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五首近體詩,皆用中華新韻。

長夜深愁

陳窗來月送清寒,複復無情厚苦年。

例訪蟬光厭熟句,如猜雪浪作積箋。

忍觀燭淚通心府,對憫朱魂化碧煙。

沉倦遲覺初照入,計添怨歲又新天。

相思

巫山既卻玉峰崩,老夢深深只雲橫。

紅豆尚得生木日,長別金玉可重逢?

歸隱青山

功名拋卻此身還,隱入青山避世喧。

閑事耕耘溪院外,銅錢不種種榆錢。

身孤

零魄孤身事絮蓬,且將瓢淚作酸羮。

百年生死全一淚,十載悲歡啞百聲。

天地洪爐煉蒼庶,紅塵苦境衰早翁。

人間千事付輕慨,寂寞深深自繞縈。

夜庭

已去黃昏長夜臨,攜壺醉卧玉枝蔭。

明霜月下壓花影,淡霧杯前盜酒溫。

忽見輕煙消曲徑,才覺池水皺停雲。

清風載我魂一段,直上九天游碧輪。


謝謝邀請,水平應該算是有一定水準的,也有一些能給人留下印象的有趣的句子,如「皺停雲」,或許是選材的原因,像另一位答主說的「格局偏小」,我也有這個感覺,如何改進我也不知道,還是例行安利一下漢魏六朝詩,不過如果和題主個人氣質不合的話,也不敢保證有效果:p

一般水平,沒啥好說。網上這個水平的,一抓一把,俯拾皆是。

再進一步,大概就能算好詩了。


七律合掌太重,進而氣度弱格局小。

《身孤》這一首律詩的結構非常明顯。可以說已經登堂入室了,雖然還有再加雕琢的空間。我覺得,現代人評近體詩,都從遣詞造句入手,然後就直接分析意境。對於這種分析手法我是不贊成的。其實,從《文心雕龍》到《滄浪詩話》再到《唐詩別裁》,關於如何品詩是有完整系統的理論的。現代很多人(我說的就是《唐詩鑒賞辭典》這一類)或成心的,或無意地無視古人的理論,總想自己另立一套標準,這是不可取的。這個話題扯開就遠了,我們還是看詩。

七律有很多種做法。而無疑《身孤》的這種結構是最容易上手,也最容易誕生名篇的,這種結構就是簡單的起承轉合,但是承和轉要有力氣。例如,我心目中的千古第一律,杜甫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頷聯是千古名聯,歷來為詩家所推崇。這種結構中,頷聯要花大力氣,這一聯是一個詩人的才氣,力氣的集中體現。要求在時間或者空間上對詩的意象進行急速的巨大的擴充。

老杜喜歡拿頷聯寫時空,以頸聯寫感受。在詩的意象急速擴大的過程中,心中的感情(這種感情不一定是酣暢淋漓,也可以是抑鬱頓挫)蓬勃而發,極具感染力。

這兩句做好了,整個詩的起與合幾乎不必再費什麼力氣,差不多的文字搭配上就可以了。

與這個詩有相同的結構,並且筆力非凡的,還有這首《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是正面的例子。大體上來說,按這個格調去做律詩,大體上不會出什麼太大的問題。要說哪些需要打磨的地方。我再舉幾個反面的例子。

第一個反例,被知乎認定為政治敏感。但我覺得文學評論就應該臨文不諱,所以就把文章發到公眾號了:

再舉一個反例,我個人的拙作《題八都岕》的頸聯:

渺渺洪荒客,茫茫太古愁

這是刻意地去擴大意象,但是才氣不夠,就會拿「洪荒」,「太古」這種虛詞來敷衍。唐人作律詩,但凡名篇,其頷頸二聯未必宏大,但必是具體的,細緻的,有無窮餘味的。

虛詞能不能用呢?一般地來說,對於我們這種不是大詩家的,還是不要隨便用。例如,魏永貞的《岳陽樓》: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

