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原名《瘋人院》,首唱於2019年華晨宇海口火星演唱會,現於《歌手·當打之年》第十期演唱,希望大家可以就歌曲本身分析。


「如果你們覺得我可愛,那麼,你們一定跟我一樣,是個瘋子。」

「我的心中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

在海口演唱會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首歌於我而言都是一個奇異而矛盾的存在。經常想在深夜單曲循環,又怕凝滯於怪誕而瘋狂的氛圍中。將每一句唱詞、每一個動作拎出來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組合在一起又銜接得恰到好處,多一分少一毫都差之千里。明明充斥著壓抑與偏執的氣息,卻又在許多時刻澄明得如同教堂的琉璃花窗上聖母的淚滴。許多人都說這首歌融合了雷鬼、說唱與古典的元素,但掙脫了那些條條框框的解說與限制,它又是無法用標籤來概括的一件不可復刻的藝術品。所以,暫時放下那些對於創作動機的揣測和解讀,不需要字字句句地解讀歌詞,把雙耳交還給內心與想像,將腦海中的偏見與執念拋開,歡迎跟隨我進入只屬於我的瘋人院。

——如果踏過雨後的石階抬起頭望去,你可能會在某間樓房的小小窗檯看見他撐著手,好像若有所思,你一眼便能認出他來,因為那種眼神中有你未見過的光,彷彿糅合了寒冰與烈焰。他可能不會回應你對他身世的詢問,只是若有若無地看向夜空,輕聲問你,怎麼才能去到那顆最亮的星星。凌晨兩點半,熄了燈的世界只有時鐘和他醒著,微弱的星光從敞開的窗戶灑落進來。他出神地望著空氣中浮動的塵埃,伸出手去應和著並不存在的節拍,沒有舞台,天地便成了他的舞台。介於夢境與清醒間,他說他能看見風的軌跡,遙遠恆-星的燃燒;他說他能聽見色彩的呢喃,和脈搏一樣清晰。思緒和舞蹈一同脫軌,加速旋轉、衝撞、加速,彷彿要掙脫什麼,要離開什麼。

——「如果閉上眼睛,是不是世界就不存在?如果我停止思考,我會不會消失?我在旁人的定義中存在嗎?如果撕下所有標籤,我該如何定義我?」 他的笑好像摻入了些許其他的意味,有點像哀傷,又有點像孤獨,晶亮亮脆生生地滾落到地上,和影影綽綽的黑暗混在一起。終於,都安靜了。連帶著吱呀的碎語,白日的燥動,無面孔的人群,無休止的探尋,無止境的破碎與重塑,燃燒與冷卻,都歸於寂靜。沒有人知道如煙火般綻開的舞蹈,究竟是不是自由。

於我個人而言,《瘋人院》是不適合用單一意象來解說的,因此以上這篇小小的情景描寫,是屬於我獨家的感受和想像,是我對音樂的接受的過程。我不贊成將這首歌說成是為某個群體而寫,或者說這首歌寫的就是小華本人,儘管他的每一首歌里都多多少少有自己的影子。也一直都不贊成用 「小丑」 來形容或者說具象化《瘋人院》。因為縱然他們有著相似的狂熱的表層,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底色。

《小丑》的世界其實是純黑的、絕望的、支離破碎的,夾雜著對社會的憤怒與宣洩,伴隨著破壞與毀滅,是至暗的陰鬱與荒誕。而小瘋子確是像糖紙一般的彩色,是宣洩卻不是攻擊,是掙脫卻不是毀滅,是自我剖析、自我解構、自我重塑卻不是自我放逐。他在深夜起舞,坦然地敞開生命的每一面,不論是黑色的還是金色的,再在黑夜裡謝幕,不論是歸於沉思亦或是被自己救贖。他更像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個小小的自我,易碎而又純凈,質疑存在的意義,尋找存在的證明,渴望靈魂的自由,儘管許許多多的問題永遠都得不到答案,儘管我們並不知道用盡全力掙脫的到底是什麼,儘管換來的剎那間的平靜還是會被新的嘈雜與喧囂填滿。

