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總在擔心別人會怎麼想我,所以,我做事之前都會考慮一下別人的看法,做事束手束腳,不敢展現真實的自我。 因為我害怕別人說我low,說我土,說我窮,說我笨,說我丑,說我啥也不懂,說我裝。所以,我把真實的自己偽裝起來,別人看到的只是層層包裹下的我。


和我一樣,我就是這樣的人,沒辦法,這是一個人的天性,和家教也有一定的關係。

我小時候奶奶一直對我說,寧可人負我,不可不負人,吃點虧沒關係。

如果沒有損害到你的利益的話,不用去特意表白自己的想法,高興就多做點,不高興就不要做,如果你想說或者人家問你有什麼問題,你可以說出你心裡的想法。

因為你的想法在有些人眼裡根本就不算什麼,每個人的想法和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樣的,特別是陌生人或同事之間。

我就是遇到事一直去表白自己的想法,反而被一些人說我是個多變,很作的女人。

做自己,覺得自己怎樣開心就怎樣做,不要去多在意別人的想法


謝邀,我今天正好在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內容正好對應題主所問。我就直接複製過來吧。

下面是原文:

雖然做公眾號的時間不長,但我也成功的收到了第一條來自讀者的私信,興奮之餘我自然也是格外重視。

私信里說:「我很在意周圍人的眼光,感覺他們都在看著我,我害怕自己的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擔心別人會在背後議論我,也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的要求,只能經常做出我不情願的事情,我有什麼辦法改變這樣的情況嗎?」

當我看完私信以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薩特的那句名言:

「他人即地獄」

當我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一切的思想、行為都是出自於自我的內心,無拘無束,不受限制,表達的是「現實自我」;但當我們置身於社會之中、置身於他人的目光之下的時候,我們的思想、行為在他人眼裡就衍生了出另一個「我」,即「理想自我」「應該自我」

每個人都存在這三種自我,這是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不可避免的情況,但有些人確實過於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評價,他人已經成為了「我」行為處事的一種嚴重障礙,正如地獄一般。

出現這樣情況的人不在少數,通常是因為自我意識過高,不能正確的進行「自我覺察」和對待他人的判斷。

在九型人格中,有一種「助人型人格」(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1977),這種人格下的人很喜歡幫人,而且主動,慷慨大方,對別人的需要很敏銳,但卻時常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對他們來說,滿足別人的需要比滿足自己的需要更重要,同時他們很少向人提出請求。

隨著這種人格的深入,他們會不斷壓抑自身的需求,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認為我若不幫助他們,就沒有人會愛我,形成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也是俗稱的「討好型人格」,或者「老好人」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又要如何去改變現狀。

社交是人類的本能需求

首先要提到的是,在我們的文化中,禮儀一直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我們為人處世需要尊重他人,照顧他人,這並沒有錯,但同時也表明我們的文化倡導人是集體性的,作為個人的「我」是社會集體的一部分,「我」的存在,是由集體關係衍生出來的各種身份

例如對於父母而言,我是孩子,對於孩子而言,我是父母,對於他人,我是朋友等等。

在這樣的價值觀導向下,自我的想法和行為不可避免的受到壓制,自我表達和展示個性也變得更為困難。

「他人邀請我參加活動,我的拒絕可能會被他人當做不給面子」「他人找我借東西,我如果不急就可能給人留下吝嗇的印象」

對於「討好型人格」來說,他人的看法和判斷主導了我的決定,他人的需要超過自己的需求。在我看來,自己的選擇只會造成兩種結果:滿足他人,犧牲自己;滿足自己,傷害他人。

不論是哪種選擇,都是一種痛苦的關係維持。

《親密關係》一書的作者羅蘭·米勒認為:

人類需要和其他人接觸,因為人類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而社會屬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對親密關係的需要。

與他人的關係是我們生活的中心內容,處理得好會帶來極大的快樂,處理不好則會造成重大的創傷。

處在社會中的我們,都不喜歡孤獨的感覺,都追求融入社會關係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關係焦慮」,通常它都是短暫的,但是一個人如果長時間的處於這種焦慮之中,就會形成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甚至嚴重的影響生活。

通常自我意識高的人更容易陷入「關係焦慮」,這裡的自我意識高是指一個人過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行為表現的看法,認為自己始終都被他人注視著,從而無法順應自己的內心做出決定。

