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通策略】新基金規模和偏好分析(荀玉根、鄭子勛)

  來源:股市荀策

  核心結論:①年初以來基金髮行再度升溫,估算未來潛在入市基金規模1.8萬億,其中已成立未建倉基金6000億,待成立基金1.2萬億。②歷史數據顯示,建倉期和待成立的基金經理,相比其他基金經理,配置上食品飲料、電氣設備、計算機等行業更高。③春季行情仍在路上,短期重視大金融,全年看好科技+大眾消費。

  新基金規模和偏好分析

  20年全年增量資金大幅入場,股市的微觀資金面非常充裕。進入21年,百億日光基再度頻現,年初至今偏股型基金已發行超過2000億,投資者非常關心公募基金未來的發行情況以及已發基金的持股偏好,本次周報我們就這些問題展開分析。

  1.待發和建倉期的基金規模測算

  根據目前已審批情況,預計有1.2萬億新基金待成立。今年1月以來爆款基金再度發行,年初至今(截至20210117)偏股型基金已成立約30支,募集總規模超2000億元。這30支基金中有19支基金在發行時設定了募集上限,其中14支都在1日或數個交易日內快速達到上限後結束了發行,可見基金髮行的行情非常火爆。去年偏股型基金月均發行額為1600多億元,今年僅半個月的時間已經發行了2000億,投資者關心後續基金還會發多少。我們在前期報告《如何看公募天量發行及明年測算-20201222》中曾介紹過,一支基金成立要經歷四個環節:提交審批、通過審批、發行募集資金、基金成立。按照這個流程,我們可以將未來的入市資金按照成立前後分為兩部分:截至今天已成立但還沒建倉的基金、目前在審批或發行流程中的待成立基金。首先我們對後者,即待成立基金規模做一個大致的推斷:目前大約有340支偏股型基金已經通過行政審核但是尚未發行,有130支偏股型基金已經確定了發行日期或者已經在發行中,在不考慮新的過審基金情況下,兩者合計得未來有470支基金將成立。與此同時,今年偏股型基金每支發行的平均份額約為60億份,2020年平均25億,2018-2020年平均為20億。我們假設未來470支全都成功,每隻基金的份額為25億份,則未來還會成立的新基金規模大約為1.2萬億元。

  已成立的基金中尚未建倉的規模,估計約為6000億。除了未來可能待成立的基金,目前還有許多基金已經成立,但是尚未完成建倉,如今年1月剛發行的2000億基金現在大概率還沒建完倉。在前期報告中我們曾經用基金季報的數據測算過,2004年以來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建倉節奏是1.3個百分點/交易日,牛市略快,為2個百分點/交易日,熊市慢一些,為1個百分點/交易日;2020年市場整體處在牛市格局中,基金的建倉節奏約為2個百分點/交易日,即2個月左右完成建倉。目前20Q4的基金季報尚未披露,因此基金的最新倉位我們沒法準確得知,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估算:1月14日A股跌幅較大,滬深300單日跌幅為1.9%,如果一支偏股型基金在當日的凈值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那這支基金大概率還沒完成建倉。我們把這一凈值波動區間框定為正負0.5%,測算得20年9月份及之前成立的偏股型基金已經基本完成了建倉(個數或份額佔比在80%左右),10月份之後已建倉比例逐月下降。我們以凈值波動的情況倒推基金是否已建倉,將預計未建倉基金的份額進行加總,統計得目前尚未建倉基金的規模約為6000億元,其中今年1月已成立但尚未建倉基金的規模為2000億元,去年10-12月4000億元。

