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如何看待俗語中自相矛盾的表達?

比如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俗話又說,有仇不報非君子。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俗話又說,落水的鳳凰不如雞。


北京在哈爾濱之南,北京又在廣州之北。如何看待北京又在南,又在北的矛盾表達?

有言語,便有分別;有分別,便有相對;有相對,便會產生「表達上的矛盾」現象。言語文字,只是一種思想意念的「表達載體」,要「穿透」言語文字,去體會其所承載的思想意念,這才是所謂「交流」的目的所在。否則,就容易迷失於文字的表述形式中,「教條主義」、「食古不化」、「刻舟求劍」,乃至「杠精」,就會因此而出現了。

而且不僅「俗語」,有文字表達的地方,這種表述上的「表象上的矛盾現象」,都會存在。遇到這種情況,應首先質疑下自己,是否真正「穿透」了文字,理解到了文字所承載的確實含義?

因為:俗語並不是指導人行為的行事準則,而是讓人行事後得以心安的自我勸慰,真正指導行事的只有當下狀況和心態。

就是說,不管我選擇了怎樣行事,都可以套用俗語,讓自己不後悔,前人不是說過嘛,吧啦吧啦。


1.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求人們在做事、想問題時,要根據事情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不能一概而論。

要根據客觀情況的不同應用不同的俗語。

2.真理和謬誤是對立統一的。真理和謬誤的對立,超出一定條件和範圍,又是相對的,可以互相轉化。超出任何真理適用的條件和範圍,「只要再多走一步,彷彿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變成錯誤。」

一句俗語在某種情況某種範圍內是真理,是對的,可是超出了那個範圍,就會變成謬誤。


語言服務的對象,語言服務的方式與語言本身需求之間的矛盾。

服務對象區分不細緻導致的衝突。

文字,語言在執行的時候,矛盾的雙方在進行比較時,色彩分布有左右,聲音分布有前後,而不會出現在同一位置。

題目比較時,大腦默認二者的涵義來源是平等的,這平等是語言形式默認帶來的(漢字是方塊字,字詞佔用空間很接近…),由文字涵義引發不同相反感受在細微上,是次序的關係,不是平等。

最核心的問題在於,這矛盾的二者,對大腦處理來說,都被看做了因子輸入,用了相同的腦結構處理它們了,「不考慮」因子的背景,是大腦結構重要特徵。如果把這個需求考慮進去,大腦會不堪重負,所用到的就是直接簡化,替代,模擬這樣的做法。這個話題就非常大了。

不僅如此,這個題目還涉及一個文字表現的外境,語義的外語境,語義產生時外環境的再分配等等根非常深的問題。這些深層次的矛盾都是「俗語」的對立面所不達的。而俗語的優勢正是「方便」「直達」「簡單」「不深」「直白」這樣可以羅列的優勢。


說話語言不夠精,出語後感欠三分,前言沒對後語心,自相矛盾明顯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