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5歲,由於原生家庭而嚴重缺乏安全感,骨子裡自卑,我慢慢的懂事,也慢慢的通過拚命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來彌補自己的心靈,我的學習道路充滿著讚美,我曾經是年級里的一個傳奇。我越來越懂事,越來越刻意維持自己不敗的完美的形象,我十分爭強好勝,不能自已。我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

,最後被自己給壓垮,崩潰過很多次,每次都是腦子完全不聽使喚,一片空白,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變得困難起來,而且每次到這個時候我都請假。

其實我對自己的情況十分了解,解決自己的心病是我日思夜想的,拚命努力是因為自卑,是想增加自己的掌控感, 比如班上有人實力稍遜於我,我要求每天上課必須完全掌握,如果有一節課是他懂了而我沒完全懂我就會受到打擊,接著潛意識裡充滿著我超不過他,然後抗拒學習,表現為大腦不受控,思維遲緩,然後我開始著急想擺脫這種狀態,然後越來越壞,最後請假,陷入絕望的情緒 ,逃避一切 這只是一個具體的例子 縱使我無比清楚自己的內心,可我始終無法掙脫,這樣活著太累了,我無數次試圖從邏輯上說服自己,給自己灌輸積極的思想,但都無濟於事,更不用說別人給我講的道理了,心理醫生看過很多次,講真,還不如一個閱歷深的人跟我聊天管用 我真的特別想改變自己,但一切邏輯和思想上的說服都沒用,一旦回到生活中,我一樣會被心中的魔給操控著去「上進」,我就像一個傀儡,無法解救自己,別人也無法解救我,因為其實道理我都懂,誰都會講 我已經幾乎失去了一切,希望在這裡能有真正的高人給我提出真正有用的建議,如果真的有,我將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報答他,因為他救的是比生命更重要的靈魂,最後為將要回答我問題的人表示感謝!


首先,理解安全感是依戀類型的的表現,所以,我們需要從依戀理論看自身是屬於自己的哪一種依戀類型。

說到依戀類型,還是得從嬰兒時期說起。因為,對成人依戀(adult attachment)的研究是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在嬰兒時期,造成我們和父母之間緊密的情緒聯繫的心理系統,也在成人時期的親密關係中發揮作用。

依戀類型在「嬰兒-父母」間已經出現

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個英國的精神分析師。那時的依戀理論是用來理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的。他發現,哺乳動物的幼崽自身沒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獲得父母關注的幼崽則比較有機會獲得照顧,最終存活下來,所以,幼崽會通過哭泣、尖叫、糾纏等方式,來拒絕和父母的分離——我們人類也是如此。「害怕與父母分離、害怕被父母拋棄」,是進化造成的人類的天性。

他指出,依戀理論的核心是在問這樣一個問題,「被依戀的那個人是不是在自己身邊的,容易找到的,對自己充滿注意力的?Is the attachment figure nearby, accessible, and attentive?」

如果父母是在嬰兒身邊的、有回應的、給孩子注意力的,嬰兒就會感受到安全、愛和自信,這種嬰兒會比較不拘謹、愛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

如果父母並非如此,則嬰兒會開始用各種行為試圖找回自己的父母;

如果無論如何父母都不再回來,嬰兒就會陷入抑鬱和絕望。

後來,一個叫作Mary Ainsworth的人第一次對嬰兒的依戀類型做出了分類。她做了一個實驗,讓12個月大的嬰兒和他們的父母分開,繼而重聚。結果顯示:

大約有60%的嬰兒在父母離開時覺得不開心,等父母一回來就開始找父母,並順利地被父母安撫,這些孩子通常被稱為安全型(secure)

另外,有20%的孩子,當父母離開時會表現得極度抓狂、崩潰,而當父母回來時,卻不願意立刻投入父母的懷抱,表現出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安撫,另一方面又想懲罰父母的離開的矛盾表現,這些孩子被叫作焦慮-反抗型(anxious-resistant)

最後20%的孩子,當父母離開時,他們並不表現出不高興或有壓力,當父母回來時,他們會主動迴避和父母的接觸,有的會把注意力轉向玩地面上的小東西。這些孩子被叫作迴避型(avoidant)

這個研究同時也發現,安全型的孩子的父母,普遍比較注意回應孩子的需要,而另外40%的孩子的父母,則對孩子的需求不太敏感,或者對孩子的回應無法一以貫之,並時不時會拒絕孩子的需求。正是這個實驗,證明了父母的撫養方式與孩子依戀類型之間的關係。

