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首先哲學的用處本身就是充實的作用,如果偏要把他形而下到如何使人「更好的活著」的話,未免有庸俗之氣。但「地上的作用」哲學有沒有呢?我想,尤其是中國哲學,是絕對有用的。任何事情都有其本質,也有其變化,所謂「道」就是事物變化的規律和事物的本質。古語說,君子不器,真正的領導者會去觀察社會,打個比方,通過思辨分析加上領悟,發現人工智慧需要發展,有商機。至於怎麼發展人工智慧,怎麼編程,那就不是領導者的事情,而是理科生的事情。但領導的作用確實是非常大的,沒學過社會哲學,就沒法分析當前形式,自然沒法抓住機會。對於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我個人是偏愛中國哲學的,首先因為中國哲學形式少,內容多,讓每個人都有參與充實它的機會,西方哲學名詞太多(雖然不一定是壞事),再者,中國哲學來源性廣,是中國人民(當然包括古聖賢)根據自然來總結並提升的。自然(對於我們人類說)當然是正確的。道並行而不相悖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這是中國哲學的看法,從自然中形而上從而發掘道理,因此大部分道理都是正確的。至於有些人說的什麼愛國,領悟國家內涵,那是沒有作用的作用。儒家文化也能給人指引好的方向,這裡不細說。

我愛中國文化,所以寫下這些來維護中國文化,讓抨擊它的人無言以對,但這種報復恐怕又是徒然,因為那些瞧不起中國哲學的人一定無法從中國哲學中得到好處,面臨問題時一定處理不好,這已經是最大的報復了。

還是那句話,哲學要問作用就是庸俗 要實在說它有什麼作用,那就是讓人成為人了吧。這篇文章僅供參考,還望大家補充批判。


感謝邀請!首先,這個問題或者說類似於這個問題的問題我經常收到,每次到一個新的地方或者面臨一羣新的人的時候,我都會被問這些問題。「學中國哲學有什麼用?」我想反問:「那如果我們不學中國哲學就意味著中國哲學無用了嗎?」我想並不是的。一開始我接觸中國哲學的時候,我也覺得這很枯燥,經歷了文言文的浸染,我再次回到了文言文的世界,但是特別的懊惱;但時間長了,或者說在我有幸上過L老師和H老師的課以後,我對中國哲學產生了好奇的情緒。我只能很粗略的說:「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我們不能否認我們的民族在經歷了五千年的興衰起落之後依然傲然的屹立在世界上,文化的蓬勃發展是民族昂揚的一個標誌,學習中國哲學不僅僅讓我能夠感受到國人之思想情緒,更讓我體驗到國家民族的內涵。」我想,我學習中國哲學的目的應該就是如此了。


自從西方的東西引入中國後,中國許多人就把自己的祖宗也忘了,太陽是西方的亮,月亮是西方的明。看看如今的中國旗子打的都是西方的,腦袋子生下來也註定只裝西方的東西,真可笑。學中國哲學都懷疑有用無用了!

你知道中國哲學是什麼嗎?中國現代人有幾人完全知道,上階段中國許多有用的東西都成了封資修黑貨,如今中國真正的哲學人家看不懂就打入了另卌,安上了玄學之名。玄者玄也,高不可攀,可高不可攀也是中國古人認識成果,為什麼現代人還趕不上古人呢?自矮三截!

中國易經八卦就是西方哲學關於辯證法的模式圖,中國五行理論就是事物在世發展的平衡理論。陰陽對立轉化是天地運行的根夲規律,是萬事萬物產生,發展,衰弱,死亡之原因,一切來自於世界,一切回歸於世界。這就是中國哲學的真諦,中國人幾千年都在不斷為此創新運用,外面人不能懂才當成了玄說。

中國曆法,看日子,看氣象,中國人預測八字,命運,中國人古代用兵打仗布陣都在運用,內容廣泛此是西方哲學能比,馬主義自為放之四海也準,結果不上百年就運用不下去了,紛份易幟改革,這說明什麼?

奉勸國人,不要忘了自己的醜媳婦,老婆不一定是別人的好。中國文明始終是偉大的,世界未來的統一,只能是中國哲學思想!


愛好者強答一發。

你該反問他,你想讓我有什麼用?

是要飯?

算命?

做翻譯?

做教獸?

做祕書,作家?

出家人還是做媒體?

或是邪教大佬?

或某二代俠?

你想讓我怎麼用,我都可以先做個分析,再去用。

但我首先有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想我學哲學有什麼用?如果出於對我的關心,你可不可以實(約)在(炮)一下?


