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聽音樂,越是有這種感覺,中國現代音樂和日本想比,差的實在是太多了。日本因為文化和中國同源,音樂聽起來也是東方意蘊,所以我覺得聽著很親切,但我不明白,為什麼日本能以東方風格引領者的身份站在世界樂壇之上,與歐美鼎足而立,中國的音樂卻遲遲不見進步,眼看著日本音樂如同萬花筒一樣,各種類型、風格、情感都精彩紛呈,而中國音樂這邊,除了情愛之類的東西,幾乎看不到別的,實在讓人著急加鬱悶


概念和前提需要先明確

如果默認此題「音樂」是指現代流行音樂(包括POP、爵士樂、搖滾樂等)的話,那是因為日本經濟發展快,音樂上完整接受過西方影響並建立了成熟的音樂產業,並擅長雜糅製造自己的風格


中國有好的音樂、不落俗的音樂 只是沒有市場,想被主流接受很難。(大眾審美沒什麼太大提升)


生產力決定上層建築。
題主提問題提的太籠統。民樂也是音樂,古典樂也是音樂,搖滾樂也是音樂,民謠也是音樂。

這個問題恐怕說起來又很容易激起很多人的民族自尊心吧(像貼吧、QQ看點甚至B站都能用這種類型的問題炸一大波魚出來)

一,中小學音樂教育

中國最早的中小學音樂教育起於民國時期,當時的教學材料就是「學堂樂歌」,以李叔同、沈心工等人為代表,從日本間接將歐洲的童謠、古典音樂旋律片段傳入中國,加上中文填詞,就是當時的學堂樂歌,比較有名的《送別》,曲作者是美國人約翰·龐德·奧特維,而這首作品由李叔同從日本傳入中國,他本人填的中文詞,並且由於這部作品運用的是五聲調式,因此也有很多人會想當然的認為是中國作品,再往深追溯的就只想到是日本作品,這種錯覺實際上還有一部作品《友誼天長地久》……

這個時期的幼兒音樂教育很大程度上便是藉助了日本明治維新文化開放的便利,更加方便的傳入了中國。民國政府對於音樂課,美術課的課時要求、教授內容、教材編撰以及配套設施和教師培養都下了很大的工作。1927年,由蕭友梅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專業音樂院校上海音樂學院,而校長卻是擔任過北大校長的蔡元培

但是今天的中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幾近荒蕪。我的學生甚至告訴我他們學校的音樂老師不會認五線譜,還在教授簡譜!而簡譜目前在世界任何一個有能力開展音樂教育的國家幾乎都不會用作主要記譜法去教授。(別說非洲,爵士樂的半個爹就是黑人,打擊樂非洲人很強的OK?)

加上現在一星期一到兩節音樂課基本上都被其他科目佔用之類的問題,並且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之下不考就不學,音樂沒考試,不是升學必備,至於什麼加分……一年十級多的是,問題是這種學習對於音樂培養沒有任何意義,反而容易惡性循環,形成惡性攀比和教育機構,家長,學生之間的惡性競爭。

各種業餘考級風靡全國,之前為鼓勵美術音樂學習而設計的藝術生初高中優錄加分政策也被各種擦邊球,成績不好讀藝術之類的思潮大行其道(我個人八歲學鋼琴,並不算早,到今年已經學了十二年,高中文科成績能上五百分,從高一到高三都是班級前三,有人也問我為什麼成績不差還去學藝術,我當時真的把他罵的狗血淋頭),然而不論是我的啟蒙鋼琴老師跟我說的,還是我後來得出的結論成績差的人不一定學不好藝術,但是不學習的人一定學不好藝術,反正各種藝盲還在自以為很懂行的鄙視學藝術的人,這種現象也算中國特色吧……

二,文化差異

由於當今世界音樂中最廣泛傳播的,被認可的,最主流的音樂體系便是德奧體系的十二平均律,其後這一音樂體系也隨著歐洲文明廣泛傳播,也確定了平均律在世界音樂中的主流體系。但是中國古代的音樂並沒有形成非常嚴謹且系統的體系,不論是大編製的合奏樂隊,還是系統完備的記譜法,和聲,曲式,配器,甚至沒有留下太多的作品曲譜。

因此直到中國國門被打開,西方文明傳入中國,中國音樂才開始學習完善的體系理論。

三、市場需求的歷史緣由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奉行的計劃經濟時代,文化產品無法被消費,因此沒有市場也就沒有需求繼而沒有產出,因此新中國流行音樂在沒有進行市場經濟改革之前就不存在,而在此之前的民國時期流行音樂倒是挺發達的,比如《何日君再來》是1937年上映的電影《三星伴月》中的插曲,那一年日軍對中國發動全面進攻,但是這部電影依然在日本同年上映,並且這首歌也在那段時間被日本歌手翻唱。(日本人翻唱中國人作詞作曲的範例)這部作品後來也被台灣歌手鄧麗君演唱。除此之外還有黎錦輝的作品也一度火遍整個亞洲,代表作《人面桃花》和《毛毛雨》

