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軍事角度來講:城一直是那個城。但是攻城的方式、經驗和武器都有了飛躍。

2.從政治來講:清與明都持有一統天下的政治思想,主要鬥爭目標是奪取天命 所以清朝會不遺餘力的消滅南明政權,就算是逃到臺灣也要消滅之。而南北朝時期北朝主流是胡人南下的割據一方的政治思想,南朝則是偏安一隅的保境安民的政治思想。五代十國則是動亂年代主流的割據一方的政治思想。

3.從經濟上來講:不論南北朝還是五代十國都沒有任何經濟實力強大,軍事實力與其對等的國家。即軍事強大的國家沒有足夠支撐其軍隊一統天下的經濟實力。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沒有足夠強大的軍隊供其驅使。

4.從大勢來講:不論是元滅宋還是清滅明。都是勢不可擋的,是從宋和明腐爛的政治局勢下催生出來的。使宋滅亡的不僅僅有元,還有戰前各地不斷的起義,還有皇帝的荒唐,不斷在戰爭中消耗的國力等等。使明滅亡的也不只有清,還有遍地的饑荒,李自成的起義,官員的腐敗等等。

5.從帝國的興替來講:宋國祚319年,明國祚279年。這段時間足夠將一個朝代初期分給各個農戶的田地都兼併到各個地主手裡,所以當年的農戶就變成了佃戶與農奴。這樣其實沒什麼不好,太平年景,土地集中管理,集中生產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是一旦進入荒年,佃戶喫不飽便不能幹活,由於所耕種的田地不屬於自己,所以一旦有戰亂佃戶便會棄田逃跑。這樣就會造成有田無人耕的情況,便進一步加劇了饑荒,大饑荒導致本國軍隊在行軍過程中無糧可徵,所以軍隊守不住國土,所以丟失國土,後方佃戶感知戰亂,成亂逃跑,無人耕地加劇饑荒蔓延,部隊無糧可徵,惡性循環。

這時如果沒有一個強權從外部進入,國家便會四分五裂由各個地區的軍事領袖接管權利,割據一方,比如漢末和唐末。但區別在於元和清就是外部強權,國家一旦開始破碎他們便可以趁虛而入,中國人是最聰明的。元和清只要穩住戰線,那麼戰線的後方就都是無人的耕地,農民便會湧入這個國家,瓜分田地,上繳糧稅,供養軍隊,軍隊繼續進攻,創造新的前線,繼續填充農業人口。軍隊更加強大,再創造更新的前線,吸收更多的農業人口,良性循環。當元清的「勢」積攢得足夠大的時候,他們只需要稱帝,然後A下去就好了。
關鍵是清朝通過軍事鎮壓和拉攏誘降農民軍將領和明軍將領官紳以及沿用舊明官吏等策略確立了在北方士紳中的正統地位;收降了原先甘陝軍、遼東軍等明朝軍隊主力更是削弱了明朝的反擊能力,而南明朝廷雖然與清朝在形勢上隔江對峙,但是僅僅據有江浙閩粵等省,這些地區的衛所長期糜爛,缺乏能夠與清軍抗衡的軍事力量。再者明朝這一隅之地還有若干宗室為了皇統爭的頭破血流,明朝中葉以後江浙商品經濟發達,喪失了原先重要糧食產區的功能,湖廣四川還被張獻忠的大西軍割據,所以南明是既無可戰之兵又無養兵錢糧,政令上還不統一,時間上又無喘息之機;直到大西軍內訌,孫可望和李定國等大西軍餘部降明後明軍纔有一戰之力,但是為時已晚,主要糧食產區和稅賦重地已被清朝全部控制,南明滅亡只是早晚的問題。
瀉藥~因為大萌已經276歲了,你見過有些年輕人一場大病癱20年的,但是一個90老頭一場大病就歸西了

縱觀歷史,似乎每個正統王朝都有尾巴王朝,比如說東晉、南宋、北元、南明,甚至清朝亡國以後都兩度復闢。

其中第一次衣冠南渡的東晉和第三次衣冠南渡的南宋都是相當成功,南渡以後雖然偏安一隅,但畢竟都延續了國祚,立國達上百年之久。而明末清初之際手握一手好牌的南明,本來都有希望北伐再興明朝,結果不僅沒有再興明朝反而被清朝所滅。