在演唱會過去很久之後,我終於想出這首歌給我的熟悉感覺來自何處:我隱約看到了梵高的影子,又想起了幾年前的我,一個人站在影院里看著《至愛梵高》片尾滾動的字幕,眼淚止不住地流。一個瘋狂而又溫柔的人,一個一生只賣出了一幅畫的窮困潦倒的畫家,一個被人們譏諷甚至唾棄的畫家,一個用短短三十七年的人生影響了畫壇幾個世紀的人,卻將他的所有苦難糅合進無盡的愛與迸發的熱情。「他對色彩的運用是最讓人驚嘆的。他把飽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轉化成醉人的美麗。痛苦很容易刻畫,但是用痛苦和苦難去刻畫我們世界上的欣喜,快樂和美麗,前無古人,也許後無來者。」

後來想想,不僅僅是梵高,所有的那些因為與眾不同而飽受非議的藝術家,拼盡全力燃燒自己誓要將頭腦中的宇宙呈現的哲學家......所有那些不被旁人所理解的作品背後那一雙雙充斥著熱望與失望的眼,是不是都能在這首歌的起承轉合中找到些許映照。-——「也許在我們的靈魂中有一團烈火,但沒有一個人前來取暖。過路人只看見煙囪中冒出的一縷青煙,便接著走自己的路去了。那麼,聽我說,應該怎麼辦呢?難道不應該守護著心中的這團火,保持自己的熱情,耐心等待著有人前來取暖的時刻嗎?」

「I have a war inside」 是我很久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句話,而時至今日,我一直覺得人的思想才是宇宙間最複雜最迷人的命題,也是藝術作品中永遠充滿著神秘與無限可能的命題。最後是想說的一點私人感受。《瘋人院》是海口四子中我最愛的一首(對不住小愛七皇和神樹),也是我循環最多的一首歌。從服裝、動作、眼神到每一句詞,都能看出小華的用心。在舞台上的他,是敞開自己的他,完完全全融入了歌曲本身,所以這首歌在我看來有極強的傾訴感和共鳴,不論是在海口舞-台上邁著似是舞步而非舞步的他,還是坐著鋼琴上像孩子一樣甩開雙手雙腳的他,都讓我不經意間恍惚:這首歌里究竟有多少小華的自我。荒謬、瘋狂、諷刺、戲謔,掙脫釋放與淋漓盡致的表達,讓這首歌在極其個人化的表達中多多少少有了幾分現實隱喻的味道。前幾天我有在微博上轉發過一段話,大致意思是一個成年人願意將自己的人生和盤托出已是比「我愛你」更動人的表達,那麼那個在台上與歌聲融為-一體的他,尾聲中坐下輕輕唱道「從開始到永久」的他,用《與火星的孩子對話》的前奏結束《瘋人院》的他,應該是不可言說而絕妙的浪漫吧。

貼一個演唱會版本我的白月光

瘋人院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現場版)- 華晨宇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b23.tv圖標

今天新專輯中錄音室版本的《瘋人院》解鎖了,循環了一上午仍然為他在細節上傾注的匠心所觸動。雖然不能完完全全地一一解讀,但也能略微窺見這場狂歡的一角。前奏中新加入的配器,結尾處那句似笑非笑的嘆息,鋪在下層的鼓點和鋼琴,越將我包圍越覺-得落寞的和聲。所有的這些在現場版中聽不到的細節,或許才是他真實的《瘋人院》。全曲彷彿都做過了失真處理,像是隔著霧氣注視著他的背影。沒有了觀眾,也看不見他的表情,只有他一人的瘋人院,充斥著化不開的荒謬和諷刺意味。印象中的那場狂歡變成了他一個人在黑暗中的舞蹈,再跌跌撞撞地消失在陽光中。這其實和《新世界》有點像,一直由歌迷們合唱的和聲和那句"我在"突然消失,才讓人驚覺《新世界》本意就是清冷而寂寥的,是歌迷風風火火地擠進去熱熱鬧鬧地陪著他呼應他,才讓許多冷清的歌抹上了一筆鮮紅,就好像彈幕里整整齊齊的一句句「我們愛你不是假象」。

