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清末之前,欧洲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微乎其微,中华文明在完美地自洽中已经走了几千年了。但是,自秦以降,文明似乎陷入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怪圈中。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水平,社会的文明程度,几乎在原地踏步(相对欧洲而言)。

那么,假如不存在欧洲文明,或者其十分衰微的情况下无法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中国」这片土地是否会在「治世」「乱世」的轮回中,一直走到世界末日? 还是会缓慢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出民主制度? 又或是进化出某种独特的文明形式?PS:时间尺度可以长一些。


很大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要真写下来可能得一本书了……不过是不是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1、在欧洲文明影响全球之前,其他哪些文明对中国文明造成过冲击(比如北方胡人、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他们对中国文明的冲击到了什么地步?中华文明的疆域到底是谁限制的?2、欧洲文明之所以能够昌盛,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能否在中国文明区域内找到?3、一乱一治的背后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二三百年就得一乱?其中多少是人的因素,多少是制度的因素,多少是自然因素

我的看法是:

完美自洽怕是有点勉强,中华文明与周边其他文明的冲突并不少,在东汉结束后的超级大震荡,北方胡化很严重,差点回不来,靠著汉人巨大的人口优势,才能保住语言和生活习惯,隋唐的统治者以及大将从名字看都很难说是正统汉人,唐朝皇帝对汉人是「天子」、对西域胡人是「天可汗」,公元六世纪伊斯兰文明崛起,阿拉伯人向东席卷中亚,公元751年,与唐朝名将高仙芝决战怛罗斯,唐朝失利退出,西域被彻底伊斯兰化,宋朝中国干脆分为三块,金和西夏分别统治中国北方和西部,中华文明只占领了中原一块儿,后来又被蒙古强攻40多年踏平。这些都不仅仅只是一乱一治,当然与其他文明相比,还是保持了极高的稳定性(东罗马帝国还存在了1000年呢……)。

欧洲文明能够昌盛,除了封建制度、采邑制与劳动技术技术在该文明中相对较高的地位这些制度因素,更容易鼓励贸易,产生更多自由人组建自治城市,更重要的是几件事情,黑死病、煤、美洲。因为黑死病死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人口,人不够,才会对机械有需求,煤的分布位置有比较适合挖掘与运输,当髯口激增,土地开始短缺之后,他们发现了美洲和其他殖民地,躲过了人口危机。

中国的一乱一治,其乱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皇帝个人素质的急剧下降(虽然差不多也是事实),更主要的是当时的技术条件,容纳不了几百年盛世下新增的人口,人口激增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饭不够吃,而是人比机器便宜,技术更新动力不足。一场大乱之后,人口急剧减少,土地重新分配,文明又回到了老路上。

如果没有可以轻易采集的煤,和海外殖民地,恐怕欧洲文明也会要陷进「一乱一治」(伊斯兰文明的一乱一治似乎是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对外争战,招募雇佣兵,最后雇佣兵干掉老板继续争战,继续争战再招雇佣兵,雇佣兵再次干掉老板……)

清朝如果没有扩张主义的欧洲文明强势插入,也极有可能在乾隆去世一个世纪内陷入崩溃,因为从马戈尔尼对中国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陷入了和大乱将至前的死气沉沉:到处都是人,是饥饿的人,技术凋敝,军纪不整,文明甚至有了倒退的痕迹。

一旦大乱,北方的蒙古、西边的西藏都有可能群雄逐鹿,甚至东正教文明的俄罗斯、伊斯兰文明的奥斯曼帝国,如果没有西方的压力(或者说假设他们就是西方的尽头),也都愿意来这里掺和一把吧?

倒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的可能,因为全球文明都已经是君主体制了。
那就不会有清朝了,因为清就是因为得到西方武器技术,才能出现以六万女真打赢一亿明朝人。如果没有火炮火枪,女真一个城一个城的攻,根本打不到黄河以北。也根本干不赢农民军,冷兵器时代就算你再牛逼一个人也干不过五六个人,何况有自己研发火器的明朝。清初单造红夷大炮就1000多门,火枪五万多杆,试想西班牙几百人的火器部队就干翻了几千万玛雅人的冷兵器。真没西方文明,明朝甚至大顺也能干翻满清。可以说明朝是面对近代化有六万人的列强军队女真人,再加上当时无敌满州弓。满州弓又轻又准,而且省力简直吊炸天,几乎能比当时明军火铣还省力,我以前还试用过几次仿制品,再加上战马就是古代土坦克。当时野战当然无敌了,但明军依然能压著满清打。但是红夷大炮,西方枪支技术传入建州女真手里后,就出现翻盘了。为了对抗强大的明军,建州女真不惜一切代价搞西洋火器,到南明时期女真攻城都是用大炮直接轰烂城墙。明朝败在这群人手里不冤。


如果欧洲文明始终不存在,那么今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将与几千年来的过去,没有从形式到本质的几乎任何区别。宋元明清什么样,今天就什么样。

这个状态再延续个至少六七百年甚至更久都是没有问题的,尽管政权可能会更迭N轮。满人可能像蒙人一样北逃了,汉人政权像明朝又恢复了。

至于会不会最终有质变,比如以千年为单位看的话,我在想1500年左右的时间长度会不会是一个变化、转折的点。

既然要讨论中国能否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时局中走出,最根本的在于中国能不能发展出资本主义。我的回答是,可能的。

