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睡了,但寶寶總是要哭鬧,說明這時候已經錯過了最佳哄睡時機,寶寶已經處於過度疲勞的狀態了,也就是俗稱的鬧覺了。這個時候再去哄睡就會發現寶寶明明很困了,卻又很難哄,哭鬧也增加了,常常哄了一通還在哭鬧,哄不睡,可能好不容易哄睡著了,結果睡了二三十分鐘又醒了!

家長就會逐漸懷疑:我家寶寶是特別不愛睡覺嗎?要不然怎麼一哄就哭呢?但是怎麼還是能哄著呢?

首先,家長們要知道一個概念——清醒時間。清醒時間指的是從上一覺醒來到下一覺入睡,中間能夠支撐的最長時間,不同階段的寶寶,清醒時間是不一樣的,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睡眠信號會越來越失效,因為寶寶大了之後就逐漸的擁有了抵抗疲勞的能力,因此根據清醒時間來安排哄睡是最有效的,能夠更好的抓住哄睡最佳時機。

沒有合理的作息,一切皆枉然?

mp.weixin.qq.com圖標

那麼選對了對的時機進行哄睡,是否就一定能夠哄睡著呢?不一定,因為很可能寶寶很想睡,但他卻不知道你在哄睡!

寶寶的入睡都是需要睡眠聯想的,這時我們就要建立一個睡眠儀式,讓寶寶知道我們是在進行哄睡,而不是在跟寶寶玩耍。

睡眠儀式:我們把睡前固定進行的事情統稱為睡眠儀式,睡眠儀式的作用就是通過行為語言向孩子傳達信息。讓孩子知道並可以預見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寶寶,你要睡覺了。好的睡眠儀式,可以幫助興奮的寶寶舒緩情緒,放鬆肢體迅速進入入睡的狀態。

常見的睡眠儀式有哪些呢?進入卧室、關門、(換尿布)、穿睡袋、拉窗帘、抱著寶寶安靜的坐一會兒,(讀繪本)最後哄睡。白天的睡眠儀式可以簡單一些,夜覺前的睡眠儀式盡量做到充分,尤其是對月齡大的寶寶,尤為重要。

手把手教你睡眠儀式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3364 播放

走完睡眠儀式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哄睡了。

那麼如何能夠在哄睡階段更加輕鬆呢?那就是選擇合適的哄睡方式。哄睡方式無非就是:奶睡、抱睡、拍睡、聲音/摸摸睡、自主入睡,以上排序安撫等級從高到低。從寶寶的睡眠能力考慮出發,必然是安撫越低,寶寶的睡眠能力越強,睡眠能力越強,相對的能夠睡得更好,但如果寶寶奶睡、抱睡能夠睡得很好,家長也能夠接受,那就沒有必要改變。但對於很多奶睡失效,或者奶睡了還會頻繁醒,抱哄困難,常常需要深蹲、抱著滿屋子溜達,放不下的寶寶,那麼你可能需要考慮改變一下自己的哄睡方式。

對於這部分家長,可以嘗試通過溫和的方式,把寶寶的哄睡安撫等級逐漸降低,以達到自主入睡。

戒奶睡?破抱睡?怎麼破??

mp.weixin.qq.com圖標4個月拍睡引導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2268 播放6個月?大寶寶戒除抱睡自主睡眠訓練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2071 播放

更多乾貨點擊:

睡眠基礎全知道

寶寶睡眠基礎知識全知道?

mp.weixin.qq.com圖標

安睡群睡眠諮詢:gooddreambsc100

更多好睡技巧請關注口碑用心並行的嬰幼兒睡眠諮詢:gooddreambsc


寶寶的睡前哭鬧(bedtime crying),相信哄睡的媽咪們都會不自覺地心臟跳得像打鼓:

  • 睡眠間隔短了,不願意睡而哭,可以理解;
  • 錯過了睡眠信號,過勞了哭,也能理解;
  • 最無助的是:明明都作息規律,入睡的時候,不哭個幾嗓子絕對睡不過去。媽媽們就納悶了:這到底是啥意思啊?會是不舒服嗎?這樣哭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嗎?如果對孩子健康沒影響,但睡覺前老是要哭一會兒,對照顧人來說也是種折磨啊?

