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比鬼怪更可怕的是人心」,不需要特定場合就是赤裸裸的闡述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動漫篇】

千年後,我們所有人都將消失無蹤,有些人連今天的事情都不記得,那我現在拚命忍住恐懼,痛苦奮鬥,又有什麼意義?——《自新世界》

人看不到現實的本來面目。只能看到想看的、想擁有的現實。——《春物》

肉食動物是有等級制度的,如果不當上老大,至死都會被欺壓。——《春物》

好人嗎? 這個說法我不是很喜歡。

因為我覺得,人們只會以此來稱呼那些對自己有利的人。

世界上不存在對所有人都有利的人。——《進擊的巨人》

即使做不到,也不過是死而已。——《進擊的巨人》

不管是敵是友,是正是邪,太陽照常落下,照常升起。——《進擊的巨人》

你看他多可愛呀,這個孩子能誕生在這個世界,本身就很偉大了。——《進擊的巨人》

每個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進擊的巨人》

到底是誰錯了?是我還是這個世界?

或許我和世界都錯了。我無知又愚蠢,世界殘酷又瘋狂。——《進擊的巨人》

不管夜晚多麼黑暗,黎明總是會到來的。——《叛逆的魯魯修》/莎士比亞《麥克白》

【電視劇篇】

讀書是為了明理,想明白了道理就知道事情該怎麼做,但又不能守死理。——《雍正王朝》

沒有人說話能算得數,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事才算數。——《大明王朝1566》

兩句話你要記住,一句是文官們說的『做官要三思』,什麼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變。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注意到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了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兒錯了,往後該怎麼做,這就叫思變。——《大明王朝1566》

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便掠之於商。——《大明王朝1566》

雲在青天水在瓶。你們當中,有的是雲,有的是水,職(li)責(chang)不同而已。——《大明王朝1566》

四書五經,開篇便是中庸,因為高明莫過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呀……儒家的精神是入世,要有理想,有抱負,要進取不解,但儒家之經典中庸,卻融入了道家的精神,這又是何以然啊?是因為辦事難啊,你光是一個勁的冒進,撞了南牆不回頭,這死了也於事無補。所以還要有點出世的道家精神,所謂,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遠,卻又不拘泥於眼前的小事雜事亂事,這才能以坦蕩的胸懷干成大事,這才是中庸。——《走向共和》

沒有什麼人不會被收買,就看你的籌碼有多大,現在還沒被收買,是還沒碰到像我袁世凱這麼大的莊家。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一次大賭局,就看發生在何時何地。——《走向共和》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能應對就不容易,要全懂絕不可能。——《少帥》

名利之爭,永遠不會停息。——《朱元璋》

神是根據人的需要造出來的。——《天道》

想幹什麼和能幹什麼是兩回事,這要根據條件來決定。——《天道》

任何東西,一旦被限制就會升值,這是鐵律。——《黑冰》

權力的實質,就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別人,控制多少人。——《黑冰》

權力不是公文,不是命令,【權力的實質是看你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和影響他人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生活。】——《黑冰》

權力就像房地產,重要的是位置位置還是位置。——《紙牌屋》


不順心的時候,你可以像瘋狗那樣發狂,你可以破口大罵,詛咒命運;但到頭來,還是得放手。

我們註定要失去我們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對我們來說多麼重要。

我們所愛之人,不愛的時候都沒有學會欺騙

我始終認為站在這裡應該是兩個人,但大家還是淪為孤獨

我們始終不能做自己,失去自我後成為別人

語言是把利刃,使用不當就會成為可怕的兇器,一句話的差錯可能會失去一生的摯友

政治家的兒子成為政治家,銀行家的兒子還是銀行家,人類的錯誤在不斷重複上演


圖片來源於煎蛋網無聊圖


《無間道2》開場,黃秋生這句: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當年看的時候小,不太懂,就感覺充滿了江湖氣,俠客風。

等長大了走向社會了,回想起這句,簡直就是血淋淋的真實寫照。


有些事再不甘心,在離開世界前的那一刻,也只能選擇放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