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來,有這麼多的中國人越過千山萬水來到泰國,在這裡落地生根。分析起來,無非主要是這樣兩方面的原因:

一個是中國方面的原因。中國封建社會的生產力低下與人口增加而使生存條件惡化,自然災害帶來的饑荒,大規模流行的傳染性疾病,無休止的兵災戰亂,王朝更迭導致的內部清洗殘殺和政治迫害等等,使許多人感到生存的壓力,企圖尋找新的生活出路。總之,正是由於中國內部的天災人禍,才使得人口大規模遷徙和外流。

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當在某個地方難以生存時,人們就只有四處漂泊,遠走他鄉。中國歷史上就曾有過多次人口的遷徙流動,從北到南、從東到西,人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四處逃難謀生。近代以來,「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就是對舊時中國的勞動人民前往他鄉求生存謀發展的真實寫照。「走西口」是指過去中原地區的人們到甘肅河西走廊、內蒙河套一帶去謀生;「闖關東」是指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人到東北去闖蕩發展;「下南洋」則是指廣東、福建、海南一帶的人漂洋過海,到泰國、新加坡、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謀求發展。

另一個則是泰國方面的原因。泰國的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能吃苦耐勞的中國人來到這裡後如魚得水,很容易立足生存,並取得發展。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泰國人民自古就溫順善良,對外來者不歧視,不排斥,還給予諸多幫助和方便,使華人能夠在泰國社會中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泰國政府實行的制度和政策,也有利於華人在泰國社會中的生存、發展和同化。

早期華人來到泰國後,不僅享有與泰人同等的權利,還被免除了各種徭役、兵役,可以自由經商。這同泰國歷代王朝實行的「薩克迪納」制有關。泰語「薩克迪」意思是權力和尊嚴,「納」就是土地,「薩克迪納」制創立於阿瑜陀耶王朝時期,實際上就是一種具有泰國特點的封建土地制度。這種制度對華人前來定居謀生是很有吸引力的。

古代泰國的貴族官吏按其爵位可分為昭披耶、俄亞披耶、俄拍、俄鑾、俄坤和蒙、攀等。根據「薩克迪納」制,貴族官吏根據其擁有的土地的多少,享有不同的社會特權。他們沒有俸祿,完全依賴其領地上的依附民的供給為生。

那些依附民被稱之為「派」,他們每人可以得到一定的土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他們連同土地一起依附某一個封建領主。「派」必須為以國王為首的封建領主階層服勞役和繳納貢賦,同時還要為主人服各種雜役。「派」沒有人身自由,也不得隨意遷徙。生活在「薩克迪納」制最底層的被稱之為「塔特」,屬於奴隸或家奴。他們無償地為主人做家務、服雜役,可隨意被主人買賣,人身沒有保證。

在官吏貴族與農奴、奴隸之間的中間階層是「乃」,主要是一些商人或自由民。來自中國的華人移民一般都屬於「乃」階層。乃不必承擔徭役和賦稅,擁有人身自由。有的乃還可以擁有自己的依附民。因此,華人可以在泰國從事開墾土地,採掘礦產,砍伐林木,也可以經營作物,開闢道路、運河等等。有的還可以充當泰國國使的通事、副使,乃至正使。由於華人屬於高於「派」、「塔特」的社會階層,因而就有了自由發展的空間。這一地位也使更多的中國移民願意來到泰國而獲得發展的機遇。

在曼谷王朝的朱拉隆功國王改革以前,泰國各個朝代都一直推行「薩克迪納」制度。屬於「乃」階層的華人,不必像「派」一樣承擔繁重的徭役,只要出一點點的人頭稅。拉瑪二世時,年滿20歲的華僑,每人每年只需交納兩泰銖的人頭稅。「薩克迪納」制度下的貴族和官僚可以靠俸祿或收取地租生活,他們無意於經商,而生活在下層大量屬於「派」的階層的泰人,由於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者缺少資金,也不能夠去經商,於是許多商業的機會都留給了華人。具有經商才能的華人在泰國謀生可以說是如魚得水,正因為如此,到泰國的華人也與日俱增。

近代以來,遠涉重洋來到泰國的中國人,幾乎都是為生活所迫而赤手空拳來闖天下的。他們大多來自中國農村,不僅具有農業耕作知識,也具備小本經營的謀生技能。他們依靠克勤克儉的精神,胼手胝足,努力奮鬥,在異鄉歷盡艱辛,多數人都能取得一定的成功。同時,他們本著以誠待人、互助互惠的安身立命原則,也取得了當地泰人的信任,彼此友愛,和睦相處,互通有無,從而在泰國社會立足生根。

早期的移民大都是孤枕一席,孑然一身者佔了90%以上。許多人定居後,娶了泰國女子為妻。早在二百多年前的阿瑜陀耶王朝時期,華人在泰國就不被視為外國人,也不受阿瑜陀耶王朝禁止暹羅女子同外國人結婚的規定,因此華人與泰人通婚非常普遍。這一方面是泰人華人宗教信仰相同,生活習慣乃至文化傳統也很接近,雙方都能彼此接受,因此發生互相通婚的關係,造成今天泰華一家親的水乳交融事實;另一方面也同泰國曆朝政府鼓勵外來者「同化」的政策有關。