  全年股市整體增量資金預計為2.1萬億元。在年度策略報告《「股」舞人心——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20201127》中我們指出,根據我們的牛市三段論,2019年市場處在牛市孕育期,2020年處在牛市爆發期,2021年市場將進入牛市泡沫期。回顧歷次牛市中三個階段資金面的特徵,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場外的增量資金在牛市孕育期尚在觀望,在爆發期後期才開始入場,在泡沫期加速湧入。如12-15年牛市中,以創業板指來劃分的牛市孕育期為12/12-13/04,以上證綜指來劃分的孕育期為13/06-14/03,爆發期為14/03-15/02,我們統計整個12/12-14/03期間的月均資金流入為500億元,而14/03-15/02對應的月均資金流入為2200億元,15/02-15/06期間月均值為1.6萬億。本輪牛市從2019年1月4日啟動,從資金面的角度看,2019年全年資金凈流入約8400億元,月均700億;2020年全年資金凈流入1.8萬億,月均1500億元,19、20年基本符合牛市孕育期和爆發期的資金入市特徵。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市場將進入泡沫期,場外資金有望加速入市,我們預計全年資金凈流入約2.1萬億,詳細測算見我們前期報告《增量資金望超兩萬億——2021資金入市測算-20201204》。

  2.潛在入市基金的偏好分析

  潛在入市基金偏好的計算方法。前文我們已經測算,按照成立與否劃分,往後看目前待成立的基金潛在規模為1.2萬億,往前看已成立但是尚未建倉(去年10月至今成立的基金)的基金規模為6000億,兩者合計有1.8萬億。那這1.8萬億的資金會流向哪些個股或者板塊?我們也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算:我們先統計這1.8萬億資金對應的基金經理的名單(部分新基金的基金經理有兩人或兩人以上,我們均單獨計算),然後通過20Q3季報測算這些基金經理的前十大重倉股持股比例,再用每個基金經理的持股比例乘以他對應的待入市基金份額,最後我們把每個基金經理的重倉股數據加總,來獲得整體潛在入市基金可能的配置方向。其中,已成立未建倉基金的份額取發行份額,尚未成立的基金份額取募集上限或直接賦值25億份;多人管理的基金在計算份額時將份額平攤給每個基金經理。雖然20Q3至今已經過去了近4個月,基金經理的重倉股可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或者過去的持倉未必代表著基金經理未來的持股偏好,但是這種計算方法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此外,我們剔除了被動型指數基金,只考慮主動型基金的配置方向。

  潛在入市基金相比其他基金更加偏好食品飲料、電氣設備、計算機等行業。我們以20Q3全部主動偏股型基金的持股偏好為基準,分析潛在入市基金的持股偏好:從大類行業來看,潛在入市基金相對全市場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會更加偏好大消費類行業,潛在入市基金/全體主動偏股型基金在消費股的配置力度分別為48%/44%、科技股為22%/24%、週期股為21%/20%、大金融為4%/6%、其他為5%/6%;具體到申萬一級行業,潛在入市資金可能較全市場的基金將明顯超配食品飲料、電氣設備和計算機,兩者在食品飲料上的配置力度為22%/17%,電氣設備上為11%/9%,計算機為6%/5%,潛在入市資金可能較全市場的基金將明顯低配電子和醫藥,兩者在電子上的配置力度為11%/14%,醫藥上為13%/15%,具體數據見表3。

  3.應對策略:保持樂觀

  21年牛市格局沒變。18年底、19年底時我們先後發佈報告《穿越黑暗迎黎明——2019年A股投資策略-20181209》、《「牛」轉乾坤——2020年A股投資策略-20191117》指出2019年1月4日上證綜指2440點為第六輪牛市的起點,至今我們認為市場仍然處在牛市格局中。基於資金面、基本面、情緒面的變化,我們將牛市進一步細化為孕育期、爆發期、泡沫期三個階段,2019年市場整體處在由資金面驅動的牛市孕育期,十年期國債利率從18年日均的3.62%下降到19年日均的3.18%,降低超過40個bp,指數上漲與盈利的相關性並不大。2020年市場進入了基本面和資金面雙輪驅動的牛市爆發期,十年期國債利率日均值從19年的3.18%再度下降24個bp至2.94%,與此同時,各大指數的漲跌幅差異與基本面差異對應:創業板指、滬深300、上證綜指成分股20Q3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幅依次為27%、-8%、-11%,指數的漲幅分別為漲65%、27%、14%。展望21年,市場進入由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的泡沫期,我們預計A股凈利累計同比增速將持續回升至2021年3季度,ROE持續回升至2021年Q4,2021年全部A股凈利同比增速預計為15%。與此同時,當前市場熱度我們測算只有約60度,對比歷史牛市頂點還有提升的空間,詳細分析見《「股」舞人心——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20201127》。