高自我意識的人總是在意著自己的行為,特別是在人多的場合,總是放不開,相對的,低自我意識的人總是能表現得很自然,面對陌生的觀眾也可以侃侃而談。

「討好型人格」壓抑自我,把他人的需求凌駕於自我需求之上,本質上是一種扭曲的維持自身的社會關係的辦法,類似於完美主義者,他們討厭不確定性,擔心遵從內心的想法行事會給現有的人際關係帶來嚴重的後果。

實際上這種一味的滿足他人所換來的關係是不穩定的,是脆弱的,就和經典的幫鄰居打水的故事一樣,你對他人的要求持續的滿足是維繫良好關係的紐帶,如果一天你拒絕了滿足他人需求,相較於一個普通人,他人會對你有著更大的不滿。

不得不提的羞恥感

羞恥(Shame),維基百科給出的解釋是:一種因隱私遭侵害,或經歷不榮譽、不成功及不得體等事件而察覺到自己無法符合社會預期或規範,所產生的尷尬或暴露情緒。

高自我意識的人因為時刻關注自我的行為表現和外界對此的反應,他人的反饋如果不符合自我的預期,就很容易引發羞恥感。例如你上台講話,你認為自己是嚴肅的,如果你注意到台下有人在看著你笑,你就會懷疑自己是否什麼地方出錯,接下來你就可能表達受阻、詞不達意,甚至因為緊張而冒汗、顫抖。

反過來,羞恥感還會提高自我意識,因為羞恥感的影響往往是持續的,一次的羞恥感產生以後,時常會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嚴重的甚至對自身能力產生懷疑。

總而言之,不論是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或是難以拒絕他人,實質上都是對他人需求的一種抬高和對自我需求的一種壓制。

認識自我是改變的開始

我差異理論(Higgins,1987)認為,個體自我概念包括3個部分,即理想自我、應該自我和現實自我。

現實自我指自己或他人認為自己實際具備的特性理想自我指自己或他人希望自己理想上應具備的特性應該自我指自己或他人認為自己有義務或責任應該具備的特性

所以,這三種自我都具備兩個角度,一種是以自身角度來判斷,一種是以他人角度來判斷。

「討好型人格」則更注重他人角度的判斷,特別是對「理想自我」和「應該自我」的判斷。

「理想自我」和「應該自我」是引導「現實自我」的標準,當「現實自我」與這些標準有差異時,就會產生要減少這種差異的動機,這種動機推動著人們以達到現實自我與相關的自我標準相匹配的狀況。

相反,當「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差異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也就是「積極的結果沒有出現」的時候,通常就會引起人們的的消極心理情境,這種心理情境會導致沮喪類情緒,如抑鬱、失望、挫折感、羞恥等。

「現實自我」與「應該自我」的差異表示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或者義務,也就是「消極結果的出現,這種心理情境會導致焦慮類情緒

所以,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現實自我」,同時發揮「理想自我」和「應該自我」的引導作用。

學會自我覺察

改變現狀,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自己,包括自己的優缺點,以及面對外部環境和他人需要時,內心是什麼感受,即「現實自我」是什麼樣的,也就是學會「自我覺察」。

美國組織心理學家塔夏·尤里克將「自我覺察」定義為一種清晰地認識自我的意願和能力。這種意願和能力包括了解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別人眼中的我們是怎樣的

自我覺察是分為內外兩種情況的,既要求我們從內部去認識自身的真實想法和需求,也要從外部了解我們在他人的判斷下是什麼樣的。

關於認識自身,許多人都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我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思考自己的決定,所以我對自身有足夠的了解。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許多人對自我的反思通常都是一種「事後諸葛亮」行為,當經歷了事情以後,情緒趨於平穩,我們的反思通常更理性,我們經常會自發的找出各種理由甚至想像一些並不存在的原因去解釋經歷的事情,用以安慰自身。

又或是對於遭遇的不幸,我們事後經常會帶有負面情緒去推敲我們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越想越氣」。

這兩種情況下的反思對於認識自我並沒有什麼幫助。

我們需要做的是注重事情發生時的感受。

我們情緒的最真實反應,就存在於事情正在發生期間,無論是喜悅、驚訝,還是憤怒、沮喪。這都是屬於「我」的真實情緒。這時候的我們並不需要過多的思考,而是要去感受,你或許會發出「這就是我啊」的感嘆。

