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遇到笑著向我道歉的人,感覺笑容里不只是示好而是不真誠和不以為然。

然而我在國外生活時別人向我道歉時幾乎都會表情嚴肅認真。

貌似很久以前看到過一個中國人在美國的公司因為笑著向上級道歉被開除的新聞。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The Dolls(態度娃娃) 》,值得一看,附上鏈接和視頻。

《態度娃娃.》?

www.iqiyi.com圖標

我不了解外國人的笑,所以沒有中外比較的基礎,只談談我對「笑」本身的感受。

我是個愛笑的人,這和我的家庭文化有一定的關係,爸爸總是不願看見我們三姊妹「愁眉苦臉」,但青春期的孩子們有幾個沒煩惱。然而在爸爸的要求下,被家庭文化一熏陶,我成了別人口中「愛笑的女孩」,這也給我帶來過些好處,最直觀的感受是,愛笑真成了我的保護色。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某次用搞怪表情逗樂了父親,從此一旦遇到棘手的問題就不自覺露出搞怪表情,而效果並不好。我認為松子的搞怪表情一定程度上與題主疑惑的「道歉時的笑」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用以達成某種目的的習慣性動作。

每個人的笑,都是為了當時的自己爽快,同時達到某些目的。但笑容的種類,展示的內心活動是不盡相同的。

我暫且把道歉時的笑分為四種:

一、開心的笑。

道歉者必定是做了有損對方的事,或有利於自己的事才去道歉,如果事情剛剛發生,道歉者內心的優越感,或者喜悅感還沒有消散,忍不住會笑。這種笑是發自內心的,道歉的行為一定程度上也是自願且真誠的。

二、輕蔑的笑

儘管這種笑容較少,但也存在,道歉者的笑是發自內心的,但道歉的行為是不情願的偽裝。

三、尷尬羞愧的笑

網傳「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大概與這類似吧。這種笑容普遍存在,每個人都利用過,很多場合都會出現。道歉時,人們為了掩飾緊張不安,不自覺的會露出笑容,同時會伴有臉紅,出汗,心跳加速等生理現象。

四、討好的笑

顧名思義,道歉者為了討好對方,擠出假笑,同時以表友善,希望對方也回以笑容,冰釋前嫌。

我的分類或許並不嚴謹,但無論何種笑容,總有緣由,有目的。正因為笑容的功能強大,所以也常被利用,中國人普遍有愛面子不顧「里子」的習慣,「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家醜不可外揚」,「大過年的」。

剛胖揍孩子一頓,客人來了,家長立馬掛起笑容,隨手拎起孩子,「不許哭,叫叔叔。」這些被迫的笑容,總是讓人心疼。

「笑裡藏刀」、「皮笑肉不笑」,何時人可以面對自己的內心,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呢?這是孩童獨有的天真,還是大人們自願捨棄了這財富?


因為比較尷尬……不知道做啥好……只能笑笑


又是這種問題,真無聊。

什麼都冠上中國人。你見過的人就能代表所有的中國人了?


西方文化講究「平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而出現「道歉」這個意義時,必然是出現了不平等,僭越平等了。

平等一旦被僭越,西方人賴以信任的社會基礎——「平等」被剝奪。自然會很憤怒,哪裡來的笑?

西方人平等,不是說中國人天生等級上下,奴性卑微。天生不等。

中國人也是等的,但中國人的等有條件,是「對等」。

人與人之間能夠面對面,就對得起。人和人就要「對得起」。

一旦對等發生偏差,我們就說「對不起」。當然,對方可以對你說「沒關係」。

拿來對得起別人的是臉面。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面子有時甚至會超越中國人的低物質需求。中國人要臉面,講虛榮,重排場,就是重面子。請別人吃,幫到別人,有能力照顧別人,面子高的就「有面子」,你對別人就面子大,別人就「沒臉」「臉小」於是就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了。

那要臉是什麼哪?就是願意以付出換取他人回報的「對等關係。」。這樣的付出,對於真有能耐的人來說是輕易,值得的。但是對於很多條件達不到,卻要勉強讓別人完成與自己的對等關係的人,就是自作自受了。

面子在很長時間裡,包括現在,包括未來,都起到一個維護社會秩序,在社會分工之外,依靠中國人崇尚的親緣關係,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所以中國人的道歉,本身就是要對上了,既然都「對上」了,自然就笑著說「對不起」希望接著「對」下去。

當然,中國人並非任何道歉都面帶笑容。面帶笑容的道歉,往往是可以緩和,能被原諒的。

事實上,「不給面子」的事情,在道歉時,還少么?


日本人也是的

賠笑賠笑,文化差異而已。

別一天到晚看那營銷文章了


文化啊...笑也是給對方一個台階吧,一笑泯恩仇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