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


不是業內大佬,單純的吃瓜群眾。

先說NLP[1]的數據處理模型並不能說完全準確,要不斷的訓練和修正,所以這個數據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在目前整體數據缺失的前提下,這算是相對權威的一套數據,如果不能拿其他權威數據來反駁,任何空口白牙的質疑都當做跳樑小丑即可。

這裡面捉幾個小蟲:

  • 沒有直接提到關鍵詞「肖戰」,譬如使用比喻、象徵、指代等方式說某流量(比如我這個代稱)是無法正確分類的。我如果按照內容及傾嚮應該算是「溫和抵制」,但代稱不能正確分類的話大概率會被當垃圾數據甩掉,或者部分有關鍵詞「肖戰」的回答被抓取被分為「路人惡感」。
  • 部分不發言用戶(銷號、炸號、刪除內容、不發聲抵制等)無法計入本次數據。
  • 最小微粒的「用戶數」我理解是賬戶,然而賬戶面臨去重問題,畢竟披皮小號現象客觀存在,當然,公共信息大概率爬不到類似身份證這種權威信息,賬戶可能有重複情況(粉絲尤為嚴重)。
  • 「用戶數10w+」說明數據是抽樣信息,並非完整數據。舉個簡單個例,微博有個投票(問題傳送門:將近70萬人抵制肖戰是個什麼概念?)里抵制者就超過70萬。

以目前數據來看,瓜還不算解渴,我現在最想知道的兩個數據:隨時間變化的粉絲人數(去重賬號數)和抵制者人數(去重賬號數)的絕對數據,當然找不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看目前的抽樣數據,這個數據主要看趨勢而非絕對數量。

我一直迷惑的是某流量究竟有多少活躍粉絲,按我之前的估算(紅梅贊控評+民歌中國控評+光點三合一)大概是在20-30萬左右,粉絲在各種壓力下必然會流失一部分,剩下的粉絲不斷團結。目前我很久沒有吃到粉絲刷數據的瓜,也就無從估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某流量目前的粉絲運營數據一定極其難看,新增/活躍/流失三個大類里除了流失新高,另兩個大概率是在不斷降低的。

有個推測在這個報告里有體現,從報告看是流失16.71%,但實際可能大於這個數據,原因是很多粉絲脫粉之後會清楚微博或者發言。

結合某流量及其工作室搞《陳情令》一周年應援來看,他們大概也清楚粉絲流失的問題,但沒有新作品來圈粉,只能炒一下冷飯固粉+嘗試轉化,效果么,且看。但就像我在之前答案里寫過[2]喜歡回憶過去的人大抵有一個共同點:現在混的不如意。某流量現在混得一定不好。

額外說這個數據有效的一個原因:粉絲提純、路人轉化和抵制者增加。

某流量這一套組合拳的確有效的提升了粉絲的純(蠢?)度,死忠粉比例上升,但與此同時一些相對淺層次的粉絲(信徒)逐漸脫粉;而路人轉化抵制的情況符合炸圈引眾怒的基本邏輯。

某流量這一系列操作帶來的螺旋上升,粉絲數量減少但組織度提升,抵制者數量增加但組織度較差,這種情況還會繼續下去。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正常人受不了,現在還能追的大抵不正常

當然,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後果,那就是中國飯圈的韭菜其實並不多,一般人對娛樂圈吃瓜還成,但是一旦牽涉自身利益,譬如要進入飯圈做韭菜,大概率還是要用腳投票的,某流量翻車基本原因就在於此。

至於按時間線做的圖,其實說明了一個基本的問題:某流量被廣泛抵制其實並不是因為單一事情而是多個事件疊加組成,抵制者群體也因為從不間斷的事件而逐漸擴大。

在多個事件不間斷轟炸之下,目前有兩個推論:

  • 對某流量極其粉絲的負面刻板偏見形成;
  • 抵制者正在逐漸的達成更大範圍的共識。

以上兩點辯證統一。

最後,我更習慣稱之為趨勢,而這個趨勢驗證了一些推論,也可以幫助進行下一步推斷。

綜合結論:某流量的粉絲運營數據已經完全壞掉了,這大概是某流量糊的最根本原因。

參考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自然語言處理/365730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3672287/answer/1305890270


