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军事角度来讲:城一直是那个城。但是攻城的方式、经验和武器都有了飞跃。

2.从政治来讲:清与明都持有一统天下的政治思想,主要斗争目标是夺取天命 所以清朝会不遗余力的消灭南明政权,就算是逃到台湾也要消灭之。而南北朝时期北朝主流是胡人南下的割据一方的政治思想,南朝则是偏安一隅的保境安民的政治思想。五代十国则是动乱年代主流的割据一方的政治思想。

3.从经济上来讲:不论南北朝还是五代十国都没有任何经济实力强大,军事实力与其对等的国家。即军事强大的国家没有足够支撑其军队一统天下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没有足够强大的军队供其驱使。

4.从大势来讲:不论是元灭宋还是清灭明。都是势不可挡的,是从宋和明腐烂的政治局势下催生出来的。使宋灭亡的不仅仅有元,还有战前各地不断的起义,还有皇帝的荒唐,不断在战争中消耗的国力等等。使明灭亡的也不只有清,还有遍地的饥荒,李自成的起义,官员的腐败等等。

5.从帝国的兴替来讲:宋国祚319年,明国祚279年。这段时间足够将一个朝代初期分给各个农户的田地都兼并到各个地主手里,所以当年的农户就变成了佃户与农奴。这样其实没什么不好,太平年景,土地集中管理,集中生产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是一旦进入荒年,佃户吃不饱便不能干活,由于所耕种的田地不属于自己,所以一旦有战乱佃户便会弃田逃跑。这样就会造成有田无人耕的情况,便进一步加剧了饥荒,大饥荒导致本国军队在行军过程中无粮可征,所以军队守不住国土,所以丢失国土,后方佃户感知战乱,成乱逃跑,无人耕地加剧饥荒蔓延,部队无粮可征,恶性循环。

这时如果没有一个强权从外部进入,国家便会四分五裂由各个地区的军事领袖接管权利,割据一方,比如汉末和唐末。但区别在于元和清就是外部强权,国家一旦开始破碎他们便可以趁虚而入,中国人是最聪明的。元和清只要稳住战线,那么战线的后方就都是无人的耕地,农民便会涌入这个国家,瓜分田地,上缴粮税,供养军队,军队继续进攻,创造新的前线,继续填充农业人口。军队更加强大,再创造更新的前线,吸收更多的农业人口,良性循环。当元清的「势」积攒得足够大的时候,他们只需要称帝,然后A下去就好了。
关键是清朝通过军事镇压和拉拢诱降农民军将领和明军将领官绅以及沿用旧明官吏等策略确立了在北方士绅中的正统地位;收降了原先甘陕军、辽东军等明朝军队主力更是削弱了明朝的反击能力,而南明朝廷虽然与清朝在形势上隔江对峙,但是仅仅据有江浙闽粤等省,这些地区的卫所长期糜烂,缺乏能够与清军抗衡的军事力量。再者明朝这一隅之地还有若干宗室为了皇统争的头破血流,明朝中叶以后江浙商品经济发达,丧失了原先重要粮食产区的功能,湖广四川还被张献忠的大西军割据,所以南明是既无可战之兵又无养兵钱粮,政令上还不统一,时间上又无喘息之机;直到大西军内讧,孙可望和李定国等大西军余部降明后明军才有一战之力,但是为时已晚,主要粮食产区和税赋重地已被清朝全部控制,南明灭亡只是早晚的问题。
泻药~因为大萌已经276岁了,你见过有些年轻人一场大病瘫20年的,但是一个90老头一场大病就归西了

纵观历史,似乎每个正统王朝都有尾巴王朝,比如说东晋、南宋、北元、南明,甚至清朝亡国以后都两度复辟。

其中第一次衣冠南渡的东晋和第三次衣冠南渡的南宋都是相当成功,南渡以后虽然偏安一隅,但毕竟都延续了国祚,立国达上百年之久。而明末清初之际手握一手好牌的南明,本来都有希望北伐再兴明朝,结果不仅没有再兴明朝反而被清朝所灭。

笼统上来说,大众认知中的南明灭亡原因莫过于围绕著最高权力合法性问题而衍生的诸如党争等问题,因为南明四帝并非出自帝系,而是出自或远或近的藩王之中。

但认真全面来说的话,除去这个明面上的原因以外,回首秦汉以来三次衣冠南渡带来的经济发展,南明存在不了多久的根本原因在于宋代以后,中国就没有南北分治的土壤了。在这种环境之下清朝和南明只能拼个你死我活,然而遗憾的是继承明末腐朽传统的南明敌不过新兴的清王朝。

接下来宋安之以三次衣冠南渡的历史来代入南北经济为何发展不均衡。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秦汉时期是西北的匈奴,因此在抵御游牧民族南下的过程中,汉朝主动向西发展,开拓了西域之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干脆就是游牧民族直接南下,占据了北方半壁江山造就了五胡乱华的惨像,而东晋开始了第一次衣冠南渡,开发当时还是荒芜状态的南方。到了隋唐游牧民族的威胁成为北方的突厥,唐玄宗时代为了开疆拓土同时防备北方,因此「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还重用胡人安禄山等人,结果酿成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大乱过后中央朝廷式微,藩镇抬头,北方开始动乱不止,北方游牧民族也是蠢蠢欲动,唐亡之后更是延绵七十余年的五代十国大乱世,因此到了晚唐开始了第二次衣冠南渡。