籠統上來說,大眾認知中的南明滅亡原因莫過於圍繞著最高權力合法性問題而衍生的諸如黨爭等問題,因為南明四帝並非出自帝系,而是出自或遠或近的藩王之中。

但認真全面來說的話,除去這個明面上的原因以外,回首秦漢以來三次衣冠南渡帶來的經濟發展,南明存在不了多久的根本原因在於宋代以後,中國就沒有南北分治的土壤了。在這種環境之下清朝和南明只能拼個你死我活,然而遺憾的是繼承明末腐朽傳統的南明敵不過新興的清王朝。

接下來宋安之以三次衣冠南渡的歷史來代入南北經濟為何發展不均衡。

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秦漢時期是西北的匈奴,因此在抵禦遊牧民族南下的過程中,漢朝主動向西發展,開拓了西域之地。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乾脆就是遊牧民族直接南下,佔據了北方半壁江山造就了五胡亂華的慘像,而東晉開始了第一次衣冠南渡,開發當時還是荒蕪狀態的南方。到了隋唐遊牧民族的威脅成為北方的突厥,唐玄宗時代為了開疆拓土同時防備北方,因此「置十節度、經略使以備邊」,還重用胡人安祿山等人,結果釀成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的。大亂過後中央朝廷式微,藩鎮抬頭,北方開始動亂不止,北方遊牧民族也是蠢蠢欲動,唐亡之後更是延綿七十餘年的五代十國大亂世,因此到了晚唐開始了第二次衣冠南渡。

到了宋朝,北方遊牧民族開始佔據優勢,北方契丹建立的遼國和後來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先後暴打壓制宋朝,使宋朝不僅沒有完成統一,北宋還在靖康之恥中被滅亡,康王趙構為首的殘餘勢力南渡再建宋朝,是為南宋,這也就是第三次衣冠南渡。

到了北方草原上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帶領蒙古崛起以後,遊牧民族更是到達了極致。先後滅金亡西夏,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時代更是建立元朝,降大理徵南宋,徹底統一了中國,元朝也成為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明朝時北方的邊患,先是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再是東北興起的以女真為前身的滿洲軍事集團。最後明亡於李自成之手,滿洲軍事集團建立的清朝得以入關,是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清朝。

從以上歷史可以看出,北方的遊牧民族邊患是封建王朝的一個永恆話題,由剛開始秦漢的西北轉移到唐宋的北方,再到明末的東北,也就是說由西北變成東北。其中還有兩次反客為主,北方遊牧民族南下成為新的大一統王朝,那就是元清兩朝。

面對這些外患之時,既有漢朝打出了萬裏擊匈奴,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也有三次衣冠南渡的無奈之舉,更有宋明被反客為主的無奈。

這背後更是牽扯到中國歷史上的經濟中心大遷移,像南方魚米之鄉的美譽並非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以三國時期來說,版圖上來看蜀漢佔據南方半壁江山,結果卻一直向北發展,還屢屢被曹操壓制呢,就是因為南方當時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也就是三次衣冠南渡的背後,代表著對於南方魚米之鄉的開發,更是意味著中國經濟中心由北向南的轉移。南方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自北宋達到大概平衡,經過南宋第三次衣冠南渡大開發以後,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南方經濟居上的局面了。

正因為南北經濟的極其不平衡,所以宋朝之後的元明清三朝都定都於北京,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利用帝都來實現南北經濟的再平衡。同時也意味著宋朝以前出現過南北分治的經濟相對平衡的基礎已經不復存在。

自元朝以來,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上至中央朝廷和達官顯貴,下至部分北方軍隊及其民眾都要仰懶於南方漕運的糧食等物資。這種經濟上的不平衡,已經不是諸如南宋時期以「歲幣」方式供給金朝金銀及其綢緞等物資就可以彌補解決的。也就是說這時期的南北經濟極其不平衡,南方魚米之鄉還好,北方是供不應求,南下統一纔是唯一解決的方法。

