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大多數成年人即使聽了一輩子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依然不斷的犯錯。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下面的回答致孩子,也致鏡子里的我們。

從題主的問題看,題主應當每次都有提示和指導,所以直接就不說指責或者說教的情況,只談怎麼記錯、改錯。

光說不練假把式-不承擔後果的道理等於紙上談兵

道理從來不等於經驗,兒童的經驗幾乎都來自於體驗。

曾聽一位長輩講起,早年間,有個孩子是村裡的天罡星,整天惹是生非,一天,他把村長家的窗戶給砸了,被村長找到家裡,他的母親帶著他一個勁的賠禮道歉,但不為孩子做出賠償。這位母親堅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賠償村長家的玻璃,最後經過商議,這個孩子用「挑一個月糞肥」的勞動來沖抵窗戶的損失。從此以後村裡的天罡星消失了。

  • 但凡孩子有三四歲了的家長,即使沒見過,也聽說過有些正常兒童兩歲多、三歲了還不能好好說話,只能說個爸爸、媽媽,說些單字、疊字,這些孩子絕大多數都是因為不需要學會說話,因為TA只要哼一聲,媽媽、奶奶就知道他要幹嘛。手一指就知道要吃東西,嘴一張就知道要喝水。學會說話,沒什麼意義。
  • 每個孩子都可以自己會走路,從來不需要你教他怎麼使勁,怎麼保持平衡,更不需要你教他怎麼摔倒不疼。因為他在不斷的嘗試,嘗試了所有的不可能,最後站起來,走出去。

以上兩個例子分別是不承擔後果的道理不斷試錯的體驗

孩子做錯了,只是接收到該怎麼做的指導,而不用面對做錯了的結果,即便下次再錯,照樣有人收拾爛攤子,那為什麼要「吃一塹長一智」呢?

當然說屢做屢錯,屢錯屢做了。

又說又練真把式-自然後果,能用則用

自然後果和獎懲相對。

獎懲指的是父母使用自身權威來操作的外部刺激。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當孩子做錯了某件事,用懲罰的方式,比如罰站、打手等,讓孩子感受到痛苦,意識到錯誤,他以後就不敢這麼做了。或者用獎勵的方式激勵孩子,讓他下次做得更好。

獎懲屬於外部激勵,見效快,持續時間短,長期來看,孩子則會喪失內在動力,不能形成優秀品質。

自然後果沒有外力干預,是指自然而然的發生的任何事情,沒有成人的干預不帶傘站在雨中就會被淋濕、不吃東西就會餓、忘穿外套就會冷,讓孩子體驗自己行為的後果,就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學習機會。

兒子3歲多的時候,有一次他在車后座上吃零食,他要自己吃。當時我就意識到,如果讓他自己吃,肯定會把車上弄得一片狼藉,於是就跟兒子解釋,講道理。可是完全沒用,他就要自己吃。於是就放手讓兒子自己動手了,果不其然,想什麼來什麼,后座上到處都是食物殘渣。

停車後我說,座位上到處都是你吃的零食渣渣,現在我們要做什麼?需要我幫忙嗎?最後我們找來車載吸塵器,一起清理了后座。後來,雖然他依然會自己在後面吃零食,但明顯小心了很多,並且大多數時候都會隨時清理。

讓孩子去承擔自然後果,孩子就能有所體驗和收穫。

當然,自然後果不是萬金油,有三種情況要避免:

  1. 當孩子處於危險的時候,比如孩子在馬路邊玩耍。
  2. 當自然後果影響他人的權益的時候,比如孩子向別人扔石頭。
  3. 當孩子行為的自然後果對他們來說不是個問題,比如孩子不刷牙不洗澡。

孩子犯錯了,與其不斷的提請他該怎麼做,不如:

  1. 讓他為結果負責
  2. 陪伴他一起想辦法消除影響,並提供適當的幫助
  3. 最後引導他找到避免發生類似錯誤的辦法

@知乎親子

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在失敗中能學到東西,否則失敗只能是失敗之母。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是有兩種情況的,第一點就像下面這種:

3歲女孩沒滿足她的需求就發脾氣,打罵都不管用,下次還是一樣發脾氣。應該怎麼教育呢??

www.zhihu.com圖標

為了教育孩子不發脾氣,自己卻一次一次的發脾氣,甚至打罵孩子。

這種情況,往往「教育」的次數越多,孩子越會犯。

因為父母自己就在做這樣的錯事,孩子怎麼會覺得他是錯的呢?