到了宋朝,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占据优势,北方契丹建立的辽国和后来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先后暴打压制宋朝,使宋朝不仅没有完成统一,北宋还在靖康之耻中被灭亡,康王赵构为首的残余势力南渡再建宋朝,是为南宋,这也就是第三次衣冠南渡。

到了北方草原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崛起以后,游牧民族更是到达了极致。先后灭金亡西夏,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更是建立元朝,降大理征南宋,彻底统一了中国,元朝也成为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明朝时北方的边患,先是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再是东北兴起的以女真为前身的满洲军事集团。最后明亡于李自成之手,满洲军事集团建立的清朝得以入关,是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清朝。

从以上历史可以看出,北方的游牧民族边患是封建王朝的一个永恒话题,由刚开始秦汉的西北转移到唐宋的北方,再到明末的东北,也就是说由西北变成东北。其中还有两次反客为主,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成为新的大一统王朝,那就是元清两朝。

面对这些外患之时,既有汉朝打出了万里击匈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也有三次衣冠南渡的无奈之举,更有宋明被反客为主的无奈。

这背后更是牵扯到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中心大迁移,像南方鱼米之乡的美誉并非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以三国时期来说,版图上来看蜀汉占据南方半壁江山,结果却一直向北发展,还屡屡被曹操压制呢,就是因为南方当时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也就是三次衣冠南渡的背后,代表著对于南方鱼米之乡的开发,更是意味著中国经济中心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自北宋达到大概平衡,经过南宋第三次衣冠南渡大开发以后,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南方经济居上的局面了。

正因为南北经济的极其不平衡,所以宋朝之后的元明清三朝都定都于北京,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利用帝都来实现南北经济的再平衡。同时也意味著宋朝以前出现过南北分治的经济相对平衡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自元朝以来,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上至中央朝廷和达官显贵,下至部分北方军队及其民众都要仰懒于南方漕运的粮食等物资。这种经济上的不平衡,已经不是诸如南宋时期以「岁币」方式供给金朝金银及其绸缎等物资就可以弥补解决的。也就是说这时期的南北经济极其不平衡,南方鱼米之乡还好,北方是供不应求,南下统一才是唯一解决的方法。

换句话来说,宋朝以后的中国已经没有南北分治的土壤了,因为经济上不允许。

同时当时还存在一个客观原因,清军入关以后,降清官僚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南方。他们见清庭一时犹豫并没有进取南方之心,唯恐出现南北朝的局面,届时自己与亲属同乡隶属两个对立政权,骨肉分离至死难还乡,因此竭力怂恿清庭统治阶层南征。

在这两种原因叠加之下,有不少大臣上言。如1644年五月兵部右侍郎金之俊进言:「西北粒食全给于东南,自闯乱后,南粟不达京师,以致北地之米价日腾」。九月份漕运总督杨方兴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不得江南,则漕运阻矣,将何以成天下?」。

这时候的清庭就面临一个问题,北方经济实现不了自给自足,南方的南明小朝廷已经成立,拥兵数十万,南下不太现实,但想要立足必须要南下。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就退回关外,显然清庭并没有这样选择。

这时候对面乱哄哄的南明小朝廷给了清庭的信心,不同于新兴野心勃勃的清王朝,刚刚成立的南明小朝廷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正如大家所熟悉的南明一般,这时期的南明弘光政权,因为崇祯帝的三位皇子并没有确定死亡,而是下落不明。所以崇祯帝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看似是近支血脉登基,其实是得位不正,当然这个原因并非主要原因,关键在于因为背后的权力之争。

朱由崧是第二代福王,他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万历帝时期争国本的主角之一。当时崇祯帝的父亲泰昌帝朱常洛不受万历帝待见,因此想立第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东林党支持朱常洛,君臣僵持多年,最后朱常洵就藩洛阳,朱常洛为太子。

由于这段往事,所以当年坚持嫡长子制度的东林党在南京拥立新帝之时,并没有支持与崇祯帝血缘最近的福王朱由崧,而是以「立贤」的名义支持潞王,潞王为万历帝弟弟一脉,较之福王离帝系更远。按照明朝两京制,留都南京的百官之首是兵部尚书史可法。

史可法不支持立福王,也不支持立潞王,而是倾向于立与福王同样是神宗嫡系的桂王。福王朱由崧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暗中联络了江北四镇,以武力来迫使史可法还有东林党诸人来转而支持自己,从而成为南明第一任皇帝,是为弘光帝。

因为南京的百官之首兵部尚书史可法及其东林党诸臣不支持福王朱由崧为帝,导致了朱由崧只能求助于江北四镇。这样做的后遗症无疑是巨大的,致使江北四镇的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这些败军之将拥有定策从龙之功,开始蔑视皇权,飞扬跋扈,大大加深了明末就已经开始的地方武将拥兵自重化。

