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深唱歌很仙我是知道的。但今晚上看直播聽他唱say so感覺不是很可……原唱豆莢貓的版本我從二月一直單曲循環到現在的說,我對這首歌是真的很喜歡。但是今晚上周深的版本我個人感覺有點飄飄的聲音(?)還有歌詞有兩句也錯了,而且rap也感覺沒有力氣。

想聽聽其他人對這一版cover的評價。

周深唱歌我也是很喜歡的,這個問題僅僅針對這場翻唱而言。


不誇不貶,單純的分析一下這首歌呈現出這種效果的原因。

1.hook部分:這首歌原唱在唱現場時,伴奏裡帶有高低兩個聲部的墊音,唱的是低聲部。而周深墊音聲音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且唱的是高聲部,所以聽感上缺了點層次感。且高聲部最高音最低音相差不超過1個八度,持續的高音可能會給人以疲勞感。唱法上,和原曲高聲部一樣採取的是弱混+頭腔共鳴的方式。而番茄台設備對部分高頻和氣音收不進來,聽感上效果欠佳。

2. Rap部分:幾個單詞諸如grab my ass,woman,b itches等被「嘴動打碼」了,聽感上可能有點不夠連貫。「like it love it need it bad/ take it own it steal it fast」 等部分的處理上比原版高了8度,幾個尾音是音斷氣連的演唱方式,以達到有點「撩」的效果,還有兩聲做打碼處理的喘息聲。但同樣,設備收音問題,氣音收不到,部分高頻收不到,出來的效果是音斷氣斷,本來很撩的喘息聲變成了跑完800米後喘不上氣的聲音。

3. 最高音:為保持音量平衡,周深在此處有個明顯的拉麥動作,但是話筒和嘴拉開距離後,收音就收不到了,呈現的效果不是理想中的漸弱而是斷斷續續的出聲。

4. 總結:音準無問題,唱法無問題,節奏無問題。

5. 如何提升?

鋪上厚一點的低聲部的和聲,或者加上高聲部和聲現場唱低聲部。rap部分音調可低8度方便番茄台收音。

加強舞台颱風練習,讓觀眾把關注重點放在表演上。


這台晚會周深唱了兩首歌,一首叫《雪花落下》,另一首就是題目中提到的《say so》。借著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這兩首歌都講一下,這樣便於大家有個整體性的了解。

在此之前,先說一點技術性的細節。

儘管晚會的導播和攝影師特別喜歡給觀眾呈現遠觀的全景畫面,但從有限的幾個近景特寫,還是能看出來周深用的話筒是一個動圈拾音頭的無線話筒,這個動圈的拾音頭高度疑似是經典的舒爾SM 58動圈話筒的那種拾音頭,當然也不排除微小的可能是外觀近似的舒爾家族的兄弟型號的動圈話筒(註:我們說的是與有線話筒對應的同款拾音頭。這些有線話筒的型號比較經典,無線話筒的型號就沒那麼出名了。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就用對應的有線話筒的型號代替了,這樣便於理解。細枝末節,不要糾結這些。需要說明的是,如果話筒頭的前面那個是藍圈,就是BETA58,舞台背景燈光有藍光,某些角度看是藍圈,但另外一個角度看又是銀色圈,銀圈是SM58,藍色光打在銀圈上或者銀圈金屬鍍層反光也是呈現藍色,所以這個事情暫不能100%確定,BETA58比SM58好一些,價格也貴一些,不過沒有檔次上的差距),反正大同小異,意思是差不多的,不影響我們接下來的結論。以下就按SM58說了,如果哪位朋友有確切的消息是BETA58,大家可以腦補替換成這個型號。

舒爾的這款動圈話筒的拾音頭有自己的優點,此款話筒也曾出現在很多很多重要的演出活動中,我們當然不能籠統地說拿這個話筒就一定不行。舒爾SM58是不錯的現場演出話筒,無線版使用更方便。它的聲音比較紮實有力,不受現場雜音干擾,中頻和一般的較高頻表現穩定,高音也不刺耳,低音也湊合。大體上,沒什麼大毛病。

不過舒爾的動圈話筒必然是不完美的,局限性一定存在。你看它的價格就知道了,有線版的手持舒爾SM58大概是700塊左右,最貴的限量版也貴不過1000塊,——周深家裡有一個被他的粉絲戲稱為「小破麥」的電容話筒,那個話筒其實不破,算是中檔偏高的一款話筒,價值10000塊以上,是這個的十倍以上,請自行體會。要是這種1000塊不到的話筒都能完美拾音(註:有線版1000塊,無線版肯定是要貴不少的,不過有線版與無線版是同樣的拾音頭,理論上聲音效果應該差不多,甚至有線版還會稍好,因為沒有無線信號傳輸和轉化的失真),清晰保真,那麼音響器材公司豈不都要喝西北風去了?那些昂貴嬌氣的電容話筒賣給誰去?要知道,舒爾的這款動圈話筒不僅是便宜實惠,還很耐用,一般的磕磕碰碰都不懼。電容話筒就不行了,又貴又小心在意,好好保養,磕了碰了可能瞬間損壞,受潮了也不行,手持電容話筒連藝人手心出汗都可能導致話筒出故障。電容話筒這麼麻煩,它都能賣得出去,而且賣得很好,各大電視台和歌手都在用,網路主播也經常用,可見它必然有能超過動圈話筒的明顯優勢,也就是說,動圈話筒的不足卻可能是電容話筒的強項,動圈話筒能做到的事情交給電容話筒能做得更好。

那麼動圈話筒的劣勢在什麼地方呢?我們還是以舒爾SM58舉例。這款經典話筒的拾音性能是「粗獷型」的,細節丟失比較多,比如中低音是渾濁的,高音的高頻有系統性衰減,難以捕捉唇齒音和氣聲的細膩變化,中頻整個比較悶,對於其他微小聲音也不夠敏感。這個東西的使用體驗需要自己親身體會才更真切,切莫聽信營銷文案的介紹,也不要信那些看似專業術語和圖標很多、其實真實目的是為了賣貨的評價,那都是不準確的,而且就算他們想準確,表達也隔了好幾層紗,說得雲山霧罩的。我說的這個比較實在,沒有水分,可以信。

因此,像舒爾SM58這樣的話筒適合什麼類型的歌手?大家看我們上面描述的優缺點,思考一下。

顯然,比如搖滾歌手就很適合用此類動圈話筒,事實上,曾經有不少著名的搖滾歌手或樂隊使用舒爾SM58錄製自己的專輯,注意,這不僅僅是唱現場用,而是對音源的採錄要求更高的錄專輯。搖滾樂隊的主唱通常是音量(這個詞可以斟酌得更準確一點,但我們這裡不是寫學術論文,便用一個大家都能明白意思的詞了,我們不去糾結是叫聲強、聲功率、響度、聲壓之類的名詞了,聊聊音樂,又不能真的去測一下聲波的能流密度,我知道我說什麼,大家也懂得我在說什麼就可以了)很大、中音結實、高音爆裂的歌手,怒吼、沙啞是家常便飯。瞧,天作之合啊。錄專輯、做唱片,你的高音不能錄爆了,現場演唱可以,顯得氣氛足,錄音不行,錄爆了的音無論是拿耳機聽還是音箱聽,都會刺耳,而且顯得非常不專業。SM58自帶高頻衰減,這都不用後期加音量的包絡線了,簡直太合了,定製似的。而且動圈話筒錄出來的中音紮實,悶點不怕,搖滾歌手音量巨大,還帶吼的,這一折中剛剛好。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搖滾曲風往往不像抒情歌或走仙氣路線的歌曲那樣注重氣聲、呼吸聲、唇齒音等等微小的細節,搖滾最重要的是整體的氣勢和性格要拿出來,要特別足,大部分是這樣,因此,動圈話筒的一些弱點在搖滾歌手看來無關緊要。還有,由於搖滾歌手常年大音量的演唱,高音暴力,嘶吼是家常便飯,嗓子其實大多是有些小毛病的,高難度的歌曲連續唱上半個小時,嗓子可能就暴露出更多的毛病,這時候用動圈話筒,它本身的拾音細節丟失一些,正好可以掩蓋掉不少演唱的瑕疵,這就好比拍照後處理照片的人臉磨皮遮瑕效果。估計讀到這裡,一些腦子靈的朋友已經想到了什麼。