我從品牌方的角度說說吧

感覺現在很多人對「簽流量明星作代言人」這件事情有誤解,覺得簽約的目的就是想靠流量帶貨,很多粉絲也會從銷量上標榜自己愛豆「有價值」。

其實不是的,簽流量明星這個風氣也是這幾年才流行的。品牌代言人,最重要的是符合品牌本身的定位,通過代言人形象傳達品牌觀感,比如「年輕」「自信」「運動」「顧家」等等,品牌調性和代言人人設有契合的。第二是這個代言人知名度高,能帶動品牌知名度。第三才是去考慮他能不能對銷量有幫助。

但實際上,品牌的銷量是絕大部分靠路人盤的,做的好的品牌永遠都是有著強大的經銷商體系也好,地推能力也好,是依靠從生產到導購無數員工努力得來的。

那麼,為什麼流行簽流量?是從一些快銷和網紅品牌開始的,對於這些產品,流量帶貨是有效果的,單價低,容易消費。確實會短時間幫助一個新產品打開知名度,提銷量。不過銷量也就那樣,本來就單價低利潤低,去除簽約的成本,給明星投放造勢的成本,賺不了幾個錢。對於一些單價高,復購率低的產品,其實粉絲的這點銷量更加不明顯。

大家都知道流量不一定帶貨,為什麼還在瘋狂簽流量呢?

其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渠道倒逼的。比如天貓京東蘇寧等等電商平台。一些做電商的朋友應該清楚,比如天貓站內,是會有很多品牌策劃的促銷活動的,大到比如618這種也是,大部分的活動會有集合頁,會有一些首頁banner位,也就是站內資源位,這些位置一般會優先考慮有流量明星的品牌。海報就直接把明星形象帶上,這樣吸引點擊,對平台來說是好的,對品牌來說有轉化好不好他們自己知道。

所以電商部門啊,市場部門啊,都是嗷嗷叫著簽一個流量吧,簽了我們就可以拿著去和平台談更好的資源。

確實一場流量的狂歡,一群人忙活來忙活去,不知道忙活啥。

也有被這些泡泡迷住了眼的品牌,比如Olay,被粉絲吹捧多了,小看了一點點人。讓Olay回到了玉蘭油,甚至是「土三由」。

從超市貨架大寶邊上的玉蘭油,幾年時間努力,高價購買的專利,整套品牌戰略和視覺升級,無數的投放,好不容易有了那麼一點年輕化高端化的成果,一朝回到解放前。

所以,流量是把雙刃劍啊,不要被虛假的吹捧和一點點粉絲迷了眼,路人才是真正的消費者。


不是大佬,不是業內,主要為了交流學習。

圖就不轉了,其他答主那都有。

先說直觀感受:報告不容易,處理數據的工作量很大,非常辛苦;結論有一定說服力,但感覺還可以再深入精準,不能完全用學術論文的標準要求,但作為提供給公司企業,用於風險警示的報告,應該夠用。

整體這兩部分還是比較溫和的,個人希望看到的關於各類榜單、流量、代言量等對比數據還沒出,不知道會放在後面哪個部分。

報告第一頁的評論數據應該是通過工具(比如情感分析)扒下來的,時間軸可以人工整理,不知道是否清洗過,沒有註明,當然這裡面如果清洗要投入很多時間精力甚至金錢成本。

  1. 直觀看結論,路人轉黑趨勢已非常明顯,增幅極其顯著;
  2. 還是直觀看結論,對峙過程對肖現有的死忠粉也有提純作用;
  3. 我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是用頻次作為分類依據,考慮到粉絲可以有組織地大量發帖(這裡可能包括一人上多個馬甲小號,可能包括買水軍買通稿),而惡感路人發帖主要靠自發,對灌水量往往也沒有特別追求(一般也不上小號),例如我每天只寫1-2個回答,對應判定連「溫和抵制」都算不上。。。另外情感分析工具自身可能也有缺陷,例如對「騙面式」的反諷可能產生誤判等。因此判定好感的比例可能被高估,判定惡感的比例可能被低估,數據顯示兩者約4:6開,實際情況中可能反感肖的比例更大。這裡歡迎討論,歡迎提出更好的改進辦法。
  4. 人數的縱軸抹去了,不知道什麼原因。