6月24日更新。

關於評論區的質疑,我聲明一下。

我不想討論,中國哲學的定義是什麼。寫這個回答的初衷,是從題主的角度出發。當別人問題主「中哲有什麼用」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人不承認中哲,至少可以說,不承認中哲的作用。

按照中哲的習慣(中庸之道無為而為),往往都是以退為進,置之死地而後生,即否定中哲的存在。連中哲本身都否定了,別人也就不能爭論其到底有沒有作用。


以下是原文。

直接回復他——「沒用」。

如果別人問:為什麼沒用?

你可以告訴他:中國自古便「沒有」「哲學」!(可以有,但是沒必要有)

Philosophy,或者說Φιλοσοφ?α,這本來就是西方社會發展的產物。至於它怎麼形成的,我就不贅述了。

中國從來就沒有哲學形成的土壤,而現在所說的「中國哲學」,本來就是違背原作者意願而強行定義的。

上世紀初,當時學界為了證明中國有「哲學」,把先秦諸子的思想,按照西方的思路,整理成「中國哲學」。

用老子的話來說,就是「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下面就是罪魁禍首:

謝無量的《中國哲學史》,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鍾泰的《中國哲學史》,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範壽康的《中國哲學史通論》

一羣大佬,集體「起鬨」,聚眾「炒作」,然後,「中國哲學」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誕生了。

究竟什麼是哲學呢?

歷史上還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因為這個問題本來就沒辦法回答。

那麼,憑什麼把別人的思想,打上「哲學」的印記呢?當事人是否同意呢?

無從得知!

你對孔子說哲學,孔子可能會催你學六藝。

你對墨子說哲學,墨子可能會帶你搞物理。

你對莊子說哲學,莊子可能說「雞你太美」。[1]

當然,我是在憑空「意淫」,可中國哲學,本身就是「意淫」的產物。

在我看來,與其把「中國哲學」當哲學去研究,還不如把它單純地當做生活的藝術。[2]

古人教你如何為人?

古人教你如何處世?

古人教你如何安身?

古人教你如何立命?

其實,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詩意化的哲學。

又何必刻意區分中哲和西哲呢?

生命本沒有意義,活著就是最大的意義。

至於是否有用?

難道人活一世,還非要討論有沒有用嗎?

參考

  1. ^《莊子》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
  2. ^《愛比克泰德語錄》哲學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偶覺得很奇怪,這問題應該是題主自己答覆的,因為,既然選擇做什麼事,那麼理由基礎應該是自己的需要和對自己的需要的認識,或者對自己的感受的表達;比如,我學中國哲學(其實)是為了別人學(或者,學給別人看的),等等之類。

你自己選擇做了的事情,為什麼要向別人要理由呢?


不太瞭解專業學習的是什麼內容,僅從搜羅和看到的說說,現在我的觀念轉變了,沒必要把中國思想硬往哲學上靠,按傳統講定性為「說理文」更貼切些,而參照哲學也就是其中關於世界構成的論述,關於人的認知行為的論述,另外最主要的是倫理學方面。如果再有人問我想你可以問問他覺得道德品質有用麼?人自己的價值觀有用麼?人不知理與禽獸何異?科學是知識但道理不只有科學,所以中國哲學(暫且這麼說)可以豐富人生,不會讓人如機器般僵硬,如禽獸般唯利是圖。


哲學本來就是無用之用,馮友蘭和其他人都有過直白的回答,要學「有用」之學,莫入哲學之門,中國哲學是一種生命的學問,是一門讓人安身立命的學問。


謝邀,在下也經常被質問,學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呢?

這個提法很有意思,說實話在下難以解釋有什麼用,說這些是「無用之學」,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是接著被質問「為什麼要學這些無用之學?」,就更麻煩了。

所以還是早點把該講清楚的講清楚比較好,比如「有用」,有用是什麼意思?

可以理解為「功用」嗎?記得曾經有一個討論話題,叫做「哪個瞬間讓你覺得讀書真有用」,關注過百萬,回答也近萬,想來很多書讀起來,用處還是看得見的。

可有的書讀了就是看不到什麼實際用處,比如哲學著作,比如中哲經典。


要講清楚「用」的意味,就要對著「體」去講。

中哲講「體用論」,有本體,有功用,體微而用廣,道體隱微,功用廣大,都是這些意思。

人容易被「功用」牽著走,也不難生出擺脫這種牽制的心意;然而想要擺脫功用的牽制,心意是好的,只是不能朝著「無用」去看,而是朝著「本體」去看。

體難見,用易見,若直接就著本體而講本體,這是專業的形上學;但道體無不顯現為功用,就著功用講道體,也是可以說得過去的。

要講講功用,關鍵問題還在於有拘泥、有限定。譬如計算機專業的用處很明顯,其一方面成就自我為一個懂得編程的人,一方面也不免限定在了專業領域。

而有的時候,人們並不希望學到的所有知識都像編程那樣,將自我限定具體的功用之中;