經歷了事情以後,我們可以嘗試去回憶或者記錄下所經歷的事情,可以是腦海中的自我陳述,也可以寫下來。這個過程並不是要我們去為發生的事情做解釋,而是通過對過程的反覆咀嚼,我們可以更好的關注到自我的感受,同時我們也可以換位思考,把自身放在對立面去考慮我們會怎麼做,這將能夠使我們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自己。

外部覺察同樣重要,但實際生活中,我們很難從他人,特別是親近的人那裡獲得有效的反饋信息,相關研究表明,人們願意指出他人積極信息的人數是願意指出消極信息人數的7倍以上。

正如「忠言逆耳」指出的問題那樣,指出他人的問題很可能出現不愉快的結果,人們都不樂意承擔這種不確定性。特別是親密的人,為了維持關係更願意隱藏事實,這種無效的反饋就好像鍋中不斷升溫的水,而身處其中的人就像是毫無察覺的青蛙,當需要跳出來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渾身無力。

那我們要如何獲得有效的外部反饋呢?

塔夏·尤里克在其著作《洞察力》一書中提到,想要獲取有效的外部反饋,在選擇對象時,我們要避免兩種人:「無愛的批評者」「無批評的愛人」。顧名思義,前者是無論怎麼樣都會批評我們的人,例如和我們有過節的人,或是小心眼的傢伙;後者是無論怎樣都不會批評我們的人,比如我們的父母,或者馬屁精。

我們要做的,就是鑒別身邊可以給我們提出有效反饋的人,特別是曾經給我們提出過意見的人,可以是朋友、老師、親屬。你要對他們開誠布公,告訴你這麼做的理由,賦予他們可以直抒胸臆的權利,同時你也要做好接受批評的準備,這時候的任何意見,都應該認真傾聽,而不是想著反駁。

學會拒絕他人的訴求

學會正視他人需求,要知道,絕大多數時候,人們表達訴求都是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真正能做到換位思考的人並不多,面對他人的訴求,需要拋棄「不滿足即是傷害」這種非黑即白的想法,這其實是「討好型人格」給我們做決定時挖的坑,想要跳過去,就需要承認凡事都具有複雜性,才能想到折中或者拒絕的辦法。

我們可以採用下面的技巧:

學會折中,就像「中庸」思想提到的「因事制宜」一樣,許多時候我們在面對他人的訴求可以採用折中的辦法,有時候你確實不想答應,但是又沒有好的拒絕理由,你可以根據你的接受下限來回復,例如同事邀請你去7點去喝酒,你可以說:「我可以去,但是只能到9點,因為我和朋友約定了見面」

轉移權威,有時候面對熟悉我們的人,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強有力的拒絕方式,這時候可以表示決定權不在我們手裡,而是在女朋友或者父母手裡。並且適當的表示對他人訴求的惋惜,表達出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

此外,高自我意識的人誤認為我一旦表現不好就會招來諸多負面評價,所以我必須時刻保持最好的表現,認為內心的強大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不對他人表現出脆弱的一面。

首先要澄清的是,外部的評價有多種影響因素,除了個人的表現以外,還受到評價人自身的素質和其他評價者的觀點所影響,單純的認為只要自己表現不好就會遭遇指責是把所有問題攬到自己身上的錯誤想法,是不承認凡事具有複雜性的表現。

其次,真正的強大不是所謂的寧折不屈,而是能屈能伸的韌性。

人無完人,我們接受自己柔軟的一面,並學會適當的表達自己的缺點。比如在面對他人的訴求的時候,我們可以表示自己並不擅長或者不具備提供幫助的能力,你可以說:「我雖然很想幫你,但是我對這方面卻是不了解,如果弄砸了就不好了」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要拋開完美主義,適當的和他人聊起自己的弱點,比如你有哪些不擅長的地方,或者曾經犯過什麼小錯誤,一開始可以選擇你信任的人來談起這些事情。

這些行為,目的在於學會更全面的看待和接納自己,在面對他人的目光時,或者拒絕他人的訴求時,能夠更好的去面對自己的情緒變化,降低羞恥感,不會感到那麼的難堪。

文章的最後我想說:

要想切實的做出改變,光了解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必須不斷的進行練習,一開始可以從一些小的方面著手,比如在人數少的場合嘗試表達自己,對面小的訴求嘗試拒絕等,通過這種練習,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最後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為人處世法則。

另外,一個好的練習過程一定需要不斷的正向反饋,當我們成功的做到一次自我表達以後,可以給自己一些獎勵,可以是自我的內心肯定,也可以是實物獎勵。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你學會克服「討好型人格」,能夠以更全面、更包容的心態面對自身所處的環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歡迎各位來公眾號【剎那一刻】玩耍,我準備了美酒和故事,這裡有實用成長幹活,也有心理小知識,你還不來找我聊聊嗎?


