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是活著,那麼死亡是否與之相對?

它們是近義詞還是反義詞?

為什麼部分人畏懼死亡?

為什麼部分人嚮往死亡?


死亡與或者從不是對立關係,死亡是活著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是向死而生的。害怕死亡的人是對活著有所眷戀的人,生無可戀的人自然不怕死亡。當一個人生活順遂,家庭幸福,肯定想繼續活著享受活著的紅利。但就如光的背面是黑暗,在黑暗中苦苦掙扎活著的人也很多。我覺得我的生活沒有什麼好也沒有什麼不好,只是無趣,我對生死好像比較坦然。


在自己看來,死亡更像個名詞,只是陳述一個既成事實,活著更像一個動詞,對大部分人包括我而言,要活下去都挺艱難的,要儘力承受生活的艱難,努力的活著;

感覺它們既不反義也不近義,永遠是兩條平行線,在紙面上它們僅僅是一個詞,但實際生活中那可是還在/不在了的區別,區別太大了;


有死就有生;有生才有死。生和死是一,不是二。就像一個手掌,有手心,所以有手背;有手背,所以有手心。如果沒有手,既沒有手心,也沒有手背。死亡和活著是一對,你說一個的時候,表示另一個就有了,他倆同時出現。

從大乘佛教來說,沒有生也沒有死。菩薩不畏懼死亡,祂知道生死也是假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沒想到自己偶然提的問題竟然有人回答。

就是提這個問題的初衷,主要是不理解生與死是否為反義詞,畢竟有時候相對的兩個物品往往最為相像,同一種類型的兩種極端。

我真沒想自殺


A是活著,B是死亡,B只是A的一部分。

不畏懼死亡的人通常享受著簡單的快樂,容易滿足:

部分嚮往死亡的人:

黑暗一開始可能只是一個黑點,但後來逐漸蔓延,讓人變得冰冷絕望。不畏懼的人可能認為死亡是反擊的利器,也可能只是覺得死亡便是解脫。

但沒有絕對的快樂和絕對的黑暗,活著和死亡也並非絕對。

大多數人認為咬咬牙苦痛也是會過去的,這是隱忍;碰到不好的事,有的人會反擊有的人會被自己拉入深淵,因為自己都不對自己進行救贖,別人更是有心無力;怎麼活是你自己的選擇,而選擇影響對待死亡的態度。

平凡的人呀,特別是平凡的社會人,一般都沒空想生啊死啊的,因為生活已經夠磨人了。真的有死這種想法的人,生死只是一念間。


謝謝邀請!某個人死了,另一個人還活著,死了和活著是相對的。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如果活著不是很痛苦,沒人願意死。當痛苦超過承受能力時,一些意志差的人就想與其如此受苦,不如死了算了。


首先很多概念都是相對而言的。每個意識體對同一事物的定義感知等都可以不同。所以都是人為定義的主觀看法,只不過有些進行了統一規範如反義詞等。

1、我認為是反義詞,因為通常死和活不能同時存在。

2、關於歸屬關係本來寫了好多字,舉例了兩種對立角度,但最終根據常見定義,我認為是死亡包含活著,活著是死亡的一部分。

如果死亡的概念是對不再活著的描述,那麼可以看做死亡包含活著,活著是永恆死亡的前奏,要想死必須先活過,這時活是死亡的必備部分

3、畏懼死亡是求生欲,生物的本能。

4、個體角度的人生意義是為了「欲」,每個人的人生慾望(人生動力)不同,有時也分階段,一些因素導致人沒有求生欲或者其他慾望超過求生欲時,就會選擇或接受死亡。

舉例一些常見的簡單明確的慾望,如金錢,權力,求知,求生,情感(為國家,為親人等都是情感)等。

所「想」皆是欲。


關鍵詞


反義詞。活著的每一秒都是對死亡的戰勝!


死亡就是活著

活著也是死亡

生命中太多太多的事

都被世人所遺忘

生命的跨度在於後世人有你對這個世界感悟的認可

留下點什麼吧

你這個可愛的靈魂


一般你開始思考死亡與活著,已經是即將開啟靈性生活了,在真相上,並沒有活著和死亡。昨天晚上你做了一個夢,夢中的你養了一條狗,狗長大了,生了小狗,然後那條大狗慢慢老死或者病死了,夢中的你在思考,生與死的意義,小狗出生,生前在哪?老狗病死,死後去哪?今天你醒了,那麼昨晚你夢中的狗並沒有出生和死亡,哪些都不存在,他只是你的夢而已,現在你能認可,但是當你處於夢中時,如果有人給你說這條狗並不存在 你是很難認可的。人生亦復如是。


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莊子的齊物論是視死如歸。死與活著的關係,就是人的生理的退化換取了精神的成長,就是一進一退的關係,如果人的生理的退化不能換取精神的豐富多彩多姿,那麼這樣長壽也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即行屍走肉。


出生由不得我們。死亡也不完全取決於我們。我們只能選擇面對。雖然有極少數的人用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和不願意自殺的人比起來,他的比率太低,十幾1/10000,忽略不計。反過來想活得更久的人要多得多。然而生命又不能由自己選擇,能活多久。對死亡的討論本身並不能讓人活得更久。既來之則安之。因為死亡是100%會成功的,何必急於求成。


死亡不是活著,活著卻是在走向死亡。這個回答有點悲觀,希望看到不一樣的回答


應該是類似於陰陽吧!從出生的終點就是死亡,只是早晚而已


有的人活著卻死了,有的人死了卻活著。


糊塗下去


村上春樹曾說過:死是生的一部分,而非生的對立面。


死亡的反義詞,不是生活么?


太深奧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