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盤大過清十倍,人口多過百倍,武器更是碾壓,為啥居然被滅了?


首先明朝不是被清朝滅亡的,是被農民起義推翻的。多爾袞說過,天下取之於賊,而非明。

萬惡的大明朝被老百姓推翻,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

然後萬惡的清朝為何能一統中國呢,還是萬惡的明朝統治階級的鍋。

封建時代,地主階級是統治階級,明末,在地主階級的總代表崇禎皇帝被老百姓推翻上吊自殺後,北方各地大小地主階級羣龍無首,但是依然有著龐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他們有兩個選擇,大順農民政權,和雖然民族不同但是階級相同的滿清。投降農民軍是不可能的這輩子也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是要分自己的地要自己的命,剩下的選擇那只有滿清了。

於是你會看到,大量的漢人將領率領著幾十萬漢人武裝,給滿清當先鋒掃蕩中原。你還會看到清軍兵臨揚州城下了,南明小朝廷還想著「聯虜平寇」,你還會看到南明的主力軍隊一直在內鬥,而抗清的主力一直是農民軍組成的忠貞營。皇帝從姓朱換成了姓愛新覺羅,但是地主們還是地主。

看歷史要用階級史觀,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本民族基本盤不大才會有成功的希望啊。

抗戰時期日本7000萬人口,相當於彼時中國的八分之一多。七千萬昭和入關壬都有圈地住大豪斯的訴求,等於內部一開始就把畫餅分得乾乾淨淨,這就註定了日本在不可能爭取到中國農民的同時,也很難得到中國地主階級真正的認同。

相比之下,整個滿洲集團算上漢族也就區區百萬體量的人口,去瓜分足以供養兩億人口的漢地,這裡就具備了極大的拉攏漢奸入夥的畫餅空間。

以古鑒今,明眼人都知道入關學只是一種轉移矛盾的消費產品。

當然,有些人可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畢竟一部分人既然可以先富,那麼關也可以讓一部分人先入。 舉個評論區提供的栗子,奧斯曼突厥人入關拜占庭時小亞細亞的突厥各部人口已經很多,奧斯曼果斷不管本族龍鳴,與各族精英抱團共治。


問題前提就不成立,明和清之間還有個大順,兵圍北京逼死崇禎皇帝的是李自成。被滿清滅掉的是南明,而滿清與南明戰爭時,已經不是十倍的差距了,而是整個中原+東北+蒙古面對南方半壁江山了,且清軍一部分就是原明朝邊防軍精銳,先進武器應有盡有。


明朝為啥滅亡在此不贅述,滿清為啥能得天下是因為多爾袞的策略得當。

滿清入關史與其說是八旗戰鬥力強還不如說多爾袞忽悠人的能力強,吳三桂都被他耍的團團轉,大半個中國都是明朝的降將打下來的。

和他比南明那些人就像天真無邪的孩子。


明亡於李自成。

這是歷史常識好麼。


首先要明確,不是最後打進北京的就是滅亡明朝的主力軍。可以拿秦末農民起義做類比,雖然最終打進鹹陽的是劉邦,但滅秦主力還是在鉅鹿之戰中殲滅秦軍主力的項羽部隊。。

同樣,我們來細數農民軍與後金(清)軍與明軍官軍的歷次戰績就明瞭了。

明清戰爭始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以時間線為軸排列的重大戰役如下:

撫順之戰(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

努爾哈赤殲滅明軍萬餘人,攻佔撫順 清河,震動全遼。

薩爾滸之戰(萬曆四十六年 1618年)

努爾哈赤的得意之作,殲滅明軍精銳五萬餘人,次役後明軍在遼東戰場陷入全面被動,後金奪取戰場主動權。

開鐵之戰(天啟元年 1621年)

後金攻佔遼陽 瀋陽,明軍陣亡被俘數萬人,遼河以東全面陷落。

廣寧之戰(天啟二年 1622年)

後金攻佔廣寧 遼西四十餘城。

松錦大戰(崇禎十二年至十五年 1639~1642)