近代以來,泰國歷屆政府的政策一般都很明朗,在憲法上也規定,凡是在泰國出生的外僑子弟,都屬泰籍,享有一切國民的權利與義務。泰國當局對一切外僑基本上都採取「同化」的政策,所以,無論西洋人、印度人、馬來人、華人的第二代都被同化成為泰國人了。泰國是東南亞國家中,移民同化政策最成功的典範。尤其是就華人而言,與泰國社會和泰國人民確實已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相比之下,在另外一些東南亞國家的華人問題就不如泰國解決得這麼好了。如在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近代歷史上都出現過反華排華驅華的思潮和運動,有時甚至是在政府的鼓動支持下發生的。

泰國是東南亞地區對華人實施同化政策較為成功的國家。1913年,泰國頒布了第一部《國籍法》,確立了血統主義與出生地主義相結合的原則,並為以後歷屆政府所沿用。戰後的鑾披汶政府曾一度放寬對華僑歸化資格的要求,但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對華僑採取了嚴厲的壓制措施。1953年,鑾披汶政府甚至下令禁止在泰國出生的華僑子女取得泰籍和成為泰國公民,這一下激起了華人華僑的公憤,他們舉行了各種集會遊行,表達自己的不滿,不到一年終於使政府不得不取消了這項政策。

1955年萬隆會議以後,隨著新中國國際威望的與日俱增,鑾披汶開始改變其立場,對新中國和華僑的態度也隨之發生很大變化。他表示願意與新中國建立和平友好關係,並承認說「在泰國的中國人,是一個對當地商業繁榮有特殊貢獻的少數民族」。1956年,鑾披汶政府修改《國籍法》,放寬了華僑入籍和歸化的條件,重新恢復了傳統的同化政策,並且鼓勵華僑與泰女結婚。凡是與泰女結婚的華僑,可以獲得改隸泰籍的方便,也提倡泰人娶女性華人華裔為妻,大力推動同化政策的施行。所以在泰國發生的歷次政變中,華僑華人都沒有成為「替罪羊」。

以後的歷屆政府更進一步放鬆了對華人華僑的壓制,也更注意發揮華人在泰國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中泰兩國於1975年7月1日建交後,泰國政府進一步放寬華僑入籍的條件,規定只需具備下列三個條件即可入籍:1.每月收入在100美元以上;2.能說泰語;3.非政治犯,並鼓勵華人申請改換泰國名字。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抗爭,泰國華人現在在法律上基本享有和當地人同等的政治權利。

泰國華人角色最顯彰的是文化融合。從最早來泰的華僑投入泰國社會,依靠勞力謀生、商務發展、結親通婚到成家立業,整個發展過程就是一種文化融和的過程。中國人勤勞儉樸的生活習慣,平和守信的傳統美德,也自然地融入泰國文化中,這些對泰國社會變遷有著深遠的影響。泰國的每個發展過程,都有華人的重要貢獻,甚至滲透著華人的血汗。一方面,泰國社會同化了華人,另一方面,華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泰國社會。總之,華人與泰國社會共同成長,是確切的事實。

泰國華人深深融入當地社會的標誌之一,就是使用泰語姓名。泰國華人普遍使用泰文名字,一些人雖然仍然保留了中文姓名,但很少使用。也有不少華人的第四代、第五代,甚至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了。泰國華裔中的一些政治家、商人和知識分子一般都保留有自己的中文姓名。如前任總理川·立派,中文姓名叫呂文基。前總理班漢·西里巴阿差的中文姓名為馬德祥。20世紀70~80年代,泰國華人都願意給自己起一個泰文名字,這種現象一度在泰華社會頗為流行。

早年來到泰國謀生的華人,一般仍都將自己視為中國人,在海外只是「客居」。他們離鄉背井到海外,多數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衣錦還鄉、耀祖光宗,他們在海外奮鬥拼搏,始終期待著苦盡甘來的一天。他們中許多人同中國故鄉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為家鄉還有他們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他們的根仍在中國。這些華人賺了錢就將一部分帶回家鄉,有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仍然要「落葉歸根」「衣錦還鄉」。雖然到後來,許多人在泰國社會中永久性定居了,思想、觀念、行為、生活方式逐漸「泰化」了,與家鄉的聯繫也淡薄了,但他們仍然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仍稱自己為「華僑」。即使那些出生在泰國的第二代、第三代華人,由於受家庭和社團的影響,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也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有著「中國根」。這些人一方面作為泰國公民生活在泰國,另一方面又保留著中國人的身份,有的人雖然生活在泰國,卻一直沒有加入泰國國籍。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在國籍問題上面臨兩個問題:一是華僑的雙重國籍問題,二是邊界地區居民國籍問題。為此,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1954年9月一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華僑的國籍問題是中國過去反動政府始終不加解決的問題,這就使華僑處於困難的境地,並且在過去常常引起中國同有關國家之間的不和,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們準備解決這個問題,並且準備首先同已經建交的東南亞國家解決這個問題。」20世紀50、60年代,中國採取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同有關國家達成雙邊協議來解決華僑的國籍問題。