一首二十字的絕句,連續復用三個天下,且不著一實物。看上去違反了寫詩的基本原理。但卻廣為傳誦。這是因為洞庭湖,岳陽樓「前人之述備矣」,想寫景也不可能超越前人,那乾脆來個借勢。即然洞庭岳陽已經天下聞名,我就借這個名氣好了。最後兩句的反問,總是會讓人聯想到《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天下士。這就借得很巧妙。整個詩的聲氣顯得很壯,能立得住。

經過正反兩邊的對比分析,我覺得題主自己也可以評價自己的這首《身孤》,並且找出其中可以商榷的部分了。

最後,放上一個彩蛋。紅樓夢裡,香菱學詩,總共寫了三首詠月的七律,其中一首的結構與我今天分析的結構是相似的(再強調一下,律詩的創作手法是多種多樣的,不是說不按這個結構就是不好的,我說的是如果按照這個結構,就應該注意的點),大家可以自行判斷其優劣,以及按照杜詩的結構去作詩的難易度。

其一: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其二: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只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夢醒西樓人跡絕,餘容猶可隔簾看。

其三: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請尤其注意第三首的頷聯和頸聯。

一點芻蕘之見,不免見笑於方家。還請大家多多包涵指教。


謝謝邀請 總的來說、斧鑿太重 拙巧盡顯

感覺作者是一個字一個詞寫的。雖然我不會如此,但也不是否定字字推敲和苦吟黨(題主好像還沒達到苦吟黨指標),只是說不能讓別人看出是一個字一個敲出來的。

要藏巧也要藏拙,作者似乎巧的直接拿出來用。當然藏巧一般有兩個法門,一是像羅丹一樣,直接把巴浦洛夫雕像的手剁了。二是把巧的部位周圍,寫得和巧的那一點比較齊平,達到渾然天成。就像上面那個答主說的,「例訪蟬光」感覺挺沉鬱的,厭熟句emmmm,厭熟句這個說法為什麼不好,首先「厭」字所在七律第五字動詞是一句之腰,但是呢同意的「熟」字馬上就把重心分散了,「句」字孤掉在後面成了一個只有一層意思很單薄意象。結果整體效果看起來作者是前四字夠巧,後三字想了一會,也推敲了一下,但想不到更好的,算啦不管啦,心路歷程躍然紙上。。。所以藏巧和藏拙是相輔相成的。同理這首詩讓人不舒服的還有「又新天」。其次很多話說得太明白,我於詩除李杜外最愛王維、李商隱。王維寄情山水,吳帶當風不著痕迹。李商隱自隔霧一層。這可能是源自自己對東方唯美主義的追求,不喜歡那種捧著心說,你看看這就是是我的心意阿這樣的句子,所以像什麼「通心府」「人間千事」一句「直上九天」一句,覺得用得太重了。「忍觀燭淚」後面要不要點明到心裡,可以點明,但是建議僅僅著一個「心」字其餘兩字用於盪開一筆,或者用其他可以表現心的物事。「人間千事」問題不僅僅在這一句上,從前面「百年生死」「十載悲歡」就開始、前面都「百年」「十載」了頸聯也不休息再加個「天地洪爐」「紅塵苦境地」末了還要「人間千事」大力出奇蹟。。。到了這一步不是什麼「輕慨」「自縈繞」解得了的,先不說這幾個詞雅不雅,因為說白了「輕慨」和「自縈繞」看似用詞沒有前面那麼死心塌地,但是還是死死盯住自己的內心,目光未免太狹隘了。上面說你格局小,私以為選材古往今來無非如此,寫出來有好有壞。個別的字詞雖為病,但仍是小磕小碰。目光不夠開闊,不能收乾坤於寸豪這才是真正的功力問題。這時我又不免要念起川端康成的名句了「如果一味的沉溺在這種思緒里,連島村自己恐怕也要陷入飄渺的傷感中,以為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但是山中的冷空氣,把眼前這個女子臉上的紅暈浸染的更加艷麗。」媽媽這就是我要的東方美,雖然小說大別於詩詞,但是審美是想通的,有了美學這個藝術的形而上學才能更好的掌握形而下的術。另外絕句套路有點死,比起律詩可能顯得沒那麼斧鑿,但失於隨意了。

相思

巫山除卻玉峰崩,老夢深寒止雲橫

紅豆尚得生痕日,長別金玉望相逢

這樣改會不會好一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