所以呢,希望疫情快快結束,好讓火紅的顏色再去填滿和他的每一次相遇吧。

華晨宇 第四專輯《新世界 NEW WORLD》 已經在網易雲上線咯呀~


寫在最前面,我覺得沒必要在乎歌名,一是演唱會就有《強迫症》這個名字,二是沒有被和諧成《風仁苑》不是已經不錯了嗎。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瘋人院》在我眼裡就是這樣一首歌,戲謔的雷鬼風格,帶有瘋癲感的動作,內里卻隱藏著濃厚的悲傷和諷刺意味。尤其這次是在沒有觀眾的演播廳,所有人都在精心準備著這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演出,只為了瘋子上台後可以獨自開這場狂歡的party(緊跟實事)

這首歌由呂易秋作詞,19年的詞一出來就讓人眼前一亮,個人非常喜歡他所作的詞,原因之一就是「自由」二字在其中佔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容我吹一吹這位的歌詞。

《瘋人院》的歌詞里有太多值得深究的細節了,有些部分甚至是到了我不敢去揣測分析的地步。

「我延時間軌跡,試圖為自己解密,那些忽略了錯過的證據,都指向了無知的言辭陷阱」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言辭陷阱」,這裡我理解成了語言陷阱。在面試和知乎提問里很常見,但對於華晨宇這種經常接受採訪的人,尤其是藝人來說更常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18年華晨宇參加《明日之子2》,賽後採訪里採訪者無所不用其極,對華晨宇進行了各方面惡意的提問,儘管當時的華晨宇已經哭成狗了,但採訪者提問的每一個角度都無比刁鑽――最終目的就是讓華晨宇說出提問者想要的內容,然後對華晨宇說出的內容進行斷章取義的剪輯,一切都是為了剪輯出他們想要的效果,也就是劇本。這裡順便再誇一下華晨宇,儘管當時的華晨宇情緒已經接近崩潰,但面對那樣惡意的提問時,他依舊可以做到回復地滴水不漏――但滴水不漏又有什麼用呢?他們想要的本來就只是可供剪輯師剪輯的素材而已。

瘋子雖然是瘋子,但他其實也是被引導的傀儡,最終一定會被迫成為別人劇本里最好的那個演員。

附上《明日之子2》剪輯大師的傑作,當時我的回答:

如何評價《明日之子》第二季文兆傑被淘汰時,華晨宇泣不成聲並直言「不公平」??

www.zhihu.com圖標

「在主觀世界中到底會有多兇狠的野獸,被狩獵後到底怎樣才能逃走 I wanna know oh」

瘋子之所以是瘋子,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別人是不一樣的。2020年1月3日,那時候的華晨宇依舊沒有找到答案,所以他被狩獵後依舊無法逃走。要突出的是,這裡的野獸是在主觀世界裡的,也就是說在華晨宇看來是野獸,但其他人卻並不覺得那是野獸。在瘋子這裡,這明明是殘忍的被狩獵的過程,但在別人看來卻並非如此,當瘋子被野獸撕碎的時候,他們甚至可能會拍手叫好。這種認知的錯位,是目前的華晨宇及他的歌迷與外界之間存在的最大的問題。當他敷衍了事的時候,有人卻覺得這是他精心準備的禮物。當他被野獸追逐痛苦不堪的時候,有人卻以為他這是在同小貓嬉戲。

「捱過破碎過程,讓我重獲新生」

多麼殘酷的現實,歌詞彷彿是一段預言,但其實也只是歷史的重演。

……

當華晨宇喊出那一聲「MAMA」的時候,整首歌的荒誕感也達到了巔峰。故事裡的瘋子不被接納,被狩獵後不知如何逃走,一生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自由,為了享受片刻的自由只能精心地去扮演傷感小丑,甚至為了自由而尋求再度毀滅。

細思恐極的是,這裡用的是「再度」。沒有人知道瘋子是否天生就是個瘋子,他可能是經歷了第一次的毀滅後才變成瘋子的,也有可能是他天生就是瘋子,第一次的毀滅還遠遠地無法讓他獲得自由。

剩下的歌詞我就不一一解讀了,其實我很少對著歌詞去一句句的分析,這次的分析主要還是因為呂易秋的作詞有丶牛,竟然每一段歌詞都飽含深意,完全可以和華晨宇本人的一些經歷貼合。只是有些涉及更隱私的部分,也根本不是能被放在公眾平台上來的內容。當然,我上面說的這些也只是解讀的一種方向而已。如果放到更深的層次上,那就更不能說了。

