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影響是要跟一輩子的,有的人用童年治癒餘生,有的人用餘生治癒童年。也許就是因為這些在我的童年和青春期發生的事,我現在的心理成兩個極端,抑鬱自卑和極端暴躁。

我爸媽在我小學四年級就分居了,兩年以後就離婚了。我對小時候的記憶不多,尤其是對我爸的記憶,幾乎為零。我初中的時候,我爸和我的初中老師在一起了。她和我說她是我一輩子的老師,現在我讀大學了,我仍舊叫她老師。親人們(尤其是我的爺爺奶奶)都覺得我很不懂事,應該改口叫阿姨。我初二下學期開始一直到中考都寄住在我後媽家,那一年半我受盡了什麼叫寄人籬下的苦,我總是一個人躲在被子里和廁所里哭。她總是讓別人(包括我爸)覺得她對我很好,說到底她也沒有對我有實質性的傷害,但是總是在我不在的時候和別人(我的老師、我爸)說我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和我說話的時候總是言語上諷刺我。這種心理上的壓迫,真的很致命。我從來都沒有回過嘴,也從來都沒有忤逆過他們。她甚至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面前污衊我媽媽,說我媽媽出軌我爸爸,她才和我爸爸在一起的。這些事都是有憑據的,並非我空口說白話。

我和我爸關係沒那麼好,我不善於和我爸交流,她總是在我爸爸面前說我,導致在我初高中的時候我爸總是覺得我不是一個乖孩子。我爺爺奶奶也覺得我不懂事,連改口都要嘴硬。

我始終沒有頂嘴,因為我不想破壞他們的感情,也不想讓她所說的那些成為事實。我只是始終不改口,叫她老師而已。但是親人的不理解,讓我覺得很痛苦,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需要的不是證明自己不叛逆。

而是需要他們的信任和關愛。

但是。

這不大可能。

在很多家庭里。

母親這個位置,是連接孩子與其他成員的樞紐。

出於對親生孩子天然的愛意。

母親會在這個位置上盡職盡責。

比如誇讚孩子的優點,弱化孩子的缺點,向丈夫說,孩子想爸爸了,向公婆說,孩子想爺爺奶奶了。

通過種種方式。

加強其他成員對孩子的愛意。

從側面保證,家庭其他成員,未來對孩子資源的輸送與傾斜。

不僅出於母愛。

從現實角度考慮,也因為母親孩子利益一體化。

很多家庭里。

孩子和母親的關係最親密。

這也造成了良性循環

關係越好,你母親越儘力在家庭其他成員那裡,為你爭取更高的位置更多的利益

但是。

當繼母進入這個家庭後。

她坐在了連接孩子與家庭其他成員的樞紐位置上。

她的上一任是怎麼做的呢?

爭取各方資源,向孩子輸送,甚至犧牲自己的資源,也要向孩子輸送。

一方面是因為母愛的無私。

另一方面。

沒人會懷疑,母親是否對孩子有惡意

哪怕有親生母親害死自己的孩子,也會有一部分觀點認為:雖然孩子死了,但母親一定是最痛苦、最自責的,不要再責怪她了。

如果換成後媽害死孩子呢?

恐怕各種辱罵、陰謀論就要出來了。

親生母親,比後媽天然具有道德光環

這代表著。

親生母親付出的,往往會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子女的感恩,未來可期的回報。

後媽付出的,有可能被認為別有用心,比如嚴厲點說刻薄狠毒,寵愛點說捧殺孩子

這並不是為後媽叫屈。

因為實際上,的確有後媽捧殺、虐待孩子

但同樣的。

也有承了後媽恩情的孩子,大恩如大仇,不願意回報,反而恩將仇報,詆毀後媽。

這兩種人。

成功擾亂後媽繼子女市場。

就跟扶老人一樣。

本來市場就很小,還出現了別有用心的人,結果就是造成全部市場人心惶惶,力求自保。

孩子怕繼母傷害自己,得自保。

繼母怕孩子恩將仇報,得自保。

繼母自保的方式是什麼?

