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獻血!」

「為什麼?」

「醫生都不獻血!」

「聽誰說的?」

「我二舅家的三嬸子的妹妹的同學!」

「哦!醫生真沒醫德!」

2.「我不獻血!」

「為什麼?」

「醫生都不獻血!」

「聽誰說的?」

「我弟弟在醫院做後勤/行政/保潔/保安,他說的!」

「哦!醫生真沒醫德」

3.「我不獻血!」

「為什麼?」

「醫生都不獻血!」

「聽誰說的?」

「朋友圈啊!震驚!中國醫生都不獻血!直接從患者身體內抽血!」

「醫生真沒醫德!」

4.「我不獻血!」

「為什麼?」

「醫生都不獻血!」

「但是我朋友是醫生啊,他獻血啊!」

「你朋友是騙你的!你看到的只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

「醫生真沒醫德」


因為總有一些知乎大作家會說我親戚/我朋友/我同事是醫生,他們都不獻血,所以我也不獻。

重點在最後幾個字。


因為沒看到。

血站、血庫、中心血庫、血液中心這些單位,一般是由政府的衛生行政部門管理的、獨立於醫院之外的,醫院是沒有資格收集血液的,是不是和你想的不一樣?

醫生想鮮血,是不能直接在醫院獻血的。病人需要用血,是不能直接找家屬、醫生護士抽血的,那是電視劇。

醫生獻血,和大家一樣的,去獻血點獻。誰去獻血還帶個醫生執業證的?


主力準確的是學生、軍人、醫生、教師、警察和公務員。其中不少是黨員。

1.因為低調啊,很少有媒體去宣傳他們。因為公益不賺錢呀

2.人們會認為醫生救死扶傷,獻點血應該的。沒去獻血就是沒有醫德。這種觀點在文化水平和素質較低的人群中流傳最廣。

3.造謠成本低,闢謠成本高。

4.製造矛盾,無良媒體才有流量啊


因為有人覺得自己雙眼所見的就是全世界,以偏概全是思維能力上的一種缺陷,可能是性格偏激也可能是本來就不習慣多看多想習慣性地用個例概括整體,覺得自己眼中所見的就是世界的全部。這不奇怪,因為從小到大身邊其實多多少少都能接觸到一些類似的人,缺乏思考的主動性,抓住個例就不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