1980年9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正式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國籍法還具體規定,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者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外國人經過申請和批准,加入或者恢復中國國籍後,也不再保留外國國籍。這樣,生活在海外的華僑只要加入了當地國籍,就不再算是「中國人」,只能按其血統稱為「華人」或「華裔」了。

所以,新中國成立後,絕大部分泰國華人先後都加入了泰國國籍。華人一旦加入了泰國國籍,大都把泰國視為自己的祖國。他們與土生泰人團結一致,榮辱與共,不遺餘力地投身到泰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絕大部分旅泰華人已融入泰國社會,泰華兩族有時已很難區分。所以,泰國華人到底有多少,已是一個無法說的數字,有人說200~300萬,有人說600~700萬,也有人說1000多萬,還有人說2000多萬。但無論怎樣說,這些華人成為當地公民以後,逐漸摒棄了華僑以往那種「落葉歸根」的傳統觀念,已經「落地生根」,成為地地道道的泰國人,並完全效忠於他們自己的國家了。


泰國確實有很多華裔,但是現在的一代華裔(會說普通話),原因是泰國不是個支持移民的國家,即使在泰國帶了超過十年,也不見得有機會入泰國籍,每年只有約200個名額給排隊入籍的外國人。

目前泰國社會的華裔,主要是二代、三代華裔,一代基本都是年紀很大的老爺爺,有頭有臉的混跡在各大華人商會。二代、三代華裔,通常有個中文名,會用蹩腳的中文讀出他們的名字,除此以外,就你好、謝謝還比較流暢。

由於泰國一代華裔,非常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所以在泰國這個魚米不愁的國家,生活的富足,他們不喜歡相對自由散漫、得過且過的本地泰國人,這樣有著明顯中國勞動人民印記的華裔,不太願意讓子女跟本地泰國人結婚,最好是跟「門當戶對」的泰國華裔結婚,而華裔普遍浮色偏白,這樣三代華裔膚色也相對比較白。在泰國人們非常崇尚膚色白,所以就出現了樓主說的,長相不像原住民泰國人。至於出道名字嘛,都是經紀公司按照國人的喜好和熱點來起的藝名。


泰國大部分比較白的泰國人都多少有一點點中國血統,但是,大多數已經是真的泰國人了。

他們的中文名字在法律上是不承認的, 因為他們都是泰國籍,有很長的泰語名字~比如:

李紫婷泰語名字是:????????? ?????????????

nene泰語名字:???????? ?????????????

他們的名字已經完全和中國沒有關係了,姓都是泰國姓。


是有很多華人,但他們都以泰語為母語,信仰南傳佛教,大多數華人不會中文。泰華就是普通泰人一份子,由於泰華早已徹底融入泰國主流社會,且經濟地位一直強勢,泰國華人連少數民族都算不上,與其說他們是華人不如說就是泰人泰族。他們不懂中文也可能有中文名字,但正式名字是很長的泰文名。

泰華豪門家族祖先多來自潮汕,有嚴格家規,不允許華人血統被污染,就是怕後代智商下降不會讀書進不了上流社會。這個跟中國無關,僅僅是華人門當戶對宗族文化在泰國的延續而已。


確實有很多華人,而且華人在泰國大部分都比當地人有錢受教育程度也高。

大部分華裔都有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中國血統

據我在泰教中文的經歷及平時觀察,凡是會說漢語的幾乎都有華人血統,沒華人血統的壓根兒學不會漢語(僅是方便大家辨認華裔同胞,不含任何種族歧視的意思在裡面^_^)


泰國的華人可以長的很像中國人,甚至直系血緣就是純中國人,但他們的名字都是泰文的,有些要追溯到200年前甚至更早。華人大都他們認為他們是泰國本地人,但以華人血統為榮。華裔大家族,越有地位越在意血統,他們之間很多都有聯姻關係,而且大的家族會比較抵觸和土著混血。比如富豪前十,就有八家是華裔,他們基本是嚴格控制血統的。

有些泰文名字來源於皇室賜予,與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的衛國戰爭,或者其他的榮譽。有些名字由僧侶賜予的,來源於信仰。泰國人很多有改名的,改了4、5次的也不少見,這中間有很多原因,比如宗教信仰的變更,比如隨父母改嫁,或者自己的婚姻狀態變更。


一,泰國確實很多華裔

二,名字早就沒有中文了,這裡中文人才還是少,因為國際化還是英語好用

三,他們和中國的關係,不如說他們和中華文化關係很深,和中國沒啥關係


24%華人

曼谷和清邁中國人很多,東北武里南呵叻那邊很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