練,克服自己,看看日劇凪的新生活。


這是人類在生活中的正常行為,擔心輿論,自己的利益流失,就好像猩猩會擔心自己在社會集體的地位一樣,這時候不妨試試先給自己2等盆友說下自己的真正的樣子。


其實很多人無論你做得好還是哪怕稍微有點紕漏,她們都會在背後議論你(而且是非正面的那種評價)…一想到這些「挑刺精」的存在,我就反而坦然了。我會告訴自己,自己覺得自己做得對了,這件事讓我自己「爽」了,就夠了。其他的就任由「杠精」們說去吧。

?????


都一樣,年紀小的話,還是要突破一下這個情緒,因為別人未必考慮你的情緒。


首先你要正視自己,了解自己自己的優缺點

樹立好自己的原則,站住自己的立場

俗話說的人善被人欺

對於別人惡意的詆毀學會反擊

不要害怕與別人發生爭執

勇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你是最棒的


你的未來,你的全部由你掌控,憑什麼要聽他們的,做自己不好么。她說我,說明她也不是真正的自我。自我就是自己的所有天性,愛好,為什麼要聽他們的么?他們能為你的未來做主,養你么?你要不顧世俗,做最好的自己!


一條魚問烏龜:「為什麼你遇事就躲,縮在殼中?」

烏龜說:「別人的評論重要嗎?」

魚:「可是,被罵了也不在乎么?」

烏龜慢慢轉身:「這就是為什麼我活得比你久的原因!生活中做好我們自己很重要,別人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喜歡你的人,你怎麼做都是對的!不喜歡你的人,你做得再好也看不上你!

你永遠不知道在別人嘴中的你會有多少版本,也不會知道別人為了維護自己而說過什麼去詆毀你,更無法阻止那些不切實際的閑話,而你能做的就是置之不理。

很多時候,有些人,有些事沒必要去解釋澄清,懂你的人永遠相信你。如果你沒瞎,就別從別人嘴裡認識我!

不要輕易給別人貼上你所理解的標籤,無論好的、壞的,你並不了解;所以別站在你的角度看我,我怕你不懂!

有時候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善良。有時候幫錯人,不是因為你蠢,而是因為你把感情看得太重。

有時侯流淚,不是因為傷心,而是委屈。有時候忍下,不是因為沒理,而是不願去爭了。

佛說: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不生氣,心也就風平浪靜。有些事早晚要經歷,順其自然接受就好!擁有一顆好心態!什麼事自然就順利!

永遠不要瞧不起任何人。鳥活著吃螞蟻,鳥死後被螞蟻吃。一棵樹可以製成一百萬根火柴,燒光一百萬棵樹只需一根火柴。時間和環境隨時改變。不要貶低或傷害任何人。所以,時間和命運有時候是很微妙的,山不轉路轉。我們活著,低調做人!尊重別人,踏實做事!只有先成就了別人,別人最後也會成就你!跟著雨傘學做人:你不為別人擋風遮雨,誰會把你舉在頭上! 仁行天下,德行天下,善行天下!大家共勉

2020年8月26日13:21:01

過度的友善是種病,病就病在企圖取悅所有人。過度友善的人,害怕拒絕,因為他們看來,拒絕別人同樣是件傷面子的事。把面子看得比天還大,往往源於內心的弱小。事事害怕讓別人失望,也是一種自卑。生活總有點欺軟怕硬。一個完全不懂拒絕的人,也不可能贏得真正的尊重。

2020年8月26日13:21:26

不要總揭別人傷口說話又沖,給身邊的人潑冷水還一副「我這是為了你好」洋洋自得的神情。會不會說話和阿諛奉承是兩碼事,基本的尊重一定要有,交談的最基本準則就是平等,而不是一副優越感的樣子,哪怕是朋友這點也一樣。在我看來朋友相處的基本點有三:準時,平等和真誠。

2020年8月26日13:22:15

今天你做什麼決定著你今天的質量,今年做什麼決定著你今年的質量,今生做什麼決定著你今生的質量。當別人在睡覺,我們在奔跑; 別人在抱怨,我們在改變; 別人在猶豫,我們在繼續;別人在觀望,我們在路上; 她們選擇幾年後成為今天的我們,我們選擇幾年後創造新的奇蹟,我們的字典里沒有借口和放棄,只有堅持和努力,初心不改,只為做更好的自己!