盡滅明軍九邊精銳,完全摧毀明軍的遼東防禦體系與關寧錦防線。為入主中原的決定性戰役。

中間還有1637年降服朝鮮,1628至1635年征服漠南蒙古。更不提後金(清)軍數次經古北口突入內地燒殺搶掠。可以這麼說,在明清二十六年的大戰中,明軍在所有的關鍵性戰役中無一不是大敗虧輸,精銳盡失。

而反觀農民軍方面,農民起義是自天啟七年(1627年)的陝北起義。而直到崇禎十四年(1641年)的洛陽之戰後方獲得戰場主動權,其後纔有襄陽之戰、汝州之戰(殲滅孫傳庭主力)。

戰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軍主力基本只剩防守山海關的關寧鐵騎。因此,大順才得以在二月入山西,三月十九日便攻破皇城。

綜上,後金(清)是滅明的主力軍無疑。


因為騎射和大刀代表了先進戰鬥力,槍炮則是錯誤的發展方向

你給出錯誤的命題,我就給你錯誤的結果


首先要確定是不是,然後才能問為什麼!

明明是李自成農民起義推翻了明朝,卻問「為啥明朝會被清朝滅亡」,這不是偽命題麼?

事實上,那時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已將明朝推翻了。然後,擁有百萬兵力的李自成,只帶不到十萬兵力去徵撫吳三桂鎮守的山海關。

當時,吳三桂的幾萬邊防軍已經夠厲害了,不料又加上了十幾萬清兵,以多數的優勢兵力,聯手打敗了李自成的大約十萬農民軍(亦說六萬)。

此戰失敗,李自成退居北京稱帝,次日離京向西安戰略轉移。這一下,竟把個首都北京,變成了史上罕見的國家權力真空!

於是乎,就在這陰差陽錯之下,竟被滿清僥天之幸撿了個大漏,幾乎兵不血刃就直接佔領了中國的最高權力中樞。

關鍵是僥倖!

此時的中國 ,已陷入無政府狀態。漢人已沒有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國家政府,也就無法動員舉國之力來保衛祖國和民族了。

於是,在漢人吳三桂的帶領下,滿吳聯軍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兵不血刃的順利進駐北京,一舉佔據了中國最高權力中樞。

多爾袞進京時,發布安民告示曰:

「義兵之來,為爾等復君父仇,非殺百姓也,今所誅者惟闖賊。官來歸者復其官,民來歸者復其業。師律素嚴,必不汝害。」

在此善言之下,且又眼見漢人吳三桂跟「借」來的清兵是在一起的,只為對付「闖賊」為明朝皇帝報仇,而且吳三桂和清兵厚葬崇禎,誰還會對吳滿聯軍心生警惕,懷有敵意?

於是,一些前明官員便跟吳滿聯軍同仇敵愾,為了滅賊報仇,而紛紛「歸者復其官」;

於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國家政府,便在廣大漢人的歡迎和支持下迅速恢復起來;

於是,在這敵我不明的千古罕見的特殊歷史瞬間,滿人以前所未有的溫和手段,竟僥天之幸的一舉獲得了中國最高的國家政府權力。

也從此具有了中國最高的軍事動員能力,憑此便能獲得和使用最多的人力物力戰爭資源,來攻滅南明殘軍和農民軍了。

這時候,以吳滿聯軍和前明官員組合起來的北京臨時政府,已貌似當時中國唯一合法且最具實力的國家政權。而農民軍和南明殘軍,反倒貌似「賊寇」和「偽南明」了。

所以,當這個以吳滿聯軍和前明官員組合起來的北京臨時政府,逐漸過渡為正式的滿清政權後,以它原有的軍事實力,加上最新獲得的全中國最高軍事動員能力,自然就能動員和使用最多的人力物力;