換句話來說,宋朝以後的中國已經沒有南北分治的土壤了,因為經濟上不允許。

同時當時還存在一個客觀原因,清軍入關以後,降清官僚中有相當一部分出自南方。他們見清庭一時猶豫並沒有進取南方之心,唯恐出現南北朝的局面,屆時自己與親屬同鄉隸屬兩個對立政權,骨肉分離至死難還鄉,因此竭力慫恿清庭統治階層南征。

在這兩種原因疊加之下,有不少大臣上言。如1644年五月兵部右侍郎金之俊進言:「西北粒食全給於東南,自闖亂後,南粟不達京師,以致北地之米價日騰」。九月份漕運總督楊方興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不得江南,則漕運阻矣,將何以成天下?」。

這時候的清庭就面臨一個問題,北方經濟實現不了自給自足,南方的南明小朝廷已經成立,擁兵數十萬,南下不太現實,但想要立足必須要南下。當然還有一個選擇就是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就退回關外,顯然清庭並沒有這樣選擇。

這時候對面亂鬨哄的南明小朝廷給了清庭的信心,不同於新興野心勃勃的清王朝,剛剛成立的南明小朝廷已經是病入膏肓了。

正如大家所熟悉的南明一般,這時期的南明弘光政權,因為崇禎帝的三位皇子並沒有確定死亡,而是下落不明。所以崇禎帝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看似是近支血脈登基,其實是得位不正,當然這個原因並非主要原因,關鍵在於因為背後的權力之爭。

朱由崧是第二代福王,他的父親老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萬曆帝時期爭國本的主角之一。當時崇禎帝的父親泰昌帝朱常洛不受萬曆帝待見,因此想立第三子朱常洵為太子,東林黨支持朱常洛,君臣僵持多年,最後朱常洵就藩洛陽,朱常洛為太子。

由於這段往事,所以當年堅持嫡長子制度的東林黨在南京擁立新帝之時,並沒有支持與崇禎帝血緣最近的福王朱由崧,而是以「立賢」的名義支持潞王,潞王為萬曆帝弟弟一脈,較之福王離帝系更遠。按照明朝兩京制,留都南京的百官之首是兵部尚書史可法。

史可法不支持立福王,也不支持立潞王,而是傾向於立與福王同樣是神宗嫡系的桂王。福王朱由崧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暗中聯絡了江北四鎮,以武力來迫使史可法還有東林黨諸人來轉而支持自己,從而成為南明第一任皇帝,是為弘光帝。

因為南京的百官之首兵部尚書史可法及其東林黨諸臣不支持福王朱由崧為帝,導致了朱由崧只能求助於江北四鎮。這樣做的後遺症無疑是巨大的,致使江北四鎮的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這些敗軍之將擁有定策從龍之功,開始蔑視皇權,飛揚跋扈,大大加深了明末就已經開始的地方武將擁兵自重化。

最要命的是朱由崧這個人並沒有多大的能力,控制不住局面,只會貪圖享樂。

於是南明小朝廷形成了上有弘光帝朱由崧無心進取,收復失地。下有東林黨因為擁護的潞王沒上位反而是宿敵福王朱由崧上位,因此離心離德,並且延續了明末的黨爭。江北四鎮的武將更是因為擁立之功,飛揚跋扈,還誰也不服誰,也沒有勇氣面對大順軍和清軍,幾十萬大軍好似一盤散沙。

南明小朝廷內部矛盾重重,一味退縮觀望,幾十萬大軍割據自雄,還幻想著「聯虜(清軍)平寇(李自成)」。被清庭敏銳的察覺到,因此清庭以攝政王多爾袞為首的決策層沒有承認南明弘光小朝廷,想著乾脆以清代明。

1645年,清庭以豫親王多鐸為主帥徵南明,弘光小朝廷果然不堪一擊,不久南京淪陷,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就這樣南明最強大的弘光政權覆滅。南明從此四分五裂,再沒有統一的核心,之後的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很多時候面對的問題不是在於清軍,而是在於其他宗室的不服,甚至兵戎相見,最後南明憋屈的落幕。