但是,新中國成立後,流行音樂在中國徹底絕跡,直至後來改革開放後,港台流行歌曲經廣東等地流傳全國,這時候才是中國流行音樂的開始,最早追溯到1978年,實際肯定比這個時間完一些,也就是說中國流行音樂從49年到79年這三十年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真空期。

關於中島美雪和玉置浩二養活了大半個八九十年代的港台樂壇,有人可能對此並不認同,我也不說他的這個結論是否正確,但事實終歸是事實。

附鏈接 (來自百度)

香港翻唱日本歌曲大全 - 百度?

m.baidu.com

哪怕是今天的部分流行歌曲,比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九把刀的《那些年》都是日本音樂人作曲

以及之前在網路比較火的「中國古風歌曲」《錦鯉抄》,後來我找到日本的《笹舟》,比對之後發現作品的和聲幾乎一模一樣!旋律走向也極為相似,但並不相同,後來日本也有歌手用日語翻唱了《錦鯉抄》

話題扯回來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這一時期我個人的看法,這一時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當代流行文化而言是一個特殊時期,文革十年時期對文化的破壞甚至是毀滅性的,當時的一切文化產品無不「紅色」,音樂作品也全部是紅歌,(甚至利用西方的樂隊編製來組建民族樂團,後因為缺少低音樂器而使用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當bass),(借用西方歌劇模式,創作所謂「民族歌劇」)。這一時期很多東西的藝術價值很低(中國音樂史課上老師這麼說的,還有各種論據實例就不一一列舉了)。中國流行音樂失去了不止三十年,甚至連民國的三十年也一併失去了。

以上都是我手打,觀點很偏激,很主觀,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我說,當今中國的文化輸出能力甚至不如韓國,有人就跟我急,說我不懂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說我賣國求榮,認賊作父……

然而韓國能把韓劇和他的偶像文化送到中國來順手回收一筆中國人的赴韓整容收入……而中國……《戰狼2》《紅海行動》有在除中國以外的歐洲,北美市場獲得幾個億的票房嗎?

而中國的禮儀文化、茶道文化甚至民族音樂文化都被日本人拿去在全世界面前大秀特秀……(尺八、三味線、琵琶、二胡說實話日本人玩起這玩意比中國人還厲害)

東亞和南亞能被世界樂隊指揮界承認的指揮家只有兩人,日本的小澤征爾和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中國沒人……

傳統文化的強大是先祖的功績,無法將其保存並發揚光大是後人的恥辱,或許我們今天中國人還需要多努力努力去爭取這個「文化禮儀之邦」的頭銜


原因太多了 上至文化監管 下到普通聽眾 都對音樂的理解還只是局限於娛樂 簡單點就是 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思想和文化跟不上


現代音樂大致上認為是舶來品吧,和中樂差得有點遠。那這就是個傳播擴散、學習模仿、創新發展的問題。以下說的音樂一詞,均指代「廣泛的不同類型的音樂」。

1、近現代歷史、政治沿革(戰爭、動亂、禁播、禁止進口、老一代人不接受西樂等等等等),傳播源頭就掐了;

2、經濟基礎,難以大面積擴散、難以開展模仿,因為要廣泛接觸不同類型的音樂、家裡要有樂器,總的來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算是奢侈的事;

3、教育理念,只鼓勵孩子好好讀數理化,即使課外音樂教育,也是在應試考級的路上狂奔,所以從孩子開始學習音樂的動機就被壓抑或扭曲了;

4、社會和文化生活習慣,閑暇時一個人欣賞或把玩音樂對中國人來說並不是很高的優先順序,舊時代雖有集體看戲,但舊傳統中斷了之後、音樂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並沒能在下一代人的娛樂消遣或工餘興趣偏好中,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

這些都是宏觀基礎。日本由於更開放、全盤西化、更早繁榮發展,在宏觀基礎上要好不少。

卡拉OK、盜版碟、數碼創作和播放技術、互聯網先後大大促進了對音樂的傳播和參與,但問題又來了,這些都具有很強的商業特性,它們更願意跟隨和迎合市場。於是新時代的音樂傳播,雖然漸漸沒有了歷史政治經濟三座大山,但又加上了個市場化的門檻。音樂被迫自我閹割,PS、整容成網紅臉;人民看網紅臉看多了,喪失了辨別美醜的能力。

但總的來說,只要基礎沒問題了,我想慢慢是會變好的。


懵懵懂,大概是中國人均審美沒提上來還有新中國初期被經濟孤立的原因吧……


華語樂壇成這樣子都是被4536251這些給慣的

因為聽的很多歌都是這個調調,於是大眾就以此作為審美標準或者說把它固化在心裡,當作主流音樂來看待。所以當出現其他類型的音樂的時候,聽眾就會拿出這個度量尺,與它相符合的:嗯,好聽,感人,膾炙人口;與它不符的:唱的都是些啥玩意兒?難聽死了,下一個。

於是就導致了,優秀的作品不被發現,抄襲的作品傳唱度卻廣得很...

熟能生巧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