那麼,攻滅農民軍和南明殘部,統一中國,也就是個時間的問題、甚至順理成章的問題了。


因為明朝收稅實在是太拉胯

派個太監去江南收稅直接讓人給打回來了

北方的稅收已經基本上收不上來什麼了

江南的地主、勛貴如同吸血鬼一樣瘋狂地吸收著明帝國的命,然後在明朝被推翻的時候馬上跪另一個主子。

這樣,他們所有瘋狂壓榨小屁民的財富就成功洗白,成了自己的合法收入。

當然,清軍入關後也算是給明朝報仇了

江南地主在被清朝招安後加官晉爵,成功洗白。沒過幾年,大批江南地主皆被文字獄所絞殺,抄家。

清政府給鹽商政策,讓鹽商賺錢,賺夠了錢再抄家。

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心裡沒有一絲內疚。

漢弗萊爵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政府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道德上的對與錯,目的在於穩定的統治。

《是,大臣》中幽默的笑話更是一語道出了政府的本質

哈克:「英國政府永遠都是鋤強扶弱的。」

漢弗萊爵士:「那為什麼我們不派出軍隊去阿富汗抗擊俄國人呢?」哈克:「俄國人太強了。」

扯遠了

所以文字獄,只是手段,從來都不是目的。

用《是,大臣》中首相顧問對漢弗萊爵士說的話簡直再合適不過

Approbation, elevation, and castration.


你沒看過隋唐演義吧?這是京東鏈接,不差錢就買一本看看吧。

《隋唐五代史(套裝上下冊)》(王仲犖)【摘要 書評 試讀】- 京東圖書?

item.jd.com

還有,你這兩個例子沒對比性,這黃臺吉好歹還是自己翻得盤的,共和國第十一將軍是靠贏的勝利難道還用說嗎,你這分明在黑我蔣公大義,《捌佰》沒教你怎麼說話嗎?

如題:

民國地盤大過共和國十倍,人口多過百倍,武器更是碾壓,李宗仁為啥居然被打退臺灣了?援朝時期,美國聯軍實力明顯強於彭公,為啥我國最後取得了勝利?

請不要再反串黑我中正先生了!


【赫圖阿拉之問】

對於「赫圖阿拉之問」,終於有學者做出了「解答」!

【樊登對談閻崇年】隱藏在東北地區的千年之謎「赫圖阿拉之問」究竟是啥?

【赫圖阿拉之問】閻崇年老師談清朝的崛起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崛起的歷史背景

央視紀錄片:努爾哈赤(7集全)

【皇太極】

皇太極

皇太極與北方各部的關係

袁崇煥為什麼必須死

詭言議和,皇太極忙著打朝鮮,袁崇煥忙著築三城詭言議和,皇太極忙著打朝鮮,袁崇煥忙著築三城

【多爾袞/順治】

漫談南明1 弘光正拳

漫談南明2 潞王監國

漫談南明3 隆武與魯監國

漫談南明4 永曆紹武之爭

漫談南明5 五個皇帝

漫談南明6 衝冠一怒為紅顏

漫談南明7 大順軍西撤

漫談南明8 陝西根據地的丟失

漫談南明9 一個改變歷史的意外

漫談南明10 福王的故事

漫談南明11 江北四鎮

漫談南明12 遲到的皇位

漫談南明13 黨爭

漫談南明14 聯清還是抗清

漫談南明15 和談

漫談南明16 醉生夢死

漫談南明17 救命

漫談南明18 聯虜平寇

漫談南明19 清君側

漫談南明20 史可法守揚州

漫談南明21 弘光帝出逃

漫談南明22 假太子登基

漫談南明23 南京降清

漫談南明24 剃髮令

漫談南明25 潞王監國


那些讀地攤書的明粉不是回答過很多嗎,什麼小冰期啊,什麼明朝不產紅薯啊,什麼吳三桂怒髮衝冠為紅顏啊,什麼崇禎被奸臣坑啊…真是天不佑我大明啊,要不是這些倒黴事,沒準現在還姓朱呢。滿清太無能了,要不然我國早就在老朱家帶領下橫掃地球了。


明朝滅亡是內外因以及歷史必然性與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結果。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像其他王朝興建初期一樣,汲取歷史教訓,採取加強統治,與民休養生息和發展社會經濟等措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恢復和發展,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

