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原來的題主原提問是「為何現在很多人高估第二次世界大戰里蘇聯的貢獻?」

感覺這樣提問不恰當,首先蘇聯在二戰時期的貢獻是否被高估是基礎問題,不能直接被帶節奏說就被高估了


  如果「二戰」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話……

  蘇德戰爭不說,光是為世界其他國家反法西斯鬥爭做出的貢獻,蘇聯的許多貢獻就夠鮮為人知了,更談不上高估還是低估。

  以下是蘇聯的國際反法西斯鬥爭概述。

歐洲革命運動分布圖(1918-1919)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世界革命的設想失敗後,蘇聯領導層清楚的認識到——相比於帝國主義國家,蘇聯的國力相對要弱小的多,因此其堅持和平外交政策。

  蘇聯每一位領導人都清楚地意識到與西方帝國主義集團相比,蘇聯力量相對弱小。蘇聯擔心帝國主義國家的顛覆和侵略……

  事實上,資本主義國家在俄國十月革命後都力圖消滅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只是在它們的干涉失敗後,才先後承認了蘇聯,或開始改善與蘇聯的關係。但它們無時不刻在夢想消滅和顛覆蘇聯。

  到了20世紀30年代,隨著法西斯成為最大的威脅,納粹政權鞏固並開始擴軍備戰,蘇聯開始主張集體安全政策,反對德、意法西斯的擴張和侵略,並與法國和捷克簽訂互助條約,締結了防禦性同盟。

  從1933年至1938年,蘇聯為了鞏固在國際上的地位,對外交政策作了調整,又執行與西方國家和平共處的政策。1933年美國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1934年蘇聯加入國聯。

歐洲同盟體系圖(1933-1939)

  然而,在英法的綏靖政策、波蘭的助紂為虐,以及西方的反共反蘇勢力反對下,蘇聯的集體安全政策最終失敗,而互助條約也成了一紙空文。

  1935年3月29日,蘇聯向法國提出締結法蘇雙邊條約的建議。法國為了利用蘇聯抗衡德國,於是同意談判。5月2日法蘇簽訂了《蘇聯和法國互助條約》,保證當締約國任何一個受到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侵略時,兩國應彼此給予援助與協助。蘇聯還與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於5月16日簽訂了與法蘇條約內容相同的《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互助條約》。

  如果上述兩個條約能被認真執行,對德國的侵略擴張肯定會形成壓力。但發給簽訂法蘇互助條約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加強法國的地位,並防止蘇、德同盟。因此上述的協定很快就成為一紙空文。

西班牙內戰形勢圖

  在二戰的前奏——西班牙內戰中,以英、法、美為主的西方國家都以「不干涉」為名,不僅對德意法西斯武裝干涉西班牙作壁上觀,還禁止蘇聯援助西班牙共和國。

  英國為了拉攏義大利,保住在地中海的地位,因此不願得罪義大利。英國自希特勒上台後,步步對德妥協退讓,更不願為西班牙內戰而惡化與德國的關係。

  法國雖然是人民陣線政府,本應支持西班牙人民陣線……但由於國內右翼勢力以及英國的壓力,加上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因此法國成為「不干涉政策」的倡議國。  美國雖然沒有參加「不干涉委員會」,但卻明確宣布支持「不干涉政策」……這一法案(指《永久中立法》)實質上不僅禁止向西班牙共和國出售武器,而且可以用各種名目把武器和其他各種軍用品轉賣給西班牙叛軍。

  同時,三國還為本國公司給法西斯軍隊提供軍火敞開大門,就像是後來西班牙法西斯如何幫助納粹德國那樣。

  在利用「不干涉政策」公然禁止蘇聯援助西班牙共和國外,英、法、美暗中援助叛軍。英國商行供給給叛軍石油和武器;法國「雷諾公司」秘密向叛軍出售飛機和汽車;而叛軍使用的石油75%以上由美國公司供給。

  從西班牙大量流入德國的是鐵礦石、鋅礦石、鉛礦石、黃鐵礦、鉛、錫、汞和精選鎢礦,在1940-1942年期間,德國從西班牙進口的戰略物資、糧食和工業成品,價值達到了3億3千1百80萬馬克。

  南美國家和亞洲國家的各種戰略物資通過西班牙和葡萄牙運到德國,1942年希特勒分子通過西班牙從荷屬東印度得到了大量天然橡膠;西班牙還把大量的美國汽油轉賣給了德國。

  面對世界絕大多數主要國家共同支持的弗朗哥軍隊,西班牙共和國岌岌可危,直到蘇聯提供援助,共和國才穩住戰線,堅持了兩年零八個月之久。

  西班牙內戰爆發後,蘇聯曾採取觀望態度,以觀察各國態度。這是因為法國提出了「不干涉」政策,蘇聯希望與英、法採取一致行動,制止德、意對西班牙內戰的干涉。但當德、意繼續違反不干涉政策,支持西班牙叛軍時,蘇聯立即給西班牙共和國以巨大軍事援助。

  開始蘇聯從道義上支持西班牙共和國。1936年10月7日,蘇聯政府公開聲明:「如果這種破壞不干涉協定的現象,不立即停止,蘇聯政府將不再受協定規定的義務的約束」,表示要支持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  接著蘇聯給予西班牙共和國巨大的物質援助。從1936年10月至1939年1月,蘇聯募集了 2.74億盧布,向西班牙貸款8500美元,並向西班牙提供了648架飛機、347輛坦克、60輛裝甲車、1186門大炮、20486挺機槍、497813支步槍及大量彈藥。此外還派去數千名軍事專家、技術專家,為西班牙共和國組織和訓練軍隊,並且在蘇聯培訓了一批西班牙飛行員、航空機械師等技術人員……

記錄參加國際縱隊中國人的作品

  蘇聯起到了巨大影響和帶頭作用的同時,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也參加到西班牙的鬥爭當中。

  世界一切反法西斯力最都站在西班牙共和國一邊。在法國巴黎還成立了援助西班牙共和國的國際委員會。在戰爭前兩年,這個委員會就募集到8億法郎支持西班牙共和國。

  在共產國際的組織下,有54個國家的人民自願組織了國際縱隊參加保衛西班牙共和國的戰鬥。第一支國際縱隊於1936年10月組成,接著共成立了7個國際縱隊,人數約達4萬人。國際縱隊在保衛馬德里及其他一些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西班牙共和國瀕臨滅亡之際,法國禁止蘇聯援助西班牙,而英國乾脆落井下石,公開協助弗朗哥軍隊,幫助其佔領了梅諾卡島。