成人親密關係中的依戀類型

1987年,Hazan 和 Shaver第一次把上述嬰兒-父母的依戀類型理論放到成人的戀情關係(romantic relationships)語境中研究。他們認為,成人的戀情關係的本質也是一種依戀,它們與「嬰兒-父母」之間的依戀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相似:

  • 都會因為另一方在身邊,並及時回應自己而感到安全
  • 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很緊密,都有身體上的接觸
  • 當無法「聯繫」到對方時,都會覺得不安全
  • 都會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新發現
  • 都會喜歡對方的長相,相互迷戀,為對方專註
  • 都會有一些 "baby talk":用孩子的方式對話

他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問卷,來測量成人是哪一種依戀類型:

A. 和其他人靠近讓我覺得不舒服;讓我完全信任他們很難,我也不能允許自己依賴他們。當任何人離我太近的時候,我都會緊張。而通常情況下,別人都希望我能比「讓我感到舒服的距離」更貼近他們,他們希望我能和他們更親密。

B. 讓我和別人親近相對來說還挺容易。我願意依賴別人,也願意被人依賴。我不擔心自己會被拋棄,也不害怕別人離我太近。

C. 我發現其他人往往不願意像我希望的那樣,和我那麼親近。我經常擔心我的伴侶不是真的愛我,不是真的想和我呆在一起。我希望和我的伴侶非常緊密,但有時這反而就把別人嚇跑。

結果顯示,和「嬰兒-父母」依戀類似,有60%的人屬於安全型,20%屬於「焦慮-抵抗」型,20%屬於迴避型。

不過,從1998年發布的兩個研究以來,人們傾向於把依戀類型看成是區間,而不是絕對的分類,可以用一張圖來說明這個問題:

在人的依戀模式中,和親密關係相關的「焦慮感」和「迴避感」是兩個關鍵的因素。焦慮感高的人,會傾向於擔心自己的伴侶「是不是還在那裡、是不是及時地回應自己、是不是給予自己足夠的注意力」等問題。而迴避感高的人,則不太願意和別人過分親近。所以我們看到,這兩個變數把依戀類型分成了四個區間。

(在這裡,也回答後台一些很嚴謹的小朋友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在一些文章中說的依戀類型有三種,而另一些文章中有四種的原因,因為從這裡開始出現了四個區間。)

從上圖可以看到:

焦慮感和迴避感都低的人,是安全型(Secure)

焦慮感高、迴避感低的人,是痴迷型(Preoccupied)

焦慮感低、迴避感高的人,是疏離型(Dismissing-Avoidant)

焦慮感和迴避感都高的人,是恐懼型(Fearful-Avoidant)

這張圖同時也說明了,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感和迴避感,每個人依戀類型的程度和表現都各不相同。這四種依戀類型並不是一個絕對、統一的分類

依戀類型對我們的影響

研究已經證明,嬰兒時期的依戀類型和成人親密關係中的依戀類型具有沿襲性。同時,更多的新研究正在證明,成人親密關係中兩個人依戀的方式,和「嬰兒-父母」之間的依戀也有高度的類似。比如說,很多在機場分別的戀人,都會表達出高出平時的親密行為,這和孩子與父母分別是一樣的。嬰兒時期的依戀類型因而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影響

(1)擇偶

通常來說,在挑選長期關係的伴侶時,我們會認為那些「及時給予我們回應」、「給我們很多注意力」、「溫暖」、「對我們的需求敏感」的約會對象是更合適和有吸引力的,這和孩子們在父母身上渴望得到的東西是一樣的。

但是,1997年的另外一個研究證明,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會選擇安全型的人作為伴侶。我們往往會選擇這樣的人:這些人能夠再一次確認我們已存在的、對親密關係的信念熟悉感(Familiarity)是一個理解我們每個人親密關係模式的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尋求我們已經熟悉的依戀模式。

在嬰兒時期因為父母的照顧方式培養出不安全的依戀類型的人,總是會下意識地找到那些會讓他們重複體驗不安全依戀感覺的人。所以,糟糕的戀愛經歷往往會一再重複。

(2)安全感

在嬰兒期,安全型的嬰兒往往是適應性最好的,他們有一定的自我恢復與調節能力,和同伴相處很好,也很容易受到喜愛。一項1994年的研究顯示,安全型的成年人在長大後最容易對戀愛關係感到滿意,戀愛關係也往往持續更長的時間,彼此信任,彼此承諾,互相依賴。1997年的另一項研究顯示,他們更有可能把伴侶作為安全感的基礎,以此為退路去探索世界。

