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飛宇說《紅樓夢》是人類小說的巔峰,它的恢弘,壯闊,深邃達到了小說的極致。是否有過譽的嫌疑?它的文筆達到了怎樣的水平?


任何讚譽都不會過譽,甚至可以說中國文字表現的極致。

有些詩像詩卻不是詩,而是文,如韓退之的詩作。有些文像文卻不是文,而是詩,如《紅樓夢》。

細說就沒邊了,就單說語言表達也要費很大功夫。

隨便舉一例,人物語言,一樣人還他一樣說話,像賈寶玉痴憨,鳳姐潑辣這樣的就不說了。單你去看裡面不同老婆子講的話,風格都有不同。


飲食,服飾,園林建築,詩詞歌賦,中醫藥理都有涉及,不是作者自身功力深厚是寫不出來的。涉及人物眾多卻又可以將人物形象刻畫的細緻入微,性格分明。加上精心設計的複雜的人物關係(就連人名都是巧妙構思的)。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敘述手法。這些都是《紅樓夢》達到很高的藝術高度的佐證。雖然《紅樓夢》是殘本,卻由於前八十回中各種伏筆給了後人做合理推理的可能,於是這殘本的《紅樓夢》更被推演出各種結局的《紅樓夢》,這也是其藝術魅力的體現之一。

筆似游龍,變幻難測。

繪畫中的清明上河圖,雕塑中的敦煌石窟。

盲左腐遷紅樓血,北史執簡春秋滅,

清風污淖葬花吟,絳珠淚灰離騷咽。

作為歷史的紅樓,天朝朝雨粟,鬼夕夕夜哭

作為中國文學水平第一的小說,文學價值對於紅樓來說只是她本身的第二級價值。

這就太讓人震驚了!

正照風月,反照興滅,側照藝術,合照萬物。

史遷點贊,屈子圈粉。

青埂峰下永鑄離恨之碑!嘆。


四大名著里,紅樓夢的戲劇衝突的程度和密度都比較低,而讀起來毫不枯燥,內容豐富讓人目不暇接,這是文筆的高超之處。

寫人物是最考驗功力的。在平庸的小說里,你會感到某些人物就是功能性的推動情節,人物的行為也不太合理。像金庸先生在通俗小說里文筆算是很好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主觀評論性的文字,人物和情節也常有類似和重複,比如說女性幾乎都是愛情至上,比如在連城訣和笑傲江湖裡很多類似情節等等。

紅樓夢有大量的人物,有貴族、僕人、俠士、農民,涵蓋了各個階層,對話非常密集,而即使同一階層的每個人都有非常鮮明的性格,無論是金陵十二釵,還是襲人晴雯等一眾僕人,說話內容和腔調絕不會相同,非常符合身份,而且對主要人物都有多個性格側面的立體呈現,能看的性格的複雜。用描述性的文字來表現人物,即使評論人物也都很自然的藉助其他人物之口,同時體現被評價者和評價者本人的個性,作者幾乎是隱身的。這是頂尖的文筆,我還沒有看到有其他書的人物描寫可以與之匹敵。

前後有大量的篇幅描寫吟詩喝酒,而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氣氛,不同的事件。比如試才題對額那一回,本來是最無聊的情節,平庸的作者很容易寫重複了,但是這一回的每一個對額都有不同的情景,景物描寫優美,對話妙趣橫生,本身就是一篇一流的散文。試想自己和朋友逛一個園林,寫一篇日記或者遊記,可能經歷的事情與之大同小異,但是要寫的如此精彩,真的太難。

即使單論情節,伏筆也是非常厲害的。比如二十七回,小紅看到司棋系裙子,看似平常無意的一筆,卻暗伏在七十多回時抄檢大觀園這樣的大事。前面焦大醉罵「扒灰」等話,伏筆秦可卿之死和後面尤氏姐妹的悲劇。更不用說更明顯的判詞和讖語了。幾乎每個重要事件和新人物出場都有預先的伏筆,才不會突兀。

紅樓夢的基本故事很簡單,無非是大廈將傾,紅顏薄命。但是又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愛情,有治家之道,有政治,有詩詞,有戲曲,有醫學,有繪畫,有哲理。在紅樓夢裡不同的關注點會看出不同的東西,總是給人新的啟發,是常讀常新的一本書。


老河東:小說《紅樓夢》真的很通俗易讀嗎?

在這世界之上,只聽說有事情可以空前的,還沒聽說有什麼事情就一定是能夠絕後的。

現在就說一句特別得罪經典名著的話吧,我從小第一次認真閱讀小說《紅樓夢》,就並沒有感覺它真有多麼好看!而就是感覺它特別難讀。

那時我還上小學還沒畢業,……,勉強再看到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眼皮已經開始打架,沒翻幾頁,書就隨手扔到旁邊人睡著了。……