  在1938年底以後,由於德、意對西班牙叛軍的支持加強,而英、法繼續縱容德、意的武裝干涉,使國際局勢日益惡化。如果蘇聯繼續單方面支持西班牙共和國,將會陷入不利局面。

  在慕尼黑會議後,英、法縱容德、意法西斯的綏靖政策達到高峰,蘇聯看到這一政策的危險性。為了對付可能發生的戰爭, 蘇聯停止了對西班牙共和國的積極支持,專註於防止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對蘇聯可能發動的侵略。

  不過只要西班牙共和國要求,蘇聯仍儘力給予援助。只是由於法國從中阻撓,不準援西物資從法國進入西班牙,蘇聯的援助才完全停止。 例如在埃布羅河戰役後,西班牙共和軍損失慘重,向蘇聯要求援助。蘇聯同意援助,給予飛機250架、坦克250輛、機槍4000挺、大炮650門及其他武器,價值超過1億美元。這批武器運到法西邊境時,被法國卡住。但西班牙叛軍卻繼續從德、意得到武器,力量對比顯然不利於共和國軍隊。

  法國還把撤到其境內的反法西斯戰士投入集中營,不少人甚至被關押到法國淪陷,被投入法西斯集中營遭到迫害。

  1938年9月,辛苦支撐的西班牙共和政府宣布撤除所有外國部隊,希望德意兩國也會因此收兵。在西班牙的中國人也隨著大部隊,陸續撤退到法國境內專門安置國際縱隊的集中營里……撤出西班牙後,謝唯進隨部隊被安置在法國境內的塞爾瓦小區。這個集中地聚集了16000多名等待回國的國際縱隊戰士。

  集中地的生活條件非常惡劣,起初沒有供水,戰士們只能喝溝里污水,許多人得了痢疾。每人身上都虱蚤成群,面黃肌瘦……1939年10月,經過8個月的集中地生活,包括謝唯進在內的6名中國志願軍終於獲准離開。  幾個月後法國淪陷,仍滯留在集中地的國際縱隊戰士們,很多被德國人送進了納粹集中營,再也沒能活著出來。謝唯進、張瑞書、劉景田、楊春榮……這些能找到名字的中國戰士,出了西班牙戰場後,全都回到祖國參加抗戰。

在蘇軍中服役的西班牙人(圖源為@趙國星 下面的文章)

  蘇聯則收容了不少共和國流亡者和國際縱隊老兵,到莫斯科保衛戰時期,以這些人為核心,還組建了內務部特種摩托化步兵旅第二營。

  1941年6月27日,為了應對德軍大舉入侵的危局,內務人民委員部命令組建專門用於實施敵後游擊戰的部隊,即特種摩托化步兵旅(ОМСБОН)……

  該部隊的主要成員是內務部中央學校和邊防軍學校的教官與學員、共青團員、青年工人和外國志願者。以下轄4個營(後改編為2個團)的第1旅為例,第1營主要由內務人民委員部所屬各院校學員組成;

  第2營由在蘇聯流亡的各國共產黨有組成,包括西班牙人、保加利亞人、德國人、奧地利人、捷克人、美國人,甚至還有越南人,其核心是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國際縱隊老兵……旅長是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老牌特工奧爾洛夫……

  ——【少數派報告】漫卷紅旗出長安——莫斯科保衛戰中的特種摩托化步兵旅

  在法西斯威脅越來越大,日本侵略英法美三國的殖民地前,三國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態度,雖然可以算是「制日援華」,但和蘇聯相比,在反法西斯貢獻上也無法相提並論。

  1937年9月12日,中國向國聯遞交申訴書,要求國聯根據公約制裁日本。9月16日,國聯行政院指派遠東諮詢委員會調查中日衝突問題。為了避免承擔責任,引火上身,在調查過程中,國聯「盟主」英國極力反對中國提出的「宣布日本為侵略者」和「對日制裁」等要求。

  ……  當國聯討論日本侵略中國問題時,蘇聯代表堅持要求通過制止日本侵略中國的集體措施。在1937年11月布魯塞爾會議上,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表示,應該建立一種能夠捆綁侵略者雙手的正義的和平。

  從1937年到1941年,中國收到的國際援助主要來自蘇聯,國際軍事援助則幾乎全部來自於蘇聯。

  蘇聯三次向中國提供了總額為2.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且全部為軍火貸款,蘇聯援助的飛機、坦克、大炮等軍火物資通過新疆和甘肅的西北國防大通道輸送到內地抗戰前線。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總共才2.6億美元,且均為非軍事貸款,主要用於購買非軍事用品和穩定貨幣。

  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蘇聯立刻斷絕了同日本的貿易關係,禁止軍事戰略物資,如石油、煤炭、錳礦等向其出口,並立即擴大了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輿論和道義上的援助。

  自1937年7月9日開始,蘇聯報紙開始刊登日軍擴大侵華戰爭的消息。此後逐日均有報道。尤其是《真理報》上每天所佔的篇幅都很大。

  7月11日,《真理報》發表《盧溝橋事變》一文中指出,盧溝橋事變系日軍挑起,中國軍隊乃迫於自衛進行反擊。文章認為這一事件是日本政府侵略擴張政策的進一步發展,中國軍隊的抵抗表達了中國人民反抗日本的意志。7月30日,《真理報》在《中國對日本侵略的抵抗》一文中指出:「受到人民支持,為人民的利益而戰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

  8月1日,《真理報》刊登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的文章《法西斯主義——這就是戰爭》,指出「要保持國際和平,這就是首先要使法西斯強盜在西班牙和中國遭受失敗。」……  蘇聯人民對中國的抗日戰爭表現出極大的關心,許多工人、農民、教師、學生紛紛寫信慰問中國的抗日將士,他們說:「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一起,因為你們的鬥爭一不儀是中國人民的事業,而且是所有進步人類的事業。」

  但就像對西班牙內戰那樣,英、法、美三國同樣沒有為本國公司給法西斯軍隊提供軍火關上大門,各種戰略物資敞開供應,為資源貧瘠的日本提供了侵華物質基礎。在日本進口的軍事原料中,1937年光是美國物資佔到54.4%,1938年更是增加到56%。

  請大家記著,日本在中國殺死一百萬人的時候,有五十四萬四千是美國幫凶而殺死的。

  據美國政府統計,1937年日本進口的戰略物資中,有92.9%的銅、91.2%的汽車及零件、60.5%的油料、59.7%的廢鋼鐵、48.5%的各種機械和發動機、41.6%的鑄鐵來自美國。