不能改變別人,那就改變自己;不能改變事情,那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否則,你就屬於與自己過不去的人,就是一個不聰明的人。山不來,我過去。生活, 一半是回憶, 一半是繼續。 把所有的不快給昨天, 把所有的希望給明天, 把所有的努力給今天。

2020年8月26日13:22:40

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是在自覺不自覺的寫書。寫得好壞,寫得厚薄,寫得平庸與精彩,全看你自己如何運筆。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在別人嘴裡有多少個版本,所以做好你原本的樣子就好。若想懂我,就請親自來懂,若是討厭,盡情討厭。

人生就像是一道多項選擇題,困擾你的往往是眾多的選擇項,而不是題目本身。什麼樣的心態,鑄就什麼樣的風景,美麗的風景不在眼裡,而在心裡。不要拿你的人生和別人作比較,人生,需要感悟,需要回味,需要體會和思索,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人生就是一場追逐,實際追逐的繁華,追逐的名利,到最後都是一場夢。

人,最好的心態是平靜;最好的狀態是簡單;最好的感覺是自由;最好的心情是童心。一些事看開、看淡,才能過好這一生。不是你貧窮就不可以幸福,不是你富有就沒有煩惱,人的生與死、病與痛、歡喜與憂愁、幸運與意外,是不分貧富貴賤的。看懂一段話,過好這一生。懂得,自然就是你此生最大的財富。

2020年8月26日13:22:58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感受,不要別人一失落,你就緊張,不要別人一道歉,你就心軟,不要總是讓別人開心而自己委屈,自己想一想,何必讓自己累得喘不過氣。你過於敏感,且過於善良,而過於善良的人,最後都會吃虧。

做一個特別簡單的人,不期待突如其來的好運,經營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時光,及時盡孝,一切該來的總會到。往事不回頭,未來不將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2020年8月26日13:23:12

人呀!

你再優秀,

也得碰上識貨的人。

你再付出,

也得遇上感恩的人。

你再真誠,

也得趕上有心的人。

你再謙讓,

也得面對珍惜的人。

2020年8月26日13:23:48

哪一個人,

沒一點缺陷?哪一個人,是美崙美幻?

你做的再好,

也有人對你指指點點;

你做的再對,

也有人對你說長道短。

2020年8月26日13:24:05

想開一點,

很多事,

不值得總放在心間;

看淡一點,

不要太在乎別人的那張臉;

簡單一點,

不要用他人給的尺子,

量自己的長短。

緣起又緣滅,

彼此只不過是互相的過客,

面對面走近,

背對背走遠。

2020年8月26日13:25:28

你再好,也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有人討厭你的脾氣,

有人嫌棄你的言行,

有人嫉妒你的生活,

有人眼紅你的幸運。

2020年8月26日13:25:58

你再好,也不能讓所有人喜歡,

好人難做,抵不了眾人之口,

說你好的,轉過身就會罵你,

誇你美的,在背後也會損你,

你好不好,總會遭人誤解。

你真不真,只在於自己,

2020年8月26日13:26:03

不必太在意一些人,

他們不懂你,就會說閑言碎語,

他們不愛你,就會視你如空氣,

你走不進他們心裡,就別硬擠,

你得不到他們關心,就別爭取。

別人不喜歡你,那是他咎由自取,

你就是你,有自己的心事和秘密,

誰規定你就該對每個人掏心,

別人嘴裡的你,不是真實的你,

你的善良,別人當成缺心;

你的直爽,別人看成大意;

你的為人,別人隨意排擠;

你的品性,別人只懂其一。

生命中來來回回的那麼多人,

你做不到對每一個人都用心,

也沒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人生的路,自己走,

難聽的話,別在意,

活得輕鬆是目的,

2020年8月26日13:26:41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