就是詆毀孩子

拉低家庭其他成員對孩子的印象分。

一壞一好。

孩子的形象下去了,繼母的形象自然就會上來。

一些旁觀者會覺得。

這孩子真不好管,繼母難為啊。

類似什麼?

類似你把工作任務的難度誇大,這樣可進可退,在領導(家庭其他成員、吃瓜群眾)那邊也好交代。

繼母這種行為。

家庭其他成員不知道嗎?

我覺得是知道的。

但是,欺善怕惡是人的本性。

對於你父親來說。

找個媳婦不容易,可孩子永遠對親生父母有贍養義務

媳婦真生氣了,可以離婚再嫁,但孩子卻換不了親生父親

對於你爺爺奶奶來說。

兒子討個老婆不容易,以後還指望著兒媳婦陪伴、照顧兒子呢,不能輕易離婚。

至於孫子、孫女,自有孩子對父親的愛,道德輿論、法律條例幫他們管著。

所以。

並不是你真的叛逆。

而是你繼母需要你叛逆的形象,她好誇大自己的任務難度,提高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

而家庭其他成員。

需要這,需要那。

繼母提供家務勞動,提供夫妻生活,提供自己/兒子有美滿家庭的形象。

除非。

他們和你感情至深

否則。

家庭亦是社會,你作為底層人員,人人可欺。


我小時候為了證明我是個聽話的孩子,極其聽爺爺奶奶的話,因為也是離異,我怕我奶奶爺爺再不要我,我就沒有家了。可是我真正的叛逆是從26歲開始、從上大學開始有自我意識,到26歲開始要擺脫家長的掌控欲。儘管我付出了很大代價,但我對現狀是滿意的。我的叛逆反而讓家人學會了尊重我的意見

我想告訴你,叛逆不是一件壞事。人需要有界限,而家庭是維護自己界限的第一個戰場。你需要時間去諒解老師帶給你的傷害,如果家長沒有意識到她們的行為給你帶來的傷害,你要善待自己,抱抱那個小時候沒有得到真正愛的自己。

允許自己不活在別人的期望中,這點特別重要。始終覺得小時候叛逆好,叛逆完了長大就會好了。而小時候太聽話長大反而會吃很多苦會重新叛逆。

允許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也允許父母按她們意志生活。只要內心強大都會好的


不要管他們

親人覺得什麼樣的孩子是「不叛逆的」「乖的」?

無非是無條件順從他們的

就像題主的描述,你從小什麼壞事也沒幹,什麼事也沒出格,因為你的老師和父親在一起了,你一直叫繼母「老師」他們就覺得你「不懂事」「叛逆」僅僅是沒有順從他們的想法

人要是閑到一定程度,什麼玩意兒都能挑出刺來……

所以題主莫慌,就不理他們

況且

按照你的描述,就你繼母這德行,在學校里說你親媽壞話,在親人面前說你壞話,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叫她老師我都覺得侮辱了老師……就算你改口了,她還會繼續挑你刺,親人們還會繼續覺得你叛逆,沒用的

人這一輩子就這麼幾十年青春,幹嘛要順著別人活?

不過

題主要是實在心煩,還有兩個方法(純粹解決自己心裡的問題)

  1. 和家人說清楚了,繼母的所作所為什麼的都說出來,甭管他們覺得你不懂事還是什麼,統統說出來,自己舒服了就行,管他們信不信(要是真正把你當在心上的,肯定向著你)
  2. 換位思考,他們讓你改口叫「阿姨」。其實一般有保姆的人家都稱保姆為「阿姨」……單單「阿姨」這個稱呼喊出去,我覺得還不如「老師」呢,老師好歹是受人尊敬的稱呼,喊出去,別人也會自然尊敬被喊的那個人,而不會聯想到其他的。叫「阿姨」,一般熟悉的人就會知道她是後媽,再加上這個社會對繼母的評價。我估計被喊「阿姨」你繼母心裡不舒服所以才和你說是你一輩子的老師的?