唱民歌的歌手也可以用舒爾SM58來做現場表演,尤其是女高音的民歌歌手更適合,男高音要差一點,但也能用。這也很容易理解。無論是男高音還是女高音,唱民歌的專業歌手一定經過系統的學習和訓練,她們的發聲很集中,共鳴特別好,高音明亮,音量巨大,——眾所周知,在音樂廳或劇院,民歌歌手不用話筒也能唱,全場皆聞,甚至戶外地形合適的舞台也可以唱,音量大不大可想而知。另外,絕大部分民歌歌手的演唱對低音的要求極少,用都很少用,除非是某些特定的民歌。所以,SM58的弱點對於她們來說完全可以被自身唱法的優勢彌補掉,或者根本無關緊要,反而是SM58的優點,比如對高頻有衰減這正好可以幫她們減少高音爆麥的麻煩,唱民歌的女高音歌手唱起高音來又亮又響,特別容易爆麥爆音箱,用了SM58中和一下,效果剛剛好。當然,民歌歌手只是可以用動圈話筒來表演而已,她們不會用這個話筒錄音,這一點與搖滾歌手不同。

我們這只是舉兩個例子,還有其他一些類型的歌手或聲音工作者可以用舒爾SM58這個類型的動圈麥,比如說唱歌手,又比如主持人,等等。錄製某些樂器的聲音或者樂器現場表演的擴音也可以使用這種話筒。這裡就不多說了。

補充一點,美聲唱法的歌手的最佳話筒不是這種動圈話筒。他們有另外一種話筒,我們在很多電視轉播畫面中看到過。不過與本題無關,就不浪費篇幅介紹了。

鋪墊了這麼久,請問各位覺得周深的聲音適合用舒爾SM58這個類型的動圈話筒嗎?

(1)在周深的特色唱法里,各種音量微小的小細節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有時甚至是那一句演唱的精華,倘若沒了這些,這句可能就唱得很平了,缺失了「靈魂」。正如前面我們說過的,SM58這種動圈話筒不適合干這個活,這正好是它的弱項

另外,唱英文更需要一些咬字上的細節,這是由語言發音的特點決定的。如果這些細節沒有被話筒捕捉到,話筒的拾音元件不夠靈敏,後期又沒有做補救,那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人好像不會說英文似的,輔音的尾音哪兒去了,摩擦音、爆破音就念成這個鬼樣,太奇怪了。是的,後期不好補救,如果是舞台唱現場的話;除非是做巡演,每場都是相同的曲目,音響工程師事先有了準備,知道在那首歌的什麼地方可以改一改參數,需要做點預設的工作,理論上這樣有可能改,一般的商演拼盤是不太可能這麼做的。錄音室做唱片倒是可以後期補救,不過錄音室給周深這樣的歌手錄音,肯定是用高級的電容話筒,不可能拿個動圈去對付,所以拾音時不會丟掉那些發音細節。聽起來有點矛盾。

(2)周深的高音用真聲硬頂的時候不多,大部分是混聲或假聲,因為技術很好,周深的某些高音混得很實很真,有一定的力度,而且比一般的混聲或假聲「實」,聽起來有點像真聲的高音,其實還是混聲,包括花腔和民歌腔的高音也是混聲,這都很正常,你要是跟專業的美聲歌手或民歌歌手說,你這是真聲還是假聲,人家會認為你不懂行,這既不是真聲也不是假聲,而是混聲,只不過發聲的方法不同,美聲和民歌走的是兩個路子。

只有(廣義的)流行音樂是存在大量高音用真聲硬頂的情況,所以除了極少數天賦異稟的歌手,例如華語樂壇的林子祥和張雨生,他們用真聲硬頂高音也沒倒嗓,其餘大部分歌手要是在青年時期做的逆天事情太多,像是經常拿真聲硬頂高音這種事,到了中年就會突然撐不住了,倒嗓是大部分此類歌手的命運必經之站,汪峰倒嗓,信樂團的信倒嗓,五月天的信也倒嗓;張惠妹如此強大的實力依然沒逃得掉倒嗓,不過阿妹的底子太厚了,技術也好,至今倒嗓不倒架,剩餘六七成功力也傲視華語歌壇,現在基本上唱高音也是改以混聲為主了,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硬上高音了;周杰倫的嗓子比年輕時也有明顯衰退,特別是高音的能力,這還是他高音唱得沒那麼頻繁,所以嗓子受到的影響沒那麼嚴重。相比之下,林憶蓮的嗓子衰退就比較少,她主要是混聲,年輕時就不怎麼硬上高音;李玟也是混聲用得好;林俊傑估計將來也不會明顯衰退,因為他也是混聲上高音多,極少以真聲硬頂,擠出來的高音不僅聽覺上不舒服,自己的機能上也不舒服,後患頗大;劉歡和韓磊都參加過《歌手》,也都奪冠了,他們的高音也是混聲,劉歡的技術是偏戲曲,韓磊的技術有點偏美聲;費玉清就更明顯了,唱到這麼大年紀,依然能開巡迴演唱會,現場功力有年輕時的八成以上,狀態好了能有九成,而且特別穩;羅文直到去世前兩年依然唱得非常好,李克勤也是年紀增長,實力不減,嗓子保持得很好,他們的唱法就是養嗓子的,不是那種可著勁兒揮霍甚至壓榨自己的嗓音機能的。

這說的有點跑題了,不過我們也不只是為了回答問題而寫帖子,更主要的目的是交流與音樂有關的信息和觀點。這又不是考試答卷。

周深的混聲唱高音沒問題,而且是一條正路。在此問題上挑刺沒有必要,更不要照某些評論說的「應該多拿真聲頂高音,聽著更有衝擊力」這樣做。周深目前處於「青年」的中後期,難道現在開始無度地揮霍自己的生理機能,然後過幾年,人到中年等著倒嗓後悔?像周深這種歌手如果倒嗓了,比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歌手倒嗓更可怕。這個話題又遠了。簡單說,大家可以看一下機能衰退的假聲男高音到了中年或中老年是什麼音色,演唱技術上有哪些衰退,這是說美聲,放在流行,這會嚴重得多,音色也不行了,換聲點不舒服,高音又虛又暗,中音、中高音像鴨叫羊叫,唱流行簡直是災難。周深不是典型的假聲男高音,這個問題我以前在文章里講過,但這裡可以用假聲男高音的衰退做個參考。周深必須要嚴防自己倒嗓,能做到的都要盡量做,因此,真音硬頂高音、讓高音聽起來更加紮實的建議是毒藥,就算別人能做,周深也不可以做,何況別人其實也不應該做。

問題在於,周深現在用混聲唱高音這件事本身沒毛病,但在某些場合下,確實可能顯得存在一些表現力上的不足,或者工程技術上有某些操作上的局限性

舉個例子,某首歌它就是要真音頂上去比較爽快,或者撕裂著吼出來才酣暢淋漓,它的主題和歌詞有這樣的需求。這樣的歌周深就唱不好。我們前面提到了五月天,提到了信樂團,說他們的發聲技術容易導致倒嗓,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從另一個角度考慮,人家這樣唱確實酣暢爽快,決不是一無是處的,有自己的道理。讓周深唱這種歌,他就唱不來,勉強唱也是溫吞水。

