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過一部冷門動畫。動畫里的最終boss是個女人,設定是個有花不完錢的富豪,她在整個事件的背後提供資金技術的支持。以看著鬥爭來感受所謂的快樂。

最後她的目的達成,人類的自我意識被抹殺,淪為動物般行屍走肉。

女人在近似於末日般的世界獨自坐在摩天輪里,喃喃自語,「為什麼只有我沒有任何變化呢」,於是舉槍自殺。這個女人即是物質上的富翁,是精神上的貧困者。「不做點什麼就無法活下去,無法享受片刻的孤獨,無法一個人生存,」

這就是貧窮的精神。

整個人生依賴於外部刺激,一旦刺激消失,就找不到繼續生活的理由了。

物質的財富可以詮釋為能提供肉體所需資料的多少。精神財富可以類比詮釋,為提供精神所需資料的多少。

快樂,滿足,寧靜……是精神所需要的。憤怒,憎恨,自卑……是會殺死精神的。

同樣的貧困程度下,精神貧窮比物質貧窮更可怕。

物質貧窮:路過一家肯德基,發現自己好想吃一頓KFC,可惜吃不起。但到此為止,物質貧窮還沒轉化為精神貧窮,這個人可能在離開肯德基之後遇到一隻小貓,覺得它很可愛並且因為能擼一擼它而開心得忘記剛才的事情,又可能在手機上看到趙麗蓉的小品沒心沒肺哈哈大笑,或者是因為這件事下定決心,要更努力得去過上充裕的生活。物質上的貧窮只是給他造成了遺憾,但也就到此為止,沒有損害他的精神。

他不見得比能吃得起肯德基的人精神更貧窮。

但如果這樣發展:「路過KFC,好想吃KFC卻吃不起」——「我沒錢好自卑」——「我好恨有錢人和這個社會,我要報復。」那這個人不僅是精神貧窮了,甚至是精神負債乃至破產。

物質貧窮可能引起精神貧窮,也可以不引起。物質富有可能精神富足,也可能會導致精神貧乏。物質與精神相互作用,卻沒有固定公式。


當情感上的快樂必須由特定外在條件下才能滿足的時候,在我看來就是精神上的貧窮。


沒有理想,沒有原則,沒有愛,失去了奮鬥心。


人都是狹隘的,停止思考就是精神上的貧窮

有時候我會記著別人傷害我的事情而耿耿於懷(主要是沒妥善解決的事),想和幫別人吵一架

旁觀者說我這是小氣。我想我這就是精神貧窮,精神世界缺乏足夠的愉悅、陽光,才會這樣。有時候我在想一個精神強大的人,也一定是一個擁有巨量愉悅的人

生活中我也物質貧窮,看來我是精神物質雙貧窮


我給你建議;不如到各個大學去看看;資助貧困大學生吧!


貧窮與赤貧的區別:1、程度不同,貧窮只是沒有足夠改善生活錢,赤貧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無所有,甚至最基本的食物都不能保證。貧窮是指生活上已是很困難了,而赤貧是在貧窮的基礎上更加負累,已到了負資產階段在生活上增加了赤貧欠債赤字了。2、標準不同。各地的經濟條件有顯著差異,對赤貧的評定標準都不相同,相比較而言赤貧對窮困的標準更高。貧窮是個很廣泛的觀念。在中文裡,貧、窮兩字本解作「極度不足」,日常使用里則指「缺乏錢財,生活拮据睏乏」道德標準的;也有人認為可以從科學角度去理解貧窮的意思。貧窮的成因包括了多種因素,從發展經濟學角度講,貧窮就是缺乏生活機會。赤貧是指窮得一無所有,極其貧窮。擴展資源:關於赤貧的引證:謂貧窮得一無所有。《南史·齊臨汝侯坦之傳》:「檢家赤貧,唯有質錢帖子數百。」《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祖上之物﹞藏埋在地下。已後歸來,盡數都不見了。以致赤貧,賣了兒子。」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金有餘道:「也只為赤貧之士,又無館做,沒奈何上了這一條路。」《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到如今,他老人家兩個兒子,四個孫子,家裡仍然赤貧如洗。」《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我本赤貧之士,在南京來做了六七年博士,每年積幾兩俸金,只掙了三十擔米的一塊田。」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八:「他們化費好多的心機,按照赤貧人家的需要,把東西和牲口都分出去了。」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貧窮百度百科-赤貧"


沒有任何思考只知道花花世界何多紛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