然而,明朝中後期政治腐敗引發社會存在嚴重土地兼併導致的民生凋敝以及統治階級內部長期存在的皇帝昏庸、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等因素,不斷消耗著明朝的統治力量,加之此時東北女真「後金」興起勢不可擋和李自成農民大起義等外因,明朝最終於1644年在內外交困之中覆滅了。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哪裡有壓迫,哪裡遲早就會有反抗,如果不是明朝政治腐敗,統治腐朽,社會矛盾積重難返,失去民心,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哪裡會有李自成農民起義推翻明朝(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在民眾夾道歡迎之中打進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而死,明朝作為大統一王朝覆滅)?又何來清朝(1636年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改「後金」國號為「大清」)借明末農民起義和吳三桂投降於1644年入住中原呢?

結論:明朝滅亡是內外因以及歷史必然性與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結果。明朝滅亡是明朝自身的統治腐朽和社會矛盾這一內因所決定的,明朝滅亡有其歷史必然性,這一必然性通過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和清軍入關這些偶然因素表現並得以達成。


因為遼東軍支持滿清,所以軍隊人數和裝備清軍勝過明軍。因為晉商支持滿清,所以清朝得到後勤保障,重點是南明還內鬥,不單只內鬥,內鬥完了還投降滿清了,能想像常凱申投降嗎,南明就是這種情況,能不滅亡嗎。

抗日戰爭,我國實力遠遜於日軍,戰爭初期敗退重慶,用大水擋住了日軍兵鋒。進入相持階段,半個中國淪陷。戰局的轉機是美國的參戰,日軍的重心轉向了東南亞,大陸得以鬆了一口氣,這種相持局面,隨著日本投降,最終取得了勝利。能進入相持階段,一是大水,二是國共合作,這兩點是最重要的。少了一個,大陸免不了全面淪陷,淪為附屬國。


滿清就想把朱家皇帝變成愛新覺羅家皇帝,就想滅一家一姓之明,日本想滅亡中國。


明朝不是被清朝滅亡的

是被底層農民在李自成「英勇」的領導下推翻的。崇禎接著就上吊了

只是後來吳三桂跟多爾袞借兵,把清軍引進關內,清趁亂拿到了江山。這是純背鍋

就像曹家佔了國都之後國號改成魏一樣,佔據國都就成了正統。


後金是誘因,民變是癌細胞,明朝官場是失效的免疫系統,還會被癌細胞裹挾。


明朝後期國庫空虛,光修長城就花掉了盡十年的國庫收入,萬曆皇帝怠政,崇禎皇帝破壞了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平衡關係,東林黨人遇事只顧自己,不能任人為賢,致使官場腐敗,軍隊無戰鬥力!


明朝漢人弱化武德低下,崇禎44年那個情況,石重貴也遇到過,而且更慘自己都被抓起來了,耶律德光在當時有本族核心兵力超過15萬,滿八旗壯丁5萬,有帶路黨杜重威、趙延壽,也有馮道這樣的官員投誠,結果劉知遠起兵沒多大功夫契丹人就跑路了,放到明末就是姜鑲振臂一呼,全國相應各地攻打清軍後者跑路,結果。。。。。。明朝滅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英雄能接盤。上帝哥很向著漢人,兩次讓清朝最高領袖在沒有決定繼承人情況下暴斃而亡,立國不到30年就兩次主少國疑。結果。。。。最後運行的結果還是留辮子,所以就沒法辦了


新興政權往往更容易形成一條對外利益一致的戰線,靠著目標完成內部權力,財力,武力整合,快速發動戰爭機器。而年邁的大明已經到了朝廷內部不和,中央和地方不和的地步,雖人口百萬調不起來軍隊發動真正決定性的戰役,而且明末遼東從來都不只是軍事問題,還有地方行政體系完全潰爛,需要有強大威望和有張居正那樣手腕的人復生把政策貫徹下去才能贏過滿清。一直以來大家都高估大明低估他們的對手。

另外,清朝沒有本事憑自己的能力入關,滅掉南明諸王純粹是因為他們太菜扶不上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