又比如,某些歌要求唱得虛一些,不要用蠻力,要盡量往「仙」了唱,像是齊豫或王菲的一些歌,周深的條件和技術顯然很勝任,他的氣聲、混聲以及各種咬字的小技巧都用上了,副歌最後兩句的混聲高音很完美,結束句的高音柔和圓潤,漸弱收尾,餘韻未歇。這時候發現,演唱前給周深配備的是一支SM58動圈話筒。什麼效果?所有的細節都顯得很模糊,這一點我們之前說過了,然後所有的混聲高音都被SM58削弱了,因為它本身就有高頻衰減,衰減得還很厲害,衰減的同時,還變模糊了,低音還渾濁,中音又悶,再加上這歌沒發力,都是比較柔和的輕唱。我的天,簡直酸爽,整個表演都砸了。

還需要意識到,混聲也有很多的類型,具體到每個歌手又有更多更多的情況。周深的混聲顯然沒有韓磊那麼渾厚,也不像劉歡那樣有濃郁的戲曲味,與費玉清的溫和、李克勤的穩實也不是一個類型,他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還學過美聲,自己練的假聲男高音,本業是男高音,這讓他的聲音更具特色,可以很東方,也可以是西式的。

但是,如果我們偷懶一點,二元劃分,把混聲分為「實」和「虛」兩種,周深是偏「實」的,還是偏「虛」的?這裡,我們籠統地說「混聲」,沒有具體說是混聲的高音,還是混聲的中高音,又或是混聲的中音。

周深的混聲是偏「虛」的多。前面我們說過,周深的混聲高音可以唱得很「實」,以至於有些聽眾覺得那是個真聲的高音吧,其實還是混聲但統觀周深發行的歌、翻唱過的歌和各種演出舞台上的表演,周深使用的偏「虛」的混聲更多,包括一些高音,還有很多中音區的演唱。

有人可能覺得迷惑,中音區也用混聲?定義周深的中音區確實本身就是一件困惑的事。身為一個男生,周深用原調唱女聲的歌,那首歌里原有的中音區對於女生就是中音或中高音,可是對於絕大部分男生那就是高音區了,而且是挺高的高音,假聲技術差的男生可能一句都唱不了,真聲頂上去像驢叫。我們在這裡講到的周深用混聲唱一首歌的中音區部分,指的是對於一般的女歌手來說,這是中音區,而非一般的男歌手的中音區

儘管大家都知道周深能唱得很高,他的先天條件很適合,然而他畢竟是男生,用女生的key唱歌已經是很難得了,不可能真的說唱女聲的歌與專業女歌手唱同一首歌是完全相同的體驗和技術。男生唱女聲的歌再怎麼唱得好,他也需要一些有別於女生的發聲技術。比如,女歌手唱一首歌的中音區部分,可能就落在她的自然音區,她本能地唱就很好聽,不需要特別用什麼技術。可是男生來唱,就需要氣聲、混聲或者假聲

所以,周深唱不少歌的中音區時,經常發生在主歌部分,或者副歌的前兩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他用了混聲,而且是偏「虛」的混聲。他也會根據情況使用氣聲,氣聲顯然也是偏「虛」的。而中音區使用純假聲的情況基本沒有,因為沒必要,主歌直接上這麼高的情況也不多見,有也是個別的例外。

偏「虛」的混聲和氣聲,通過前面的分析,大家都知道這不適合用舒爾SM58這類動圈話筒收音。非要用行不行?我們不能說絕對不行,但肯定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你聽到的將不是一個仙氣飄飄的周深,也不是一個處理歌曲很細膩的周深,更不是一個以聲音塑造意境的周深,而是一個氣虛體弱的周黛玉,唱歌前餓了三天,強撐著登台賺錢還給賈府房租,太難了。

(3)周深的演唱風格也不適合用SM58這類動圈話筒。這種動圈話筒最適合的歌手是,簡言之,「糙快猛」的歌手,力量型的、猛的、有穿透力的,更形象一點,聲音宛如一支利箭射過來的,這樣的聲音可以。與周深是兩條路子。

周深的歌路或潛在歌路很廣,比大部分歌手廣,但再廣也有個限度,歌手也是個人,是人就有能力的邊界。前面也講了,周深唱某些風格的歌是不適合的,正好,周深【不】適合的風格與舒爾SM58【最】適合的風格高度重疊。你說巧不巧?這才是「無緣」二字的超好案例。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參加《我們的歌》時,與周深同台的有一個歌手叫劉宇寧,他的聲音就適合舒爾SM58,他有點那個勁兒。可以對比一下兩個人的演唱風格,顯然差別很大,不是一碼事。這個對比可能更直接一點,幫助一些朋友理解我們講了半天到底在講個什麼東西。

(4)周深自己現在可能也用不慣或者說用不明白SM58這種動圈話筒。

可能在早期混得不太好時,登上的檯子檔次也參差不齊,什麼爛話筒都遇到過,可是這兩年周深的狀況好起來了,特別是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天上半年,上了不少有檔次的大舞台,尤其剛剛結束的《歌手》用的是國內最好的音響設備,話筒和配備的信號接收器、話放、效果器和調音台都不用說,肯定是最好的。這玩意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相信不少玩攝影器材或者HIFI器材的朋友深有同感。經常玩高級的設備,突然換到普通的設備,就用不慣了,習慣改不過來。

比如,在《歌手》用了一種叫做KK205(以前還有KK104、105,對應著二代產品KK204、205。我們就姑且混合著講了,反正這也是不是講音頻設備的帖子,型號上隨便點無關緊要,反正估計也沒多少朋友在意這種細枝末節,後文我一提到KK205,大家可以腦補成還有「它們家族的這些兄弟姐妹型號」)的電容話筒頭,這個話筒頭是一個叫做Neumann的德國公司生產的,這個公司是做高級話筒的頂尖巨頭,我們在各種錄音棚看到的主要型號的話筒里,一半以上是這個公司生產的,口碑在業內極佳,是公認的行業標杆。KK205是非常靈敏的電容話筒頭,給無線話筒配的,與手持的經典話筒KMS105是差不多的話筒頭。同時,它還能承受高達150dB的聲壓級,換句話說,錄飛機發動機的雜訊都沒問題,錄人聲更是小意思,你就是喊到頭頂冒煙也不可能超過這個話筒頭的承壓能力。它的防噴設計也很棒,大大減少了噴麥的麻煩。總之就是各種好。(KMS105是手持話筒的業內王者,同行都瞄準的標準,而KK205與之採用相同技術的拾音頭,自然也是無線話筒頭的業內標杆)

當然,《歌手》也可能用過其他與此同檔次的無線話筒頭,我們這裡不是《鑒寶》。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就行了,我就不去考據了。