  在此期間,來自西方的對華反法西斯的援助幾乎都來自於民間,例如美國援華聯合會等組織給予的援手。

  美國援華聯合會(United China Relief)是抗戰期間美國民間成立的一個聯合組織,其宗旨是籌集經費幫助中國抵抗外來侵略。與著名的飛虎隊直接參与中國抗戰不同的是,援華聯合會在美國本土整合全美同情中國的民間團體,出錢出力,將大量各類物資以及醫藥品運送到中國,為中國抗戰輸血打氣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而蘇聯不僅派出了精銳的志願航空隊和軍事顧問團,號召以白求恩為代表的的國際反法西斯志願者也奔赴中國抗日前線,參加反法西斯鬥爭,還以技術援助中國,授人以魚並且授人以漁。

  應中國政府邀請,自1937年11月開始,蘇聯政府陸續派遣軍事顧問和技術專家來華。僅武漢會戰期間,援華蘇聯軍事專家就達3665人(其中700多名飛行員和空軍技術人員),軍事顧問200多人,在中國服務的蘇聯人員總數約5000人。參與援華的軍事顧問中,包括蘇聯衛國戰爭中著名的崔可夫等蘇聯將帥。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針對中國戰場急需武器裝備的情況,蘇聯幫助中國政府建立兵工廠、訓練技術人員。如:蘇聯幫助中國政府建立了迪化飛機製造廠、伊寧航空學校,以及新疆獨山子油礦等,此外幫助訓練了一批技術人員。到1939年夏,國民黨空軍已擁有經過蘇聯訓練過的飛行員1045人,領航員81人、射擊手兼無線電員198人,各種航空技術員8354人。

  與對待國際縱隊相似,帝國主義將退入其租界的中國抗日戰士繳械關押,日本對其開戰後,這些戰士又都被日軍俘獲,受盡折磨。

  「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4晝夜後,順利完成了任務,撤退到公共租界,被解除了武裝。

  1941年4月24日清晨,謝晉元率部早操時,遭被敵人收買的孤軍內部叛徒郝某等4人突然襲擊,不幸犧牲。  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租界將關押的「八百壯士」俘虜。日軍將一部分人送到南京、杭州做苦力,另一部分則送到新幾內亞挖戰壕,很多人最後被活活折磨而死。

  蘇聯不僅接納了東北的抗日軍隊,送他們返回中國抗戰,還支持了東北抗聯的活動,後來還與東北抗聯(抗聯教導旅、獨立第88步兵旅)共同解放了東北。

  蘇聯對於失敗之後的抗日義勇軍也給子了支援。在蘇聯的默許之下,蘇炳文、馬占山、李杜和王德林等抗日義勇軍領導人率領余部避入蘇聯境內。日本對此一再進行的抗議和要求引渡,蘇聯沒有答應,這也可以說是蘇聯對於中國東北抗戰的一個支援。

  在蘇聯的支持之下,1942年8月1日,東北抗聯教導旅正式建成,使得抗聯的整訓工作更加正規化。抗聯的入蘇整訓並非是放棄了光復東北的大業。抗聯在蘇期間一方面在進行學習和軍事訓練;另一方面,抗聯不斷地派小股部隊回到東北發動、恢復地方黨組織以及群眾抗日團體。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抗聯戰士不時被派回東北,進行大量的偵察工作,了解了敵人的軍事部署、兵力調動以及軍事設施的有關情況,為將來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做好了情報方面的準備。而且事實上,在蘇聯出兵中國東北之時,蘇軍之所以能夠一舉擊中敵人的要害,是與抗聯的偵察密不可分的。

  在蘇台德危機時,蘇聯和法國一開始都支持了捷克斯洛伐克抵禦侵略,也成功迫使納粹德國暫時讓步,但英國帶頭實行綏靖政策、禍水東引。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遠比奧地利強大的國家,其人口比奧地利多2倍,而且工業十分發達。捷克斯洛伐克不僅有35個裝備精良的師守衛著邊境,而且與法國和蘇聯訂有互助條約……

  在(1938年)5月危機中,蘇聯和法國表示要支持捷克斯洛伐克。而英國唯恐戰爭爆發,不得不向德國提出警告,指出如果德國入侵蘇台德地區,法德開展戰,那麼英國必須援助法國,不得不對德作戰……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作了讓步……  這件事說明,只要英國堅決反擊,是可以阻止德國侵略的。但英國缺不願意這樣做。早在1937年11月,哈利法克斯與希特勒會晤時就表示英國同意德國和平佔領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3月24日,張伯倫又在下院暗示,當捷克斯洛伐克遭到德國侵略時,不能指望得到英國的援助。

  英國還逼迫法國一起上綏靖政策的賊船,最後把蘇聯拒之門外,在慕尼黑會議上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甚至連波蘭都差點被賣。

  英國還向法國施加壓力,使之聽任德國侵捷。1937年11月,英國告訴法國,如果法國履行對捷克斯洛伐克的義務,向德國宣戰,英國將不給予支持。英國只是在一場不是由法國挑起的,而完全是由德國發動的法德戰爭中,才會支持法國。

  這就迫使法國內閣在1938年3月作出決定,法國只能在德捷之間發生問題後才能作出反應,法國不能在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上採取主動行動。這就使德國更加猖狂。英國的壓力,最後迫使法國在慕尼黑緊跟英國向德國作了讓步。

  即便如此,蘇聯還是單獨對捷克斯洛伐克進行了援助,但是,在波蘭為首等國家的阻撓下,蘇聯無法為捷克提供有效援助,導致孤立無援的捷克選擇投降。

  慕尼黑協議時,(法國總理)達拉第告訴(英國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蘇聯在捷克已經部署200架飛機,里賓特洛甫自己估計有300架。德國確實認為這些飛機是很大的威脅,根據凱特爾的回憶,希特勒擔心一旦和捷克開戰,蘇聯空軍會直接轟炸德累斯頓和維也納。

  至於陸軍方面可以參照親歷者扎哈羅夫元帥的記錄……蘇軍在蘇台德危機的部隊調動可以通過波蘭的情報及外交信息印證。現在普遍認為,蘇軍在蘇台德危機中實質性動員了部分部隊……  1938年4月貝奈斯在接受《芝加哥每日新聞》採訪時明確宣稱蘇聯向他保證即便英法不提供援助,蘇聯也會支持捷克。根據見過貝奈斯本人的學者的說法,貝奈斯表示斯大林確實向捷克承諾過單方援助。但即便蘇聯決定支援捷克,因為布科維納和外喀爾巴阡地區基礎設施非常惡劣,蘇聯在沒有波蘭的參與下是很難有實質性支援的。  ——二戰前波蘭為什麼不同意蘇聯過境救援捷克斯洛伐克,是蘇聯提出的要求太過分了嗎,具體的情況是怎麼樣子的? - 南阜的回答 - 知乎

