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門的鄰居幾年了都不認識。上下樓層之間還容易「結仇」。是人沒有以前淳樸了嗎?


謝邀。社會進步了。

過去,生產力低下,鄰里之間的密切交往既是現實生活的互助必須,也是重要的公共生活。

現在,生產力發展,分工細化,互助?不太重要了。公共生活?有電視,有網路,有微信。。。

社會形態正在從熟人社會轉為生人社會


不邀自來。

套用一句萬能回答:

因為中國正處於傳統農業社會與現代工商業社會的轉型階段,

傳統價值觀正在解體,新型的信用體系還不完善。


  我是真切覺得鄰居情誼越發淡漠的。

  我四五六歲時,夏日夜晚坐在園內乘涼,在阿娘的膝下跑來跑去,看的是滿天繁星和風動樹搖,聽的是蟲語嗡嗡和閑談大笑。說不緬懷的確是假的。

  今天里遇見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卻突然讓我改變了想法。在慢慢敘述這件事之前,還得先介紹一下我的兩戶鄰居。一戶姓周,聽外婆說男女主人都姓周,他們俱是白髮蒼蒼的人了。老太太從前好像是大學文科老師,所以顯得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像是經過了中國之前許多十年滄桑和苦難的人,反倒像年邁的英倫女王一樣貴氣卻和藹。我的外婆從前尊敬她學識,就叫她周先生的,所謂達者為先嘛,後來覺得有弄重了這對夫妻叫法的懷疑,就叫她周老師。老先生的具體生平我也不得而知,只是他需要用輪椅助行,只因常看見周老師推著周先生在小區花園裡呼吸新鮮空氣。

  另一戶人家和我家稍微熟一些,大抵是住在正對門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緣故,男主人是一個體態敦實的人,姓謝。或許是心寬體胖的緣故,他老是笑著的,無論哪裡見到我都會笑著和我打招呼,一來二去我也就自然學會了主動和他打招呼。他的妻子由於不常出門,在我這裡是一個臉譜化的人物,暫且也就不提及。這家人家總會在過年節的時候給我家送來點水果,或者是從鄉下捎來好用的絲瓜干用來刷碗刷鍋,好像也記得他們送過乾果一類的東西,我外婆外公也回上一份禮,推搡一番之後各自收下對方的心意,樂呵呵地回家。我只知道他們送了什麼,卻不知道我家送了什麼,這是因為我外婆在吃到用到那份禮物的時候,總提及「這是對門爺叔送來的哈密瓜」,「這是對門送來的小核桃」而從不提及我們家送去了什麼,直到十五六歲外婆同我說這件事,才告訴我她再以一種笨拙的方式教會我飲水思源。

  故事很簡單,今天我在樓下不遠處麵館吃早飯遇見謝叔的時候,他推著兩個買菜的小推車。我習慣性打招呼問他是否去買菜了,他說已買了一次了,自己家的菜還不知買什麼。我感到這話令人疑惑便深究下去,才知道原來周老師得了白內障,這兩天正好在開刀還是治療云云,看東西模糊不清,謝叔便一拍胸脯承包了免運費買菜業務。吃完面,我拍拍大腿,本來想走了,一張餐巾紙抹嘴抹到一半,突然想到那兩個笨重的手推車,竟然跑過去主動說爺叔我跟你一道買菜,推著小推車來回走了一趟菜市場,謝叔絮絮叨叨說了一堆類似小販往菜上噴水又缺斤少兩的吐槽話,還告訴我哪家攤位會送蔥兩根,哪位賣的魚新鮮又便宜等。回家後嗅嗅沾了一身菜場里的氣息才想起來這貌似是我第一次買菜。

  人總說鄰居關係冷了淡了,這次我卻開始實實在在地想,我貌似也不曾再在夏日流火里乘涼聊天,貌似也不再往隔壁阿姨那魚缸前頭跑過去觀察,但隔壁老頭總在開大門的時候為我拉門,隔壁奶奶又老是在小區門口打照面時笑臉問候,頗多了幾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味。怎麼說呢,想要好的鄰居關係,不能止步於對「相聚總有時」的妄想,還是得「心近自然近」啊。


個人感覺還是居住方式的改變造成的。以前真的就是相鄰的鄰居,噪音有限矛盾也很少。現在上下左右都是鄰居,稍有不注意就會影響他人,矛盾升級又沒人管,小愁變大恨甚至老死不相往來,還怎麼淳樸的起來呀!

看了那麼多回答,都在找借口,擁有一個好的鄰居關係難道不會讓生活更好嗎?最起碼好的鄰居是在緊要關頭比如人生健康 家裡突發要事能夠及時幫得上忙的 , 只是大多數人沒有這個遠見和意識 覺得生活在安全的現代社會而忽視了這些 再加上現在中國社會渲染 官為權,民為財 的,使得大部分普通人一味的追求名利追求成功從而心浮氣躁,不能沉澱自己靜下心審視自我,整個社會缺乏文化氛圍 。 最後能成為鄰居也是緣分呀,請珍惜!


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一部偉大的作品。鄰居可以是一個可愛的存在,也可以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可愛到可以幫助你愛護你;可怕到可以讓你家破人亡。


其實無所謂,老子早就說過「老死不相往來」,反正又不進同一個門,無所謂。

有人說有鄰居出了事情好幫忙,這太YY了,現在社會,凡事都靠自己,靠法律,房子漏雨之類需要做事就花錢去雇專業人士,想養老都不能太指望子女,何況鄰居呢?

有些人即使善待他,也無法友好相處。臭味無法相投,就不要勉強。因為,只是鄰居而已。


你的鄰居,也屬於你的風水。

古人云:君子游必擇賢,居必擇鄰。古人誠無我欺,請你想下,連你們口中豬狗不如的日本人都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口號:災難來時,最快來救你的,不是警察消防隊,而是鄰居!請善待你的鄰居!