與之相應的,1992年的研究顯示,安全型的人,更傾向於在壓力大的時候向伴侶求助,也更願意在對方有壓力時提供支持。

而不安全型的人,則容易擔憂/懷疑對方的行為。這種擔憂常常會激化矛盾,而不是緩解他們的不安全感,這在一項1996年的研究中得到了證明。

(3)迴避型(疏離、恐懼)是一種防禦機制

在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嬰兒與父母分離」的實驗中,我們看到,迴避型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並不會表現出不高興或者有壓力。然而,對這些嬰兒的心率及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水平測試卻顯示出,這些孩子並不是真的感受不到壓力,而是一種防禦機制隱藏了他們的壓力感。表現出冷酷和不在意,就是這樣一種防禦機制。

在一項針對成人的研究中,研究者對「迴避感」高的人做了實驗,讓他們假設雙親過世,並就此進行討論。對這些人皮膚的測試顯示,他們和其他人一樣會感到焦慮和壓力。而當研究者讓這些人壓抑自己的這種壓力感時,疏離型(高迴避感、低焦慮感)的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減少自己的心理壓力反應,不把注意力放在與依戀相關的想法上。而恐懼型(高迴避感、高焦慮感)的人則無法做到這一點。疏離型的人,心理防禦機制是很強的。

如何改變依戀類型?

最後,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一個人一生的依戀類型是穩定不變的么?

並不是。

我們已有的依戀模式,會不斷被新的經驗一點點地更新和改寫;有時候甚至會被完全「重寫」。通常情況下,我們最初的依戀模式或多或少還是會在整個一生中都對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行為和思維產生影響。

大多數人在不接受長期心理治療的情況下,其實並不會改變他們的依戀模式,但你的確還是可能通過不同的經歷和有意識的努力,或多或少地變得更加安全。最可能幫你改變不安全依戀模式的途徑是:找一個安全依戀類型的伴侶。

對於本身不是安全依戀類型的你來說,一開始,你很難覺得安全的人會吸引你。但如果你真的希望變得更加安全,擁有更幸福的人生,你就要有意識地付出努力,去多和安全的人接觸,多給對方一些時間,也儘力打開自己的心。

此外,還有以下這些方法可能對你有幫助:

  • 理解你自己的羞恥感,提升自尊——即讓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被尊重、被珍惜的。這可以幫助你客觀看待伴侶的行為,不會對對方任何的一個小行為都十分敏感。
  • 學著變堅定,對於你自己的需求,不要妥協,要求對方滿足。
  • 學著識別出、看重、並堅定地表達出你的情感需要。
  • 勇於冒風險,不要在感情中「玩心計」,不要嘗試「操縱」對方,直接、坦誠。
  • 練習接納你自己、也接納他人,不要過於挑剔自己與別人的錯誤和不足。
  • 當矛盾發生時,不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反應,而是學著去處理和應對。學會從「我們」出發去看問題,而不是「我」。
  • 痴迷型的人還要注意,不要過快投入一段感情。

簡而言之,痴迷型的人需要學會對自己更負責任,而疏離/恐懼的人需要學會對伴侶更負責。這就能夠帶來更健康、更獨立的關係,而不是一方過於依賴,或者看似獨立的虛假的自給自足感。

疏離/恐懼型的人相比痴迷型的人,更難自行改變,他們通常沒有改變的動力,會有很多自我合理化的理由,例如,覺得自己現在過得很好。選擇這樣的人作為伴侶,如果真的想要走的很遠,可能就要接受:你可能永遠無法擁有一段正常的感情。你要給對方很多的空間,同時要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信任、信念,因為往往對方不會幫助你做這些。你可以嘗試的是,要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行為表現是因為害怕受傷害;同時讓他們意識到的確存在他們可以信任的人,比如你。一旦他們開始意識到,他們也就會開始改變了

通過判斷自己是哪個類型去做調整更有助於發展良好的安全感的心靈。

任何心理問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經驗去體會和改變,先了解自己,找到合適的方法,相信你可以。

部分摘自於Knowyouself文章。


缺乏安全感本質是對世界理解太淺,對事物認知不夠。


是否應該換一種活法。

成績好是一個優勢。但別人不知道你也許為了那個年級名列前茅的成績付出了多少。也許你可以選擇在閑暇之餘多運動。個人認為,散打就很不錯。一拳一拳打在沙袋上的感覺不是其他運動帶給你的快感能比擬的。可以選擇把壓力釋放,把心裡的不滿不快都發泄出來。讓『大腦』里的水都蒸發。運動就是很好的辦法。