  春季行情在路上。短期,我們認為春季行情或已正在路上。回顧2002年以來(滬深300歷史數據始於2002年),春季行情啟動時間差異大,啟動有早有晚,最早在11月,最晚在2月初,平均持續時間近3個月,滬深300最大漲幅平均為23%。牛市中的春季行情漲幅更大,剔除牛市中春季行情(即剔除06、07、09、14、15、19、20年共7年數據),餘下的11年春季行情持續時間最長92個交易日、最短僅19個交易日、平均為43天,期間滬深300漲幅最大30.2%、最小6.0%、平均16.5%;若只考慮06、07、09、14、15、19、20年這7年牛市中的春季行情,行情持續時間最長為112個交易日、最短為17個交易日、平均為65個交易日;期間滬深300漲幅最大89.6%、最小5.7%、平均35.3%,空間和時間明顯較非牛市更大。這次春季行情屬於啟動較早,20年11月已經開始,滬深300已上漲兩個多月,最大漲幅為20%。

  短期大金融,全年科技+大眾消費。當前春季行情熱點輪動快,並未出現明顯的主線。我們認為21年市場將進入牛市第三階段泡沫期,而歷史上牛市第三階段啟動前往往出現滯漲板塊補漲。目前資源股和金融股都屬於後週期的滯漲板塊。資源股的持續性還需看全球需求復甦後續如何,相比之下,金融確定性更高一點,因為目前大金融板塊整體漲幅低、配置低、估值低、基本面回升。站在全年視角看,我們認為21年科技和消費兩大賽道未變,但從市場表現看會有新的子行業出現,這些子行業有望於4月份確認,因為一方面「十四五」規劃落地、政策明朗,另一方面年報及一季報披露、業績得到確認。我們認為21年行業配置的第一梯隊是科技,當前正處5G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週期中,前期以硬體為主,中後期帶動軟體革新需求,最終萬物互聯、人工智慧,借鑒2010-2015年前後科技股行情硬體-軟體-內容-應用場景擴散規律,21年計算機(雲計算、人工智慧)、傳媒(遊戲等)、新能源車產業鏈等軟體內容及應用產業發展空間更大,根據賽迪顧問預測,2021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818.7億元,未來幾年並有望保持30%增速。根據海通分析師預測:2021年雲計算相關領域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有望達23%、物聯網模組45%、網路安全38%、設備商31%、關鍵器材27%。傳媒中最熱門的遊戲版塊2021年銷售收入有望達3324億,同比增長20%。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衝擊190萬輛、同比增長58%,隨著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技術應用,新能源汽車將從單純交通工具進化成先進技術應用載體,向智能汽車快速進化。

  2021年行業配置的第二梯隊是內需,回顧08年金融危機歷史經驗,貨幣寬鬆、四萬億等刺激政策推出後,高收入人羣首先受益,08Q4-09Q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高於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現金收入增速的6.0%/1.6%/1.9%,這一階段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和高端白酒等可選消費行業需求旺盛,珠寶、化妝品、汽車等高端消費增速迅速上升;09Q3起隨著基建、房地產投資落地和製造業、服務業用工需求擴張,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逐漸超過城鎮居民,糧油、食品、飲料等大眾消費增速順勢崛起。2020年城鎮居民收入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小,而農村居民特別是外出務工者收入受衝擊較大,20Q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5.4%,高於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增速3.3%,因此2020年可選消費品中汽車和高端白酒表現亮眼。借鑒09-10年經驗,預計乳製品、餐飲、超市等大眾消費需求或將大增。根據海通分析師預測,2021年乳製品板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預計為80%,餐飲預計為110%,超市預計為70%。

  風險提示:階段性回撤:宏觀政策首次轉向;牛市結束:盈利頂和情緒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