納粹德國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示意圖

  直到德軍佔領捷克後,蘇聯仍然進行著最後的努力,與英法兩國進行談判,商議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但是,英法拒絕與蘇聯平等互助,要求蘇聯承擔單方面的作戰義務,只想讓蘇聯幫助自己,而不願與幫助蘇聯抵抗侵略,導致談判最終破裂。

  1939年3月15日,德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後,英內閣決定採取措施,建立威懾性聯盟以制止德國侵略……在此基礎上,英、法、蘇三國在4月恢復了談判,以求建立英法與蘇聯的聯盟。

  由於英法只希望蘇聯援助他們,而不願援助蘇聯,所以談判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結果。例如4月14日英國提出建議,如果德國侵犯蘇聯的領國,蘇聯必須給予以援助,而英國則不負責援助。而一旦蘇聯遭到侵略,英國和蘇聯的鄰國都沒有義務援助蘇聯。  對此,蘇聯在4月17日提出反建議,規定蘇聯、英國、法國要互相援助。當三國之中的任何一國遭到侵略時,其他兩國均應給予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一切援助。三國還必須援助所有被侵略的、位於波羅的海和黑海之間與蘇聯接壤的一切東歐國家。  於是,英、法於5月9日又提出反建議,要求蘇聯必須援助英、法,而英、法不需要援助蘇聯。如此你來我往幾個月,由於英、法缺乏誠意,到8月23日談判中止。

    英法對談判缺乏誠意,還體現在它們同時還對德綏靖上。

  從1939年6月到7月,英國在與蘇聯談判的同時,又開始與德國談判,以簽訂一個互不侵犯協定和不干涉協定,英德瓜分世界。英國談判代表聲稱如果達成協議,英國將放棄不久前給予波蘭獨立的宣言。很明顯,如果達成協議,就將把德國的侵略矛頭引向波蘭和蘇聯,加速德蘇戰爭的爆發。

  (納粹德國違背慕尼黑協定,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後)英、法仍然執行綏靖政策,即使德國要求佔有波蘭,只要使用「和平」手段,正如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一樣,英、法也會默認。

  至此,蘇聯再次調整外交政策,進行戰略收縮和防禦,對戰爭性轉的認識也變得模糊,將法西斯和其他帝國主義一概而論,不但減少了對國際反法西斯鬥爭的支持,還對法西斯進行妥協和退讓,而且一定程度上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

  蘇聯為了爭取時間、加強國防力量,迎接遲早會到來的外部侵略的危險,在德國表明放棄反蘇立場,要求籤訂互不侵犯協定時,蘇聯於1939年8月23日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為蘇聯贏得了短暫的喘息時間,給蘇聯在縱深地帶加強國防建設提供了機會,也使德國在侵略波蘭時無所顧慮。但是,該條約還附有《秘密附加議定書》,劃分了蘇德在東歐的勢力範圍。  《秘密附加議定書》規定,當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時,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屬蘇聯勢力範圍。德國和蘇聯在波蘭的勢力範圍則將大體上以納雷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線為界。在東南歐方面,蘇聯只關心它在比薩拉比亞的利益,徳國則宣布它對該地區在政治上完全沒有利害關係。  蘇聯與德國簽訂這一條約,雖然是從捍衛國家安全,避免對德戰爭的考慮出發,但蘇聯因此單方中斷與英法等國建立的反法西斯聯盟,並且在條約中損害了東歐和東南歐國家人民的利益,因此損害了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際形象,造成了惡劣的國際影響。

《秘密附加議定書》簽訂後蘇聯西擴

  在蘇聯肅反擴大化中,以共產國際及其支部為主,也有不少外國反法西斯力量遭到波及,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和很壞的國際影響。

  1941年,柴世榮奉調進入蘇聯。1942年8月1日,東北抗日聯軍在蘇聯正式組成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亦稱蘇聯遠東方面軍步兵第88旅),柴世榮被任命為第四步兵營營長。其間,他數次帶偵察分隊越境返回東北偵察並偷襲敵人。

  1943年初秋,蘇聯內務部開始「清洗」異己,懷疑柴世榮的一個親戚是日本間諜,就把他找去談話。第一次談話很快就讓他回來了,但第二次被帶走之後,柴世榮再也沒有回來,從此杳無音信。有些資料中提到,柴世榮在1944年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對這一說法,家人難以接受,一些知情人又語焉不詳。

蘇聯衛國戰爭形勢圖(1941-1942)

  偉大的衛國戰爭爆發後,蘇聯又明確了反法西斯戰爭定位,對國際反法西斯鬥爭增強了之前減少的支持,糾正了許多冤假錯案,並建立起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二戰爆發後,一些歐洲共產黨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及共產國際指示的影響,在思想上一度陷入混亂,對戰爭的性質出現誤判(認為還是一戰那樣的帝國主義狗咬狗戰爭)。

  但隨著戰爭的推進,尤其是蘇德戰爭發生後,這些黨很快轉變了認識,全力以赴投身到反對法西斯敵人的行列,並成為各國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重要領導和組織力量。  由於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共產國際迅速改變了政策路線,發表致各國共產黨呼籲書,對戰爭性質重新定位,號召被佔領國的共產黨人要不分階級成分和政治信仰,團結一切愛國力量,建立民族陣線,開展反法西斯鬥爭。

  雖然因為本國戰事緊急,蘇聯無法提供太多的援助,但那些在蘇聯的影響下,走上蘇聯道路人們,都成為了世界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中堅力量。

  與世界其它戰場反法西斯游擊戰相比,中國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更為獨立。

  在歐洲戰場,反法西斯游擊戰大多直接受到正面戰場的影響和指揮,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各國共產黨,還特別地受到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影響。

與蘇軍並肩作戰的波蘭人民軍

  蘇聯本土也作為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大後方。例如:共產國際總部和其支部的流亡中央機關基本都位於莫斯科;波蘭人民軍為代表的反法西斯武裝力量在蘇聯組建;國際兒童院也讓反法西斯鬥爭領導人免於後顧之憂。

  1943年3月,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成立,主要由波蘭的共產黨人(波蘭工人黨)組成,1943年5月,波蘭人民軍第1「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步兵師正式組建。

