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史学理论论文。


多看两本啊。依照同样的史料其实也可以的出相反的结论,更别说同样事件不同史料,所以优秀教材谁怎么认为,哪一种更多人同意都说的很明白,这就比知乎科普靠谱得多。并不是专家有问题,而是现实往往就是这么魔幻,如果你读关于同一时期不同方面的书这种割裂感会很明显,感觉不同事件好像处于不同时代,各个专家因为信息侧重不同或者学术派别或政治倾向不同得出结论相反很正常。你就算看现在,2020年发生的这些事,一样各说各的,你看哪一家的?你现在看很正常,过了几十年回过来看卧槽居然是一年发生的?我现在看16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时空错乱了。没有办法嘛,只能都看啊。

我最推荐的是去看原始史料,因为你不可能得出客观的答案,只能得出你觉得符合你的推测的答案。这样的话你去看一群专家在那儿总结来总结去其实全是他人想法的参考,看原始史料才能给你一种真正从那个时代的环境来考量的机会,不然基本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看科普书永远是搞总结,相当于看曲式分析,看读书总结。但是真想理解这些还是得老老实实把曲子听完了,把书读完了。所以那种东西其实看个两三本代表性的够了。

其实可能两个结论都是符合史实的,学历史要对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有足够的想像力,就像红楼梦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以前说要有代入感,就像写小说一样,他什么样的人,他会遇到啥问题,为什么,怎么解决,不然如隔靴搔痒。(对的,就是中国史官小说式思路)。这样就不会被几个观念性的词左右自己对一个时代的理解。


核心就是用反证。最实用的技能就是对于史料的分析和辨别。

按照史料价值分,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书」就是第二手史料,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第一手史料来进行考证。

如:外国的很多史书记载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周朝,但是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遗迹便可以证明周之前商的存在和夏(这个称呼有争议,不过当时的确有王朝存在)的存在。

所以如果能用第一手史料来佐证,就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没有第一手史料,只能依靠第二手史料相互证明,则需要先辨书、再辨事。

同样一件事情,但是《史记》和《汉朝小报》的记录便不同,那要采信哪个?毫无疑问,自然是《史记》,因为《汉朝小报》是伪书啊!甚至于这个名字都是我刚才编的,那么如何辨别伪书呢?

1,如果一本书从前从未有人征引而凭空出现的,八成是伪书。

比如我曾经回答过一个关于邢道荣真实实力的问题,回答从头到尾就是扯淡。主要博君一乐,当然很多历史发明家不会像我这样糊弄。

十四郎:司马光的《史记》中记载三国里面的邢道荣,究竟是文武双全还是名过其实??

www.zhihu.com图标

2.一本书虽然曾经有被收录,但是散佚久远,这时突然出现与旧本不同的新本。

这一点古今《尚书》最能解释了。

尚书正版 谦德国学文库 文白对照 注释注解全本全译 中淘宝¥ 18.00去购买?

3.书中叙述与事实相悖。(这一点不适用于曲笔)

参照《方方日记》我不为虚假的东西宣传,所以没有链接。放张懂王吧!

4.书中所记载与其时代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相悖。

众所周知唐宋元明清没有原子弹。

5.各个时代有其固定的思想局限性。这也是读史时需要避免的误区,不能用今人的眼光看历史问题。

比如我曾回答某人的问题(就不挂人了)说诸葛亮有妾,然后那个人就暴走说我侮辱诸葛亮。在今人看来这叫出轨,但是在当时这是社会所允许的,而且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抹黑问题。

6.两书记载同一事相悖,则必然有一为伪造,或二者都为伪。

7.各个时代的文体有局限。

先秦有《诗》,却没有宋词。汉有五言,但没有元曲。唐虽然文体多样,但是没有贪玩蓝月的推广。

全套10册 唐诗宋词元曲正版全集三百首诗经仓央嘉措诗淘宝¥ 99.90去购买?

再说关于伪事。

1.有事为伪造,而史家以实记载。

这种情况很多,最常见的是出于政治因素,毕竟史学家也惜命。裴松之和司马光躺枪。

【完整无删减】资治通鉴书籍正版原著全集青少年白话版淘宝¥ 98.00去购买?

2.所谓权威害人不浅。

举个栗子:在曾经很长时间,都有史学家认为长城为秦始皇发明并建造。不过这个流言已经被破除很久了。

3.润色也可以理解为找场子。

比如周昭王的小白船、孙权的北巡、慈禧的避暑、黄鹤的小姨子、王丽坤的夜光剧本。

4.本意不在记载历史,而在于借古人实现理想。

最著名的例子当属李公子李岩。

以上为一些简单的方法,大多数可以使用。但是也应注意别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可知论。


这就是学历史最精彩最有意思的地方了。

首先你要明白的是,历史分做两部分。一部分是「真实的时间空间下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也就是所谓的「真相」。另一部分是事件的亲历者旁观者或者干脆是无关者关于这些事件的描述,也就是「史书」。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相信,史书=真相。然而史书还有≠真相的部分。春秋时期孔子「笔则笔削则削「的故事已经说明了问题。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去看到真相具体如何,那我们如何来判断真假呢。

首先我们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某些知识本身并无法直接产生联系。然后我们先取信其中一个版本。通过这个版本和知识进行结合向后推演。一旦发生矛盾,则前面必然有地方不对。要么是你的知识错了,要么这个版本存在问题。

类似的案例不少,比如赤壁之战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车厢峡之战到底存不存在等等。

网路上有不少关于历史问题的争吵,当然不可避免的是一部分慢慢就从学术争议演变成人身攻击和泼妇骂街,不过依然有参考价值。然而由于并没有充分证据可以证明到底说的说法为真,所以所有的争论,最后只能归结于猜想和假说。


哪两本,告诉我,我来写论文


好想知道是哪两本书关于哪件事,正有个这种比较阅读的作业


看第三本书,如果第三本书还相反看第四本书,并且了解这四本书的作者,时代背景,立场和佐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