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明朝吧,感悟很大啊。


這個大前提好,如果明朝沒被推翻。

小老弟你是誰請勇敢地站出來,明朝爛成什麼德行了。你好意思讓中國老百姓再掙扎兩百年?且不說早就有張自成王自成揭竿而起滅了明朝皇帝,真熬到十九世紀,怕不是全國都要報名華勇營且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


只要是漢人都可以,民國接盤到二戰50年不到,從人見人踩的國家又變成了世界五流氓,滿清是不能指望的,折騰200多年連個封建制度都弄不出來,用明朝的制度,康乾兩個就當了120年皇帝,操勞的人能那麼長壽?何況這兩個在歷史上子女很多,康熙是最多,光床上就一堆事,然後搞出一堆人好讓康熙打發時間,不停的折騰自己兒子們比玩王者都開心,業績沒有但是可以進行創作嘛,大清寫明史就100年,再花100年寫本朝時間正好,有素材就能造,擒鰲拜,北周武帝解決宇文護就是背後一板磚的事,康熙從選材就開始描述了,孝莊周旋了三代人,每個旗的地基本都睡過,整理名單很容易,盡量找個智商低的開國功臣背鍋,鰲少保很幸運,以前睿親王才有資格背鍋的,兩側埋伏刀斧手不夠傳奇,於是同樣改成太監,但是宦官影響不好,改小太監就勵志了,然後平三番,吳三桂60多了那也必須造反啊,病了也要強打精神造反,沒素材怎麼顯示康熙武功?只是沒想到一個明朝二流將領這麼強,從雲南蔓延到全國,大清差點要跑路,孝庄已經把當年和洪承疇的劇本翻出來了,辛虧康熙能用壽命耗死這位爺爺輩的大將,兩件卸磨殺驢的事,康熙三大功勞佔了兩,放在趙匡胤一頓酒的事,藍玉也就讓老朱多雇了人幾個砍頭,康熙想辦法湊篇幅,各種加戲,連老吳的姘頭都要寫成傳奇姘頭,題材太單一也不行,沒有外敵尋找外敵,派八旗軍滿世界找,終於找到了老毛子的開荒流犯,兩萬八旗軍激戰300多俄國精銳,大戰過後,大清城管成功拆了房子,為了感謝外國友人配合演出,康熙慷慨的把蒙古的地盤劃給俄國,史稱雅克薩之戰,宋太宗看了這集都哭了,尼瑪老子守在邊境干幾個契丹打草谷的小編隊不就完了,打尼瑪高粱河干球。武功湊完加文治,確實難找,始皇隋文那些大手筆要嫁接工作量太大,宋祖明祖那些基礎創新也沒有,那必須要做點啥,於是為了更好的提高文字獄質量,在制度上加了密奏,就是隨時可以打小報告,好歹也能算創製度了,戲不夠,改革還缺,然後著名的永不加賦,實行不重要,但這四個字要記下,康熙帝兒子多但是不好色,主要是魅力太大,倒貼多,出過天花的麻子臉讓人一見傾心,帶領眾人圍獵可以斬殺300隻兔子,史書上史無前例,喜歡建避暑山莊圓明園更不是勞民傷財,主要是推動綠化,最後千古一帝快掛了也能留下九子奪嫡的好劇本激勵後人創作。
中國曆朝歷代從來不排斥外來先進事物,除了滿清!


明朝的覆滅至少一多半是自身的問題,作為封建農業國,土地、世家、官僚的矛盾也積累到了不得不爆發的階段。熬過天災,多延續個一百年也差不多了,結局仍然會是以暴力收場。然而清朝入主,以少數御多數、以落後文化治先進文明,造成當權者不得不百倍的壓制文化發展、將絕大多數的社會資源用於防範多數民族的反攻倒算、建立更加森嚴的等級制度以致文化技術的發展受到極大約束也是事實。另一個方面,當時的西方「列強」並非如描述的那樣「船堅炮利」,八國聯軍那幾萬人——還並非全是近代軍隊——能夠把中國攪得底朝天,很大程度上是各方離心離德,消極抵抗所致。這其中有王朝末期政治敗壞的原因,但也絕不乏民族矛盾在裡邊。假設,如果並非少數民族,而僅僅是改朝換代,那麼最壞的情況,國家仍舊沒能革新、政治依然腐化,但縱不能在對西方工業國取勝,但也足夠利用體量和主場的優勢打成一場西方國家打不起的爛仗,不至於被一巴掌打成誰都可以來咬一口的燉肉。然後可能還是中央被拖垮、軍閥混戰的局面,但是民間底層財富將得到更多保留,「跟我打死地主富農有飯吃」式的「革命」將難有生存空間,社會變革會相對緩和,暴力和仇富將不再是廣泛的政治正確。沒有了被徹底踩在腳下剝去最後一件底褲的屈辱經歷,現在中國不會時時刻刻不經意的代入受害者心態,至少會擁有作為亞洲地區話語人的能力和氣量。

客觀說,可能性很大,因為在明末時明朝已經開始全面學習西方,包括科學,天文學等等,明朝非常樂意學習好的東西並加以應用,佛郎機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就不會讓它與西方產生太大的代差、反觀清朝一代,西方進貢的精密槍械和彈簧馬車等物均被皇帝私人收藏,導致整個清朝的火器水平一直停滯不前,在鴉片戰爭中還在使用明末的紅衣炮。

在明末,明朝海軍多次擊敗西方艦隊,最重要的是,明朝皇帝會給全國軍民看到抗擊的決心,北京在整個明朝被圍過5次,每次皇帝都堅定的坐鎮守城,即便是崇禎明知是必敗之戰,依然自殺殉國,遺言還是「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不僅是崇禎,南明在台灣最後的寧靖王,在鄭家水師降清,自己毫無勝算的情況下,依然不投降,最後清軍攻上台灣,寧靖王自殺殉國,反觀清朝皇帝,一打就跑,一打就慫,一慫就割地賠款,皇帝都慫成這樣了,你還讓大家怎麼勤王,怎麼抵抗,一開戰事大家等著簽約就好了
萬曆之後的貴明是一個比我大清還要野蠻落後反動的政權,被我大清打翻在地是歷史的必然。

小的方面

滿清的根基是幾十萬滿洲太君,太君們一多半在北京,誰能兵臨城下就能讓滿清接受任何條件。滿清不可能像沙俄一樣,在火燒莫斯科,屢戰屢敗,政府破產,刁民造反,艦隊全滅的情況下——想讓老子賠錢?做夢!

