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高中,邁入大學,進入自己不是特別喜歡的專業,轉專業也失敗了,沒有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室友關係也一般,我到底該怎麼辦?感覺好迷茫,不知道該怎麼學習?


迷茫一段時間就好了。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我們人生的路還長,但很多時候,就是那麼的不盡人意。

其實,把看待專業這件事放大一點,去到人生中所佔的份額,打比方,你現在以大學畢業計算22歲,那麼4年大學生活就是4/22,大約18%左右吧,如果,把時間點按畢業後在社會上工作打拚到30而立之年,那就是13%,如果於惑之年10%,天命之年8%,耳順之年6.7%。

有沒有奇怪我為什麼這樣寫出來?其實,是否是把這4年看得太重?如果再換算一下,大一大二很多公共課,什麼英語已佔去這兩年的大半,再來體育活動也不算什麼吧?數學、語文、政治等等,不同專業可能前面這些會有點不同,但是這些都是基礎課,不管你學的宇宙航天技術、海底深潛及鑽探、人力資源管理,數學專業,熱工技術學。。。等等,這些都不會變,基本上真正的專業課,大都集中在第三四年,而且還有實習呢。

我們還是按上述的計算方法,那麼,就以你30歲之時計算,這2年的學習只佔你人生的6.7%,而且,這6.7%我是計算了你生活作息的其他時間的,如睡覺、去運動、談戀愛、工作等等。

好了,我們說回去大學生活,以及將來在社會上生存。

大學生活,多姿多彩,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日子還得過,為什麼要難受自己?看完上面,是否感到輕鬆了一點點?再來一下,大學生活中,是否有時間看小說?漫畫?如果把這些時間換作自學喜歡的另一專業內容,不也可以嗎?這只是你是否真正喜歡另一專業而已。

假說你說另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沒有人教啊。。。那我只能說呵呵,先弄清楚大學不是在教你什麼,而是一群有了一定知識面的人放在一起,基本上是通過自學,而教授引導的那麼一個情況,只不過,我們很多科目的教授還未能跳出「不去教」以及同學未能跳出「不去學」這個怪圈而已。

好了,畢業了,你可以有很多選擇,比如應聘一家公司從低做起,也可以去一家小一點的公司做個小中層開始(如助理),也可以與初創公司一起打拚,當然,你自己去創業也是可以的。

去找找看,那些初入職場的文章,就會發現除了個別很有進入行業的高壁以外,大部份社會上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共通的,真正用到專業知識會有,但並不是整天都是專業的量。

有些專業對你出來社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我讀的建築學,沒有這個學科畢業取得學士資格的,日後怎樣取得一注呢?但是,如是同樣是建築學出身的,不去做設計,而是去做更偏向管理方面的活,那麼,一注與他的相關性就會降底。

又比如,你去考個註冊會計師,只要大專便可以了呀,當然,整條路是很長的,但不是說的非專業不能考呀。

人生,說長不長,只有幾十年,說短也不短,幾十年呀,但如果把人生活的又長又寬,那不是很好嗎?

當你出來社會後,才會發現你所學的東西其實真不多,所以你還必須要保持著學習的狀態,不然幾天便被淘汰了,如果換一個方式計算,以你學生的生涯去計算,2年的學習時間比上接近一生的持續學習,這2年算什麼??

更換專業可能性是有的,但現在你試過不行了,原因多方面,比如人家已滿員,或者有一些內部計算等,而你,只有足夠優秀才可以讓別人另眼相看,得罪說一句,你的成積如果是年級第一,你要轉出,人家一定收,但現在的專業會放嗎?別想的太天真。

現在已成事實, 那就以手上這一副牌去打,看看能否把爛牌變成可認糊的牌吧。


建議多去圖書館和自習室自習。

平時好好上課,期末認真複習老師的ppt和刷題。

暫時沒有朋友是正常的,周末和大家一起玩,多跟優秀上進的人一起努力就好。

考研可以考慮換專業考試,自己可以在課餘時間學習感興趣的專業,比如中國大學慕課上面就有資源,也可以去圖書館借書或者自己買書來學習。

迷茫的時候就多做有意義的事情,跟信得過的親友討論討論。


多看書,多接觸新事物,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或愛好,並為之努力,做到最好,有了努力的方向就不會迷茫了。


首先你要明白大學是什麼呀

大學就像是一座象牙塔

保護你

讓你能夠以比較小的代價去做一些事

讓你有更多的資源更好的平台去做事

在大學我們要思考的是,自己是個什麼人,適合做什麼,以及想做什麼

如果太迷茫,那先想清楚這兩個問題

大學畢業之後考研還是工作?

大學期間談不談戀愛?

學校的社團學生會什麼的

選擇性參加

突然不知道說什麼了

有需要再更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