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是否可能出現過覆蓋半個大西洋的颶風?


早上說的不太嚴謹,和氣象學老師討論了一下,颶風三要素:溫暖的水域;潮濕的大氣;海洋洋面上的風能夠將空氣變成向內旋轉流。

NOAA(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認為大西洋颶風是和大規模洋流還有空氣污染密切相關的。

拿今年去美國的颶風伊萬卡(艾瑪)來說,如果沒遇到墨西哥灣-北大西洋暖流,可能也不會那麼驚天動地。

同樣對於巨型颱風來說,如果想超過十五級到十七級。創造一切的,是洋流。

因為最強暖流墨西哥灣-北大西洋暖流的存在,我個人傾向於認為過去的確可能發生過肆虐一整個大西洋洋海岸的颶風(類似艾瑪)。事實上對比1985年的5級颶風安德魯,(應為1992年,早上資料不在身邊,記成了格洛麗亞颶風)艾瑪已經可以說是肆虐整個海岸了。 太平洋沿岸不太清楚 希望專業人士也說一下。

多說一句,這幾年各類機構一直在加緊對沿海特大災害的檢測和分析,可能和最近的氣候變化有關....或許我們這一代人有機會看到遠超17級的颱風。

有點跑題了,非專業人士,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


題主應該說明遠古是人類文明的遠古還是地球的遠古。如果是人類文明的遠古,可能沒有比現在暖很多的時期。而地球的遠古那時間跨度可就太大了,地球氣候本就處在冷熱交替的震蕩中,有時冷有時暖,距今較近的暖時期大概是白堊紀末期,那時極地冰蓋完全融化,全球陸地面積萎縮。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海水自然也非常溫暖,適合熱帶氣旋的生成。當然那個時候大陸也沒有漂移到現在的位置,在如此巨大的海洋上形成的風暴大多數可能對陸地都沒有影響。儘管如此,要形成大如今天半個大西洋的颶風也是不現實的,這個尺度將是行星尺度。而颱風一個必要的條件是有科里奧利力的作用,颱風形成的緯度至少要4°。形成後的颱風在東風帶向西北移動,逐漸增強,由於沒有陸地,摩擦很小,能量源源不斷的供應下,可以快速增長為超強颱風。但是當一個系統尺度達到一定極限的時候其規模將對整個行星的大氣環流產生影響,會因為種種負反饋效應(比如風切變)而停止增長。即便是在白堊紀後期,北緯40°以上地區的海溫也不可能達到27度的,因此再強的風暴到達一定緯度(對現在的風暴而言是25°以上)也會削弱。而由於地轉作用,颱風不向北偏移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它終將北上到高緯度,因為熱量供應的不足而消散,要麼就登陸,因為摩擦而消散,而不可能發育成直徑達五千公里的行星尺度系統。


強行答一波,其實這個問題類似於全球變暖對於颱風的影響,不知道題主說的規模是指數量還是強度。就現在的研究來看的話,主要結論是考慮全球變暖的影響,數量沒有明顯變化但是颱風強度也就是強颱風出現的概率在增加。當然如果真的全面考慮到遠古時代的話,海陸分布的變化,季風系統的不同,包括洋流的改變都會對颱風有影響。大氣往往就是這樣,牽一髮而動全身,很難孤立地考慮某一個因素對於某一個天氣系統的作用。

個人覺得不太可能,維持颱風需要的能量,和颱風半徑的平方正相關……

而且,颱風的生成和水汽有很大關係,而大西洋誕生於三疊紀,中生代雖然溫暖,但同時乾燥,對颱風的生成也是不利的……

不是學氣象的,就想蹭蹭書記·w·……


颱風(颶風,熱帶氣旋),其生成可以粗略地認為與熱帶地區的深對流活動有關。當局地的熱力,動力條件有利於深對流活動發生時,該地颱風生成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統計研究表明,深對流活動與海表面溫度(SST)之前存在著聯繫,當SST低於26.5℃時,對流活動發展較少乃至於不發生,而當SST超過對流的臨界閾值的時候,對流活動會以非線性的形式增加。在遠古氣溫遠高於現代的情況下,對流活動發生的臨界SST閾值也會相應地增加,因此儘管絕對溫度增加了,但是未必對流活動會明顯變多。

除此以外,颱風的生成還和大氣環流的背景密切相關,例如高低空的垂直風切變(當垂直風切變大的時候,颱風的相當正壓結構不容易得到較好地維持,因此也不利於颱風發生)。在遠古的氣候情況下,大氣環流形態也會發生相應地改變,因此也不一定能夠保證利於颱風產生的動力條件。

根據前述討論並考慮到氣候系統的複雜性和非線性特徵,暖的背景下並不一定能夠有利於颱風的發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