎?我認為非常好,非常厲害,高超的技巧、耐心、閑心、時間、精力的完美結合才能完成這樣一幅了不起的作品,我是深深為之震撼的,而這是大部分照片做不到的,因為正如你說的,簡單易得而且成本低,符合這兩樣的東西就三個字,不值錢,說句文言,人的價值遠高於機器的價值。

但話說回來,攝影術的出現確實對繪畫產生了衝擊,但繪畫沒有被取代,而相反得以繼續發展,畫就畫相機拍不出來的,從以有錢有勢的貴族客戶為中心,成功轉向了以藝術家為中心,藝術回歸了本來面目。我想這就是意義吧。

至於超寫實,我猜畫的少不是沒意義,而是難度大,不光技術要求高,而且麻煩。書法可能也是,楷書寫好了很難,規矩多,差一點都不行。而草書,狂草,我也不懂書法,反正我看現在好多書法家都以這種為主打。想必是有高的地方。

另外我覺得即使是超寫實,只要是繪畫作品,就一定有攝影表現不出來的東西,反過來也是,兩種藝術互相借鑒,共同發展。


攝影術是繪畫的衍生,為什麼這麼方便到現在都還沒取代繪畫?


要不,你先去弄明白藝術創作中的超級寫實是怎麼回事,回來修改一下問題?

超級寫實並不是照著實物畫得一模一樣。也有藝術家的創作,也有對事物,光影和色調的強調和諧調,也有藝術家對現實事物認知的表達。也有色彩和構圖的控制和探索。

同時還具備了對精細筆觸和控制,對人類對事物描繪所達到的精細程度的探索和實驗。


對這一提間,簡單地談一下個人看法:首先應了解照相與繪畫的區別。照相被稱為瞬間定格的一門藝術,也就是說在瞬間(按快門)就將作者的主觀思想與情感表現在照片里,在後期中只能作一些輊微的調整,而繪畫通過速寫與寫生後,可以經過多次的思考,來進行修改創作,有時還會動點較大的手術,直到作者認為滿意地能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這就是說繪畫是注重後期創作的藝術(布局、色彩、筆觸的粗細等),超寫實畫也不例外。這也是兩者之間的區別與意義所在,各有千秋。供參考,謝邀。(答/圖,羅天乾。圖,用18一135變焦鏡頭拍攝)


寫實速寫,水粉,油畫,素描。都是美術生的基本功底

就像攝影中對光圈快門iso的控制

而且,人家繪畫講究構圖,光線色彩的合理搭配與運用。你拿個手機按下虛擬快門鍵,有什麼勇氣去質疑這門藝術類別的存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