最要命的是朱由崧这个人并没有多大的能力,控制不住局面,只会贪图享乐。

于是南明小朝廷形成了上有弘光帝朱由崧无心进取,收复失地。下有东林党因为拥护的潞王没上位反而是宿敌福王朱由崧上位,因此离心离德,并且延续了明末的党争。江北四镇的武将更是因为拥立之功,飞扬跋扈,还谁也不服谁,也没有勇气面对大顺军和清军,几十万大军好似一盘散沙。

南明小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一味退缩观望,几十万大军割据自雄,还幻想著「联虏(清军)平寇(李自成)」。被清庭敏锐的察觉到,因此清庭以摄政王多尔衮为首的决策层没有承认南明弘光小朝廷,想著干脆以清代明。

1645年,清庭以豫亲王多铎为主帅征南明,弘光小朝廷果然不堪一击,不久南京沦陷,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就这样南明最强大的弘光政权覆灭。南明从此四分五裂,再没有统一的核心,之后的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很多时候面对的问题不是在于清军,而是在于其他宗室的不服,甚至兵戎相见,最后南明憋屈的落幕。

所以以今天的大历史观来看,三次衣冠南渡以后,中国南北经济极度不平衡,使北方过度依赖南方,宋朝及其之前的南北分治再也没有成立的环境。或者以另一种角度来说,南方的温柔乡足可以自成一方,北方却需要南方经济来补充,如果长时间南北相隔,那么清庭是受不了的,因此刚刚入关的清庭还没来得及适应,就被推到统一天下的路上,更巧合的是南明自成立之初就拥有各种各样的毛病,看似新生实则是暮气沉沉,于是清军南下,南明不堪一击,最后只能草草落幕。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本期到此为止欢迎关注。


因为南北朝时北方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基本就是个混战状态,即便鲜卑人几乎统一了北方的时候,再往北还是有个柔然。五代十国就更别提了,中原不仅内战,北边还有个气势汹汹,南下信心爆棚的契丹。

明清交际不一样,南明面对的满清政权不仅仅手握中原,这个政权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控住了漠北的蒙古,这种军事压力除了南宋,历代南方政权几乎没有面对过。

最最重要的是,南明政权就是个「拼凑」出来的政权,明末漏洞百出的军事体制让地方军阀无限做大,兵士只知将首,不知皇帝。南明,它根本连个政权都算不上。


我去!邀请我的这么多啊?南北朝的历史不懂啊,关于南明也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有两个必亡的原因1.众正盈朝的东林扯皮党。2.不受朝廷节制的各路军阀。不亡才奇怪,祸起萧墙,内斗给满清帮了大忙

谢邀,在我个人看来明亡时情况和五代有根本不同,当时不可能大分裂,即便明朝要延续国祚也是以东晋南宋为例。明朝以前的读书人和士大夫阶级是很有气节和大一统思想的。所以不管从晋到南宋。虽然偏安一隅,国力日衰。但知识分子一旦得势必然起兵北伐,虽有内斗,但在对外方面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汉贼不两立,这也可以解释五代十国大分裂那么久可是最终却归于一统。历代分裂时期,就算是最弱小的割据势力。也必以天下一统为己任,否则其统治的合法性就成问题,就不可能得到知识分子的效忠和拥护。

而五代十国长期割据有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很多北方政权其实属于外族,他们并不认同我们这套大一统思想。战争只是为了纯粹的私欲而不是一统河山这样高尚的信念,这就决定了这类政权都不可长久,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向心力,所以这类政权改朝换代也是飞快。而有的割据势力延续藩镇而来,历时已久。导致君不知天下之大,将以为国本如此。各种特殊情况叠加,所以五代十国割据较久。这个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明白,再说也就跑题。

而正是这种大一统思想决定了我们今天的国家没有分裂,我们的文化能一脉相传,我就举个简单例子,文天祥题主应该不陌生,其实这人是标准的富二代,家资以亿万计是毫不夸张的。南宋覆灭前夕他得到消息立马变卖家产组织义军勤王,最后失败被俘也既然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拒绝元朝的高官厚禄慷概就义,公元十三世纪的蒙古横扫欧亚,灭国屠城无数。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力也无法征服一个知识分子心中的道义。这就是五代十国和南宋能长期偏安一隅不致覆灭的最根本原因

而明朝之所以被清军一击即溃就是因为知识分子把心中的道义丢了,明朝后期的统治阶级如东林党人之类已毫无无气节可言。东林领袖之一的钱谦益怕水冷就是典型例子,同为知识分子,和文天祥走的就是两个极端。清朝能迅速统一河山也多亏了各路汉奸军团的效力,而这种大规模成批次的知识分子对异族统治者投效在明朝以前是未曾有过的。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对知识分子屠戮太过。治国只取愚民之道,尤其是用科举禁锢了大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灵魂。直接打断了读书人的脊梁,所以导致明朝将亡时读书人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知社稷有难君臣死节,所以明朝的统治快速崩塌也就不足为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