最後明亮的大調或許是在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美好的結局,也可能是用一段夢幻的旋律告訴我們,瘋子最終會獲得他想要的解脫。但好在,一切的一切,最後或許我們都可以在《與火星的孩子對話》里找到問題的答案。

《瘋人院》作為火星三部曲里的第二首,和其他兩首一樣,講述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主人公在崩潰後被拯救」的故事。《好想愛這個世界啊》裡面有非常明顯的「你」的存在,拯救了抑鬱的主人公,而《與火星的孩子對話》更是華晨宇同歌迷一起創作的最美好的結局,歌迷與其說是歌迷,倒不如說是敏感又任性缺愛的華晨宇所認為的、想像出的,最理想的、最包容的、最無條件的愛的化身。

如果說華晨宇19年的新歌帶著一股子「瘋勁兒」,那一定是以《瘋人院》為代表,舞颱風格較以往更加瘋狂、不顧一切。火星三部曲,就彷彿在告訴大家:

我是這樣子的,可能我敏感又脆弱,可能我是個瘋子,可能我和你們想像的一點都不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說,華晨宇沒有人設。我從來不會給他定一個標準,在我眼裡,他可以竭斯底里,也可以心如死灰,他可以遲鈍,也可以敏感,強大與脆弱可以在他身上同時存在,因而《七重人格》才得以就此誕生。

「如果你們覺得我可愛,那你一定和我一樣是個瘋子。」

附圖,演唱會綵排時就有這個名字。


華晨宇是個瘋子,不折不扣的瘋子。

「他就是個瘋子。」

這是《快樂男聲》唱《親愛的小孩》時,導師謝霆鋒對他的評價。

在我心中這句話是目前為止對他的最高評價。

《無字歌》是這個瘋子對內心黑暗的宣洩。

《Why Nobody Fights》是這個瘋子對於自己心中那片孤獨的堅守。

《卡西莫多的禮物》是這個瘋子享受孤獨的模樣。

《煙火里的塵埃》是這個瘋子心中孤獨和美好的高度融合。

《Let You Go》是這個瘋子衝撞生長的肆意。

《逃離烏托邦》是這個瘋子對世界荒唐虛無的不屑。

《異類》是這個瘋子桀驁的霸氣

《地球之鹽》是他對悲慟的控訴

《我管你》是這個瘋子對別人偏見的冷眼

《無聊人》是這個瘋子對人間冷暖的嘲諷。

《Here We Are》是這個瘋子破開荊棘地追逐真相。

《好像愛這個世界啊》是這個瘋子對世界的感傷。

《瘋人院》是這個瘋子真實的寫照。

他的精神世界已經通過這首歌表達出來了。

「這首歌和我一樣,是個瘋子。」

從這首歌他介紹時的手勢開始。

這個手勢是他2013年《快樂男聲》總決賽衝鋒冠軍時唱《海闊天空》前,也做過相同的手勢。

《瘋人院》這首歌,更像是映出了他一步步走來的內心世界,這個開場就是13年那個懵懂青澀的小男孩,天真,無知,全身是讓人心疼的乾淨。

他在告訴我們,那個小男孩已經長大了,可他的初心不渝,他從未改變。

我想起了《我是誰》中,川上老人對他說過的話。

我真的喜歡他的那種隨意,自由的狀態,更自我。

前面部分的手勢是一個類似數字3的手勢,我看到了 @愉魚yu 的回答。

華晨宇新歌《瘋人院》中一句「MAMA」到底是什麼意思??

www.zhihu.com圖標

的確,整首歌有鈴屋什造的怪誕感。

後來我百度了一下,找到了幾張圖。

還有很多我不放出來了,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查找。

那一瞬間我就不淡定了。

還有我個人的想法是,這個手勢對應了整首歌的主題,想要找到真相,找到答案,所以有了這個手勢,極度孩子氣,極度詭異。

這句歌詞讓我想到了娛樂圈的惡臭,這個圈子不就是這麼個樣子么,各種炒作,比拼,一個個為了那塊蛋糕而爭得眼紅。生怕有一天自己過氣了,沒人能記起自己的大名,以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

諷刺,赤裸裸的諷刺。

一句「怎麼融入那些主流」或許是他最初的疑惑,而他想通後,決心堅持做自己,做一個異類,他喚醒了內心深處的那個瘋子。

他在意別人的看法么?