無線話筒除了需要有好的話筒頭,還要有優秀的手持信號發射器。而且電容話筒都需要獨立供電,這個電壓也必須穩定,否則電流出現「躁動」也將影響收音效果,這個手持信號發射器和電池棒組成的柱狀部分就需要擔負這項任務,外形上,它們組合看起來就是歌手握話筒的那個話筒柄。信號的發射功率和射頻帶寬也影響整個話筒的工作效率。我們知道,在大型表演現場,歌手都是拿個話筒滿場走動的,活動範圍大,現場環境複雜,現在誰沒有個手機,舞台周圍的電氣設備也超多,各種信號滿場飛,這個話筒的信號發射器、另一端還有配套的接收器需要解決這些麻煩,讓自己的這個體系能夠在「乾淨」的通道里傳輸信號。這個設備比如叫做ew 500 G4,它是由一個叫做Sennheiser的公司做的,也做耳機之類的音頻器材,很多人買過他家的產品,對這家公司並不陌生。它也做話筒,從比較低端的手持話筒(有線/無線)到高端的專業話筒,整條產品線都有,而且都有不錯的產品。前面提到Neumann的KK205的話筒頭很好,Sennheiser也有與它同檔次的電容話筒頭,而且我們在國內的音樂綜藝上也經常看到它的身影,只不過出現的頻率可能沒有行業標杆KK205那麼高,但效果也是很好的。

上面說了一通,主要意圖就是有一個直觀感受——高級的無線電容話筒,它確實好,好有好的道理。言外之意,中端的無線動圈話筒肯定差點意思,實際是差好幾個意思

用慣了高級的無線電容話筒,習慣了它靈敏的收音,高頻泛音清楚,細節抓得到,氣聲細到連空氣流動的嘶嘶聲都有,唇齒音真切得如在耳邊,更別說低音溫暖豐富、中音清晰飽滿、高音乾淨明亮這種基本的有點了,瞬態響應快,快歌的咬字也粒粒分明,總之美滋滋。這時候給你換一個中端的無線動圈話筒,那縮水的高音、悶悶的中音和渾濁的低音,以及所剩無幾的細節捕捉,簡直會讓你有一種突然把iPhone 11換成它的第三代兄長、4K液晶大電視換成18寸顯像管電視般的感覺。

舉個例子,周深在這場演出中有一個好像是「海豚音」的展示,其實就是很高的假聲,嚴格來說也有一點混聲,它與女歌手唱「海豚音」是不太一樣的技術,有相似,也有不同。這個高音足夠高和亮了,音量也不小,可以類比民歌的高音,按理說動圈話筒也可以很好地接收到這類聲音,但周深習慣性地拉麥,把話筒拿到很遠,SM58這個動圈話筒本來就不夠靈敏,遇到高音就很大的信號衰減,又是心形模式,還有點悶悶的,你再把它放在離嘴邊較遠的地方,它收到的音就更小了。於是出來的效果就比較糟糕,明明是秀技術,卻讓不明真相的觀眾覺得這高音怎麼一會兒有一會兒無,而且看起來高音有點困難啊,聲音又這麼小這麼悶,有氣無力的。技術沒秀成,還彷彿是搞砸了。

其實,很可能現場唱得沒啥大問題,就是這個話筒使用的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案:其一,換話筒,用前面提到的高級無線電容話筒,它的拾音頭很靈敏,拉麥遠一點也能接收到比較好的聲音信號;其二,還是湊合著用這個動圈話筒,但是唱高音、唱海豚音的時候不要拉麥,或者稍稍拉一點麥,距離嘴邊別太遠,這樣也能收到比較好的高音。

周深拉麥拉得那麼遠,不排除是在《歌手》和其他比較高級的音樂綜藝或者晚會的舞台上用高級無線電容話筒用習慣了,養成了拉麥要遠的唱高音習慣,結果這次手裡的是個普通貨色,相當於關老爺的青龍偃月刀突然換成五兩銀子的劈柴刀了,這一下掄起來能不閃了腰嗎?

話又說回來,大多數人是彈性適應的,用好的、吃好的、穿好的固然好,但條件不允許時,用的拮据、吃得湊合、穿得老土也能接受。

周深無論是在電視節目或露天舞台,還是自己的演唱會上,都用過中低端的無線動圈話筒,拾音頭可能是SM58同款或者好一點BETA58同款,也用過其他中檔的話筒,當然高級話筒也用過了。演出都能正常進行,而且周深的唱功很好,現場穩,拿手機的耳麥都能唱,SM58怎麼了?照樣用。

如果是錄播的演唱,後期做一做,SM58也能修出高級麥的部分細節來,不知情的聽眾只會覺得好聽,這問題不大;

如果是現場直播,現場的音響工程師準備充分,調音做得到位,現場的觀眾肯定不會聽出什麼來,因為各種演唱會和晚會的現場音效一律是澡堂子混響,比ktv好點有限,混響大得很,相當於過度PS的人像,美化了歌手的聲音,這也是為什麼「飯拍」視頻和音頻不一定有說服力,它只能證明歌手有沒有假唱,至於印證唱功,它勉強可以,但是一個弱證據,這一點與很多普通歌迷的直觀感受相悖,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再寫一篇長文,這裡就不多說了;

如果是現場直播的電視放送,問題可能就比較大,現場觀眾聽著很好,很飽滿,音效很舒服,因為是澡堂子混響,我們剛說過,把觀眾唬住了,過度PS的照片似的,但是電視放送用的是話筒里直接採集到的干聲信號,經過處理加了一點音效,就傳送給電視機了,這裡面還有信號傳輸的信息損失和雜訊,經過你我家的電視放出來,電視的擴音喇叭往往都比較便宜,這音質就更糟糕了,何況有些朋友家裡電視的音效設置還是錯的;

如果是現場直播的電腦觀看呢,也沒好到哪裡去,也許比電視放出來的好一點,可是如果網路伺服器比較懶,信息傳輸是壓縮過的,又或者你的電腦音效卡很差,你的耳機也不咋樣,這個音質也不樂觀;

如果是個人演唱會,那就好多了,音響工程師會在綵排時專門針對你的聲音特點配合調音,參數一定是最適合你的,與拼盤晚會不同,而且幕後團隊只為你一個人服務,美滋滋,再說個人演唱會一般是不直播的,要麼是歌手的團隊錄製好了,過一陣發出來,這個聲音都是可以後期處理的,要麼是粉絲現場錄的「飯拍」,澡堂子音效,又說了一遍,美化過的,所以大體也不會出錯。

所以,總結出來了,各種場合的現場觀眾最容易糊弄,錄播肯定是沒問題,可以修音的,個人演唱會也很好過關,最麻煩的就是晚會現場直播,看電視也罷,看網路直播也罷,都很容易糊

其實大型晚會的話筒可能有好有差,但配備的調音台和其他設備不會差的,不可能是便宜貨,所以能把SM58這種檔次的話筒也襯托得有一定檔次,要是換了你在家裡的個人設備(小音效卡、低端話放),配上一個中低端動圈話筒,那個聲音就很難拿得上檯面了,只能自娛自樂。

不過再艱難的客觀條件,再爛的話筒和後期,也有歌手能挺過來。一般來說是大號嗓子的、共鳴好的歌手,或者發聲特別集中、音色偏亮的歌手,而且音色和音準都要非常好,基本是專業出身,唱美聲或民歌的優先,戲曲也可以,但不是所有唱美聲、民歌或戲曲的都能做到,必須是唱功紮實、先天條件好、舞台經驗豐富的歌手,他們不太挑話筒,也不太挑後期,抗干擾能力強。比如,廖昌永或吳碧霞演唱,話筒差一點,後期混響加得少一點,影響都不大。

這裡我想澄清一個誤解。唱高音要不要拉麥?有沒有必要?