所以以今天的大歷史觀來看,三次衣冠南渡以後,中國南北經濟極度不平衡,使北方過度依賴南方,宋朝及其之前的南北分治再也沒有成立的環境。或者以另一種角度來說,南方的溫柔鄉足可以自成一方,北方卻需要南方經濟來補充,如果長時間南北相隔,那麼清庭是受不了的,因此剛剛入關的清庭還沒來得及適應,就被推到統一天下的路上,更巧合的是南明自成立之初就擁有各種各樣的毛病,看似新生實則是暮氣沉沉,於是清軍南下,南明不堪一擊,最後只能草草落幕。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本期到此為止歡迎關注。


因為南北朝時北方從來就沒有真正統一過,基本就是個混戰狀態,即便鮮卑人幾乎統一了北方的時候,再往北還是有個柔然。五代十國就更別提了,中原不僅內戰,北邊還有個氣勢洶洶,南下信心爆棚的契丹。

明清交際不一樣,南明面對的滿清政權不僅僅手握中原,這個政權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控住了漠北的蒙古,這種軍事壓力除了南宋,歷代南方政權幾乎沒有面對過。

最最重要的是,南明政權就是個「拼湊」出來的政權,明末漏洞百出的軍事體制讓地方軍閥無限做大,兵士只知將首,不知皇帝。南明,它根本連個政權都算不上。


我去!邀請我的這麼多啊?南北朝的歷史不懂啊,關於南明也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有兩個必亡的原因1.眾正盈朝的東林扯皮黨。2.不受朝廷節制的各路軍閥。不亡才奇怪,禍起蕭牆,內鬥給滿清幫了大忙

謝邀,在我個人看來明亡時情況和五代有根本不同,當時不可能大分裂,即便明朝要延續國祚也是以東晉南宋為例。明朝以前的讀書人和士大夫階級是很有氣節和大一統思想的。所以不管從晉到南宋。雖然偏安一隅,國力日衰。但知識分子一旦得勢必然起兵北伐,雖有內鬥,但在對外方面始終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漢賊不兩立,這也可以解釋五代十國大分裂那麼久可是最終卻歸於一統。歷代分裂時期,就算是最弱小的割據勢力。也必以天下一統為己任,否則其統治的合法性就成問題,就不可能得到知識分子的效忠和擁護。

而五代十國長期割據有部分原因在於當時很多北方政權其實屬於外族,他們並不認同我們這套大一統思想。戰爭只是為了純粹的私慾而不是一統河山這樣高尚的信念,這就決定了這類政權都不可長久,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向心力,所以這類政權改朝換代也是飛快。而有的割據勢力延續藩鎮而來,歷時已久。導致君不知天下之大,將以為國本如此。各種特殊情況疊加,所以五代十國割據較久。這個不是一兩句話說的清楚明白,再說也就跑題。

而正是這種大一統思想決定了我們今天的國家沒有分裂,我們的文化能一脈相傳,我就舉個簡單例子,文天祥題主應該不陌生,其實這人是標準的富二代,家資以億萬計是毫不誇張的。南宋覆滅前夕他得到消息立馬變賣家產組織義軍勤王,最後失敗被俘也既然保持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氣節拒絕元朝的高官厚祿慷概就義,公元十三世紀的蒙古橫掃歐亞,滅國屠城無數。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力也無法征服一個知識分子心中的道義。這就是五代十國和南宋能長期偏安一隅不致覆滅的最根本原因

而明朝之所以被清軍一擊即潰就是因為知識分子把心中的道義丟了,明朝後期的統治階級如東林黨人之類已毫無無氣節可言。東林領袖之一的錢謙益怕水冷就是典型例子,同為知識分子,和文天祥走的就是兩個極端。清朝能迅速統一河山也多虧了各路漢奸軍團的效力,而這種大規模成批次的知識分子對異族統治者投效在明朝以前是未曾有過的。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就在於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對知識分子屠戮太過。治國只取愚民之道,尤其是用科舉禁錮了大批知識分子的思想和靈魂。直接打斷了讀書人的脊樑,所以導致明朝將亡時讀書人不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知社稷有難君臣死節,所以明朝的統治快速崩塌也就不足為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