後來幾十年之間,……,好幾回再拿起它來當名著啃,仍然跟小時候一樣,沒一次是一回看到底的,更甭提什麼拿起來就放不下了。本來以為就我自己是這樣不堪文學修養,但之後悄悄向身邊好幾個朋友打聽,竟然差不多都跟我一個德行,還沒聽說有誰,是端起《紅樓夢》就放不,一口氣把它給讀完了的。我這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的人,從小還算是比較喜歡看書的,但偏偏《紅樓夢》就很難激起我的瘋狂閱讀癮來。不斷長大越來越明白世事之後,就仔細想想《紅樓夢》明面上都講了些什麼主要故事?可腦子轉了半天,就想起來,在一個挺大宅院當中,有一幫漂亮富家姑娘,不幹活也不種地,整天就是湊在寶玉旁邊,編詩、喝酒、看戲、吃飯、賞花、吵架、折騰;用如今的話形容,就是一群吃飽了撐的古代小資男女,在一個叫「榮國府」的大院里,以「泡吧」、「卡拉OK」的方式,醉生夢死糊塗度日呢。說起《紅樓夢》里的人物,比較有人氣也算接近普通老百姓生活地氣的,算是記住了鳳姐、劉姥姥、晴雯、柳湘蓮、尤三姐,剩下好大一群人,從小多少遍看到大,仍然還是面目模糊根本分不清誰跟誰。《紅樓夢》里,寶玉一見黛玉、寶釵等等花姑娘們,大家湊合在一起,就愛對詩、寫詩,但至今除了「好了歌」之外,其它竟不能記住其中的一首全詩來。自從我自己從事文字工作以來,有好一段時間心裡都非常不明白,對於生活在底層的尋常百姓、對於社會上的三教九流,《紅樓夢》怎麼就是他們的「經典」了呢?難道一群大宅院里天天不上班還有吃有喝的「古代小資男女」,也真就特別貼近了他們自己的平常日子了嗎?再後來我也多看了幾本書,這才明白了,《紅樓夢》原來就是從五四以來,生生被一幫拿《紅樓夢》當學問研究的大文化人和學者專家,特別給抬高到了不能再放下來的位置之上了。其索引發微、考據玄虛、無中生有、影射追究,後來居然還成就了一門「紅學」,養活了好大一批「紅蟲」。但無數忙於奔碌於日常溫飽的城市大眾、農村鄉親,也能象這樣玩味考癖地去閱讀《紅樓夢》嗎?所以說起這一部大名著,它從來就是學問家、文化人眼裡的經典,但它並非就真是跟普通百姓很親近的好聽故事。平日里我坐在出租汽車裡,只聽到單田芳啞著煙酒嗓說《三國》、《瓦崗寨》,還很少聽見有誰把《紅樓夢》給編成評書,在收音機里被說得興高采烈——因為又忸怩、又哭春葬花的它也真不好編哪!我也看過幾本關於紅學的書,其中道盡《紅樓夢》中的無限玄機、隱秘、解碼,但如果拿它當一部古代政治手冊可以,如果再拿它當成是考證家的一本寶典亦可,可如果非要拿它編戲劇,因為它的不草根、不生活、不親近、不故事,卻未必就真是最好的選擇了。有作家劉心武,退休之後閑著沒事,拿《紅樓夢》當學問書看,並且還把一些想法,就當讀後感給發表和出了書。誰知這一來,還惹怒了一群把持「紅學」的考據「紅蟲」們,天天罵劉作家褻瀆了他們的看家寶典!至於嗎?若按老百姓的大白話,它不就是一部古代小說嗎?那些「紅蟲」自己真弄明白了嗎?你們告訴告訴我,《紅樓夢》的作者的真名實姓到底是什麼?你們多少年考證清楚了嗎?我很懷疑,那些一說起《紅樓夢》,就在網上跳高蹦腳喊「經典」的小年輕們,真有幾人是一口氣就把《紅樓夢》看通順看明白了的?不也大都是「娶媳婦打幡——跟著哄」嗎?都說87版電視劇《紅樓夢》是經典經典,我當年也親眼看過了呀,不就是一群漂亮姑娘天天跟寶玉互送秋波打情罵俏嗎?當初所以鄧婕一把就將鳳姐給演紅了,正因為就這個潑辣人物,還最貼近普通百姓的現實審美感覺。其它劇中人物至今回憶,不也照樣糊裡糊塗嗎?現在不是有好多年輕網民,都說「87版經典不可超越嗎?」,那好,電視上最好再連續放它幾遍,直到大家都看噁心了再說。

越是年代生活浮躁,就越會有人跟著起鬨駕秧子,真好象他們多珍惜經典多愛護中國文化了。既然《紅樓夢》已經是高不攀的學問、經典、考證、紅學、玄機,那麼乾脆還不如就舉行一個盛大儀式,乾脆把《紅樓夢》火漆鉛封套上銅鎖藏進故宮,不就完了嗎?

所以無論胡玫如何努力,我也不看好電影《紅樓夢》的之後結果。因為自從它一落入文化人的魔爪之中,就從來再沒有真正落到地面上來。要不,就把《紅樓夢》交給周星馳弄幾部《大話紅樓》,或許還有希望讓它回歸幾分最下里巴人的煙火氣!

字字珠玉,讓人拍案叫絕,真不忍心刪啊!


怎麼說呢!每一個人物都有特點,人物很容易讓人記住,我看過的很多小說都做不到這一點。我是覺得對於小說來說,讓人記住這一點很重要。這就是我的理解。

就是我看過《紅樓夢》之後,其他經典小說再看都會有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


批閱十載,增刪五次,這是曹雪芹十年磨一劍的成就。如果給現在的文學家們十年只寫一本書的前提,不知他們能不能達到這種高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