從表演的角度,或者說從「裝「的角度,可能是有需要的,顯得自己比較酷嘛,顯得自己高音強勁嘛。

從技術的角度,沒必要。

早些年的話筒技術不行,拉麥是技術活,舞台經驗的體現,防止炸麥,因為確實是話筒的技術有缺陷。

但是現在,早就沒必要了。像前面我們提到的KK205的電容拾音頭,你錄140dB的飛機發動機起飛都沒問題,還有富餘,就憑人的嗓子,真的是「你喊破喉嚨都沒用」,話筒絲毫不損!還有設計巧妙的多層防噴,減少不必要氣流的干擾。

那為什麼有時候現場演出或者錄音棚錄音還會有「唱爆了」的現象呢?話放的增益調得不對,調音台的參數設置沒搞好,錄音軟體的參數弄得不合適。話筒沒問題。

包括周深唱《左手指月》的那次生日直播,他的那個所謂「小破麥」也是價值不菲的中高端電容話筒,怎麼可能被唱爆?旁邊開拖拉機、砸暖水瓶都沒問題。但是,接電容話筒的必然有個音效卡,音效卡自帶比較簡陋的話放,除非是高級音效卡自帶音效卡會好一些,也不排除周深自己買了一台話放,然後接的音效卡,這些都要設好參數的,尤其是動態範圍過大的歌,說白了就是一會兒聲音小、一會兒聲音大,一會兒高音、一會兒低音的一驚一乍的歌。必須設好參數,否則確實會過載,但這是使用者設置的問題,與話筒的質量無關。還有,部分直播軟體也需要有參數設置,設置得不對也會爆音,聽眾感覺像是歌手爆麥了似的。

一般正規的舞台表演有比較高級的音響設備和比較有經驗的音響工程師,綵排試好了歌,參數給你設置好,話筒是比較好的話筒、無故障,演唱者不需要拉麥,也不會爆。

拉麥反而會出現音量忽大忽小的效果,如果調音沒做及時修正,可能這個地方就成了整個表演的瑕疵,高音的衝擊力也削減很多。

其實,就算不從理性和技術上分析,我們就取個巧,唱高音也不需要拉麥。爆就爆,如果你能唱高音把話筒唱爆,這又是個正規的大型演出現場,電視直播,你這一個橋段直接就是熱搜的好素材了,說不定這個表演就火了。我這不是憑空想像。以前熱搜就有過類似的例子,而且我們也不用往遠了說,就拿周深的《左手指月》那次直播來說,這段視頻被剪出來也是火了一陣,點擊率很高,「周深高音唱爆小破麥」成了一個梗,很多路人都為此而讚美嘆服周深的唱功。當然,一方面周深的唱功確實了得,另一方面我們前面解釋過了,麥也沒爆,是音效卡或者話放或者調音軟體或者直播軟體的參數設置沒弄好。但不管怎麼說,網路時代「唱爆麥」不是一件壞事。

說回這次的演出,令我感到困惑的一點是為何用了這款檔次不高的動圈無線話筒?按說大電商的618晚會,由排名靠前的衛視播出,怎麼著也不至於缺錢吧。我沒看其他歌手的表演,不知道是每個歌手標配的這種話筒,還是周深自己主動要求用這個話筒。常理說,應該是全場標配的可能性大,聽起來就是發悶,缺少細節。

我特地看了一下湖南和江蘇兩家的618晚會,人家都是用的高級無線電容話筒,話筒頭基本就是前面說的KK205或同階的話筒頭。所以,就是效果好,至少清晰,細節聽得到。江蘇那個是錄播,湖南這個直播,錄播可以做後期調,直播可動手腳的地方就小了,弄出來什麼呀就是什麼樣,番茄台可不能找這個理由,話筒肯定要背一半的鍋,剩下那一半的鍋就看是策劃組背,還是經費不足、贊助商背了。

當然,大家也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中端無線動圈話筒效果差一些,不等於就一定不能用了,用還是可以用的。

作為業內標杆,Neumann公司推出高級的有線手持電容話筒,也就是近20年略略有餘的事。而與Sennheiser強強聯合,將這款備受讚譽的有線手持話筒的電容拾音頭,移植到無線話筒上,時間就更短了,才十餘年。(註:舒爾也有經典的手持電容話筒,有線和無線的都有,但算是中端款,要說高級產品還是Neumann自己做的有線手持電容話筒,以及Sennheiser和Neumann合作的這款無線手持電容話筒,當然旗鼓相當的巨頭舒爾後來也有了對應的高級電容話筒產品,有線和無線都有了)

以前,基本上手持話筒都是動圈的,只有錄音棚用架子架起來、配合48V幻象電源使用的錄音話筒才是電容的,用起來還得防震,配合防噴網用,免得裡面嬌貴的鍍金振膜損壞。那個年代,動圈+手持,電容+錄音,兩者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

所以,我們上面說到的高級無線電容話筒說起來也是個新鮮事物,具有突破性和創新性,把錄音電容話筒的清晰效果與手持動圈話筒的便攜皮實結合起來,讓我們今天能夠享受到更高品質的現場演出

新的、更好的設備出現了,並不意味著以前用了好多年的經典老設備就不能用了,否則在過去我們同樣也看到過很多令人感動的演唱會和其他現場表演,那些聲音是怎麼來的?都不能聽嗎?都不能入耳嗎?這些演出被錄下來,畫質可能不好,音質可能也不是特別好,但有價值的是內容,而不只是這些技術參數。但你要問:新設備好,還是老設備好?顯然是新設備更香。

類比——最新款高端單反數碼相機能拍出很好畫質的照片,以前老款相機的照片也不是就不能要了,拍攝得好,依然有藝術性、有紀念意義、有記錄價值,可以看的,不過肯定是沒有新相機拍的畫質高嘛,而且配套的鏡頭肯定也升級了,一些特殊拍攝手法的照片也能搞定了,老相機可能就做不到。

周深參加的這場演出,主辦方用的老款經典動圈話筒的拾音頭,在沒有無線電容話筒之前,它是最棒的選擇之一,拿到現在,就只能說湊合用了,也能聽。

對了,部分歌手對聲音追求很高,他們參加演出會自帶定製的話筒,一般都是用KK205或類似檔次電容話筒頭的高級貨,可能高級別的訂單還能得到廠商的針對性服務,在話筒上做一些微調。自帶話筒,這樣有兩個個好處:主辦方不能拿次等話筒糊弄你;用熟悉的話筒便於發揮。張傑和王源都是自帶話筒的。

同台還有一個歌手也用了自己的定製話筒,張傑是紅色的,王源是白色的,這個歌手是紫色的,顏色不一樣,話筒則差不多。下面這個歌手我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感覺像個穿漢服的coser,誰認識他是哪位?看起來這台晚會有不少聰明的歌手規劃得比較周全,知道自帶話筒,省得被節目組的中低端話筒帶到溝里去。當然,有了好話筒能不能就唱得很棒了、現場不出錯,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當然,我們誇了這麼多次Sennheiser和Neumann這兩個業內的頂級公司,但是舒爾(Shure)作為一家毫不遜色、能與之分庭抗禮的巨頭,歷史上曾推出過多款廣受好評的經典話筒,現在也不落後於競爭對手。

前面的對比之所以呈碾壓狀,因為我們用了Sennheiser和Neumann的手持話筒高級品牌與Shure的中低端產品做比較,當然是碾壓,價格上也是碾壓的高。

Shure也有中端的手持電容話筒、中端的手持動圈話筒、高端的手持電容話筒和高端的手持動圈話筒,同價位的產品能與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提並論,而且我們看到Shure作為手持話筒的老一代王者,無論是有線款還是無線款,各個價位的產品都有,比對手的還全。Sennheiser與Neumann的強強聯手開發的高端產品並不多,Sennheiser自己研發了一些手持話筒,並不如Shure的影響力大,Neumann自己研發的主要是有線話筒,在無線話筒的技術上涉及不深,主要是它的強項是做話筒,線材也能做,可是無線信號的傳輸方面就沒那麼內行了。公允地說,舒爾(Shure)在手持話筒的領域依然是要比森海(Sennheiser)強一些的,有了Neumann的助陣,算是將將打成平手,但有線手持話筒領域依舊是舒爾的強項,高中低端產品全覆蓋,無線話筒承襲有線話筒的技術,傳統巨頭畢竟有自己的底蘊。