  從1943年到1945年,波蘭人民軍共有約1.8萬名士兵陣亡,5萬人受傷。二戰臨近結束前,波蘭人民軍已經發展壯大為一支擁有40萬人的隊伍,是與蘇聯紅軍並肩作戰的最大外國盟軍。  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是蘇聯政府1933年建成的特殊學校。它位於莫斯科以東300公里。  二戰時期,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先後接收過20多個國家共產黨人和烈士的後代,包括保加利亞、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的一些優秀共產黨員的孩子童都在這裡生活、學習過,還有100多名是中國革命家的後代及家屬。

  中國敵後戰場完全是一家獨大不說,朝鮮和東南亞的反法西斯抵抗運動也類似,共產國際支部主導的有印度支那(越南、寮國和柬埔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在緬甸則主要是各派愛國力量共同進行的。

  中國敵後游擊戰場,是中國共產黨開闢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最早和最大的游擊戰場, 敵後游擊戰,始終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戰的主要戰爭形式。然而,這種游擊戰也並非中國所獨有的,在被德、意、日法西斯佔領的廣大淪陷區,幾乎無處不存在反法西斯的游擊戰。

  在亞洲,除中國之外,有金日成領導的朝鮮抗日游擊武裝,有胡志明領導的印度支那抗日游擊武裝,菲律賓有人民軍在呂宋島叢林中開展游擊戰,緬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也有規模不等的抗日游擊戰。

  在歐洲的法西斯佔領區,以南共、法共、意共為代表的共產國際支部都以蘇聯為大後方,在國內開展反法西斯鬥爭。

  在東歐, 波蘭淪陷後。殘餘波軍組織了第一批游擊隊,1942年1月,波蘭工人黨組建「人民近衛軍」,在托馬夫舒森林、盧布林省、華沙等地開展游擊戰;被德意法西斯佔領和控制的南斯拉夫、希臘、阿爾巴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都廣泛開展了游擊戰。

  在西歐,在阿登山區有比利時和盧森堡人的游擊隊,法國抵抗派領導的「內地軍」堅持抗德鬥爭,也曾達到50萬人的規模。即使在法西斯國家義大利,共產黨領導的山區游擊隊也在鬥爭中不斷壯大。在法西斯鐵蹄所到之處,到處燃燒著反法西斯游擊戰爭的烽火。

蘇捷斯卡戰役,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最著名的戰鬥

  南斯拉夫的抵抗運動最為壯觀,也和中國敵後戰場非常類似。

  最初,南斯拉夫王國當局企圖加入法西斯軸心國集團,成為納粹德國的僕從國。不過,在南共為代表反對派的抗爭下,將王國當局和叛國行為都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新政府抵抗侵略不作為,南共就聯合其他反對派逼迫其抗擊法西斯入侵,可南斯拉夫不是中國,國土面積太小,在法西斯軍隊的入侵下很快淪陷。  在全國淪陷後,南共基本完全領導了起義和游擊戰,組建正規軍與游擊隊相配合,建立了許多根據地,開闢了大片游擊區。  南斯拉夫人民武裝力量在武器裝備上也無法和敵人相比,也一直面對著自身數倍兵力的敵人。  1941年底,人民武裝力量僅有八萬多兵力,為絞殺這支最大的敵後抵抗武裝,法西斯集中了足足50萬敵偽軍,到1942年底更是上升到85萬敵偽軍。  在慘烈的戰鬥中,南共領導下的人民武裝力量不斷壯大,1942年底十五多萬,1943年底三十多萬,到戰爭結束時,已經發展到了八十餘萬兵力。  為對付法西斯重兵集團,蘇軍和南斯拉夫人民武裝力量共同解放了首都貝爾格萊德,剩下絕大部分國土則是由南共武裝自己解放的。

法國反法西斯游擊隊

  在法國,雖然戴高樂是抵抗運動和海外的核心領袖,但在法國反法西斯游擊隊——法國國內武裝部隊當中,有半數以上都是法共領導的義勇軍游擊隊。

  在法國首都巴黎地區,抵抗運動的領導機關——巴黎解放委員會當中,包括主席在內的一半都是法共成員,巴黎國內武裝部隊司令也是。

  法國1944年民族大起義中,法共是核心組織和領導者,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了首都和大片國土。

北義大利反法西斯游擊隊分布圖

  義大利也和法國類似,不過意共更多的主導了抵抗運動,其領導的加里波第縱隊也是國內最大的反法西斯武裝,最後義大利游擊隊統一時,盟軍代表擔任總司令,意共領導人路易吉·隆哥就擔任了副司令。

  路易吉·隆哥。1933年去莫斯科任意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當選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1936年前往西班牙,支持當地人民反法西斯鬥爭,任國際縱隊第二縱隊政委,後任國際縱隊總政委。1939年前往法國,建立反法西斯的義大利人民聯盟,當選為聯盟主席。

  同年底,法國政府逮捕隆哥,1941年5月把他引渡給義大利法西斯政府。隆哥被判處5年徒刑。1943年7月墨索里尼倒台後,隆哥獲釋。10月在義大利北部地區建立以共產黨人為骨幹的武裝力量——加里波第縱隊,任司令員。

  義大利的反法西斯游擊戰對正面戰線貢獻極大,鬥爭最激烈時,納粹德軍半數兵力都被牽制在了後方。

  在1945年北義大利人民起義中,意共也起到了核心作用,在盟軍到來前,北義大利就被人民起義基本解放了,墨索里尼也被意共領導的加里波第縱隊抓獲並處決。

情報是德國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最主要戰線之一

  就算是在納粹德國本土,德共也是最主要的反法西斯抵抗力量,也是唯一能組織起全國抵抗網路的力量。

  1941年10月6日,正當德國法西斯取得暫時的勝利,聲稱蘇聯紅軍被打垮的時候……德共中央委員會及時加強了對國內反抗的領導。1941年秋,一批經驗豐富的黨的幹部以中央特派員身份被送回國內,與國內的一些地下黨組織建立了聯繫,爭取恢復和建立地下領導中心。

  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和倡議下,很多地區和工廠又建立了新的反法西斯地下抵抗小組。這些小組的主要任務是組織群眾、官員開展反法西斯的活動,他們或在軍工企業組織工人怠工,破壞軍火生產,削弱德國的軍事力量;或編寫和印發宣傳品,揭露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罪行,啟發群眾覺悟,瓦解軍隊的鬥志;或為國內外反法西斯戰士提供各種情報、武器和必需的物資;或在軍隊中進行策反工作,組織具有反法西斯思想的官員成立秘密的反法西斯小組。  至1943年底,德國共產黨在國內的地下工作者通過這些抵抗小組幾乎領導了全國的反戰抵抗運動。