第二頁的時間軸和輿情關聯,這個註明了脫水數據

1.總結標紅了肖粉常用手段:舉報、抹黑、謾罵、攻擊、人肉等等,是肖粉對商務方合作不成/合作破裂可能造成的威脅,品牌要謹慎評估,是否能承受相應後果。這裡面給出了滴滴、高德、盒馬、美圖、訊飛等案例;

2. 從輿情對峙的情況看,大部分時間負面輿情還是凌駕於正面之上的,和上面的比例也基本相符,既說明確實肖的口碑不好,更說明這種抵制是可以長期持續的,沒有出現拐點,商務方要考慮這個情況,至少在拐點前不宜介入。

那麼什麼時候拐點出現呢?我認為出現不了。看圖,肖粉之前的行為相比近期顯然更惡劣,但近期的負面輿情為何有增無減,說明抵制方現在的刺激閾值是比較低的,可以說只要「肖戰」這倆字出現,就抵制。這無關理性與否,是長期刺激下的情緒滾雪球造成的,比如有的人會出現「生理性反感」等。

後面是報告的其他部分,我個人認為涉及文化、政治、社會三個層面的問題是可以重點分析,也是商務方要重點考慮的。被中央媒體反覆點名過的失格網紅,還給代言,還給出鏡,這樣的地方政府、事業單位、各類企業等是否為了追求短期利益漠視了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否對破壞社會主義心價值觀間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值得深思。

期待看到報告的更多部分,桃炎辛苦,致敬~


前業內,做過一年數據分析。

先說總結:抵制要帶大名

高贊大佬已經捉過蟲了,就不再贅述。

這份數據通俗易懂地說是隨機抽樣,爬取以肖戰為核心的關鍵詞生成的。

這個份數據提現的是 輿情。而大部分縮寫,陰陽怪氣,並不能真正地影響 輿情的量化

是的,你可能長篇大論一千字用縮寫在輿情場上還比不上一句肖戰壁虎有用(肖戰壁虎是一種品種的壁虎,嗯)。

考慮到粉絲小號一堆,路人惡感用縮寫或者春秋筆法不被讀取到,這份數據的水分還是有點的,短時間內也沒有特別好的清洗方法,那些水分也不影響大體趨勢。

就我短暫的從業經歷來講,國內品牌方是真的會被大字報忽悠到的,沒錯,就霞姐那份,你拿去給品牌方,真的有甲方會信的!

桃炎這份數據出來之後,那些不做背調的處於觀望期的品牌大概率是忽悠不到了,畢竟你大字報還是打不過專業圖表的。

我最疑惑的是蒙牛他們是會做背調的呀,而且還有自己線下零售的數據報表,為啥這麼頭鐵呢,望著自己喜歡的白桃味飲料無語凝噎。


謝邀,不是專業搞數據的,先說一句學習了,此外通過

(圖源無邊桃炎,侵刪)

這個柱狀圖可以看出,高風險藝人石錘了,純中立人士佔比急劇下降,任何粘上他的東西都會得到和支持人數差不多的反對人數。且桃炎能夠抓取的數據還只是發聲的數據,默默抵制的人可能會更多,相對的存在默默喜歡的人。但不發聲的人無法統計,在此先忽略不計。

此外,對於品牌而言,抵制者抵制他的方法可不是罵戰,無論是直通車,發票,12315投訴(廣告不當,選用藝人不合適,網站違規等等),刷tag等等方法,無一不是沖著讓品牌出血甚至直接喝茶去的。雖然粉絲可以帶動銷量,但很顯然粉絲帶動的銷量沒有抵制者造成的損失大,比如玉蘭油。再加上抵制他不花錢,支持他卻要持續不斷的投入金錢,在此基礎上結合南瓜對肖戰粉絲購買力的分析,戰線拉的越長對哪一方越不利很明顯。

通過這張圖,可以看到在肖戰事件發生後,輿論上對肖戰整體偏向負面,再加上飯圈向來有做數據的優良傳統,實際上輿論評價可能對肖戰方面更加不利,簡而言之,肖戰粉可能連數據都刷不過抵制方了。

不過在肖戰徹底退圈之前,一切都不算蓋棺定論,所以,今天的蒙牛直通車燒了嗎?記得加購物車,第二天刪。

由於奶企向來財大氣粗,所以蒙牛很重要。

順帶我覺得這年頭不上網做輿情分析的企業都需要補課一下互聯網時代的新商業模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