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答一下。

講道理這個提問比較…不合適。

題主提出了三個問題:

Q1.為何神機妙算如諸葛亮未能恢復漢室江山?

Q2.諸葛亮比張良劉基如何?

Q3.後世對諸葛亮是否吹捧過度?

接下來我將逐條給出我的看法。

A1.那句老話說得好啊,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諸葛亮提出跨有荊益,覷天下有變,一路出秦洛,一路出荊州,克定中原復興漢室的戰略,是當時形勢下劉備集團能做到的最好的出路,而漢中之戰後,劉備集團也確實大致上完成了這個出路。這就是自我奮鬥。

隨後關羽敗亡,失了荊州,猇亭一役,季漢的家底賠得一乾二淨。在此情況下,諸葛亮苦心經營,平定南中,北伐雍涼,讓曹魏在西北線保持了避戰的策略,這也是自我奮鬥。

可以說,諸葛亮憑藉其努力,已經兩次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將可控的因素都做到了最好。但關羽北伐孫權捅刀、真正的天下有變(曹操死亡)在襄樊之戰後一年才發生、諸葛亮天不假時、繼任者沒有如他一樣的才能、季漢一州之地國小力弱,這些不可控的因素是他無法扭轉的。

因此,對於Q1,我的答案是:在恢復漢室這件事情上,諸葛亮竭盡所能,但歷史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A2.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這個比較是不太合適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這個問題不太恰當,題主大概還是受了民間形象的影響),因為諸葛亮本應是跟蕭何、李善長做比較的,只是後來種種,只能自己把張良劉基們的活也一起做了。

如果從成果上來看,張良和劉基都是成功協助其主統一天下,這一點是諸葛亮無法相比的(儘管影響因素有很多)。

換個角度來看:

張良是弱勢開局(蜀地)對上高級對手(項羽),配合神級隊友(韓信)獲得勝利。

諸葛亮是地獄開局(賠光家底的季漢)對上中級對手(曹魏),配合低級隊友(不捅刀就算幫了忙的孫權),逆天改命失敗告終。

劉基是中級開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北方群雄擋住元朝的侵襲),對上中級對手(元朝),配合高級隊友(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成功獲勝。

張良和劉基高下難判,但諸葛亮的難度明顯大於另外兩人,因此我傾向於將諸葛亮和張良歸為一檔,(由於我對劉基了解不足,所以不能斷定他是否應該也歸入同一檔)。

A3.吹捧過度是不存在的,我認為作為唯二同入文武廟的人,諸葛亮配得上這樣的高讚譽。但是,要說後世的吹捧吹歪了,是沒問題的。事實上這也是一大通病吧,吹武將就是單挑無敵,吹文臣就是多智近乎妖,沒辦法,畢竟這樣吹比較直觀嘛…


後人只知羅貫中《三國演義》神化諸葛亮,卻不知諸葛亮在世時至西晉,就得到三國君臣諸多的`讚詞。而全國各地的武侯祠,都先於《三國演義》成書。

陳壽作為蜀國降臣,雖受司馬炎優待,但也知竹林七賢的命運,落筆不能沒有顧慮,如同1949年後的「國民黨投誠人員」,甚至「起義將領「,90年代前也不敢為國軍抗戰謳歌。明白這點去讀陳壽的諸葛亮傳,就能理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是一種感嘆,而不是貶低諸葛亮。


瀉藥

如果說諸葛亮當真如三國演義中所描繪的那樣多智近乎妖的話,那必然是不可能。

但是為什麼後世對於諸葛亮的推崇如此之廣?其實重點就在於他的忠貞,中國自古以來推崇儒家,所謂君君臣臣,他做到了,這太符合人們的心理設定和價值推向了,其實可以說,他沒有推翻劉禪,再與同時期推翻了政權,自己掌握政權的曹操相比,它顯得難能可貴。

而你真的說,諸葛亮的文學成就,也不過是出師表,但比與同時期曹操的文學造詣相比,絕對不能並論。(詳見余秋雨《中國文脈》)

再者,諸葛亮出師表中所說的堅持,不固守彈丸之地,其實在政治上也許並不正確。傷兵勞民,而他之後在文中所推舉的一些人,後來也被證實並非良才。用人眼光上也許並非緊要。

所以諸葛亮其實更多的是一個道德符號,所以人們也願意相信,他是智慧的。


忠和智是兩個字 什麼人喜歡『綁縛』吧! 不過,對於『諸葛亮』的渲炒大概也就一又1/3個高峰期吧——近代是一個『高峰期』,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或為什麼要這樣 原因不得而知


統一天下,不僅要自己NB,還要靠對手S13!若項羽虛心納諫,仁義愛民,以公心待天下諸侯,劉邦就是有10傑,也只能老實的在四川呆著!若元朝以善政治天下,不壓榨漢民,朱元璋最多是個天地會,劉伯溫可能就成大元明相了!而反觀三國,曹操雄才大略,平諸侯,定中原,曹丕等治理中原雖然不是德政,也不能歸為亂法!孫權承父兄之業,外依天險內接百姓,所謂國險民付!諸葛亮以後發的劣勢而能和這兩位並駕齊驅,已經是了不起的天才了!絕對配的上卧龍稱號,比姜太公,張良風並不差!諸葛亮能成為中國智慧的象徵,除了自身能力,羅貫中自然功不可沒,這就沒必要細說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