  最廣為人知的刺殺希特勒和7·20政變,都有德共全國抵抗網路的參與,也因此被捲入失敗後的鎮壓,而遭到嚴重破壞。

左1為波蘭人民近衛軍(波蘭工人黨游擊隊)

  歐洲其他國家的反法西斯抵抗運動也基本如此,唯一的例外是波蘭(排除掉東波蘭/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情況下),工人黨和其領導的人民近衛軍僅作為第二大反法西斯武裝力量(排除掉波蘭人民軍的情況下)。

  在華沙起義中,雖然波蘭工人黨和蘇聯統帥部是反對這樣冒險的,但起義已經發生,不能坐視不管,波蘭人民近衛軍、波蘭人民軍和蘇聯紅軍也都參與到了起義和支援起義的作戰行動當中。

  (國家軍)在沒有和蘇軍高層指揮機關配合計劃的情況下採取行動,他們要為華沙的命運以及接下里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所經歷的悲劇承擔主要責任。直到起義爆發時,波蘭軍隊總司令仍然拿不準注意是應該支持起義還是應阻止。

  ——華沙起義的失敗是否因為蘇軍見死不救? - 趙國星的回答 - 知乎  9月16日,波蘭集團軍(波蘭人民軍第1集團軍)的登陸分隊開始渡過維斯瓦河。他們登岸的地段本來掌握在起義部隊的手中。一切計劃都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但突如其來的是,這些地段上全是希特勒匪徒。  戰役進行得十分艱苦。第一批登陸部隊好不容易才登上岸,不得不將越來越多的兵力投入戰鬥。損失在增加。但起義的領導者們不僅不給登陸部隊任何幫助,甚至都不想與他們聯絡。  在決心實施登陸戰役時,波蘭官兵們是在自覺地作自我犧牲,極力想拯救自己的同胞於水深火熱之中。但他們被那些把有產階級的政權看得高於祖國利益的人出賣了。  我們很快得知,國家軍的部隊在登陸開始前就已按布爾—科莫羅夫斯基和蒙特爾的命令從沿岸郊區撤到市內去了。他們的陣地被德國法西斯軍隊所佔領。而且,國家軍在撤離河岸時竟連人民軍的分隊都沒通知,從而使他們也遭到重大損失。  ——華沙起義的失敗是否因為蘇軍見死不救? - 吳節操的回答 - 知乎

紀念斯洛伐克民族起義的郵票

  比起著名的華沙起義而言,不論是成功的法國、北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民族起義,還是失敗的斯洛伐克民族起義,參與的人數和解放的區域較之前者都多得多,悲壯程度也毫不遜色,但知名度卻遠不如前者。

  8月29日以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為中心爆發的斯洛伐克民族起義相對於波蘭家鄉軍在華沙的起義有2個重要優勢。其一,它依靠的是擁有充足後勤和裝備的正規軍。其二,其準備工作是與蘇聯紅軍協調進行的,而非如波蘭那樣作為反對斯大林日後統治地位的象徵性行動……

  經過長達數月的撤退戰,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受益於蘇軍的疲態而得以穩定喀爾巴阡山脈以北的戰線。由此,起義軍的一個核心考量落空……  起義軍獲得了志願者和游擊隊的增援,到9月中旬,他們已經成功控制了全國近半地區。  9月1日,斯洛伐克民族委員會宣布接管所有權力,建立第一起義軍,並著手在解放區實行民主改革。參加起義的近8萬人,除斯洛伐克人和捷克人外,還有許多外國反法西斯戰士。德國法西斯投入8個師的精銳部隊鎮壓起義,起義軍遭到巨大犧牲。  直到10月中旬,多支黨衛軍部隊的進攻最終擊潰了起義軍。10月28日,德軍佔領班斯卡-比斯特里察,起義軍領袖不得不宣布投降,他們隨後死於德軍集中營中。起義武裝被迫向山區轉移。這場起義的犧牲人數估計高達2.5萬人。直至戰爭結束前,部分起義者仍與佔領者進行著游擊戰。

圖示包括「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武裝鬥爭」和「人民起義配合蘇軍反攻」的內容

  綜上所述,不論是持續時間,還是廣泛程度,在為世界其他國家的反法西斯鬥爭做出貢獻這方面,蘇聯的貢獻是非常之多和非常巨大的。

  其他國家能與之相提並論的,也就是生產了同盟國約六成軍火的美國了吧。

  可在世界上,美國的事迹廣為人知,蘇聯的這些貢獻,又有幾個人知道多少呢?

  許多貢獻都鮮為人知,這還怎麼談有沒有高估?更何況,今天是蘇東劇變後的世界。

  對於歐洲共產黨在反法西斯抵抗運動中的重要作用,一些資產階級學者和政治家從狹隘的政治立場出發,罔顧歷史事實,或將其排斥在歐洲抵抗運動之外,或者極盡貶低歪曲之能事。實際上,在冷戰時期兩個陣營對峙的大背景下,共產主義政黨在歐洲尤其是西歐地區一直是被孤立、敵視和受攻擊的對象。蘇東劇變後,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的條件下,歐洲共產黨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艱難。近年來,在歐洲的一些國家,詆毀、限制或取締共產黨的事件時有發生,一些西方政要甚至公開地將共產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相提並論。

  以下是一點後記

  在國際局勢風雲突變的當下,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段歷史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蘇聯做好的,我們能吸取經驗並做的更好,蘇聯沒做好的,我們也能記住教訓並把它做好。

  最後,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斯戰爭的勝利,以標準答案作為有感而髮結尾: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遭受列強的侵略、凌辱、掠奪達百年以上,但中國人民不是從中學到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而是更加堅定了維護和平的決心。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主要參考資料:

《世界現代史》李世安著

《歐洲共產黨與反法西斯抵抗運動:鐫刻史冊的偉大貢獻》于海青、童晉著

《德國現當代史》吳有法著

《人民的凱旋——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金重遠著

《日蘇關係的演變與中國東北抗戰(1937-1945年)》高飛著

百度網盤資料分享鏈接 (分享內容包括上面的主要參考資料和下面的《自由戰士》)

提取碼:1945

相關較冷門作品:

國際歌聲遍歐洲——蘇聯電影《自由戰士》選段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國際歌》挺有名,但《自由戰士》這部講歐洲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蘇聯電影就很冷門了)

