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很多粉絲的行為很瘋狂。


謝邀。

這是我拿自己作了許多類比,至今仍難以理解的崇拜狂現象,但確實存在。

這樣的人各個年齡層次都有,但隨著人生老去,會有所減少。但老去的人中,會陷入另一種即對偽保健乃至神醫的崇拜,老年人常被弄得神魂顛倒,深信不疑,為年青人不解。

人大概是會不斷以他人為參照來確認自己的。其中一部分人,喜歡某一樣東西,然後把他附著在一個對象上,當這個對象是炫目的明星時,眼裡就只有明星了。好比在黑夜中,被一束燈光照耀時,其他的就看不見了。

人在無知無助的困境中時,會無奈地服從救助信號。人在老去時,既往歲月教給他的,不足以應對當今五光十色的世界,來日不多的生命,對他們來說,彌足珍貴,在疾病襲來或纏身時,有人對他說,來吧,按我說的做,我將引你走出困境,於是這個人也就成了他的明星,他便鬼使神差般地跟著去了。

追星,就是一種被控制。當被控制構成一個羣體時,羣體中的個體,又會互相影響放大,產生擴散效益,形成一種時尚,而一些容易從眾的人又會不斷加入,以避免失落感。

凡在此中之人,有一點是共同的:即迷戀,也許對有些人,迷戀的說法力度還不夠,是迷亂。出於喜歡、希望、寄託、無助等等,都可能導致這一現象。喜歡、希望、寄託、無助感等,人人都有。但有些人屬於燃點低的金屬鎂,容易燃燒,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金屬鎂,因此,這種現象,也只屬於一部分人羣。


這個東西至少涉及到心理學中的兩個概念:去個體化從眾

為什麼白天在辦公室裏是安分守己的五好公民,晚上去了演唱會就成了眼睛發紅的狂熱追星者,這種現象和在歐洲、南美國家裡常有的足球流氓狀況以及在某社會主義社會圍觀別人跳樓時慫恿跳樓者跳樓的行為是一個道理——在某些羣體情境中,人們可能拋棄道德約束以至於忘了自己的個人身份,導致個體喪失自我約束能力,這就是去個體化現象。

一個很大的原因人們在羣體情境中會做出平時一個人所做不出的行為是因為羣體為個體提供了身體匿名性,這就有種「法不責眾」的感覺,使人們攻擊行為和瘋狂的舉動發生概率大大增加。

在個體去極化發生後,一般緊接而來的就是從眾,瘋狂的個體構成瘋狂的羣體。羣體的各種瘋狂行為往往是由一小部分人引發的喚起狀態,比如集體尖叫、跳舞什麼的,這些熱情的行為毫無疑問可以有效地減少人們的自我意識,就如星星之火,於是整個羣體就這麼被帶起來了。

以上只是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從感性的角度來看,也許演唱會上的狂歡當做白天壓力的一個合理釋放也不算什麼,至少它相比足球流氓以及 文 革 時期的被狂熱煽動的人 民 來說,畢竟危害小的多了。


最近新一期的變形記城市主人公陳思媛可謂火爆網路,這個16歲的小迷妹對追星的瘋狂執著引起大家廣泛熱議。的確,隨著娛樂圈的日益發展,明星可謂層出不窮,而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背後,離不開粉絲的支持與陪伴。當然,粉絲對於追星這件事,態度也是各有千秋,有理智粉必然也有瘋狂飯。今天我們不妨就來談談那些瘋狂追星族們吧!

1.【「天價」追星小迷妹】陳思媛

這位00後少女可謂一夜爆紅,當同齡的花季少女們在校園裡享受青春時,她卻在執著的狂熱追星,認為學習影響她追星,把偶像放在第一位。為了喜歡的明星,她會獨自一人坐飛機到處跟隨參加活動,夜不歸宿不顧忌家人擔心;會無節制的花錢,只要能近距離接觸花再多錢也無所謂;會打扮化妝只為奪人眼球讓偶像多看一眼。她「天價」般的追星花費讓家庭承受壓力,卻依舊無知無覺,仍然一意孤行繼續堅持自己的瘋狂追星路,甚至引以為傲,真為她父母悲哀。

2.【虹橋一姐】龔玉雯

這個看似平凡的98年女生在本該念書的年紀卻選擇輟學追星,成了「赫赫有名」的虹橋一姐。只因其不辭辛苦的在虹橋機場蹲點守候,要到了不少明星簽名照和合影,其中不乏各色大明星紅人。也許她對追星的執著逃不開家庭、曾經的被欺負等外界因素,但是歸根究底還是她自己的問題,不工作不學習卻一味蹲點追星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3.【追星父亡】楊麗娟

這位劉德華的瘋狂女粉絲因追星而家破人亡,可謂在瘋狂追星界轟動一時,引起熱議不斷。自從16歲開始迷戀劉德華,楊麗娟的生活就發生了大改變,不上學、不工作、不交友,整個人生似乎只剩下了偶像。為了追星,家裡賣房借高利貸,甚至父親還去賣腎,但這一切對楊麗娟來說似乎並不重要,只要能近距離接觸偶像就好。最終老父跳海自殺,才似有悔意,卻還埋怨劉德華。楊麗娟的瘋狂離不開父母溺愛,自身無知執著,才終釀苦果。

4.【幻想指腹為婚】呂佳玲

這位女粉絲的瘋狂大概是想像力破天吧。自稱為蘇有朋老婆的呂佳玲頻繁在臺灣著名論壇留言稱與蘇有朋從小指腹為婚,連馬英九都可以為其作證。而她的博客上僅有的幾篇文也都和蘇有朋有關,甚至還稱二人已結婚。在蘇有朋的個人博客留言板上也可以到處看到她的留言,內容可謂肉麻至極。幸好最終經紀人出面澄清,不然恐怕也會有人信以為真。不過粉絲這麼有想像力,還真是讓偶像無奈,不妨去做個編劇,說不定這腦洞也能一舉成名。

5.【整容成偶像】託

這位男粉絲因迷戀賈斯汀比伯,希望在容貌上更接近偶像,從而開始了瘋狂的整容之旅。他的整容項目從注射肉毒桿菌到毛髮移植,簡直各式各樣,更甚者還進行了價格不菲的微笑整形,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手術讓自身笑起來與偶像更為相似。不過不幸的是後來他被發現死在便捷酒店,而死因是過度整容的後遺症與外界壓力致使服用藥物過量。

小編只想說,追星其實很正常,但是要理智有分寸,不要瘋狂無節制,否則那是害人害己。我想那些瘋狂粉們的偶像也不希望自己的粉絲們作出不理智的行為吧!

本文作者,牛牛仔APP:夜祭黑貓


存在感!以富家後代為代表。充實感!現實中長久單身的。感情確實的,比如獨身子女等等。這幾類特別容易追星極端!
當你發現你在狂熱的追日本明星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些追普通明星的孩子真的沒什麼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