你家裡好,才是好的,如果你隔壁天天打老婆,時時刻刻呼天搶地,鬼哭狼嚎,如果你隔壁家裡日日夜夜有惡形惡相的大漢出入,如果你家隔壁住著個金三胖天天玩手榴彈,試問你睡得下嗎?所以,只要去你小區,看到你們的保安經常一副死老爸的模樣,進電梯時,你的鄰居看到你進門都立刻按關門鍵,我可不在乎你是門朝大海背靠青山,還是左青龍右白虎中間有皇座,無論多發達都神經衰弱,處處小人。

所以,請善待你們的鄰居吧!


還記得小學時候學的一首詩《摘星》,那時候不太明白,用「高處不勝寒來形容」現在的高樓大廈的鄰里關係最合適不過了,而農村依舊是「人間芳菲四月天」。出生在南方農村,不像北方的四合院門對門,窗對窗就是人家可以去這家借個醬油,那家借個醋,不過青瓦房一排排鱗次櫛比,也十分親近,這家有喜事,隔壁家的,房子後面人家都請來吃飯,平時也經常這家去那家來,打點小牌啦,聊聊家常說點八卦啦,小孩子們也跟著大人屁顛屁顛兒的跑去叔叔伯伯家玩,春天的時候忙完自家的農活兒,也會幫著別家,小孩子們在青蔥的田野上奔跑,你追我趕,叔叔伯伯們用嘟嘟嘟的「土拖拉機」耕地,孩子們就在後面看挖起來是否有泥鰍,黃鱔,父母們就幫著伯伯嬸嬸們耕種;夏天也是如此,幫著別家收菜籽,種水稻,一群小屁孩兒也幫著添亂,玩泥巴;秋天幫著鄰居家的收稻穀;冬天我家他戶的就一起腌制香腸臘肉,準備過年……好不熱鬧好不親近! 但是想想現在,國家推進農村城市化,人們的生活變好了,搬進大城市,住進高樓大廈,卻發現自己生活在了最高的地方孤獨的看著那曾經熱鬧歡騰的萬家燈火,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如今「近水也救不了近火」,一道道防盜門也把親熱的鄰居防之千里,對門住的是誰?叫什麼?做什麼都不知道,因為不熟悉也不靠近老死不相往來,所以也變得冷漠,自然「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想想也痛心…… 尤其鄰居家的一條半大金黃狗,十分溫順可愛,每天跟著主人出門,回家就躺在門口的墊子上,不咬人不大吼也不亂撒尿拉屎,早中晚吃飯的點回家門口等著主人給飯,其餘時間自己跑出去玩,十分喜人愛,可是這個月初被同一層樓的某戶人家給打麻醉藥,差點把心臟也麻痹了,好景不長,主人家也不怎麼讓狗狗出去跑,可是過年前幾天的晚上吃晚飯,聽到門外狗亂叫,一陣慌亂的聲音,打開門一看,隔壁家的狗狗從樓上樓梯滑下來,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屎尿一地,隔壁家的大人,孩子跑出來,都十分難過又悲憤,叔叔把狗狗拿布裹著抱出去了,阿姨和她家人就在憤慨發泄,換做我也是這樣,後來還聽說上樓去查找,去問,確定嫌疑人,卻苦於沒有證據只好作罷……想想真是寒心,樓上樓下鄰居做成這樣也沒誰了,因為冷漠所以無所謂,也就順理成章的可以去做只利於自己的事,『』反正我又不認識他家,誰讓他家狗礙我眼了,畜牲嘛!死了就算了……『』 我很開心現在的物質生活的提高,卻更希望大家能把精神生活同步提高,不再過苦日子了,但也別把苦日子中的家和鄰親給丟了……

謝咬。

鄰里關係的淡漠不過冰山一角,

時下光景,國中所有人際關係都處於淡漠至極。

或可凄涼,偏偏官場中人自2000年內比較,尚屬常態,其中自然是要除去文革的。

近鄰勝遠親,

鄰里的疏遠,不僅僅是文革的遺禍,

更是當代人的心智混沌之縮影。

我們不需要事無巨細皆來問的三八大娘鄰居,

我們更不需要沒什麼自由卻麻木懶惰的自己。
公共生活少了很多

煩人的鄰居你們碰到過嗎?

有句話叫做「遠親不如近鄰」,如果您能遇到好鄰居還真的值得慶幸。

我有位朋友她的鄰居讓她異常煩惱,她卧室和鄰居家的卧室只有一牆之隔,晚上就能聽到鄰居家免費為她播放歌曲,可是她卻沒有享用這種資源的心情。

鄰居家的那對夫妻當時正在鬧離婚,所以可能是心情不好,他家夜夜笙歌,也許歌曲可以緩解他鬱悶的心情,但是你心情再不好,也不能讓所有鄰居為你買單吧!

有一次朋友實在忍無可忍去找他聊聊,結果鄰居語無倫次,沒說幾句吵了起來,無奈朋友再遇到他放音樂也就只能忍著。並想我拿你沒辦法,算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不知不覺中過了很久,哎?怎麼晚上沒有聲音啦,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小兩口離婚啦,房子判給了女方。我朋友終於舒了一口氣。

那天她約了我一起去進餐,看到她眉飛色舞的樣子,就知道鄰居家的噪音對她造成了何等大傷害。

樓房居住做事前一定得考慮自己的聲音是不是會對隔壁造成了影響,和平友好相處才是王道。


以自我為中心,少點


樓主可以到農村看看,還是很淳樸的民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