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就是向人推薦自己喜歡的作品、歌曲、書籍、影視作品等不限。安利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甚至是陌生人。


如果我向人「安利」一部電影或者書籍的時候,一般會有兩種情況。

其一是因為這部作品的內容能夠折射我的某部分人性、或者尚未充分袒露表達的真實自我。然後希望對方通過了解這部作品的時候,我能借著去講述、解釋那部分我想要流露及講述的自我。

其二是因為,我感覺在對方的某些狀態也許與我所了解過的某部作品當中所的內容有些相通之處。我認為對方也許會對此作品感到共鳴。能夠幫助其了解到另外的一些東西,一些我關於TA的某些觀察。——有時那些是我一時還不好直言的觀察。


幾十萬年以前,我們的智人祖先在一起狩獵,他們必須分工合作,才能夠獵殺那些體型較大的動物,獲得足夠的肉類讓自己生存下去。

「看這個腳印,野獸往那邊走了!」「不,我覺得它就在這裡鑽入了山洞!」人們爭先恐後地分享自己的看法,也在別人的看法中獲得了更多的信息。

幾十萬年後,我們雖然不需要狩獵,卻仍然需要在生活中與其他人不斷交換信息。

所謂「安利」,就是「我認為這個東西對我有益,我可以把這個信息告訴別人」,這是長久以來進化獲得的本能,背後的心理是,對我有益的東西,可能也對別人有用,為了和他建立/保持關係,或者僅僅是不求回報的幫一下他,我要把這個信息傳遞給他。

細分下來,可以看到三個想法/觀念,我們分別分析一下。

  • 對我有益的東西可能對別人也有用

這是精神分析理論中,妥妥的「投射」防禦機制。

投射作用,是指個體依據其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象。投射作用的實質,是個體將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為特徵推測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樣存在。

正如中國古話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想要的東西,別人應該也不想要,那我就不要給他了,反過來說,我想要的東西,別人應該也想要,我就分享給他吧。

而事實上,子非魚,沒有兩個人擁有完全相同的需求。如果沒有充分的溝通交流,誰也不會知道對方到底需要什麼,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安利」者明明心懷好意,卻給別人帶來了困擾。

  • 我想和他建立/保持關係

人們在人際關係中都渴望交換,渴望得到對等的回報,這是社會交換論的主要觀點。

社會交換論,是主張從經濟學的投入與產出關係的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將人際傳播重新概念化為一種社會交換現象。它認為人際傳播的推動力量是「自我利益」,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人們在互動中傾向於擴大收益,縮小代價或傾向於擴大滿意度、減少不滿意度。

這就解釋了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會儘可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比如,「安利」可以讓我人際關係更好,「安利」曾經給我獲得了一些獎賞,所以在接下來與人建立/保持關係的時候,會不自覺地選擇「安利」這種模式。

按照我本人的經驗,「安利」的確能夠給我帶來更多的朋友,並讓我的朋友更加信任我支持我。當然了,這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需要足夠有用的「安利」。

  • 不求回報的幫助

正如題主所述,有的人「安利」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包括陌生人。這屬於社會心理學中,利他行為的範疇。

利他行為的定義是對別人有好處,沒有明顯自私動機的自覺自愿的行為。有如下幾個特徵:①以幫助他人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質的獎勵,例如榮譽或獎品;③自願的;④利他者可能會有所損失。

有的人可以通過利他行為來減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者體會到一種自我價值;還有的人因為看到別人處於困境,深深地共情到對方的不易,從而做出助人行為以減輕他人的痛苦。

這種「脫離了低級趣味的行為」,在漫長的歷史中,也保障了人類的延續。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愛心常在工作坊,加入心靈成長社群一起交流~

http://weixin.qq.com/r/UDu3rwbE0lutrULM925C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以我個人的安利心態來說,如果是向朋友安利的話,其實是希望在現實生活里有個可以和我一起飯偶像嗑cp的人,而不是只能在微博啊之類的網路環境上跟實質上不認識的人一起嗑

如果是向陌生人的話,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入坑啦,這個目的應該是可以得到大家共識的吧我想


1.自我表達。「啊啊啊啊,卧槽!」

2.維護關係。沒事多往來

3.身份建構。這是我喜歡的,牛逼不


從不科學的角度來講,就和你發朋友圈是一樣一樣的。

有炫耀心理,虛榮心理,被認可,被關注,被誇耀……


總結上面的回答還有自身感受。

渴望自身被認同,自己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等,把有價值的東西分享給別人,從而得到認同。

其次就是求同心理。安利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讓對方也接受這樣的行為、觀念。單獨的個體在多個群體中有被孤立的風險,同化其他個體,降低這種風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