[Leon Rosselson]老共產主義者之歌 Song of the Old Communist(中英字幕)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We believed we were Historys chosen,

and Soviet Russia, our future, our heart and our soul. And the Five Year Plan was a vision of plenty, to us whod spent half of our lives on the dole. We knew of the trials and purges of course, and were shocked when we heard those old comrades confess. But yes, we defended the first Workers State, in the face of the slander and lies of the Press! 我們相信自己是歷史的選擇, 蘇維埃俄國是我們的未來和我們的心臟。 五年計劃是一個富足的願景, 對於我們這些半輩子靠救濟金過活的人而言。 我們當然知道大清洗和審判, 當老同志們承認這些的時候,令人大為震驚。 但我們捍衛了首個工人國家, 在來自媒體的造謠誹謗和謠言中傷的情況下。 ——《老共產主義者之歌 Song of the Old Communist》

  他們通向黨的道路是比較艱難複雜的,——但他們終於找到了黨。像許多類似的情形一樣,這條路是通過蘇聯達到的。早在德寇佔領以前,他們就明白了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他們曾在家裡掩護過一些德國同志。在最困難的年代裡——蘇聯被入侵和一九四一年的第一次戒嚴期間,中央委員會的全體成員就在他們家開過會。

  ……  博姆是主管我的警官……他在蓋世太保那裡幹了很久……後來他還常常回到這天晚上的話題上來:等到我們不在這裡了……這就是說,你仍然不相信我們會勝利嗎?他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他本身就不相信他們會勝利。我向他講起蘇聯的力量和它不可戰勝的道理時,他注意傾聽著。這是我最後幾次審訊中的一次。  ……  我們的報紙傳播得很廣,不僅黨內的同志讀,而且黨外人士也讀。它大部分是在許多各自獨立而相互嚴格隔離的秘密印刷所里用複印機印出來的。根據形勢的需要,經常出版很快。比如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斯大林同志給蘇聯軍隊的命令,二月二十四日夜晚就已經傳到第一批讀者的手中了。  ……  不是你們,我們再向您說一遍,這一點您自己現在也知道得很清楚,不是發動了這次戰爭的你們,而是被你們捲入戰爭的各國人民,是你們徒勞地妄圖將他們變成奴隸的各國人民,是以革命的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依靠蘇聯的強大威力——隨著你們的每一個成就而日益壯大的威力——的各國人民,是這些民族、人民來親自結束這次戰爭,親自來粉碎你們的計劃,並親自來建立他們現在還只能是理想的新歐洲——納粹匪徒絕跡的歐洲,形形色色的法西斯分子絕跡的歐洲,中飽私囊的下賤胚絕跡的歐洲,自由勞動的歐洲,自由的各國人民的歐洲,真正的新歐洲,社會主義的歐洲。  ——《絞刑架下的報告》尤利烏斯·伏契克(1903-1943)

  第二天早上,浸滿了海水的作業船被衝上了堪察加海岸,大家被附近的俄國人救了起來。

  這是一戶俄羅斯的四口之家。對渴望過上有老婆、孩子的家庭生活的漁工們來說,這戶俄羅斯家庭有一種難言的吸引力。而且全家人都很熱情,照顧得很周到。但這一家人說的話誰也聽不懂,又是紅髮碧眼的外國人,起初大家都覺得有點害怕。  但大家很快就想開了,他們不和咱們一樣是人嗎?  船難的消息一傳開,一大幫村裡人聚集過來。這裡離日本漁場所在地非常遙遠。  在那兒呆了兩天,等身體恢復後,漁工們就回來了。有漁工說「誰都不願回來」。是啊,有誰想再回到地獄!不過,他們的故事還沒完,其中還藏著些「趣事。」  就在他們要回來的當天,他們圍著火爐,一邊收拾行裝,一邊聊天時,進來了四五個俄國人。其中還有一個是中國人。一個大臉龐,滿臉短紅鬍子,有點駝背的男人突然指手劃腳地大聲說著什麼。掌船的在眼前搖了搖手,表示自己聽不懂俄語。俄國人說完一句話後,盯著他的嘴邊看的中國人便隨即用日本話說了出來。中國人說的日本話顛三倒四,讓人越聽越摸不著頭腦,簡直像個醉漢在說話,東一槌西一棒的。  「你們,錢,肯定,沒有。」  「是啊!」  「你們,都是,窮人。」  「沒錯。」  「所以,你們,無產階級。明白嗎?」  「嗯。」  俄國人笑著踱來踱去,還不時站住看一看漁工們。  「有錢人,把你們這個(做了個卡脖子的手勢)。有錢人越來越大(做肚子鼓起狀)。你們,怎麼都不行。窮人。明白?日本國,不行。幹活的人,這樣(皺眉,學病人模樣)。不幹活的人,是這樣,哼,哼(作出趾高氣揚走路的樣子)。」  年輕漁工覺得好玩,笑著說道:「對啊,就是這樣!」  「幹活的,這樣,不幹活的,這樣(重複著方才的動作)。這可不行,幹活的,要這樣(這樣反過來,挺著胸膛)。不幹活的人,要這樣(學老乞丐模樣)。這才對。明白?俄國,這個國,全是幹活的,全是幹活的,這樣(挺胸)。不幹活的,沒有。狡猾的,沒有。卡人脖子的,沒有。明白?俄國一點兒都不可怕。那些人四處造謠。」  漁工們茫然想到,這是不是就是「可怕」的「赤化」教育?但是,這也算「赤化」的話,那不是太「有道理」的事情了嗎?他們顧不了那麼多,全被深深吸引住了。  「明白?真的,明白?」  兩三個俄國人自己嘰里咕嚕地說了起來。那個中國人也在聽著,接著又磕磕巴巴地用不成文的日本話說道:  「不幹活,有人賺錢。無產階級,老是,這個(作卡脖子狀)。這樣,不行!無產階級,你們,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一百個人,一千個人,五萬個人,十萬個人,大家都這樣(學著小孩子牽手的樣子),就強大,就強壯(拍拍胳膊)。就不會輸,不管是誰。明白?」  「嗯,嗯!」  「不幹活的人,逃跑(作逃命狀)。沒事兒,真的。幹活的,無產階級,神氣(昂首闊步行走)。無產階級,最了不起。沒有無產階級,大家,沒有面白。大家,死。明白?」  「嗯,嗯!」  「日本,還,還不行。幹活的,這個(彎腰屈膝)。不幹活的,這個(作出氣勢洶洶打倒對方的樣子)。這,都不行!幹活的,這個(毫不畏懼地立起身子,朝對方猛撲過去,擊倒對手後,又踩上一腳)。不幹活的,這個(逃命狀)。日本,全是幹活的,好國家,無產階級的國家!明白?」  「嗯,嗯,明白!」  俄國人發出一聲怪叫,手舞足蹈起來。  「日本,幹活的,干吧(站起來做揮刀狀)!俄國,都喜歡!萬歲!你們,回船。你們的船,不幹活的,這個(威風的樣子)。你們無產階級,這個,干吧(先是模仿拳擊,接著又作出牽手的樣子,最後猛撲了過去)!放心吧,勝利!明白?」  「明白!」年輕漁工不知不覺間激動起來,一下握住了中國人的手。「會的,我們一定會幹的!」  掌船的知道,這分明就是「赤化」。這是讓我們去干可怕的事情。俄國人就是用這一招,巧妙地把日本給矇騙了。  俄國人說完後,又嚷了幾聲,緊緊握住漁工們的手,接著又是擁抱,還把長滿扎人鬍子的臉頰貼了過來。不明就裡的日本人直往後仰脖子,有點不知所措……  大家時不時留神一下「糞坑」的入口處,催著人接著講下去。他們接著又講了些後來遇見俄國人的各種事情。每一件,都像吸墨紙一般抓住了大家的心。  ——《蟹工船》小林多喜二(1903年-1933年)