他會質疑自己么?

不,他不會。

你罵就罵唄,我不理你,你還能把我怎麼樣。

你罵就罵唄,不就是想看我跳腳么,誒嘿,我就不!

從一開始,他就堅守住了自己心中的那片凈土,不再被任何雜質沾染。他隨時清醒著,什麼催眠術對他都沒用,無論怎麼哄他,騙他,打壓他,黑他,造謠他,他還是好好地在那兒,你說氣人不氣人!!

愛死了這句「I dont want to know」!!

回歸到前面那句。

是對曾經疑惑的解答。

我的極端如何拯救? 何必去改變自己。

如何證明自己的存在? 靠實力說話。

怎麼融入那些主流? 何必去追隨大眾,做自己就好。

在主觀世界中 會有多兇狠的野獸? 如同你看到的,不過幾隻蒼蠅。

我不想知道那些,你不懂我奢侈的孤獨,我只要做我自己,別拿你們的虛假偽裝我自己。

這部分手勢已經換了,不再是前面類似「3」的手勢,個人推測這裡他已經有了答案,而對應「尋找答案」的歌詞,更像是站在上帝視角,自我拯救後,最終理性看待這個世界的繁華與消沉。

孤獨有多麼可貴。

華晨宇,繼續享受你的孤獨。

「當藝人的節奏我算是適應了,因為我已經了解了這個圈子的遊戲規則,我了解這個規則並不代表我要玩這個遊戲,而是只有我了解了這個規則,我才知道我如何不在這個遊戲裡面。我可以接受這個社會上的所有東西,我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上所有的因果關係,但不代表我要置身其中。我覺得簡簡單單生活就是一種心態,就是我可以在任何環境下,哪怕這個環境很複雜,但是我的心態很簡單。我就會把每一件我做的事情當做我想要做的,輕鬆去做,我就會覺得很輕鬆。」

最後的結局是,有你,有愛你的我們,我們永遠在這裡。

「你就是你,最好的你,是我的唯一

你就是你,最好的你,沒人能代替」

這個結局,我們都在期待。

我也是個瘋子,無藥可救的瘋子。

我們都是瘋子,和你一樣的瘋子。


僅供參考,未經作者允許禁止轉載。歡迎音樂同行補充交流。

第十期 原創《瘋人院》

整首歌從編曲設計一開始應該就確定lofi風格,Lo-Fi,low fidelity的縮寫,字面意思是「低保真」,通過是衰減高頻,失真處理來營造出一種復古的感覺。所有的配器包括人聲都得到了全新的處理。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演唱會版本沒做失真處理是因為人處在夢中,一切都美好的太不真實,如今醒來後才發現它是做失真的。」其實人耳會對高頻更敏感一些,這種處理確實聽起來沒有演唱會第一版那麼帶勁,但也很好。前奏用兩種截然不同的合成器鋪長音,一軌弦樂合成器沿著六級根音升G做推進,一軌非樂音自然界採樣音效,把它設計的很有空間感方位感,從遠到近,隨後用鋼琴鋪底,管樂合成器引出主旋律。(個人覺得像處理過的管風琴音色,增加復古味道)主歌延續這個聲音。主歌人聲做了較重的失真處理和延遲聲像處理,穿插左右聲道,許許多多的回聲使得原本古典的旋律變得撲朔迷離。「默默享受,就算只有,那片刻自由」弦樂跟著鋼琴低音鋪底,最後一句人聲,他在模仿樂器的顫音,右聲道電吉他出來預示著風格轉換。雷鬼說唱部分,4/4拍的曲子,電吉他遵循雷鬼節奏規律,在第二,四拍演奏,音色比較悶。套鼓兩種基本附點節奏型小節交替著打。使其在跳躍的節奏中也具有厚重感力量感,也使雷鬼的躍動感再次加強相得益彰。rap人聲底下有一軌低八度的和聲軌,使得人聲更飽滿。「I wanna know 」這句再疊一軌不一樣旋律的和聲。第二段說唱加入一拍好聽的合成器純四度「叮咚」,隔著一小節加一次。左右聲道突然多了一種打擊樂,在每拍的後半拍打兩下。(好像打響指)副歌bass根音鋪底,兩把不一樣的電吉他,一把附和人聲旋律演奏滑音,充滿戲謔意味,音區高,另外一把不斷撥弦負責節奏。這兒的人聲和聲也是亮點。間奏部分由bass和兩把電吉他共同完成。有意思的,其中一把電吉他兩拍的旋律音在左右聲道跑到底,像極了跑遠的調皮小孩。副歌第二段同上。在延展部變速,用滾鑔過渡,兩拍時值吟唱,和聲更改I-V-VIm-IV基本上是明亮的大和弦,使得視野立馬寬闊起來。Canon的音樂編曲手法使之充滿華麗的聖神感,像極了教堂里五彩的玻璃窗。一種好聽的撥弦樂器演奏的旋律一直在底下暗示前面第一個主題。女聲和聲像一朵朵雲飄在空氣中,大量長音吟唱渲染氣氛。還有音色對比變化,橫向縱向線條感,流動感,都成了這段比具匠心的和聲編配的亮點。《瘋人院》的精神內核是自由和勇敢,又富有人文關懷。其中怪誕的喜劇色彩中,往往帶有悲情色彩,前後對比更偏向酒神精神的狂歡,(最後一句的嘆氣和唱腔更是凸顯作曲家寫作立意)可以理解成大環境的壓抑(這點因人而異)。結尾延續三部曲第三首《與火星的孩子對話》更是一種撫慰與救贖自我,簡單的鋼琴編曲充滿童真意味。