如果滿清太君們敢打一場北京保衛戰,第二天就得亡國

換成明朝碰到了個沙雕皇帝,照樣有南明再戰

大的方面

從奧斯曼到日本,亞洲國家無不在變法圖強,明朝只要能做到平均水平,就不會輸給八國聯軍。畢竟體量和識字人口數量擺在這裡。

ps:甲午戰爭清軍陸軍裝備領先,但不敢搞民族主義,你不能指望奴才偽軍踴躍保衛太君吧。


連八旗都打不過還想挑戰八國?
貴乎的歷史水平基本約等於貼吧裡面水經驗的

怪清朝,挽不回。老朱家有骨氣,可骨氣擋不住李自成,也擋不住後金人。

但如果老朱家之後是漢人王朝,我們不會輸的那麼兒戲,也不會贏的那麼慘烈。恕我直言,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社會高速發展只會出現在漢人王朝。


如果說清朝,我們都知道結果了,完全不可能。如果是明朝,是有可能的,因為清的本部在遼東,也是後來的滿洲,清對割地賠款沒有理論上的壓力,反正是搶來的,大不了回滿洲老家。明就不同了,明的本部就是中國,除非戰敗否則不可能退。

作為大一統的元朝也有同樣毛病,受到明的攻擊退得很快,這和傳統漢族政權差別很大,漢族政權一般是死戰死撐直至滅亡。

其實我認為現在國策還不錯,理想的國策還是回到史記那種,有助於聚集南亞,蒙古,中東東部向中國的向心力,比如我們常說的匈奴,其祖先是夏朝一個君主的後裔,推崇史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利於民族融合共處
一個把宋元時代數學成果忘得一乾二淨,最原始的火門槍用到死為止的垃圾王朝,不知道有哪點勇氣敢YY能打贏八國聯軍?可惜知乎沒表情功能啊!

我認為,如果是明朝猶在,結局大概會好一些。我對明朝那一段「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洋洋洒洒的雄壯之語折服了。於是內心裡總覺得,如果明朝猶在,可能今天的中國起碼不需要面對這麼多因為不平等條約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因為明朝是講究「不割地不賠款」的氣節的。而清朝在割地賠款這一方面,用慈禧那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可以完美形容。

清朝在當時的人眼裡看來,就是異族,是外人。這是不爭的事實,哪怕今天的滿漢親如一家。

為什麼當時的中國和日本幾乎同時啟動變革,試圖建立君主立憲制度。日本成功了,從此走上強國之路。中國失敗了,從此處處被動挨打?

假設,如果當時明朝猶在,那麼中國能夠成功過渡到君主立憲制度的國家嗎?我覺得,可以。

起碼,明朝皇室不會擔心自己壓制不住數以億計的漢人。


歷史沒有如果。任何一個國家到了滿清那個情況都是完犢子的,已經積重難返了,別人都快到終點了你才想到上起跑線,怎麼玩。

不過也許換一個開明的政權不會落後那麼多吧,畢竟滿清一切的出發點都是滿人的利益。


其實講道理不管是清還是明,在工業文明的進攻下都沒有勝算。一鴉最實際的問題並不是什麼中央集權封建制度,而是雙方軍隊素質和武器裝備的巨大代差所決定的。這是近代軍隊碾壓古典軍隊的結果。二鴉就更明顯了,英法軍隊的武器在原本就領先的基礎上又有了質的飛躍,醫療補給,戰術訓練,以系統的科學理論作為基礎進行作戰,這都是明,清兩朝無法比擬的。
沒那麼多宗室可能有戲吧
上面一堆吹韃清八旗的,清初八旗和清末八旗是一個概念嗎?清末八旗腐化成什麼樣了?騎馬人墜地,連農民軍太平軍都打不過,連騎馬射箭都做不好還打洋大人?!別的不說,明軍面對太平軍表現比清軍好。韃清還有洋大人的洋槍隊助陣,有洋大人的銀行借款,怪不得死老太婆會說:量中華之物力,結友邦之歡心。這是友邦嗎?這是親爹啊!

T44的彈藥架

口胡智障大紳士、鳳林郎、泛用人型決戰兵器等人贊同萬曆之後的貴明是一個比我大清還要野蠻落後反動的政權,被我大清打翻在地是歷史的必然。

野蠻反動落後,金聖嘆點了個贊!!! 呵呵噠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不過 id和大清有異曲同工之妙,果然一家子。

李中堂,我不是移民中介,我是項目方

夜沉翾 贊同連八旗都打不過還想挑戰八國?孔有德點了個贊 偶的炮兵棒棒噠這裡的本質問題是,我大清和八國聯軍是一樣的,都是侵略者征服者外來戶。

清朝的滅亡不是因為八國聯軍。八國攻打北京只是一個誘因。你看看八國攻打到北京的時候從天津上岸到北京的,這個中間其他軍隊去哪裡了。 都宣戰了軍隊都不來想想原因吧


中間差了兩百多年,怎麼預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