其他不说,就让我们把视线集中在明代,这个最有争议的年代。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的自序中就集中表明了他的观点,即「我们很难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在明代万历年间,中国的封建主义经济已经向资本主义经济进展。」往下的一段,他也引用张瀚所著的《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他的家庭以机杼起家的经过和王世懋《二酉委谈》里就描写过景德镇市民子弟入学读书的情况:「民既殷富,子弟多入学校,然为窑利所夺,绝无登第者。」以此二者,虽然黄先生想要说明封建正统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一时期新兴经济,也就是也就是以面向市场为目的,雇佣为形式的家庭作坊必然已经形成了。而且,子弟虽入学校,但是受利益的熏心而登第者甚少。这说明了传统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观念必然是受到了冲击了,不然前人也不会特地点名去批评此事。

那么明代的经济状况到底怎么样呢?一直以来,受了满清文化的影响,明代的地位一直是被低估的。但是,从目前来看明朝的经济绝对是中国历朝以来一个重要的突破,光人口这一项就已经突破汉以来中国一直维持在五千万上下的怪圈。在这里引用下维基词条的说法。

关于明朝户口的峰值,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明朝后期,但具体时间则分歧很大,人口具体数据也分歧很大。&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1626年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人口有大约99,873,000人。[76]现代学者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在130,000,000人至150,000,000人之间。[77]现代学者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197,000,000人,明朝人口峰值接近2亿。[78]现代学者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192,510,000人,1644年实际人口大约有152,470,000人。[79]

现代学者,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观点,明神宗中期的1580-1590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大约162,000,000人。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1640年实际人口大约130,000,000人。1650年实际人口大约123,000,000人。1660年实际人口大约135,000,000人。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市民阶层的兴起。农业来看引进了大量高产作物,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经济作物的烟草和棉花在这一时期大量种植,甚至出现专事种植的农户,极大地推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手工业方面大量雇佣制经济为基础的作坊开始出现,在江浙一带,「周围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无论南北财货,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的现象开始出现。而商业方面,张居正为首的士人阶层甚至提出了「农商荣枯相因」的说法,不得不说社会上经商的风气不断发展,以籍贯为代表的商帮开始出现。甚至在明代晚年甚至出现了票号这样的东西,货币流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之高的程度。而种种的结果造就了大量的市民阶层,而市民阶层正是资产阶级的前身是资产阶层的基础。随之而来的是市民文学,市民思想,市民艺术,甚至《五人墓碑记》中出现了中国首次的市民阶层运动。请大家注意这是市民阶层首次登上政治运动的舞台,我个人认为这是未来资本主义运动的先兆。其实不仅如此,倭寇就是一帮商人和市民打著倭人的旗帜反对政府海禁政策的举动。

但是其实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工商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赣北、徽州、江浙、广东、福建等少数地区。单拿这其中任何一个区域,相信都能不会比当时的西班牙、葡萄牙差,甚至随著外贸的开展,大批银元流入中国,但是所谓的「鹰元」就是产自墨西哥的银元。但是这样造成的问题在于全国广大区域仍然缺乏工商业的发展,从国家来说,基本的立场还是得站在自然经济的一边。这也就是导致海禁,限制贸易。其实西方也是如此,新兴的资本主义也只是萌芽于少部分沿海地区,通过战争和资本掠夺向中欧和东欧延伸。但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政府总不可能让你江浙人去抢甘肃人的钱财吧?某种程度来说和平方式的资本掠夺以及带来的影响力是远远慢于战争的。

既然说到了黄仁宇实在是想吐槽下他对于万历立嗣的看法。一方面他认为道德代替法律、人治替代法治是中国难以走向资本主义的原因,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万历在立嗣上没有自主权是畸形制度造成皇帝没有自主权。这里不是矛盾吗?在我看来这里完全说明中国已经出现制度超越皇权,文官集团作为一个群体的地位已经高于皇帝个人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

不过种子已经埋下了,那么迟早就会发芽的。即便外国人不来,中国也迟早能过度的,马克思说过否定之否定是普遍真理,哈哈开个玩笑。最后不得不加上一句,满清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破坏得太厉害了,那些天天歌颂康乾盛世的史学家实在脸都丢哪去了。如果不是满洲人宣扬奴化思想,限制汉人发展,按照中国王朝的规律1840年英国人来的时候应该是一个王朝正值中期的时候,像日本一样实行民族革命最后实现中兴也不是不可能。个人看法,仅作抛砖引玉只用。
从清末的形式来看。汉族官僚在讨伐太平天国的过程中逐渐取得兵权。之后恐怕是湘军,淮军,北洋系之类的出一个人做皇帝建立汉人王朝。
那大清太平天国就得亡了。
这个假设不会存在,想想,没欧洲就没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没第二次工业革命。。就不要幼稚到会有中国会打开科技之窗了吧。。说不定你我还留著大辫子,依然是封建社会……冷兵器,专制集权,闭关锁国,三寸金莲……


假如欧洲不存在那么大清也还是会被推翻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为大清是少数民族政权
题目中的很多假设都是很有问题的,比如中国文明在原地踏步,有一本书《被误会的中国国力》值得一读
很难进入资本主义,因为皇权太重了,加上儒家的学说,社会太安逸,就会不断腐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