說100遍都不如父母親自示範一次。

關於這種情況,大家可以看看,我在上面這個問題里的回答,

這裡就不做過多說明了。

我們看看第二種情況,

就是的確有很多時候,我們不希望孩子做什麼事,

明明是有危險的,但孩子就是想嘗試。

首先我們要相信,這是很正常的事,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

都想嘗試去做很多事,無關對錯,就是好奇。

其實不僅是孩子,很多時候大人也是一樣。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如果不吃一塹,是很難長一智的。

比如我兒子很小的時候,大概1歲多點,

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很喜歡用手去抓飯桌上的碗,

我們知道,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所以那段時間,家長們想盡各種辦法去阻止他,

告訴他碗很燙,不能碰。

但是都無濟於事,依然阻止不了孩子的好奇心。

因為他並不知道什麼叫燙,也不知道燙到之後會怎麼樣,

由於有一次,在他好奇心又上頭的時候,

我拉著他的小手,輕輕的碰了一下碗,

感覺到了燙,他立馬就把受縮了回去,

然後又小心翼翼的想去摸一下,

結果又被燙的縮回了手,

從那之後,他再也不會去摸飯桌上的碗了。

所以,對於這類情況,我只需要告訴孩子,你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至於孩子不聽,非要去做一些錯事,

那就只有讓他體會到犯錯的後果,承擔自己的責任就行了。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的吃一塹,長一智。

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


靠嚴防死守,不斷的提醒,

或許能起到一時的效果,但對孩子的整個人生而言,

卻是弊大於利的。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如果孩子沒有聽從我們的建立,犯了錯誤,

承擔了自己的責任,

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嘲諷他,

因為孩子犯了錯誤,也受到了懲罰,

父母這個時候,要給予關心和理解,

只有這樣,對於父母下次提出的一些建議,

他才可能會聽。


成長過程中犯的錯,都是財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多少父母的畢生心愿!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擔當起保駕護航的重任,為了避免孩子走彎路、犯錯誤,大多數父母都喜歡向孩子傳授經驗,把自己的經歷告訴孩子,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幻想著靠講道理,讓孩子過好這一生。

讓孩子去選擇自己的路吧,經驗來自於對自己犯下的錯誤的總結。孩子想要成長就得自己去面對生活,生活中有苦辣酸甜,生活中總要犯錯誤。

也許因為說錯了話,被同學誤會、孤立;也許因為擔心成績,考試中作了弊;也許因為青春期的萌動,舉起了早戀的大旗……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成長中不可能沒煩惱,也不可能會不去經歷一些不正確的事。

成長的挫折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茁壯,對孩子的未來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犯錯,只要加以認真引導去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吸取經驗,那麼這每一次錯誤對孩子來說,都會是人生中的財富。

錯誤的價值在於事後的反思

面對孩子犯錯誤,父母一定很著急,但是孩子犯錯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關鍵的是,作為父母,如何在孩子犯錯以後去引導孩子總結錯誤,認識道理,去獲得成長。

1、給孩子犯錯的空間。很多錯誤都是因為不良的習慣造成的,改掉壞習慣是需要時間的,是一個過程,應該給孩子改正錯誤的空間,不能一蹴而就。

2、針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是針對孩子本身。孩子犯了錯誤,是行為不當,家長應該指出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但是不能去全盤否定孩子或者說直接將孩子定義為「壞孩子」。

3、要有耐心,鼓勵、引導孩子去糾正錯誤。孩子犯了錯誤,最害怕父母的責罰,這個時候父母要對孩子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去引導他認識這個錯誤,並且積極的去溝通,鼓勵孩子改正錯誤,吸取教訓。


我不清楚你對「錯誤」是如何理解的,每個人的衡量標準都不盡相同。

大致就分為:

1、效率錯誤

2、原則錯誤

我個人認為,原則錯誤是很少會出現重蹈覆徹的,除非行為人智力不正常,且記憶力欠缺類疾病。否則就按「桑達克的迷籠實驗」為依據,一隻貓都有的糾錯能力,怎麼人就沒有呢?

但效率問題就難說的,一些父母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指責效率錯誤,待小孩成長至青年,還是這麼指責,但從來就沒說對過,做對過,結果青年顯得特別叛逆,然後這類父母還哭慘。

「錯誤」,真的那麼容易分辨?

在我看來,本題題主存活於世可能也是一個錯誤,畢竟我對題主這類型的「空泛問題提問題者」一貫厭惡。

首先把自己定為「正義」,然後敘述如何打擊「邪惡」,結果具體為何出現邪惡判定卻半點不存。整天嚷著【唯我正義,如何救贖邪惡?】

誰能給出正解呢?連孩子都有了的人,結果卻連如何正確地發問都不懂,看看就覺得可怕啊。令我覺得這句所謂的【孩子犯錯】到底是孩子的錯還是家長的錯都可以隨便逆轉打臉啊。

孩子屢次犯相同的錯,根據年齡,智力,環境都有不同的解。

比較常見的是,孩子腦部還在高速發育,細胞分裂代謝快,記憶容易丟失,拿你自己來說,你記得3歲以前的事嗎?記得5歲以前的事嗎?記得7歲以前的事嗎?說難聽點,你連23歲以前的事都沒記住吧?如果你記住了,怎麼讀了10幾年書,做了10幾年題,卻連正確提問的方式都沒學會?