各位答主的小作文已經很豐富了,我這拙劣的文筆就不湊熱鬧了,說點直觀感受吧。

在看節目之前,《瘋人院》是我最期待的現場,沒有之一。

在看節目之後,我發現自己對華晨宇live(看視頻)觀感的閾值被華晨宇live(在現場)養高了不少。這話有點拗口,其實就是想說,如果你看視頻覺得華晨宇的作品還不錯,那我建議你有機會一定要去他的演唱會,真正聽他在你面前為你唱一次歌

他的舞台表現力和聲音表現力,遠比我們透過視頻看到、通過腦補想到的更為驚艷。

作為一個有幸去到2019火星演唱會的歌迷,在演唱會結束後,我把自己錄製的一些視頻轉成音頻同步到了手機。尤其是2019演唱會上的三首新歌,還被我專門拎出來一個播放列表:新世界的三朵花。

這三首都是我的心頭好,合計播放次數沒過千也八百了。期待《瘋人院》是因為,只有這首還沒有公開演唱過。所以如果說是要「評價」這次歌手的版本,對我個人來說,其實相當於將一個聽了幾百次的live和一個近期live作對比。

因而,我的結論也是一句大概率沒有用的廢話:我還是更喜歡演唱會版本。演唱會上的華晨宇,才是我心目中屬於這首歌的那個小瘋子本瘋,在家肆無忌憚行為乖戾還要惹人煩叫Mama (Mama:Shut up!)。

再多吹一句,Mama這句真是神來之筆,整首歌都因為它變得更好玩了。


一些後話。

1.就算會有越來越多的情敵跟我搶回家的票,我還是要說,華晨宇的演唱會,從180到1280,只要你買得到票,哪一檔都是血賺不虧。

2.雖然說著閾值有所提高,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次的演唱。這次的舞台服裝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次,有小瘋子少年的感覺。誰能看出來這孩子已經三十歲了呢。

3.一個對路人來說可能算是冷知識的冷知識: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瘋人院》和《與火星的孩子孩子對話》,是華晨宇新專輯裡的火星三部曲。第一首歌里3分44秒的旋律,是第二首歌的主歌。第二首歌的尾奏旋律,是第三首歌的主歌。明明是三首風格截然不同的歌曲,卻在結構上達到了詭異的承接與契合。在音樂上,他真的很靈。

4.華晨宇四專《新世界 NEW WORLD》網易雲預售中,現在購買,一覺睡醒10:07就能聽到錄音棚版本的小瘋子了。

5.凡是與華晨宇相關的問答,我持有的立場有且只有:我永遠喜歡華晨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