歸根到底,我個人覺得在能負擔得起的情況下,這種大型晚會盡量還是用好一點的話筒。貴是貴了些,一個高級的手持無線電容話筒要好幾萬,而中低端動圈幾千塊,差了不少。問題是這話筒您也不讓歌手順手牽羊拿回家去,唱完了下台不是得還給晚會主辦方嘛,只要別讓藝人們給用壞了,其實多花的經費頂多是租金貴了點,如果是自家設備就是折舊多了點,對於紮根於上海的知名衛視,怎麼可能缺這點錢?唯一的例外就是給用壞了,藝人雜耍拋麥就不說了,現在天氣炎熱,手心愛出汗的藝人拿這個話筒時間太長了,汗水不斷從縫隙里流入話筒,這個話筒比較嬌貴,有出故障壞掉的可能,維修一次可能要幾千塊。這個成本就大了。

這裡需要感謝一下芒果的《我是歌手》,它是第一個在音樂綜藝上全面使用高級的手持無線電容話筒的節目,芒果台也是下了血本,當年只有阿央這樣的大台能有一定量的此類話筒儲備,還當成寶一樣,一般節目都捨不得大面積使用。《我是歌手》早期確實注重音樂品質,用了這麼好的話筒,自此以後,帶動了行業的全面提升,凡是想辦個好點的音樂綜藝或者有質量的晚會,通常有實力的電視台或主辦方都會用這樣的好話筒。現在,甚至連某些財大氣粗的節目組辦一個非音樂類的綜藝節目都可能用這種好話筒。阿央身為行業領軍者,更是大手一揮,採購了好多高級話筒,現在經常在各種節目出現,明明這個節目只配用中低端動圈話筒,也硬給配上高級電容話筒,實在是夠厲害。

說到這裡,可能有比較懂音樂的朋友耐不住性子了,覺得我避重就輕,話筒只是設備,唱歌的主角終究是人,是歌手本人,表演出了瑕疵,怎麼可能只是設備的原因?難道歌手就沒有問題嗎?什麼都甩給話筒合理嗎?

有這種想法的朋友,我想對您說——您說得對!

我之所以在這個帖子里花了很大篇幅講話筒,講上面那些內容,主要是借題發揮,我本來就想找個機會談一下與「話筒與現場」表演這方面的問題,因為長期以來,一些不太了解情況的朋友對此有誤解,加上一些媒體的誤導,在錯誤的基礎上人云亦云,越說越離譜。正好就多說了幾句,能澄清多少就澄清多少。

我多次提到過我在這裡寫長篇回答的意圖。我的目的不是像參加高考那樣做題,扣緊題目,人家問什麼就答什麼,這沒有什麼意思,我又不是小孩子養成了考試的慣性無法自拔,大家來這裡交流的目的相信也不是誰出題、誰作答、誰批改試卷、誰負責打分排名。我希望能夠通過對一些問題的思考和引申,分享我的觀點和思考方式,具體的內容可以討論,有的對,有的可能不全面,有的可能根本就是錯的,這都不稀奇,但分享這些是我的主要目的,而答不答題、是不是以高考作文標準的評判後依然切題、能拿高分作文,這不是我關心的。因此,我在回答問題時,多數都有發散,篇幅也比較長

如果按照一般的考試答題邏輯,我應該把作為主要因素的「人的因素,即歌手的選歌、準備和演唱」作為第一個要點,重點闡述,然後再說什麼客觀因素的設備環境等,行文也應是這個順序。但那樣就成了一篇很普通的樂評,局限在一時一事上,意義不大。就算周深選了不適合的歌,就算周深發揮不好,我們寫了一大堆分析,證明了他選歌和發揮不好,怎麼了?大家都知道,他的實力在那裡擺著,下次選對了歌,下次發揮好了,一切翻過去了,又是嶄新的一天,於是,我們之前就事論事的樂評也就沒什麼閱讀價值了。這就成了快餐回答。倒不如把某個有共性的問題拿出來討論,通過這樣一次有瑕疵的表演,讓大家能有具體可視的例子,這樣更有趣,也更符合我寫這個回答的初衷。這種做法不符合考試規範,卻符合我的本心。

現在,借題發揮的引申部分說完了,終於要回到「人的因素」了。不過,大家也不要以為我前面的大篇文字就純粹是借題發揮,與本問題無關。關係是直接的、密切的、關係重大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辦方給拿了一個不合適的中低端話筒,老款經典歸經典,但經典不能提供越級服務,中低端與高端貨的性能必然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周深這種特點鮮明的歌手並不適合用老款動圈話筒,而高級電容話筒的方方面面都很適合周深,這麼一來,設備拖後腿的影響就更顯著了

話筒問題到此為止,接下來說周深本人的表現。

一開始,我說了把《雪花落下》和《say so》放在一起評價。

兌現,這兩首歌選的都不好但估計這麼大場面的晚會也未必是周深自己能決定唱什麼歌,當然也許就是他自己選的,可也許有導演的意見,也許有公司和相關業內友人的建議,也許有什麼外界不知道的人情世故、風水忌諱等因素影響。誰又說得清呢?可能連當事人有時對外公開講的話都未必是完全版的事實,他可能就撿好聽、能說出口的「幕後故事」說了,其他的部分埋藏在心底。例如《歌手》決賽。

這毫不稀奇,行業內太常見了,特別是那些資歷不夠的年輕人,他們的決定權遠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大。我知道有不少愛豆的粉絲覺得她們支持的愛豆人氣很高,流量很大,數據也很好看,網上反黑也很犀利,經常把對家噴得狼狽不堪,因此也覺得自家愛豆在業內的地位也很高,有很大話語權,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做主,或者公司的態度必須向自己的愛豆傾斜。有時候可能是這樣,但大部分不是。娛樂圈不但是迷亂的名利場,也是兇險的江湖,江湖就講究人際關係,講究江湖地位,講究論資排輩。有些老前輩可能現在能夠在大部分場合下做到隨心所欲了,更多的「江湖中人」不能,小字輩的就更不能了。

我的意思是周深在各種舞台上選的歌,有些是自己選的,有些未必是自己選的。如果聽者覺得那首歌選的不好,不要立刻責怪周深選歌錯誤,這可能是周深沒選好歌,也可能不是他自己選的。我們需要理性地思考。再說一遍,不要杠,我沒有定論這兩首歌一定是周深選的,或者不是周深選的,我只是說,都有可能,不必輕易斷言,我們沒有更多更詳細更完全的資料做判斷。不確定的事也無需深入批評。無的如何放矢?後面我不會批評周深選歌失誤的行為,這沒有意義,因為不知道是不是他選的歌,何必呢?只聚焦於為什麼說這兩首歌選的失敗。

首先,《雪花落下》本身是一首平凡之作,旋律平平無奇,歌詞也就只是些中二愛情的老套表達,以景寄情都算不上,因為詞太白了,達不到「寄情」的程度,換算成小說封面,大概是粉紅色配花體字和漫畫帥哥靚妹的青春文學模式。這類歌的基礎格調就不高。如果旋律寫得好,詞再有些文學性,還能補救一下;如果是像這首歌一樣,旋律和歌詞都不太行,那歌就沒救了