至於智力,我相信孩子沒問題,如果有問題,那就不會來問了。因為有問題的人做出有問題的事,那是正常的。

至於環境,研究表明,缺乏關愛的小孩會故意去做出讓家長關注的事情來吸引注意的。實際上,別說小孩了,老年人一樣會因為寂寞而搞出一堆事來引人關注,這已經和年齡無關了,而是「方法論」的問題。

說白了,你不願意談具體內容,只願意自稱正確,對方屢次不改,暗標自己很無奈,所以你希望有人回答你:毒打他,增加他的錯誤成本,強制後天修改獎勵機制(巴普洛夫的搖鈴實驗),從而讓他活成第二個你而已。


孩子同一個錯誤,我們多次提醒後,孩子還是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問題在於,

  • 我們的提醒不夠明確、易執行
  • 跟孩子做約定,沒有考慮孩子的認知水平
  • 溝通屬於無效溝通,沒有考慮孩子接收到的意思

明確易執行的提醒

比如孩子早餐打翻了牛奶,我們多次提醒孩子,拿牛奶時要小心抓穩。這個提醒太空泛,孩子不清楚,具體要怎麼小心?要怎麼抓穩呢?我們需要給孩子足夠明確的提醒。

我們可以把小心、抓穩分解成具體、可執行的指令。比如對孩子說:「下次拿熱牛奶的時候,可以一隻手抓在杯口,另一手托在厚杯底。」

對學齡前的孩子,可執行的指令才是有效的提醒。這樣孩子在第2天拿牛奶的時候,就清楚具體應該怎麼去拿杯子,不會翻牛奶。

孩子具備一定邏輯能力,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查找打翻牛奶的原因,和孩子一起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採用提問的方式問孩子:「拿牛奶的時候為什麼會打翻呢?「提問的時候,我們的情緒一定要平靜。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是在責怪他,而是在和孩子一起查找原因。

孩子可能會回答:」是杯子太滑了,或者說牛奶有點燙。」找出原因之後和孩子一起探討出解決方案:一隻手抓杯口,另一隻手托後玻璃底。通過和孩子一起找原因,想解決方法的方式這種方式,孩子在下次犯錯的時候。就學會自己去分析原因,以及去思考解決的方案。

有效溝通的方式

家庭成員間的矛盾、誤會、衝突,大部分原因在於無效的溝通。而有效的溝通,關鍵不是我們說了什麼,而在對方聽到了什麼?

家庭里經常出現一個場景

媽媽說:「你倆父子,就不會幫忙做點家務嗎?「媽媽想表達的意思是,大家一起把家務完成。而孩子和丈夫,聽到的是媽媽對他們的指責,從而引發誤會發生衝突。

採用有效的溝通的方法,媽媽可以說說:「你倆幫我把碗筷收到廚房,把茶几上的雜誌和塗鴉本收到起來。」有效的溝通方式,說和聽到的是同一個意思。接下來就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一起完成家務,而不再是爭吵。

考慮孩子的認知水平

我們在指出孩子錯誤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孩子的認知水平。比如,我們規定孩子只能看半小時動畫片,這個約定看似非常清晰而且明確。但對於6歲之前的孩子,他們對時間的認知是非常模糊的。

孩子並不知道半小時到底是多久。所以就經常發生半小時時間到了,孩子還要去再看一會,家長以約定好的半小時到了,不讓孩子看,發生爭吵。

考慮到孩子的認知水平,我們在跟孩子談論,時間性概念的時候,可以用具體的情景或者工具,來幫助孩子理解。

比如用沙漏計時,我家就買了好幾個,不同流速的沙漏。跟孩子約定看半小時動畫片,就拿計時半小時的沙漏,告訴孩子沙子流完了,今天就不能再看電視了。藉助沙漏可以把時間具體化,通過沙漏,孩子對自己能看多久動畫片,就會有一定概念。

刷牙可以用計時三分鐘的沙漏。讀繪本可以用1小時的沙漏。藉助工具,我們跟孩子約定半小時,這個約定,雙方就處於同樣的認知水平。

孩子多次犯同樣的錯誤,多次提醒正確的方法後,孩子還是經常犯同一個錯誤。關鍵在於,考慮孩子的認知水平,給出明確以執行的提醒,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