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心裡慌就把胃填滿。畢竟胃離心臟很近。

自卑。是不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的緣故呢。成績名列前茅哎,有什麼不比成績好更讓學生時代的人類羨慕的。相信自己嘍。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給自己打個氣。你是宇宙無敵可愛美少女,更何況你還如此優秀。

面對班裡的同學。是不是先給一個微笑 發射出友好友愛的信號。讓你身邊有朋友,有簇擁者。這樣你的自卑也治好了,也有了可以吐槽的垃圾桶。


心裡諮詢能帶給你的,可能只是簡單的,調整情緒的方法。

至少我這樣覺得,因為我也是來自原生家庭的自卑感在左右著我。

區別是你才15歲,我已經27歲了,我已經脫離了自己原生家庭了,可以站在27歲回頭看了。而你還在進行時。

我想說的是,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自卑,是深入骨髓的,是一輩子都去不掉的。

生活已經很苦了,放過自己吧。


寶貝你要學著讓自己放輕鬆了。我和你同齡15歲。在讀高一,在陌生的環境里,我一個240斤的大胖子 受盡了這一個月以來同學的嘲笑。每天上學對我都是煎熬。我在開始成績還不錯在市重點學校能看到15名以前。在初中只有80幾名 到了這個位置時時刻刻都害怕被人超過去。父母親戚 看到我這樣的好成績都給我獎勵 我拼了命的鞭撻自己。甚至阻止班裡的其他好學生學習 就是為了不讓他們超過我。我現在過得也很痛苦。可能我的經歷不像你那樣 但我真的懂你的感受。

可能我的回答是最普遍的:給自己放輕鬆吧,畢竟如果你這個狀態 就算再怎麼學也不會學的相當好。因為有以前的輝煌所以害怕現在的失敗。 成績不好沒有什麼的,考不上好的大學也不是必要的。只要自己活的高興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下個周末快點把作業寫完,找個時間出去散散心 做做新奇的事讓自己忘記學習。我知道你可能會說 現在學習很緊張 沒有時間。但是放鬆更重要不是嗎?你這個狀態學再多 再怎麼逼迫自己有什麼用呢?去做做陶藝花一百來塊錢自己動手做一個喜歡的杯子 飾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吃好吃的。睡一大覺。等放鬆下來。咱慢慢來 一點一點學 可能一開始成績不會特別出彩 但只要你努力了 最後的結果你也不會覺得後悔 安全感就隨之而生了。

或者找個要好的朋友 去和他多說說話 吐吐苦水。朋友沒有時間的話你也可以和我說 我一定會耐心傾聽。咱門一起度過難關。

希望你能耐心看完我的話。我就是希望你多愛自己。


變禿也變強,你就無所畏懼了


首先關於你的安全感,你需要交個或幾個朋友,尋找新的社會支持來滿足你的安全感。甚至是處個對象,畢竟親密關係有助於你替代補償。當然不要玩的太大,畢竟你先在這種心理狀態,年齡,獨立能力,對方同樣也是小孩子。不適合找能託付終身的人,你懂我的意思吧。當然這就是是個建議,一個例子,你可以選擇的讓自己有安全感的方法數不勝數,比如養貓,一種對你有用的情感寄託的方法,能幫你快速走出來,快速的減輕痛苦。

然後是你的心理諮詢師。這個行業良莠不齊,建議上有一定實力的諮詢機構找專業的諮詢師做。如果你的諮詢師不適合你或者簡直就是個洗腦騙子,這目前來說還算是半個服務行業,你完全可以換一個。當然如果你遇上一個懂你的諮詢師,請相信他,你的信任和敞開的內心有利於他更好的幫助你。

關於你說的你的自卑。你必須重新認識你自己,現在的你擁有什麼?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你努力的目的是什麼?你是如何看待你自己的?你接下來應該如何?請你最後給出自己一個積極的結果,當得出消極的結果的時候告訴自己這是不對的,接著想其他的可能,因為想像列舉的只是可能,而只有積極的可能才能幫到你。

關於你努力帶來的的痛苦,你要在看清你自己以後,重新問自己,你的努力能給你帶來什麼?然後真正的為了自己的未來不再出現新的痛苦去努力,而不是為了像他人證明什麼去努力。人的學習,不過是為了正確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不應該是學給別人看的。如果你能想明白,你會獲得新的動力。


等到一個愛你的人,你就知道原來自己也是有除了父母之外愛你的人,就有心靈上的一種改變,就更加豁達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