我知道,這時又會有朋友講,這歌是影視劇的主題曲,就得配合劇情氛圍什麼的。這個說法沒有錯,但我們這裡說的是音樂作品的品質,作為一個音樂作品,它的品質是好是壞,這是唯一的評判標準,不要說劇不劇的,給劇搭配的歌曲,有經典名曲,也有垃圾應景之作,不管這個影視劇有多麼好的口碑、多麼大的影響力,歌曲本身有歌曲的評判標準,不能用劇給歌提分。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另一首寫「雪落下」的歌曲——《雪落下的聲音》,旋律比這首歌好很多很多,歌詞雖然也有個別俗氣的地方,但整體比這首歌要強太多了。所以,雖然《延禧攻略》也是水平不高的劇,但這首歌卻遠高於這部劇的水平,也流傳很廣,估計十幾二十年後也會有人唱這首歌。音樂這個東西,你可以在名利上弄虛作假,但音樂的品質做不了假,時間會像大浪淘沙一樣,淘汰那些平庸之作,不管怎麼吹捧都是一時的,時過境遷,唯有作品的質量能說話

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加上警惕網路上一些不好的風氣,我要說明一下,我雖然回答了若干與周深有關的問題,也對這位歌手有所了解,評價也不錯,但我不是他的粉絲,我回答幾個領域的問題,其中在音樂領域,我扮演的是講真話、有深度的樂評人的角色。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說過,音樂評論是「樂壇之鞭」,樂評人是掌鞭之人,就是要講真話,要大膽地把觀點表達出來,不要和稀泥,不要做說假話的人,不要盲目站立場,不要做資本的僕從和鼓吹文案流水線。這首歌的質量不行就是不行,不管是誰寫的,肖邦的作品也不是各個完美,莫扎特也有草率之作,薩頂頂的作品寫得不好有什麼不可以?不能直言嗎?當然能直言,直言不諱。

這首《雪花落下》的旋律比《自由行走的花》差了兩檔,比《萬物生》差了三檔,比《左手指月》差了三檔半。沒有任何精妙或奇巧之處,而且也缺乏感官上的動人。

其次,《雪花落下》與時令不符,放在618演唱怪怪的,如果是雙十一或者跨年之類的冬季演唱還能說得過去

這首歌關聯的劇難道在該衛視播出過?簡單查了一下,在浙江和江蘇播過,但沒說是否在番茄台播過。知情的朋友可以指正補充。如果番茄台沒播過這個劇,那我找不到理由解釋為什麼晚會導演組非要選這首歌。簡直是奇怪,雖然拼盤商演大晚會的講究不那麼嚴格,可是這種季節完全錯亂的歌曲也不是經常能遇到的。

最後,《say so》是周深沒能演練充分的歌。不過,即使演練充分了,詞也更熟悉了,舞台表演比現在更自信,而且話筒也換了高級電容話筒,什麼什麼都準備好了,周深也未必能唱好這首歌。

《say so》當然是首不錯的歌,比《雪花落下》強多了,——我不是因為前者是英文歌才這麼說的。這個比較的落差顯而易見,自也不必多說。問題在於,後者雖然詞曲質量遠遜於前者,但它適合周深唱;前者質量高也沒用,周深不適合

這種不適合不是技術性的。包括那個說唱類型的段落,多練練也能弄好,又不是專門轉做說唱歌手,也不需要即興說唱,照著現成的版本唱,難度也不是太高的說唱,就是熟練度的問題,周深以前展現過一些相關的技能,不說一定能弄一段特別好的說唱,只是弄一段差不多的說唱是沒問題的。他的嘴也不笨。高音也不是難關。

這裡說的「不適合」是spirit的不適合,這個單詞很簡單,它對應的那幾個中文詞加起來,就是我要表達的意思。

喜歡一首歌與能把它唱下來是兩碼事,能私下或者坐家裡直播唱下來與登上舞台唱下來是兩碼事,即使都能唱下來,能唱下來與適合又是兩碼事,其中,自己覺得適合與別人看你表演也覺得適合,這依舊是兩碼事。

從事表演的音樂家一般會培養自己的「客觀聽覺」能力,以區別於自己的「主觀聽覺」,形成一種第三方視角,便於客觀評估自己的表演在觀眾看來聽來是什麼樣子的,儘管不可能百分百客觀,但一定比純粹的「主觀聽覺」來得客觀。類似地,歌手在考慮適合不適合唱一首歌時,也需要這種方法,不要依賴於「我喜歡」、「我覺得自己唱的好聽」就輕易做出判斷。各種音樂選秀或音樂綜藝節目里,經常出現選手或表演嘉賓自以為是,選錯了歌,結果演砸了,沒能表現出自己的正常水平,這就很可惜了。

如果,我們說的是如果,周深自己因為喜歡而選了這首歌,那就是一次因音樂觀念的缺陷導致的失誤,這種失誤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只要不是連續犯,問題也不嚴重,人哪有一直選擇不犯錯的,很正常;如果是想突破自己,打破一些固有印象而故意選了這麼一首歌,心氣可嘉,但真沒必要,這世上哪有全能的歌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專業人士的本份,可以稍作突破,卻無需艱難地為難自己,顯微鏡測微觀小,望遠鏡睹遠見大,各有各的專長,再說,周深的歌路已經很廣了,在華語樂壇是拍得上號的,不要因為別人說你歌路窄,你就真覺得自己歌路窄了,那些人是沒見識、啥也不懂,聽那些人的評論、跟他們較勁,不是很無聊嗎?如果,這歌根本就是別人給選的,那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完成了一個艱難的任務罷了,完成得不算很完美,但及格往上、70來分總是有的,換別人來,大概率是不如,差的可能還比較多。

綜合上面說的選歌,《雪花落下》差在詞曲,時令也不符,但適合周深唱;《say so》的詞曲不錯,也沒有時令上的錯亂,但不適合周深唱所以,都沒選好。前些時唱的《千千闕歌》和那首印度歌就很好。

除了選歌,周深的準備也沒有很充分。《雪花落下》是自己的歌,不必多說,近期周深日程繁忙,除了錄真人秀和綜藝,618的演出也扎堆了,準備四首歌,還與其他歌手有合作,精力有限,這是客觀情況。

而《say so》是其中最吃工夫、必須從頭到尾細摳的一首歌,周深也許聽過不少遍,但我們說了,聽了不等於能唱好,在家自己唱挺好或者直播對著電腦唱得挺好,不等於上了舞台也一樣好、一樣穩,而且自覺很好與別人同樣覺得好,這也有很大差距。這首歌估計踏踏實實練上兩三個月,周深能唱得很好,但他沒那個閑工夫,也沒那份心情,這畢竟不是在學校里練畢業考試的曲目。

至於演唱技術上,不能說一點技術瑕疵都沒有,但沒有很嚴重的根源性缺陷。

我們說了,任何歌手都有局限性,這是普遍存在的,不能拿局限性當缺陷。這是個很基本的道理,例子也有太多太多了,稍微想想就能理解。邁克爾傑克遜能唱秦腔嗎?周杰倫能唱銅錘花臉嗎?張學友能唱《冰涼的小手》嗎?不能,又有什麼關係。人家唱好了擅長的領域就行了。只要不唱與自己隔路的歌,就可以了。

題外話,網路上,遇到抬杠的人,我們這麼講道理,他能硬給你理解成「你把周深與邁克爾傑克遜、周杰倫、張學友相提並論?配嗎?你看就是什麼什麼粉!」看,基礎教育任重道遠,這個邏輯給幼兒園小朋友上課都嫌誤人子弟。可是這種人在網上特別多。這回大家相信某博的統計95%無大學學歷了吧?何況有大學學歷的人也有這種胡說八道的人。當然,沒有大學學歷的網友也不都是素質不高、胡攪蠻纏的混子,人要逐個分析,不要太相信歸類。