帶著這些疑問,讀文科的我附體了理科生的循證精神,查了很多醫學的、心理學的、神經學的資料,我們這就來捋一捋:寶寶為什麼會有bedtime crying(睡前哭鬧)。

睡眠機制來看看覺醒與睡眠各期的腦電活動和感覺處理

我們的大腦節律性活動分為覺醒(wakefulness)、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三種狀態。

這三種狀態在轉變時,大腦皮質和丘腦的神經元表現出內在的、突觸的興奮性改變。

在即將入睡的時候,通過腦電波,我們可以觀察到:丘腦突觸傳遞的阻滯。相較於覺醒和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的突觸傳遞,非快速眼動睡眠的突觸抑制過程能保障我們的大腦選擇相關的輸入信號以便進入某一種適應狀態。

大白話的意思就是:在進入睡眠時,我們大腦的接收神經能「屏蔽」外界干擾,讓神經鎮靜下來,進入下一個睡眠階段。但是寶寶的神經元發育不如成人成熟,睡眠起始時傳入信息在丘腦被阻斷的效果「因寶而異」。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寶寶入睡時會哭鬧一番,有些寶寶卻不會。

和生理髮育相關,是不是我們就完全無能為力呢?那也不完全是。還記得我們一直強調的睡前儀式嗎?回想一下,做睡前儀式的目的:讓寶寶的情緒平穩下來,進入相對單一的睡眠環境中。

寶寶不足以主動處理生理需求進入睡眠狀態,那我們就輔助、提前輔助,花相對多一點的時間去幫助他們鎮靜情緒,比如:睡前半小時不高刺激互動,用寶寶喜歡也適合幫助他們睡眠能力發展的方式進行安撫,幫助平穩進入睡眠狀態。

心理學方面如何來看待寶寶的bedtime crying

發展心理學家Aletha Solter著有一本書《Tears and tantrumas,what to do when babaies and children cry》,在其中有關bedtime crying的闡述,我們熟悉的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忻老師有做過一段翻譯。

對於bedtime crying,作者認為:寶寶是哭過了才能放鬆情緒,在睡覺之前釋放一天積累的tensions(緊張、壓力),哭夠的孩子往往能夠入睡比較快,而且晚上睡得更好。作者也認為睡前的哭對於孩子來說是常見的,也是正常的。

作者建議在入睡時間陪伴孩子,直到他們足夠大,不再需要這種陪伴。比如:把孩子抱在腿上或者陪伴入睡,這些都是幫助孩子入睡的loving and effective way(充滿愛並且有效的辦法),給了孩子安全感,並讓孩子有機會說一說或者哭一哭白天的不快。

寶寶的睡前哭鬧,有哪些原因可以排查,可以通過哪些措施進行改善

可以移步我的公眾號「家有momo噠」

更多寶寶睡眠科普、實操技巧分享等你來聊。


生理上來講,就是還沒有自我安撫的能力,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明明很累了,但各種信號在腦子裡亂跳,他控制不住,情緒就奔潰——哭;

心理上來講,就是不甘心睡著,沒玩夠呢,就得關機了,總想再掙扎一下


好睏呀,已經困的不行了,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睡著呀。

就在10分鐘以前,我已經向我的媽媽釋放睡眠信號了,於是媽媽也開啟了哄睡模式,抱著我,輕輕哼著歌,好舒服,眼皮越來越重,我要開始做夢了。

一陣開門、換鞋、說話的聲音,讓我清醒了一點,原來是我的爸爸回來了。摸摸我的頭,捏捏我的臉,拉拉我的小手,哈哈,我徹底醒了,瞬間睡意全無。然後他把我抱過來,跟我說了一會話,又把我給了媽媽。

我看著媽媽,媽媽也看著我,就這麼對視了一小會,我開始有些煩躁,揉眼睛、打哈欠、哭鬧,我想睡覺,可是我睡不著。媽媽抱著我在屋裡來回走動,輕拍著我,哼著歌,試圖讓我安靜下來,可是我越發的哭鬧,就這麼持續了一會,我終於睡著了。

Ps:我的大豬蹄子爸爸,每次都在我要睡覺的時候來鬧我,搞的我情緒大爆發。爸爸,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我再大點哈~


這種情況叫做鬧覺,通常是因為已經錯過了哄睡的時機,導致嬰兒特別想睡又睡不著,自己又不具備自己入睡的能力,所以就哭鬧起來了。

培養嬰兒入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課,在育兒過程中可以省掉很多的麻煩和辛苦。新手父母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要多多學習,學會抓住嬰兒的睡眠信號,比如搓眼睛,搖頭,打哈欠,煩躁哭鬧等等。不要因為孩子眼睛睜著大大的,就覺得孩子還想玩兒,一直不安排讓孩子去睡覺,這樣往往會進入惡性循環。

一個小建議是家長可以做好睡眠時間的記錄,知道上次什麼時候醒來,睡了多久,現在大概什麼時候,是否已經到了孩子需要睡一覺的時候。養成規律之後,即使看著孩子還很精神,可能一放到床上也就很快睡著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