祝好


把你描述里的這些跟你爸爸好好談一談,跟他說明白,你無意破壞他們的關係,但是她的行為讓你很受傷。

儘早自立,離開這個家,我的原生家庭非常糟糕,從高中到大學我每天都會想自殺,高中春遊,同學們看到湖會說,天氣真好,湖水清澈,想划船。我看到湖我就會想,這水深不知道能不能淹死我。大學去寫生,爬山,懸崖上同學們心情愉快,討論明天來看日出,我會想從這裡跳下去會不會撿屍體的人很麻煩。如果不是覺得我死了我媽媽後半生就完了,我可能早就死了。

我離開家之後過得快樂多了,雖然會有不順利的時候,但離開了讓我不順利的人,我就快樂多了。

我不是不知道怎麼討好我爸爸,可是我不願意,我不願意通過討好他和他假裝和解,我們之間只有死才能和解。

所以我也沒有辦法告訴你,你該怎麼去和你的家庭和解,我只能告訴你,如果你在嘗試後也沒有成功,別太難過,你離開之後,會過得好很多。


缺乏信任,阻止了你向親人說出你眼中的事實,缺乏溝通。缺乏溝通,自然你得不到應有的被理解。缺乏被理解,也許是你並不理解別人。試著去多看多聽少想,能理解,說不定會產生信任。

至少信任自己,既然不想改口,就不改吧。無須理由。


不用證明。只要不違法犯罪,一個被愛著的孩子,在長輩眼裡,永遠都是個好孩子。哪怕真的是叛逆期,長輩也會覺得可愛。

很心疼你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愛,但是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沒有問題。怎麼稱呼她是你的自由,不改口是沒有問題的。不需要為了討長輩喜歡而委屈自己。

你認為她對你沒有實質性傷害,但是她說你親生母親不好的時候,已經對你造成了傷害。

我小的時候有段時間是留守兒童,我有個親戚會照顧一下。她會一直問一個問題「是我對你好還是你媽媽對你好」,我那個時候年紀小,心裡就非常反感,我知道她希望我回答她對我好,但是我就是不肯。

雖然我那時不知道我媽對我哪裡好,但是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是非常神聖的,就是最好的,不能被超越的。

我覺得題主聽到她說自己親生母親不好的時候,應該也會難受,所以題主你可以去澄清這些事,維護自己親生母親的形象,而不是保持沉默。

另外題主可以和父親交流一下,他應該是你目前最能依靠的人。


首先,想擁抱一下你,小妹妹。由於種種家庭原因,從十歲開始到讀大學之前,我過著異常壓抑的寄居生活,忍耐和謹慎佔據了整個青春期,導致我的青春期根本沒有青春,更沒有叛逆一說。所以同你不一樣的是:我努力想證明我不是個麻煩,並盡量不給任何人添麻煩。時至今日,仍然不得不承認舊時陰影頑固性存在,並左右了我的生活。在沒有穩定工作以前,一直不敢戀愛,遇到了相互愛慕的對象,也只能裝傻充愣,生生錯過,後來工作解決,在婚姻里又異常敏感,脆弱,沒有歸屬感,戒備心太強,常常跟幸福不熟。林林總總,想告訴你,不要去向誰證明你是怎樣,你就是你,做個獨立,強大,無所畏懼的人,要懂得寬容,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回答的太亂,可希望對你會有點作用。


我不懂為什麼你不改口?

她當後媽其實輿論壓力很大的,你不改口外人看來就像是後媽工作沒做好,孩子都不願意承認這個身份,一年兩年不改口還可以,時間長了,閑話厲害著呢!又不是改口叫媽。有時候你的認可不只是心裡的認可,要表現出來讓所有人知道,你需要認同感,她也需要。有句話說:我們天天在一起,你還不了解我嗎?對不起,我自己跟自己相處20多年,我也不了解自己,想啥呢?不說話,或者問話不說本身看起來就是叛逆行為——嘴硬。又有一句話說的好:人心隔肚皮,你不說別人怎麼知道?

可能你們家裡的每個成員都有不安全感吧!爸爸只想維持現狀,安穩一天是一天,後媽沒有正當稱謂,你呢?一潭死水,沒有孩子的樣子。

我們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自己就是弱者,就是劣勢。所以,你後媽,你爸,你爺,您奶,都覺得自己最可憐。

你理解錯了,叛逆。說真話不是叛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