「反正蘇聯已經死了,死人是不會說話的」,「二戰剛結束時人們認為誰貢獻大,現在人們又xxxx」「西方國家的東西全都是黑蘇聯的不能信,俄羅斯的解密檔案全是動了二把手的也不能信。」 說這些話的人根本不是想要了解二戰的,專程就是來看熱鬧的。

現在蘇聯對二戰貢獻被高估了嗎?我個人覺得是被高估了。

  • 蘇聯消滅的大多是德國陸軍,而德國將近70%的空軍和絕大多數的海軍都損失在了西線。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280708

庫爾斯克會戰期間,德空軍在東線的損失僅佔16% 資料來源於《German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ⅷ》
  • 諾曼底登陸是搶人頭,西線德軍是一群老弱病殘?

如果這票裝甲師都是老弱病殘 我不知道東線的德軍該怎麼稱呼

諾曼底登陸德軍損失情況,資料來源於Zetterling的《Normandy1944》

元首對於西線的看法。收錄於《希特勒的戰爭密令》

  • 盟軍的《租借法案》和戰略轟炸

我個人認為這種人根本就不是想要了解歷史的,純粹就是來秀智商的下線


歪個題

我覺得知乎軍圈的保留節目還是開千歲大戰Pluto。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能撕天天撕逼還不嫌累,不過我是漲姿勢了。


都答得差不多了。現在,請各位吃瓜群眾把認為被高估的回答(主要出自德系、美系)和被低估的回答(主要出自蘇粉)都看一看,然後比較一下它們的內容,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

10年前的網路上,德棍的名聲很臭,非常臭。因為有一波人始終在復讀「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三帝國敗了,可以被隨意抹黑」、「元首沒有錯,是墨索里尼和東條毀了德意志」。後來,各德系社區紛紛驅逐這些黃種納粹。今日,黃種納粹已在網路上式微,德棍也不再是黃種納粹的同義詞。

現在,歷史又在另一個群體那裡開始了新的輪迴。


對蘇聯貢獻的高估的另一層意思是對盟軍貢獻的低估,我也無意仔細回答,就拿「蘇粉」最喜歡嘲笑的諾曼底戰役來隨便談談吧

先看看諾曼底登陸前一周(5月31日)東線德軍已經窮成什麼逼樣:

三種主力坦克(IV 豹虎)加起來連1400輛都沒有(這還是總數,如果算可動數據更感人)。

但是這代表此時德國軍工已經山窮水盡,無力補充前線裝甲力量嗎,肯定不是,那那些新銳坦克都在哪呢,看看西線裝甲集群:

看到西線滿地跑的豹子我想此時東線一堆只有四五十輛在籍坦克的窮比裝甲師們(如巴格拉季昂行動時期央集唯一在前線的裝甲師20裝甲師)都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然而這還是西線多數裝甲部隊仍然在接受新裝備修整的狀態(如2裝和SS12接受了一批四殲,但此時似乎未計入,同時也沒有統計654) ,同時6月12日為了支援諾曼底,希特勒又把東線的SS2PZC(下轄SS9,SS10,6月12日合計171輛)調往西線支援諾曼底,這又會進一步加大東西線差距,根據澤特林統計一直到8月12日為止,德棍至少往諾曼底深淵裡扔進了2248輛AFV(此時諾曼底尚未結束,一般認為至少扔進了2300-2500輛)

至於諾曼底是不是精銳的問題,步兵問題太雜我不想討論,但光看裝甲師,我相信眼睛不瞎的都可以看到上面的裝甲師番號包括了LAH,DR,Lehr還有國防軍2裝,武裝黨衛軍和國防軍都各自派出了自己的top0級別的裝甲師前往諾曼底,就這某些人還硬要說諾曼底只有老弱病殘。

然而就這樣一支充斥著精銳的規模完全不輸東線的西線裝甲集群,被盟軍用了3個月的時間打的幾乎全軍覆沒,雖然因為損失太大至今無決定性的精確統計,單從其中8個裝甲師(諾曼底一共11個)在8月22/23日的殘餘坦克數量來看就可以看到西線裝甲集群基本上已經完蛋:

2PZD:0

21PZD:10

116PZD:12

LAH:0

DR:15

SS9:20-25

SS10:0

SS12:10

大體的估計認為德棍在諾曼底AFV的不可恢復在2000+以上,也有認為2300 2400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盟軍從6月-8月末把一支實力媲美甚至超越東線全線的德軍裝甲力量打的灰飛煙滅。

所以貶低盟軍貢獻和戰鬥力的某些人,蘇軍什麼時候能做到過3個月把東線的裝甲師全部給揚了,就巴格拉季昂行動期間4裝5裝趕到白俄救場子的時候蘇軍坦克兵那表現,很難想像這支部隊如果出現在白俄羅斯會把蘇軍打成什麼樣子。


我真的服了,我認為盟軍貢獻光諾曼底就被嚴重低估,結果一群評論者里大多數都問非我所答,請問我什麼時候否定過蘇聯對二戰的貢獻了。

我否認過德棍陸軍絕大部分人頭都是蘇聯收走的了嗎?好歹蘇德戰場也是德國大戰場裡面時間最長的一個。

順便說下,各師剩餘坦克數據來源於澤大師的《Normandy1944》,而AFV損失數量的估計則來自各家,有來自《Normandy』44》的的,有來自《The Struggle For Europe》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