有的時候,人們也會想對「功用」作出一種反動,想超越任何一種具體的功用。

在這個意義上,中哲講「體用」,例如傳統的理學路子,當然不會講「有體無用」,而是要講「全體大用」。


「全體大用」一詞出自朱熹的《格物補傳》。

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

人之明德非他也,和天之所以命我,而至善之所存也;是其全體大用,蓋無時而不發見於日用之間。

講「格物」或「明德」,朱熹都講了「全體大用」,可見正是《大學》代表一種全體大用之學」的內涵,這種內涵可以更進一步規定為:「原於ー人之心,該夫萬事之理」。

而《大學》一書的架構從誠意正心以至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一個由內而外、逐步擴展的實踐歷程。

所有的政治、社會領域的事件都被視為是有厚度的事件,它們都是一種作為價值與存在根源的「本體」所生髮出來的「功用」。

儒者之學有體有用,體雖本乎一理,用則散乎萬事。

闕其一功,則少其一事,欠其一節,而不足以成其用之大,而體之為體,亦有所不全矣!由乎內以及外,而終歸於聖神功化之極,所以兼本末、合內外,以成夫全體大用之極功也。

儒家哲學預設天下萬世萬物都屬於道德實踐的範圍,少掉任何一事一物,道德即不完整,人的本體也就有了欠缺。

由於本體是無限性的,所以道德實踐也是無限的。

就心性-形上學的內涵來講,「物與無妄」、「不誠無物」是這種道德實踐的基本設定。

《大學》一書將「物」指向了心身家國天下,所以其物也隨著本體齊登法界,物的性質也都會被視為體現了本體的真實無妄。


到底體用論還是涉及很多義理的辨析與實作,也只能說是提及冰山一角罷???

難以看到用處也不是真的沒有用處,當所有種種具體的用途消散之時,其用處赫然在目。


如果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我會坦白的告訴他「中國哲學沒什麼用,我也不是指望中國哲學有什麼用才學習它,只是喜歡它,就像一個愛好」。

真的沒必要、也不應該跟一個不瞭解哲學的人講哲學有什麼用,又不是辯論會。

再說了,強行跟人家灌輸哲學知識,對人家未必是好事,而且顯得自己沒涵養。

要認識到,所有真正的哲學家,都是因為不幸才淪為哲學家。

如果可以,我願意一輩子懵懵懂得在聲色犬馬中過完一生。

哲學不會使人幸福,甚至會妨礙幸福。

佛渡有緣人,另一層意思是沒緣人不可渡,也渡不得。


學什麼其實都沒有用,還不如學點自己喜歡的。


可能是對你沒用,沒事,不用擔心我比你強,人與人是有差別的,你學不進去就算了,做你能勝任的事就好了,擺正自己的位置。


天下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中國哲學作為哲學下屬的二級學科,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哲學、倫理學、宗教學、邏輯學、外國哲學、美學處於同等地位,均是可以使人明智的指導性學科(??????)√

先不去討論中國歷史上到底有木有「哲學」存在,光看目前國內高校開設的課程有專門對此的研究,研究生有「中國哲學」專業,答案就顯而易見了~~那些說中國那個不叫哲學,只叫「道義思想」的,請問為什麼研究生專業裏沒有「道義思想」專業?~沒有哪個學科是完全沒有缺陷的,也沒有哪個學科是完全無用的(??????)

說到中國哲學,我想舉個例子:眾所周知我們治國理政參照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比如「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與當年孔孟之道的「民本思想」、「民貴君輕」不謀而合,這也說明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思想,古人的辯證思想值得我們借鑒???????

假設有一個不做官、不搞研究的人與你聊天,你猜猜他是更願意跟你聊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發展觀還是中國傳統哲學的處世之道與人生觀?~以我的個人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偏重於討論宏觀(社會層面),中國哲學偏重於討論微觀(個人層面),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中國哲學還是挺有用的,而且還挺牛逼的但是僅限於中國。西方人根本不喫中國這一套。

不過中國真的有哲學嗎?在我眼裡如果哲學不能讓人反思就不能算起哲學。


天地由我自生,萬物與我唯一。

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覺到熱血沸騰,真的,所以我喜歡莊子。

中國哲學有沒有用,當然有用,如果你讀過道德經,論語,之類的名著,你會發現,很多東西其實很簡單。

中國哲學是浪漫的,西方哲學是真實的,哲學需要浪漫還是真實,這其實不用爭論,因為都屬於文化,文化沒有邊界。


「為什麼你說的話跟現實沒有關係?」

「為什麼我每說一句話你都要去聯繫現實?」


嗯,沒用。終結掉這個話題,不要跟沒學過的人對牛彈琴。


用馬克思的話,「以往的哲學家只是在解釋世界,但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反問他,你的腦子也沒什麼用,留著幹什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