不只是歌手,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專門學川菜、做川菜的名廚,你突然讓他弄個粵菜,然後批評人家做得不如粵菜師傅,技術有缺陷,這不就是找茬嗎?這叫做局限性,每個人都有,不是技術缺陷。

周深不適合唱的歌曲有很多,原因也很多——

唱搖滾,先天條件不太匹配,偶爾客串一下行不行,也行,但總是不像專門唱這種歌的嗓子;

《say so》這種歌也是一個類型,有一類這樣的歌,周深也不適合,前面講過,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先天條件的原因,而是spirit,這個聽起來有點玄學,其實很實在,可以形象地理解為你的身材很適合某件衣服,但把它穿在身上,就是感覺怪怪的,哪裡不搭;

英雄性的歌曲,需要渾厚滄桑地演繹,周深既有先天條件的不搭,也有發聲技術和習慣與之不符的技能性原因,總之也是不適合;

一些歌曲的旋律主體卡在周深用混聲唱才舒服的音區,但這首歌卻要求用真聲唱才更符合歌曲的內容和氣質,這就很難受了,改key也不解決問題,改高了唱著更吊,改低了唱著太壓,無論如何都不舒服。

像這樣的歌就不要唱了。也不需要在技術上的彌補或者勉為其難,知道普遍存在的局限性就行了,心平氣和地躲開這種歌,——這對於歌手本人已經不是「歌」了,而是「坑」。何必非往坑裡跳呢?

(註:這個帖子比較長,而且寫得比較匆忙,時間也有整有碎,難免有一些筆誤或行文錯漏、寫著寫著忘了的,等我騰出時間來再修改,大意是這樣沒錯,修改前只能為難大家看到時在腦中修訂一下了)


0621更新:從騰訊視頻回放扒的正常音質版

微博?

m.weibo.cn


自行體會


再次更新:一個專門研究發聲技術的老師的分析

頭條文章?

card.weibo.com


6.20更新:收聲硬核分析!!!

微博?

m.weibo.cn


轉載一個(已授權)

厚碼版純享厚碼版純享原唱現場飯拍

對於評論區的某個問題,我找到的對應的解釋。


周深歌手生涯奇幻事件之:

在同一天內同時登上「最佳音樂現場」和「音樂車禍現場」

兩天兩場晚會,前一天剛憑一曲eyes on me驚艷四座吹成神仙,後一天的say so就引來一片嘲笑質疑實力,中間相隔不到24小時,你說魔不魔幻?

寫這個回答主要是為了記錄一下上面這神奇的一幕,非專業人士,就分享一下個人的感覺。

昨晚剛聽這一首時我的心情是:訝異

明明音準沒有問題,中間那句轉音的歌詞也聽得出來技術還是一如既往的厲害,可就是跟他往常一開嗓就讓人驚艷的感覺不一樣,聽著說不出的奇怪,非專業人士也不知道問題在哪。

直到rap部分彷彿喘不上氣一樣的效果徹底把我驚到了,因為平時很喜歡聽周深唱歌,深知他的水平不會是這樣。他前一天才和龔琳娜合唱了笑之歌,不換氣地連唱20個「的朋友」輕鬆寫意,今天就這幾句詞能給人憋到這份上?

回頭刷了一圈社交平台,才發現都在吐槽收音問題,真唱歌手集體遭殃,實慘

不過我覺得周深粉絲不用太往心裡去,尤其不用過於跟路人較勁。所謂路人不就是你厲害了就誇,表現不好了就吐槽,無濾鏡無私心,不會像粉絲那樣時刻維護偶像的形象。所以為什麼說起哪個藝人「路人緣好」會讓粉絲自豪,因為讓挑剔的路人跟粉絲一起為一個人喝彩本就是一件比較難得的事啊。

周深屬於大部分時候都能把路人和粉絲同時唱服的那種,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個,粉絲感覺都有點被慣出玻璃心了。這次路人群體中有了不和諧的聲音,但也並沒有那麼嚴重。

學霸偶爾發揮時常從90分考到80分而已,並不是什麼大事,實力足夠隨時都能再考回來。反正小神仙今年火起來了營業頻繁,後面也有的是登場機會,繼續期待就好啦。


很驚喜!比我原來以為的這種英文小撩歌出現在正式舞台上時間縮短了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作為小卡布性感英文小撩歌(如《Toxic》《Circus》等)的忠實愛好者,內心感觸是非常非常多的。

周深是一個很正經的人。

這裡的正經,不是說嚴肅、不苟言笑、一本正經,而是道德包袱很重、對自己要求很苛刻的意思。無論他多麼風趣幽默,無論他多麼沙沙作響,恪守道德底線、照顧他人的感受、遵規守紀對自己和他人負責已經是鐫刻在他骨子裡的東西了。

以前,藏在網線後的卡布,唱起歌來肆意洒脫。也許技術水平和現在的周深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但總能精準地把握住這些英文小撩歌的精髓所在,時而誘惑,時而撩人,時而可愛,時而性感。而同樣一首《Toxic》,周深在2019年生日直播時,唱出的味道更多的卻是帥氣。嗯,一本正經的帥氣。(相對小卡布而言。)

肯定不一樣啊!走到台前,面對更多奇怪聲音的周深,他的顧慮要比你我想像中更多。但是,我很驚喜地看到,2020年的他,從《自己按門鈴自己聽》開始,雖然還是會很害羞,但他是真的在認真計劃將這種風格的歌曲在衛視的舞台上展現了。

而在番茄618的直播舞台上,猝不及防地,《Say so》它來了。性感的聲線和咬字,尤其是在rap部分完全遮擋不住的撩人,讓我已經溺死在其中,呼吸都困難了。一邊跳著一邊唱著難度這麼高的歌曲,還要一邊嘴動消音,把不能出現的詞語一個個miu掉,又是一人打N份工的一天啊!(*^ワ^*)

說實話,我最開始用電視機收看直播的時候,和很多人一樣,覺得聽起來怪怪的。但是和很多路人不一樣的是,我很快回憶起跨年晚會時番茄台的直播音效,瞬間就明白了怎麼回事。周深演唱時的氣聲和弱混又又又又沒有被收進麥里!!(┐(′-`)┌無語.jpg)

其實番茄台真的很不錯了。能讓周深將這個類型的歌曲帶到衛視的舞台上,本身就體現了番茄台對他極大的信任。但是,直播音效真的太太太差了,考慮升級一下唄好不好呀?!

作為剛剛被周深搬到大舞台上的新曲風(此處指的是對周深而言的新類型),還需要多登上更多的舞台,接受更多的微調,我相信屆時,它會展現出更成熟的迷人氣質。我個人認為深深在唱這種類型歌曲的現場時,在氣聲的使用比例和音色的微調上還可以再嘗試不同的處理。

喜歡不喜歡,不重要。

設備問題到底拖了多大的後腿,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現在的周深,越來越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覺。他也越來越勇於把卡布更全面地展現在大眾面前。這是他與那個承受了太多偏見、非議的自己達成和解的過程。他專註於自己的成長,學會了更坦然地面對各種聲音。

我從來都不反對聽眾對周深提出批評和建議,這是他作為歌手應該虛心接受的,一直以來他也是這麼做的。但我堅決反對任何的胡說八道、造謠生事甚至人身攻擊。從617晚上開始在微博里胡說八道帶節奏的某些人都是誰,我們心裡非常清楚。在這裡把昨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話送給這些人:

「所有通過黑踩別人的手段去證明自己偶像比別人優秀的粉絲,要麼你偶像廢物,要麼你人格扭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